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2月15日訊(記者 閆璐 通訊員 何威)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黨培養你這麼多年,你既是一名老黨員,又是專業對口的護士,這是上戰場,就該衝鋒陷陣。」山東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員、菏澤醫專附屬醫院婦產科主管護師李華八十多歲的母親對她說的話。
2月11日,菏澤醫專附屬醫院從前期主動請戰的醫護人員中挑選了10名業務骨幹,在院門診樓大廳舉行了簡單的出徵儀式。
菏澤醫專附屬醫院黨委班子又依依不捨的親自把出徵的「白衣戰士」送到濟南遙牆機場。感動之餘,李華寫下這篇日記。由姐姐李鳳榮輾轉交給中國山東網記者。
日記全文如下:
2020.02.11 星期二 晴天
飛機進入平流層,全無了爬升階段聲嘶力竭的喧囂和顛簸。機艙內頓時靜謐了許多,乘客們或閉目養神,或默默的翻看著手機;窗外鬼斧神工般的雲團,讓我感到了些許祥和與寧靜,但是仍然阻斷不了我馳騁的思緒。
初次聽到疫情的時候,我正在父母家中操持家務,對此我們都毫不經意,畢竟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天災人禍時有發生,早已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了。等到單位傳達上級文件時,我才感到了疫情的嚴重性,心中在為疫區人民祈禱,但是仍然覺得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醫務工作者千裡奔襲,馳援湖北;附院黨委發出倡議書後,我毫不猶豫的遞交了請戰書,作為一名黨員,一名組織培養了多年的醫務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積極參戰,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感謝領導的信任,我盼望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當接到參戰通知的那一瞬間,我激動的簡直不敢相信,也許是真誠所致,得償所願。激動之餘,我也有所慮,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我更是放心不下。當得知我的想法之後,母親對我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黨培養你這麼多年,你既是一名老黨員,又是專業對口的護士,這是上戰場,就該衝鋒陷陣!聽了媽媽的話,我熱淚盈眶。母親,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雖然平時也沒有聽到過您慷慨激昂的陳詞,正是耳濡目染了您們這一代人的家國情懷,才是我毅然決然主動請戰的最大動力。三個姐姐也寬慰我,說:放心吧,家裡有我們吶!
從接到通知到準備出發只有半天的時間,的確有些倉促。我梳理了一下要交代的工作,寫在筆記本上以備同事們查看,和產房張俊紅護士長做了交接。因為理髮店不營業,憑著我在三院精神科練就的理髮手藝,承包了大家的理髮任務。魏斌、韋福利主任削髮明志,剃了光頭;最難過的要數房柏瑜了,小姑娘都愛美,隨著「咔嚓咔嚓」的剪刀聲,看著她那如瀑布般齊腰的長髮斷落下來,頓時淚如泉湧。從那一刻起,我就意識到,我在做好自身業務工作的同時,還要主動承擔起生活保障、心裡疏導方面的工作,畢竟我是女同志操持生活是我們的強項,我還是心理諮詢師吶!
醫院領導對於我們醫療隊的出徵格外重視,為我們準備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傾其所有的防護物資;又專門給我們進行了防護培訓。劉書記、苗院長帶領領導班子全體,對我們千叮嚀萬囑咐,從工作到生活,到家人的安撫等,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今天我才發現,我們平時不苟言笑的領導們是如此地深愛著他們的職工,像是戀戀不捨的送別他們的家人。今天早晨,醫院又在門診大廳舉行了壯行儀式,看著大廳及站在各樓層歡送我們的人群,我的雙眼模糊了,今天我才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原本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乘車遠去,我看到菏澤市中心血站的採血車整齊的排放在了醫院門診樓前,我知道,我的同事們又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支持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了。
醫院領導跟車送我們到濟南遙牆機場。在車上,劉校長在一張大紙上寫下他的電話號碼,讓我們每個人加微信,一再給我們說,家裡有事一定要告訴黨委,讓我們輕裝上陣,不要有後顧之憂。在遙牆機場,我們去領取物品時,苗院長、苑院長忙著給我們搬運行李;換衣服時苑院長拿著剪刀挨個給我們剪衣服上的標籤,母愛之情盡顯。暖暖的愛意充滿整個胸膛,這麼好的一把手,這麼好的領導班子,我們附院就像一個大家庭,家長們正直,善良,何愁家庭不興旺發達?
學校黨委於洲聲書記也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專程趕到機場為我們送行。他早早的來到機場陪我們等候,一直到目送我們集合登機,期間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令我們感動不已。看著人群裡依依不捨向我們揮手的領導,我們暗下決心,一定不辱使命,平安歸來!
來自於不同醫院的人員在候機廳點名、集合,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我知道我們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即將相會同一個戰場。我們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平時也只是普通的醫生或護士,有個職業,養家餬口;也許正在為晉級論文而努力,也許曾為患者的誤解而哭泣;也可能是喜歡追劇或愛發抖音的新新人類,正在為失去的一段情感而發愁,但是從今天起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戰士。想到這兒,我突然理解了什麼是神聖和擔當。
天色漸晚,白雲的身影也慢慢模糊,但云的盡頭是光芒耀眼的夕陽,金色的光給邊上的雲鑲上了金邊,金翅金鱗的非常漂亮。我心裡似乎也更加的亮堂,不再那麼空蕩蕩的了。平流層的白雲,真美!
(從左到右依次為:李華大姐、李華母親、李華)
母親為李華修改工作服
據中國山東網記者了解,為抗擊疫情,李華從年初四到出發湖北前整整十五天都不曾回家,接到要去援鄂的通知才匆匆回家收拾行李,父親沒在家,年邁的母親一番話讓她感動的熱淚盈眶。
三位姐姐說:「放心吧,家裡有我們吶!」
家人的支持給了李華很大的動力。李華的母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文化水平不高,卻是通情達理、善良熱心的老人,平時誰家有困難總會主動去幫忙,很少說起慷慨激昂的話,卻依然保持她那一代對黨的忠誠和家國情懷。
李華做義工在敬老院為老人修剪腳趾甲
「媽媽,你怎麼這麼厲害!」李華13歲的兒子毫不掩飾對媽媽的崇拜,在孩子眼裡,她是個愛學習求上進的「學霸媽媽」。
2019年,李華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心理學和健康管理知識,準備考心理諮詢師的資格證書。
臨考試前不免有些緊張,她問兒子:你說媽媽會考過嗎?兒子卻反問她:「肯定啊,你還能考不過啊?」一句話逗樂了李華,果然,她如願以償,拿到了心理諮詢師的資格證書。
李華為新生兒洗澡
記者連線湖北的時候,她剛從醫院回到駐地賓館。「我們在醫院還沒正式開始服務患者,現在是苦練穿脫防護服,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幫助別人。請家鄉的父老鄉親放心,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平安歸來!」李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