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詩詞10首: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2020-12-19 大道知行知行堂

《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秋天萬物肅殺的景象本來就容易使人悲傷,而霜降時節天氣又更是驟冷,對於去國懷鄉的人來說本來就傷感,更何況像詩人白居易這樣有過起伏沉落的人生閱歷的人。在這首詩裡,詩人的心境似和這霜降的節令一樣到了暮年,覺得命運已定、無需多言,與寒冷的天氣相對應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態度。

《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裡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唐朝詩人元稹有一組詠二十四節氣的詩歌,這是關於霜降節氣的一首。霜降時分的秋天一片蕭瑟之氣,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這是說一候時豺狼開始大量捕獵小獸,把自己吃肥以便度過不易覓食的冬天。在這裡詩人就用了豺祭獸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鴻、思鄉,這時候可以飲上一杯美酒,忘卻這他鄉故鄉、憂傷哀愁、古今歲月。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劉長卿這首詩寫了秋日遊子的羈旅之思,登高遠眺,遠樹蒼蒼,人煙渺渺。霜降日的斷鴻之聲格外悲切,而羈旅之思也分外低迷。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裡說,「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詩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帶酒而來,一醉方休。

《泊舟盱眙》

唐·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這首詩給人的感覺冷清而蕭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籠罩著平沙落雁、旅館雞鳴。而產生這種冷清蕭瑟之情的原因,正是這濃厚的思鄉之情。

《列岫亭》

宋·江定齋

倚檻窮雙目,疏林出遠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

天地供吟思,煙霞入醉魂。

回頭雲破處,新月報黃昏。

這首詩描寫了霜降時節的深秋山景。倚欄遠眺,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秋氣漸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蒼健之氣,江上水淺。詩人感覺到天地煙霞與其融為一體,,驀然回首,時間卻已是新月黃昏。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江上水淺,是深秋霜降季節現象,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晉時孟嘉落帽於龍山,是唐宋詩詞常用的典故。蘇軾對這一典故加以反用,說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風怎樣吹,抵死不肯離開。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感慨。詩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新營小齋鑿地爐》(節選)

宋·歐陽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戶畏初寒,開爐代溫律。

即到了霜降時節,各種室外的勞作都停止,人們開始準備貓冬了,把門窗縫都用泥塗嚴,屋裡生起火爐來替代暖和的天氣。

《舟中雜紀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這首詩寫了霜降時節的舟中之景,一反蕭瑟之氣,秋天的精緻在詩人筆下逸興遄飛。老樹斜輝,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時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連操舟女子歸家時,嘴裡都是唱著歌兒的。

《水調歌頭》

宋·葉夢得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裡,一醉與君同。

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

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在深秋的寒夜,一位老人,帶病登城巡視,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奪去的土地,不能收復,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悵,那又怎麼辦呢?一味地借酒澆愁嗎?不,他還要「與客習射」,走馬練武,於是就出現了「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的場面,「將領嶽德,弓強二石五鬥,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詞作者曾為抗擊金兵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年事已高,還想與客走馬比武,以振當年雄風,卻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報效祖國於疆場,只好回首長望北方的雲中郡,那魏尚和李廣奮勇抗擊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嘆病老,而是熱切地關注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只因為報國有心、回天無力而抱愧和感喟。雖有力不從心的悲慨,卻仍然豪氣逼人,給人以激勵和振奮。

《如夢令》

清·黃琬璚 

曉向高樓凝望,遠樹枝枝紅釀。

睡起眼朦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楓江上。

黃琬璚是嘉慶、道光年間有名的才女,善彈琴,指法微妙,從學者甚多。書法娟秀,詩詞尤有名於時。詞人登上高樓,看到樹上一片片鮮豔的紅色,以為是芙蓉花開了。仔細一看,原來是霜降時分的丹楓。這首詩與杜牧那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關焦點

  • 30首霜降詩詞: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霜降來了,寒冷來了,讀一讀霜降的詩詞,體會下古詩中的霜降天氣吧!《定情歌》漢代:張衡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唐代:元稹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裡霜。
  • 藏在詩詞裡的霜降
    在這秋季最後的節氣裡, 讓我們一起品味最美霜降詩詞。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人煙湖草裡,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 今日霜降——霜降的由來和相關詩詞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概在每年的陽曆10月23日前後。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所謂「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但霜降並不是一定「降霜」,而是指氣溫驟降,晝夜溫差非常大。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關於霜降有個傳說。《淮南子·天文訓》有云:「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霜降時節,這7首詩詞,別有一番風味!
    每年的10月23日是我國傳統節氣「霜降」,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同時霜降也是南方三秋大忙的季節。我國古人留下很多關於霜降的詩詞,這些詩詞為後人講述著古人眼中的霜降情景。
  • 霜降|9首最美霜降詩詞,帶你感受白露為霜的深秋之美
    (註:內容來源於微詩詞,無商用,僅做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秋將逝,冬將至,萬裡飄葉,秋的顏色已不是那樣濃重,白露為霜千里舖,帶來的是深秋的寂寥和靜謐。
  • 霜降時節,邂逅最美的霜降詩詞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 霜降詩詞|劉長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賞析
    霜降詩詞|劉長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賞析文:枯木《九日登李明府北樓》【唐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劉長卿(?年—789年),字文房,祖籍宣城,郡望河間,後遷居洛陽。唐朝天寶年間進士及第。至德年間,授監察御史,遷長洲縣尉。
  • 關於霜降的古詩文介紹 霜降節氣的詩詞
    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氣溫低的地區開始降霜,也是秋季中最後一個節氣,開始向冬季過渡,天氣愈發寒冷,古代詩人也用詩句描寫了深秋的蕭瑟。那麼,本期的老黃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霜降的古詩文欣賞。  《謫居》  唐·白居易  面瘦頭斑四十四,遠謫江州為郡吏。  逢時棄置從不才,未老衰羸為何事。
  • 詩詞話霜降,醉美在深秋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霜降時節,天高雲淡,楓葉盡染,何不登高遠眺,感受下詩詞中的那一派深秋景致?倚欄遠眺,村外的疏林,秋氣漸深,山也多了一份蒼健之氣,江上水淺,天地煙霞與其融為一體,驀然回首,時間卻已是新月黃昏。時光不待人,四季更替轉眼已是深秋時節,日夜輪迴驀然回首已是黃昏時分,秋季美好,欣賞要趁早,歲月不待人,有夢想要及時起航。
  • 這九首描寫霜降的古詩詞你知道幾首
    霜降到了,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表示即將進入冬季。在古代很多詩人,描寫過霜降的詩詞。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秋色已深,登高遠眺。遠樹蒼蒼,人煙渺渺。邊菊叢中,摘菊盈把。一壺菊酒,一醉方休。
  • 霜降,霜降,已是秋之餘韻,正當「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待二十四節氣到了霜降,秋,也就接近了尾聲,轉而進入了冬的蟄伏。只是,霜降並不意味著降霜。秋天的第一次霜,所謂的「早霜」或「初霜」,要等何時秋天的溫度第一次降低到0度,這在如今怕是越來越晚了,還得等等。而同時,我們對於秋的悲喜兩極,也到達了極致,秋愈寒固然令人生畏,但秋實賞味也是愈入佳境。霜降之寒,不可小覷,「霜降殺百草」的俗語,對應可是霜降之後,萬物將逐漸失去生機,呈現草木凋敝之態。
  • 有關霜降的醉美詩詞,感受深秋的美好
    迎來霜降,秋天即將離去,霜降過後,寒冬即將到來。露水成霜是季節的輪迴,秋去冬來是自然的規律。從來歲月如水流,新月何曾照舊眸。年年秋色最深處,歲歲霜降日日寒。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秋色已深,雁過也,正傷心。秋色越深,思念越濃,遠方的朋友,記得保重身體,願一切安好如初。
  • 霜降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關於描寫霜降節氣的詩詞大全匯總
    你知道有哪些詩歌古詩詞描述霜降?這裡匯總關於霜降節氣古詩詞朗誦鑑賞。2019年霜降是幾月幾日【賦得九月盡(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火燒寒澗松為燼,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時榮悴一時間,豈是昭昭上天意。【相和歌辭·從軍行三首】李約  看圖閒教陣,畫地靜論邊。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  路長鬚算日,書遠每題年。無復生還望,翻思未別前。  柵高三面鬥,箭盡舉烽頻。營柳和煙暮,關榆帶雪春。  邊城多老將,磧路少歸人。
  • 霜降|秋已深,冬將至,補冬不如補霜降,歲歲年年願你安暖!
    10 23 霜 降 霜降 節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 今年幾月幾號霜降具體時間 霜降的詩句大全 關於霜降圖片諺語一覽
    10月23日就是霜降,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霜降之後,秋盡冬來
    秋至八月,秋意漸濃,山村鄉野皆有:「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唯美景象。九月授衣,晚秋緩緩登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鷹擊長空,魚翔潛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霜降,作為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結束了用整個秋天才醞釀出來的浪漫與溫暖。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十五首絕美的霜降詩詞,必讀必背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是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
  • 興來獨語|古詩詞裡的霜降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霜降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落葉蕭蕭的深秋,飲一杯菊花茶,品讀著有關霜降的古詩詞,於時光的懷抱中,靜靜等待冬那又近又重的腳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 今日霜降 | 三杯兩盞菊花酒,送秋逝,迎冬來。 
    2018-10-23 16:31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有關霜降的詩句,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告別了秋天,冬天就要到了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殺百草」,霜降的到來預示著秋天要結束了,我們就要進入冷冽的冬季了,植物失去了生機,大地一片蕭索暗淡。霜降,意味著從天而降的霜,降落到大地上,讓整個秋天都裝點了美麗的顏色。讓這個清冷的秋季,有了一絲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