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卻最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2020-12-14 慶餘說詩詞

《贈劉景文》是蘇軾寫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主要通過景物的描寫,來鼓勵朋友困難只是短暫的,只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就一定會渡過難關,切莫意志消沉,託物言志,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全詩如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詩的大概意思是:荷葉的殘敗,已經無法像雨傘一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只剩下殘枝還在霜寒中堅持挺拔。你必須記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色,正是在秋末冬初時候,那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的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初冬時分的景色,為了突出它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色,蘇軾用「荷盡」、「菊殘」,這兩種在夏天和秋天獨佔鰲頭的花,寫它們的殘敗,來襯託橙橘的歲寒之心。

無論是深秋,還說初冬,景色多有一種衰敗的氣象。蘇軾在這裡卻一反常情,寫出了冬景裡碩果纍纍、成熟豐收的一面,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而蘇軾這樣寫,用來比喻人雖然青春已逝,但照樣是可以收穫的黃金年代,以此來勉勵他的好友,要珍惜此時的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堅持不懈,一定不要意志消沉。

荷與菊是歷代詩人爭相吟詠的對象,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傳世詩篇。譬如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中的「點溪荷葉疊清錢」等等。但「橙橘」自古以來便象徵著許多美德,屈原曾寫《橘頌》讚美它「獨立不遷」、「精色內白」、「秉德無私」、「行比伯夷」。

蘇軾的這首詩主要宗旨便是表達此意,含蓄地讚揚了好友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並且勉勵他珍惜美好時光。表達上,此詩融寫景、詠物、贊人與一體,可見蘇軾的絕妙之處。

對於詩中的結尾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宋人胡仔曾把它和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兩句相提並論,說兩者「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

縱觀蘇軾的這首詩,可見蘇軾的廣闊胸襟,和對於處於窘境中的友人的勉勵和支持。其表達意思之深遠,即便是在今天也值得銘記在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蘇軾最值得讀的一首詩,字字珠璣!
    其中第一集的主題名「雪泥鴻爪」,就是出自於蘇軾的一首詩《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蘇軾感悟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蘇軾和弟弟蘇轍的深厚的情感一直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他的很多作品都表達了自己對於弟弟的愛,例如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這首詞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感人,蘇軾把自己對於弟弟的那一份懷念,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 蘇軾極富禪意的一首詩,前兩句很值得玩味,經常被引用
    蘇軾是一位全才,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然而,他對這個世界的獨特洞察、樂觀豁達的精神、對生活的熱愛,才是他留給世人最寶貴的財富。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早年的作品,從這首富有禪意的詩中,我們就可以領略到青年時期蘇軾那顆從容優雅的心。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他的經典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 蘇軾很接地氣的一首詩,蘊含著高級的人生哲學,溫暖後世很久!
    蘇軾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被後世尊稱為"豪放派"詞人代表。後世曾有學者將他與屈原、曹植、李白相提並論,足見其文學地位之高。但是不同於屈原、曹植、李白的是,蘇軾為人豁達,心胸開闊,雖飽經世事滄桑,卻不失赤子之心。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這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首哲理詩。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只是因為「身在此山中」,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 白居易的一首惜花詩,短短二十八字,便引起後人爭相模仿!
    宋代詩人蘇軾《海棠》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兩首惜花詩,歷來為人所稱道。少為人知的是,它們都模仿了白居易《惜牡丹花》中的構思。《惜牡丹花》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一經面世,便引起了後人爭相模仿。主要原因,便在於它獨特的構思。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卻不料成了千古絕唱!讀完真肉麻
    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不幸的是,王弗死在了蘇軾前頭,在愛妻去世10年後,蘇軾寫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蘇軾寫下的洞房詩還有一首非常有名,蘇軾的朋友張先80歲高齡了竟然迎娶了一位18歲的少女,就在迎親這一天,蘇軾打趣兩個人,寫下了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蘇軾最「土」的一首詩,卻藏著溫暖的人生哲學,失意時就想想它
    我們熟知蘇軾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詩人,他的詩詞流傳千百前,每一首詩都值得世人誦讀。但是你知道嗎?蘇軾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從東坡肉的由來可以看出,蘇軾為人十分和善,豁達樂觀,因此,他的詩詞中也盡顯他為人處世的達觀與哲學。蘇軾有一首詩,可以說是他最「土」的一首,打眼一看格律不通,語言平平,但是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非常溫暖的人生哲學。
  • 讀蘇軾和子由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儀飛鴻踏雪泥
    蘇軾和子由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儀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詩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生老病死無可避免,是每一個生命體都會遭遇的必然,然而怨憎會、愛別離和求不得,卻是人生貪嗔痴的結果,是我們可以避免的人生痛苦。《伍王經》裡說:「何謂恩愛別苦?室家內外,兄弟妻子,共相戀慕,一朝破亡,為人抄劫,各自分張,父東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處,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內斷絕,窈窈冥冥,無有相見之期。」所親愛者與自己分別的痛苦真是可悲。
  • 很能體現蘇軾精神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他們雖然文壇得意,仕途卻不甚順暢,尤其是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後半生幾乎是在貶謫中度過。常年的宦遊生活,讓他們分隔天涯,聚少離多,也因此催生了很多千古名作。例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等等,都是蘇軾懷念蘇轍時所寫,語出肺腑,情真意切,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蘇軾早年寫給弟弟的一首和詩,開頭便是千古名句,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 蘇軾大婚當晚詩興大發,為妻寫下一首詩,讀完覺得太浪漫
    要說宋朝最可愛的詩人是誰,非蘇軾莫屬。遭遇貶謫,便游離四方,用詩句記錄人間美味,翻開他的詩篇全然不見失落之苦,唯有舌尖上的美味,勾得你口水連連,趕緊下單一盤東坡肉,大快朵頤。在蘇軾生活的朝代,他的詩因其膾炙人口,老少鹹宜,深受朝中士大夫和市井百姓的喜愛,廣為流傳。
  • 蘇軾最後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奈,也盡顯豁達
    看著自己的畫像,蘇軾微微一笑,笑得就像一個孩子,猶如當年他在眉山那片藍天之下的無邪,他提筆,在畫像旁邊寫了一首絕句。據說這首詩,是蘇軾生命中最後一首詩,堪稱絕筆,名為《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這首詩前六句人人耳熟能詳,後四句卻少為人知,詩詞達人也被難住
    北宋大文豪蘇軾有一首借「竹和肉」歌頌風雅高節,批判物慾俗骨的詩,深受人們喜愛。其中前六句,出語精警,議論精闢,發人深省,大多詩詞愛好者都耳熟能詳。然而,對於後面四句,能夠熟練掌握的人恐怕不是很多,尤其是最後兩句,知之者更少。
  • 蘇軾最超脫的一首詩,讀完豁然開朗,心情一天比一天美麗
    余光中先生曾經說過,若是能夠跟著一位詩人去旅遊,那他不會選擇杜甫,杜甫會很沉悶;也不會選擇豪放飄逸的李白,他狂放不羈;他會選擇跟著蘇軾一起去旅遊,被他那種「無論風雨無論晴」的樂觀態度所感染,任何愁思都能夠被排遣。蘇軾曾經寫過一首詩,這首詩讀完之後就給人一種豁達之感,每天讀一讀,會覺得自己糾結的那些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些事情應該被釋懷。
  • 蘇軾的一首詩,蘊含著哲理,並還溫暖了一些世人
    蘇軾最「水平最差」的一首詩,卻蘊含最高級哲理,溫暖世人900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蘇東坡卒於常州,享年六十六歲。蘇軾雖然病逝,但他的事業與名聲卻永遠光照人間。正如他的那些詞一樣,千年之後,仍能讓人感受它的散發哲思的光輝。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
  • 蘇軾最有禪意的一首詩,雄奇壯美,但卻透露出其糾結的心!
    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冬日裡的一天,時任汴京翰林學士的蘇軾,應好友王定國之邀,前去其家中欣賞名畫《煙江疊嶂圖》。蘇軾看到《煙江疊嶂圖》裡的重巒疊嶂陡起於煙霧迷漫、浩渺空曠的大江之上,溪瀑爭流,草木豐茂的壯美景象,內心被深深觸動了,同時也喚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
  • 蘇軾最「俗氣」的一首詩,暗藏一優雅名句,現成傳世的誇人典範
    要說我最喜歡的詩人是誰,那必須是蘇軾,畢竟連余光中都說,如果穿越回古代,只願意和蘇軾做朋友,畢竟別人太無趣。但其實,在我心裡蘇軾也是最俗的一位詩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蘇軾真的是太會玩了,什麼東坡肉、椰子冠這可都是蘇軾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