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農信:以客戶為中心 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

2020-12-21 上海熱線

  近期,為更好地落實「一體兩翼」戰略,中和農信圍繞「賦能分支機構,方便鄉村百姓」重點開展各項工作部署,結合劉冬文總裁提出的「深淘灘,低作堰」的理念,啟動了以「以客戶為中心」的主題討論活動,旨在優化產品,深挖市場,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討論會中,就「我們的客戶是誰」「客戶的需求是什麼」「如何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等問題,各部門結合實際工作,展開激烈討論。

  討論會總結出,中和農信的客戶是農村領域的所有群體。其中包括貸款客戶、農服客戶、保險客戶。地域上來看,中和農信的客戶還是集中在縣城的村鎮,以中低收入群體為主,尤其是在農村中的經營及種養殖戶,想改善自己生活的農民。

  關於客戶的需求是什麼?經過討論,得出以下幾大方面:第一,客戶希望更便捷、沒有各種人情往來、上下疏通的相關費用,特別是時效性,這是客戶最關注的。第二,客戶貸款的年齡要適當放寬,以農牧區為例,60周歲以內的都還在從事生產活動,他們也有貸款需求。第三,從客戶體驗角度,優化原有客戶的貸款手續,提升效率、讓客戶感覺貸款更便捷。第四,客戶需要清楚的了解公司及其提供的產品,包括貸款的準入條件,利息、額度、期限、還款方式,以及公司的背景,是否正規,客戶經理是否專業,是否有耐心,有責任心等。

  關於如何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大家獻計獻策,用「心」服務客戶。首先,提升員工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信貸技能,讓貸款的效率更高,提升保險技能,深度了解保險,提供最合適的保險配置,提升金融培訓技能,幫助百姓積累金融知識。其次,對於一些弱勢群體,要手把手的幫助他們操作智慧型手機等,教授他們學會使用微信、支付寶等數位化的工具,盡最大的努力消除數字鴻溝對於他們的影響和傷害;最後,搭建農技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互相交流種養殖的行業經驗,為縣域內的中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提高服務長遠意識。中和農信在「打通農村金融最後一百米」的路上將繼續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幫助更多百姓實現美好生活而努力。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東方資訊 作者: 責任編輯:幽幽

相關焦點

  • 中和農信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持
    在助力鄉村發展的過程中,中和農信一直在努力。從1996年秦巴山區扶貧項目中創設的小額信貸項目試點,到2008年成立中和農信開始市場化運營,直至2020年3月末,中和農信依託旗下持牌機構,已在全國設立了347家分支機構,覆蓋了大約10萬多個村莊,在貸客戶40.3萬戶,貸款餘額超過109億元,累計超600萬農村百姓從中受益。
  • 中和農信:撫今追昔 共探小額信貸未來
    作為一家紮根農村的小微金融服務機構,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很早就開始倡導「負責任的金融」這一理念,並積極投身於中國普惠金融的建設之路。在2019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結束後的11月18日,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在湖南長沙聯合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探小額信貸未來研討會」。
  • 劉冬文:中和農信服務方式和產品應與時俱進
    中和農信總經理劉冬文發表演講時表示,未來中和農信在農村做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應該有哪些思量和考量。對我們來講,客戶群體容量不會變化,我們的服務方式,我們的服務產品,我們的服務能力要與時俱進,要結合現在新的科技發展和新的經濟形勢的變化而做適當的變化和提升。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劉冬文:大家下午好!
  • 中和農信社會績效管領理先同行 步入第一梯隊水平
    中和農信總經理應邀參會,並在分論壇上就中和農信小額信貸的雙重績效管理進行了分享,發布了國際知名小額信貸評級機構——沛豐評級給中和農信做的第二次評級結果。在此次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普惠金融的服務難點是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體(因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群應是政府和社會救濟地對象),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生活環境不好的人群。
  • 中和農信:共建美好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
    直到2014年,唐阿妹遇到了中和農信,在申請貸款時,她依然懷著忐忑的心,不知道自己申請貸款會不會遇到什麼「意外」。「意外」沒到等到,「驚喜」卻降臨了,不到3天,5萬元貸款就到了唐阿妹的帳上。「用中和農信貸的錢,我們一家人一起建豬圈、買仔豬,第一年就收回了投入成本,還小賺一筆。
  • 中和農信創新「小微快貸」成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中和農信是一家紮根農村的小微金融服務機構,其宗旨是為那些不能充分享受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量身定製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多元化金融服務產品,幫助他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為了響應政策號召,中和農信運用科學的運營模式和負責任的金融服務,踐行社會績效,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
  • 中和農信群策群力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全力支持抗疫。1月26日,中和農信成立防控疫情領導小組。鑑於疫情期間北京留京人數比往年大幅增加,部分市民搶購蔬菜,造成超市等零售點供應緊張,菜價快速上漲,1月26日,中和農信農產品上行業務中心緊急聯繫項目區蔬菜基地資源,在唐山、康保等分支機構的支持下,幫助北京幾大超市到蔬菜基地直採蔬菜。
  • 中和農信與Visa公司共同啟動第三期金融教育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明、Visa 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於雪莉女士、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和農信董事長王行最等特邀嘉賓出席了啟動儀式。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和農信董事長王行最在培訓開班儀式上指出:「中和農信不僅通過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來幫助農村中低收入群體脫貧致富,更致力於提供各種非金融服務為他們保駕護航,包括今天的金融教育主題。」
  • 中和農信甘肅小貸累計提供貸款38.5億元
    榆中縣園子岔鄉的農戶金家海種植百合,遇到資金周轉困難,中和農信甘肅小貸榆中營業部客戶經理黃彥平登門服務,為他 " 雪中送炭 "。金家海說,這是一場 " 及時雨 "。當時政府提供了種植百合的機會,但由於種的面積太少,賺的錢也不多。2019 年的時候,還是在中和農信貸款 5 萬元買了百合種子和化肥,今年繼續貸款 5 萬元,是為了用來擴大百合的種植面積,只有種植面積上去了,形成了規模,才能賺錢。" 金家海說。如今,他家百合種植面積達到了 36 畝,豐收在望,一家人深深鬆了一口氣。中和農信,是一家紮根農村的小微金融服務機構。
  • 中和農信:穿越風雪 只為將平價農資送到家
    他口中的中和農信,在2009年就在內蒙古通遼庫倫旗開展了業務試點,為居住在偏遠、貧困地區的農牧民提供資金支持。2016年,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於式成立。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業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79個縣、旗以及自治區金融辦批准的市區,累計發放小額貸款71萬筆、125億元。
  • 中和農信劉冬文:小額信貸模式需適合中國農村特點
    圖為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文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中國經濟網記者佟明彪/攝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1日訊(記者 張厚為)第五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於7月19日至7月2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 中和農信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首次亮相中國普惠金融展覽會
    7月20日,為期三天的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暨2018中國普惠金融展覽會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相關領導、行業企業代表及業內專家學者等嘉賓出席大會,共同探討了普惠金融在中國的發展等相關議題。中和農信應邀出席此次展會,其針對農村市場量身定製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也首次亮相。
  • 抗擊疫情,中和農信湖南小貸在行動
    為了確保農民有足夠的資金備春耕、保生產,中和農信湖南小貸及時調整信貸業務,降低客戶利息,加大產業扶持,提供培訓等,既保證了農戶能正常貸款,又提供了簡單方便的貼心服務。在提供小額信貸服務方面,為響應居家隔離的呼籲,湖南小貸開展線上貸款「中和金服」業務,採取遠程盡職調查,使農民能及時通過手機獲得3萬元以下的貸款支持用於恢復生產;而對受到疫情影響的部分客戶,中和農信通過貸款展期、重組貸款規則等方式幫助困難客戶緩解還款壓力,降低客戶被動逾期情況的發生概率,並對於確診患者的貸款予以利息減免,死亡客戶免除全部債務。
  • 中和農信
    項目介紹 中和農信是一家專注於農村中低收入群體小額信貸的社會企業,起源於1996年
  • 中和農信:助力解決中國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矛盾
    2019年12月4日,由中和農信主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中國農村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共同討論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問題。 中國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在「中國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專家們一致認為現在中國農村金融領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給側無法滿足農戶日益增長和千變萬化的金融服務需要,而在供給側最核心和最主要的矛盾是金融牌照供給不足
  • 劉冬文:農村民間高利貸是中和農信競爭對手
    中和農信總經理劉東文  和訊銀行消息 1月20日,由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中和農信主辦的「第二屆新時期金融扶貧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會議主題為「金融扶貧的創新與發展」,和訊網作為獨家媒體對會議進行了全程的圖文報導
  • 中和農信創新業務平臺 中和農服迎來「優等生」
    近期,蒙東地區莊稼地裡的玉米生長態勢鬱鬱蔥蔥,苗粗根壯,又敦又橫,相比往年的長勢,今年似乎要更高,更壯。這也是今年春耕疫情形勢之下中和農信旗下的創新業務平臺——中和農服第一批客戶交出的「答卷」,這批客戶取得如此優秀成績,儼然是客戶中的「優等生」代表。
  • 疫情衝擊三農 中和農信普惠金融在行動
    疫情爆發後,各地封路封村,對以外出打工或做小本生意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來說,影響較大。另外,疫情爆發恰遇春耕農時,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是不小。作為紮根農村的小微金融服務機構,中和農信面對疫情對三農的衝擊,及時調整產品及業務流程,為廣大客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 中和農信獲亞洲開發銀行5000萬美元貸款
    8月22日,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與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正式籤署5000萬美元的貸款合同,用來幫助中和農信繼續在農村地區深入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助力中低收入家庭脫貧致富。  據悉,此次合作是亞行對中國小微金融機構提供的第一筆非主權貸款。
  • 訪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文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文。  記者:從您多年的從業經歷來看,國內的普惠金融發展難點在哪裡?  劉冬文:我認為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重點與難點是發展服務貧困人群的小微金融服務。貧困弱勢群體的單筆貸款需求很小,但是總量很大。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那些經濟基礎較好的「富人」,而貧困群體很難獲得他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