要說到人類手中威力最強大的武器,那莫過於核武器了。現在的世界上,聯合國的五常正是靠著手中捏著熱核武器才坐穩了五常的位置,而那些其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其國際地位也不會低。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正是因為他們在二戰的末期朝著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的減少了盟軍的傷亡。
大家雖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卻很少知道其實在美國之前,也有一個國家差點研製出原子彈。那就是納粹德國。是什麼原因導致納粹德國當時沒能夠造出原子彈?據說是因為一位科學家「算錯」了一個數,故意點歪了科技樹,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二戰那個戰亂不止的年代,所有的國家都在卯足了勁的研製更先進的武器。德國自然也不例外。在當時,世界上有一大批的核物理學家,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也在核物理領域頗有建樹。那時候的核物理學家,清晰的知道如果將「核」用於軍事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威力。
在當時,這些核物理學家中有很大的一批在為納粹德國研製原子彈,帶領整個團隊為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是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森堡。不過希特勒並不能理解原子彈的概念,只是聽這些人說原子彈的威力會很大,所以才一直給他們資金讓他們研究,但是德國自始至終,都沒有重視過原子彈的研究。
我們都知道,要製造原子彈是需要放射性原料的。在當時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海森堡算錯了一個數據,得出的結論是,要製造一個原子彈所需要的放射性材料是以噸來計算的。以當時的制鈾技術來說,要有幾頓的放射性材料至少需要幾百年的時間。
於是德國的原子彈研製就擱置了下來。至於海森堡算錯這個數據,幾十年來大眾一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原子彈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物理領域,所有核物理學家都在摸黑探索,海森堡算錯一個數據不足為奇。
另一批人認為,海森堡作為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在核物理領域甚至超過了愛因斯坦的成就,要說他研製原子彈失敗只是因為算錯了一個數據未免太過於兒戲了。這些人認為,海森堡只是看到了當年希特勒對於猶太人的態度,不敢成為希特勒的幫兇罷了。
至於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德國的首都柏林被蘇聯攻克,德國正式成為了戰敗國。而美國之後研製出了原子彈,並將原子彈用於了實戰,一舉奠定了自己當時的國際地位。
至於美國為什麼能那麼快研製出原子彈,說法也是眾說紛紜。最廣為流傳的,莫過於說愛因斯坦是一個猶太人,是他將製作原子彈的技術送給了美國。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畢竟二戰時的真相早已掩埋在時間長河中了。
二戰是人類的傷痛,卻也有很多或可歌可泣、或令人反思的大事記。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大戰,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殺戮。常言道了解與熟知歷史真相才是避免人類作繭自縛的最好方法;俗話說:讀史明智、鑑往知來。
《二戰全史》被稱為迄今為止關於二戰內容最全面、視角最豐富的歷史讀物。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如波蘭閃擊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諾曼第登陸等等。
《二戰全史》全冊共4本,書中還附帶百餘幅二戰中珍貴歷史照片,方便讀者們切身感受當時之情況,擁有極強的代入感。此書分為上下兩篇,性價比只有那麼高,如果你感興趣,不妨點擊下方橫條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