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雨的夏季
有一大波蘑菇
冒出來了
為預防野蘑菇中毒
事件發生,
東鄉區採取多舉措做好
野生蘑菇中毒事故防控工作。
上下聯動,充分發揮鎮村食品安全協管員的作用,通過利用各單位宣傳欄、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點、超市、農貿市場等地發放和張貼宣傳資料,利用電視、微信等媒介,與移風易俗和普法活動相結合,實現宣傳教育進村組、進學校、進集市,教育群眾不採、不買、不賣、不食野生蘑菇及傳授防中毒技能和誤食等解救方法。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定人定時對學校、企業和建築工地食堂及農家樂、婚喪宴請等群體聚餐場所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層層籤訂責任狀,督促餐飲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把採購和加工關,消除安全隱患。
同時,加強醫務人員業務知識培訓學習,開通搶救綠色通道,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加強應急處置能力,並設立監督舉報電話,發現問題及時向上報告。截至目前,全區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開展醫務防範知識培訓3次。
記者:樂歡
延伸閱讀
如吃了野生蘑菇,出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瀉、腹痛和視力模糊等症狀,就應高度懷疑是野生蘑菇中毒,須馬上就醫,否則可能失去最佳治療期,如搶救及時,死亡率並不高。
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還有可能會出現「假愈期」,即經相應治療後,症狀逐步緩解甚至消失,但在一兩天後,病情會迅速惡化,致使患者出現以腎衰竭為主的多器官衰竭。
中毒初期症狀如果緩解,應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中國毒蘑菇名錄》展示的部分毒蘑菇)
趕緊擴散,告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