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文則陳厚奇變,詩則英姿雄發

2021-01-10 晚燈閱讀

勳業文章意已闌,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樓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閒。

一、那是《九日齊山登高》「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中杜牧曠達的胸懷;

二、那是《感懷詩》「聊書感懷韻,焚之遺賈生。」中杜牧青年的熱血;

三、那是《杜秋娘詩》「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難期」中杜牧人生的感嘆

四、那是《張好好詩》「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中杜牧深切的同情;

五、那是《雪中書懷》「且想春候暖,甕間傾一卮。」中杜牧雪中的感想;

六、那是《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杜牧心境的悽冷;

七、那是《江南春絕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中杜牧國運的隱憂;

八、那是《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杜牧哀傷的嘆息

九、那是《七夕》「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中杜牧心中的悲苦

十、那是《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中杜牧國事的憂心

十一、那是《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中杜牧歡聚的嚮往。

相關焦點

  • 杜牧的這首詩,創造了一個描寫少女最美的詞語
    杜牧寫過很多贈妓詩,這些詩清麗流美,留下很多描寫青春美女的經典名篇。今天小樓給大家推薦他的《贈別二首》,在這兩首詩中,杜牧創造了一個描寫十三歲少女最美的詞語。杜牧的這兩首詩是寫給揚州一個十三歲的歌妓的。第一首寫少女的美。娉娉嫋嫋十三餘,詩的開頭寫少女的妙齡風韻,十三歲的少女,輕盈美好。
  • 杜牧寫的很美的一首七絕詩,秋意濃濃,成為至今流傳名篇!
    杜牧寫的很美的一首七絕詩,秋意濃濃,成為至今流傳名篇 ! 文|常聞君言唐朝時期,最出名的就是唐詩。唐文化中的精髓就在於每個寫詩的人能夠從中提煉些故事,最出名的詩人像初期的駱賓王,王勃。後期的杜牧,李商隱,他們的詩有一種獨特的韻味。這幾位詩人,有的在山水,邊塞出名。有的擅長豪放。不過杜牧在幾位中風格最不一樣,他可以寫各種風格的,既有感傷,也有平淡。唐史長河中,杜牧最出名的是七絕詩,他的七絕在意境,含義,詠史上有特殊的意義。今天說的這首七絕,在秋意渲染上很有詩境。
  • 唐杜牧的哲理詩 題烏江亭
    杜牧,字牧之,號稱杜紫薇,又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晚唐時期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三朝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杜牧曾寫過一首詩,至今仍家喻戶曉,可沒有幾個人能明白詩的含義
    想必大家對於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一定很熟悉吧,尤其是裡面的這句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麼多年來更是家喻戶曉,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首詩,但是這裡面的商女和後庭花大家知道它講的到底是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杜牧晚年的詩:感嘆時光,心境豁達,有大徹大悟之感,受益匪淺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杜牧晚年所寫的一首詩,在詩中他不僅感嘆時光的飛逝,同時也振奮精神表達除了自己那開闊的胸懷。湖州正初招李郢秀才唐代:杜牧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千裡暮山重疊翠,一溪寒水淺深清。
  • 杜牧最動人的一首詩,句句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在晚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詩尤以絕句和律詩為最,其中律詩現存約160餘首,存於《樊川文集》、《樊川外集》與《樊川別集》中。其詩的風格主要以俊爽峭健為主,當然也不乏有一些含蓄蘊藉的抒情詩。如他的五言律詩《旅宿》。
  • 杜牧到農家避雨,受到熱情款待,寫下《村行》,詩中農村美不勝收
    唐末五代詩人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博古通今,擅長政治諷喻、懷古詩和風景詩,其詩歌風格深受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等人的影響。從前我們在語文課本裡學過他的七言絕句《山行》,意境幽雅,文筆雋永。以下有一首他的五言律詩——《村行》。他以最質樸的語言,以散文入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唐代鄉村風俗畫,詩中的鄉村美如畫。
  • 杜牧《秋夕》詩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秋夕》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在七夕之夜,仰望星河,用扇子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的畫面,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其實也是在抒發作者自己的苦悶心情。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鞭撻了藩鎮的跋扈,揭露了朝廷的無能,繪出了唐王朝的一幅西山落日圖。833年,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後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835年,發生了甘露之變,因杜牧在外任職,免遭風波。
  • 鴛鴦帳裡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四處留情的杜牧這首詩寫了什麼
    前言 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七絕《送人》,原詩為: 鴛鴦帳裡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明鏡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這是一個平起平收的近體七言絕句,四句都沒有對仗,第三句用了兩個典故,後一句被晏殊化用後,流傳甚廣。
  • 杜牧晚年時寫過一首千古絕詩,大雪紛飛獨自飲酒,道盡人生悲歡
    初冬時節,詩人杜牧獨自夜飲,面對外面的大雪紛飛不禁感慨自己的人生,難以名狀的感受加上酒意上心頭,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這首詩杜牧用典故自比,再通過描繪周圍環境景色以及心裡所思考的,道盡人生悲歡,道盡人生哲理,一起來品讀這首詩。
  • 十餘學者證實: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在山西汾陽
    他表示,《清明》詩因汾酒而興,名詩與名酒是密不可分的。白居易曾有詩云「並汾舊路滿光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諸多大文豪都曾遊並汾並寫過詩。汾就是汾州,也就是現在的汾陽,他們來汾陽的重要原因就是這裡的杏花村有好酒。汾酒因《清明》詩而名,此詩讓汾酒家喻戶曉,締造了汾酒的一次重要輝煌。為了銘記杜牧《清明》詩給汾酒帶來的偉大貢獻,汾酒集團將杜牧正式列為「汾酒十賢」之一,塑像立碑,永久紀念。
  • 和杜牧一首詩有關
    和杜牧一首詩有關文/史小二記名字代表一個人,一種稱呼就是代表一類人。而立之年,弱冠之年,說的是不同年齡段的男人。與之相對,女人也是有的。十三四歲被稱豆蔻年華,15歲是及笄之年,16歲則稱破瓜之年。方便理解,得說杜牧的一首詩。公元835年,33歲的杜牧離開揚州,進京任監察御史一職。臨別前,贈言詩一首。晉南渡以來,南方日漸繁華,隋唐時期,遠遠超過。李白曾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東南形勝,揚州美不可言。風景美,人也更美,這裡青樓林立,才人更是願意來這裡,成就一番風流韻事。杜牧的詩有豪邁,但也有旖旎動人的。
  • 杜牧《清明》一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原來它在這裡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然而,詩人筆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呢?泛指說。此說以《唐詩鑑賞辭典》為代表,認為杜牧詩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美麗的村莊裡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正等候著雨中來客。杜牧所描繪的意境,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 元代盧摯在杜牧《秋夕》上填詞的七夕詩讓人驚豔
    杜牧的秋夕是一首流傳非常廣的詩,也是我們接觸唐詩宋詞時接觸比較早的一首詩。特別是在夏末秋初的季節,時常被我們拿出吟誦。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每當讀起這首詩的時候,都會回憶起小時候的夏天夜晚,一家人躺在屋頂搖著扇子,看滿天星鬥聽父母講的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這樣一首有情有景有畫面的古詩,曾經被元代的盧摯填過幾句詞,變身一首專寫七夕的詩。大多數優美的經典詩詞被後人仿寫和改寫以後都沒能再續經典,而盧摯的這首《沉醉東風·七夕》卻是一個例外。
  • 杜牧《江南春絕句》
    譯 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首句「千裡鶯啼綠映紅」。詩一開頭,詩人放開視野,由眼前春景而想像到整個江南大地。詩句中的「千裡」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間上擴大詩歌的審美境界,而且為後面的描寫奠定了基礎。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山郭」山城。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 每天一首詩—解讀《江南春》中杜牧的感慨
    南朝詩人丘遲:以江南美景召喚友人回故鄉杜牧是唐朝人,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他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寫過一個叫陳伯之的朋友,這個朋友有他的苦衷,他曾經從南朝背叛逃到北朝,但是他是南朝人,也就是江南人,丘遲想勸這個朋友,讓他回到江南。在他寫的那首詩裡,有一段景色的描寫,也是非常的優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專家學者鑄鐵證——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在山西汾陽
    3日下午,來自中國唐史學會、山西省社科院、復旦大學等機構專家學者聚首杏花村,紀念杜牧創作《清明》詩1193周年,並論證唐代詩人杜牧《清明》詩的誕生地。近年來,圍繞杜牧《清明》詩中所寫「杏花村」歸屬何地一事,中國多地發聲爭搶,先後有「安徽池州說」「湖北麻城說」「山西汾陽說」等。
  • 杜牧的一首抒懷詩饒有畫意,聯想豐富,雋永深刻
    如果覺得彷徨和孤獨,下面這首杜牧的小詩,會幫助你尋找一種久違的溫情。南陵道中 / 寄遠 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這是作者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時,有一次經過安徽南陵道中遊賞山水,看見風景如畫,但是聯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心情複雜,就即興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語言樸實,描寫的畫面優美,作者說南陵河道江堤裡的水滿滿的,江水慢悠悠地流過,西風緊吹,輕雲掠過,金色的秋天即將到來。
  • 杜牧的兩首飲酒詩,暢談人生,充滿了曠達和激情
    晚唐的天下狼煙四起,敏感的杜牧也深切地感受到大唐王朝衰弱的前奏,可惜他卻無法扶大廈於將傾。詩人如此憂憤,卻很少被人理解,他在風流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惆悵不安的心。萬般無奈之時,詩人唯有借酒澆愁。下面介紹杜牧的兩首飲酒詩,暢談人生,充滿了曠達和激情。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七字,便把秋色寫得淋漓盡致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其詩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風格英發俊爽,在晚唐詩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現存詩作500餘首,著有《樊川文集》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九日齊安登高》,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