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物種泛濫一直是各個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在最初引進一個物種時,由於沒有天敵,導致在國內的一個地區泛濫成災,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最著名的當屬於澳大利亞的兔子泛濫成災,最初時野兔是由英國人帶到澳大利亞的,這些兔子不僅吃光了澳大利亞的野草,甚至在當地數量急劇增長,一度突破了一百億隻。
而在我國曾經經歷過小龍蝦泛濫,不過這種生物沒有泛濫多久,就成為了中國吃貨口中的美食,最終只能靠著養殖來維持小龍蝦的數量。
同樣,在英國泛濫的大閘蟹基本上將英國的海灘全部要佔領了,而澳大利亞的海邊也多是一些青口貝,但是這些海鮮,卻都是中國吃貨的最愛。
湄公河大蝦泛濫,一隻起碼一斤
說到湄公河,很多人並不陌生,湄公河起源於我國的青海,途徑我國青海、西藏和雲南三大省份,之後一路匯入到了寮國、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最終注入到南海。
而真正讓湄公河出名的,當屬於電影《湄公河行動》的播出,作為東南亞地區最長的河流,湄公河總長約4909千米,河流水域面積在81.1萬平方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九的河流。
在湄公河下遊注入南海而形成的衝積平原,就是湄公河三角洲,也是越南的第一大平原,在這裡也是越南稻米的重要產地之一,在這裡水質非常的好,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河流中除了常見的各種魚類之外,最多的當屬於是「巨蝦」了,之所以稱之為是巨蝦,因為這裡的蝦普遍都在1米多長,體重都在1斤左右,這種蝦數量非常多,已經泛濫成災。
湄公河大蝦在當地不受歡迎,數量居高不下
這種巨蝦叫做羅氏蝦,是淡水長臂大蝦,這種蝦的特點就是食性非常的雜,而且生長和繁殖能力很強,在當地已經逐漸泛濫成災了。
羅氏蝦的肉質非常鮮美,而且營養價值豐富,但是這種蝦在當地並不受歡迎,這種蝦也是來自於泰國和緬甸,並不是越南的本土生物,因此沒有天敵再加上繁殖能力超強,也讓這種蝦在湄公河中數量居高不下。
有著泛濫之勢的羅氏蝦讓當地人頭疼不已,因為羅氏蝦會造成水體之中其他生物無法正常生存,導致糧食減產等問題。為此,很多越南的網友在網上希望中國吃貨可以出手「治治」這些泛濫的大蝦。
為什麼羅氏蝦在我國沒有蹤影
按理來說,這種能夠在湄公河生活的大蝦,在我國的河流之中也有它們的身影,但是一直以來卻很少聽人提到這種蝦的存在。
其實在我國浙江、廣東一帶的河流之中,其實有這種蝦的存在,這就說明這種蝦很適應在我國的水域中生長繁殖。
那麼在我國的自然水域中,為什麼很少見到這種羅氏蝦呢?這當中還是應該要提到我國的「吃貨」,而這些蝦在我國的水域中,基本上都沒有長到一斤多重,就已經進入到了吃貨們的肚子中。
現如今,羅氏蝦的命運和小龍蝦差不多,基本上靠人工養殖才能維持數量,而其味道鮮美、價格低廉也吸引了很多吃貨的喜愛。
對於這種在越南泛濫成災的大蝦,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