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神曲》版本,是被這位老先生翻譯的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這位教授是誰呢?他就是著名翻譯家田德望教授。

田德望是我國德語文學和義大利文學研究的老前輩,1909年出生於河北省順平縣一個農民家庭,曾在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習,後留學義大利和德國,學成回國後一方面在大學任教,同時進行翻譯工作。他是中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文學作品的翻譯家,又是我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神曲》的翻譯家,田譯《神曲》始於80年代中期,那時他已70多歲,經過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田譯《神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除在我國文化界得到高度評價外,還得到義大利政府的高度評價。2000年10月,田德望病逝於北京。

《神曲簡介》:

長篇史詩《神曲》(約1307—1313)是世界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偉大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國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給中古文化領域以藝術性的總結,也隱約可見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其作者但丁 (1265—1321)是義大利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開拓者之一。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筵席》《論俗語》和《帝制論》等。

田德望

田德望簡介: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定縣人。義大利語和德語文學研究家、翻譯家。早年留學義大利和德國。1940年開始從事教學工作,先後任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85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曾參與編寫《德國文學簡史》《歐洲文學史》《德漢詞典》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分冊之義大利文學條目。主要譯作有《凱勒中篇小說集》《綠衣亨利》《神曲》等。曾獲魯迅文學獎彩虹翻譯獎、義大利國家翻譯獎;由於他在但丁研究中的傑出成就,1999年受義大利總統接見並獲「總統一級騎士勳章」。

《神曲》是田德望先生從義大利語直接譯成漢語的,譯文精良,注釋尤其詳密,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田先生於七十三歲高齡的1982年開始研究和翻譯《神曲》,中途幾次因病輟筆,但他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八年嘔心瀝血,最終在2000年8月將《神曲·天國篇》譯完,兩個月之後的10月6日,田先生與世長辭。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神曲》的時間跨度也長達十一年:《地獄篇》出版於1990年1月,《煉獄版》出版於1997年4月,《天國版》出版於2001年5月,分別由三位責任編輯先後編發。

 

《神曲·地獄篇》,收錄於「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即「網格本」),1990年出版

《神曲·地獄篇》和《神曲·煉獄篇》,1997年出版

《神曲·天國篇》2001年出版

《神曲》,收入「名著名譯插圖本」,2002年出版

《神曲》,精裝一卷版,2002年出版

《田德望譯文集》,包括《神曲》、《綠衣亨利》(上下)和《凱勒中篇小說集》,2014年出版

《田德望譯神曲》,收入「中國翻譯家譯叢」第一輯,2015年出版

《神曲》,收入「名著名譯叢書」第三輯,2018年出版

《神曲》譯本序節選和譯後記全文:

但丁是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偉大詩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他評價很高,馬克思還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詩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經譯成許多種文字,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早在清朝末年,我國即有人知道但丁和他的《神曲》。譯者的朋友山西大學常風教授來信說,最早提到但丁和《神曲》的,是錢單士釐所著《歸潛記》(1910)一書(湖南人民出版社將此書與作者另一著作《癸卯旅行記》合為一冊,收入《走向世界叢書》,於1981年重新出版),隨後就把書寄來。錢單士釐是我國最早譯《神曲》者錢稻孫先生的母親,她的丈夫任清朝政府駐意公使。她在羅馬期間留心異邦的政教、文化、藝術,《歸潛記》一書詳細記述她的廣博的見聞。在有關彼得寺(即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記述中,謂寺內有教皇保羅三世墓,「墓基四女石像,曰『富裕』,曰『慈悲』,……曰『謹慎』,曰『正直』。……『謹慎』像又酷肖義儒檀戴(即但丁),有『彼得寺中女檀戴』之稱,……」;在有關彼得寺墓室內各代教皇棺的記述中,還提到《神曲》和其中的人物:「婆尼法爵八(即卜尼法斯八世)棺殘片,有銘曰:『其來也如狐,其宰政也如獅,其死也如犬』。義儒檀戴所著《神劇》(即《神曲》)書中,清淨山(即煉獄山)凡九重,最下一級,遇婆尼法爵八,即指此人。譏與歟,抑恕之歟?(譯者按:此處著者誤,《神曲•地獄篇》第十九章中預言卜尼法斯八世死後要入第八層地獄第三「惡囊」受苦)……曰尼哿拉三(即尼古拉三世)棺:……檀戴《神劇》中所見首入火坑中,足露火焰外者,即指其人。」(譯者按:此處所說的刑罰也和但丁詩中有出入)這些記述雖不盡翔實可信,但在當時能注意及此,已是難能可貴。

錢稻孫先生幼年隨父母僑居羅馬,當時即讀《神曲》原文,歸國後,陸續將第一、二、三曲譯為騷體,於一九二一年但丁逝世六百周年之際,用《神曲一臠》的標題,發表在《小說月報》上,一九二四年出單行本,為《小說月報叢刊》之一,譯文典雅可誦,注釋較詳,可惜後來擱置未續。

譯者在中學學習時,通過錢譯《神曲一臠》,初次得知但丁的名字和他的《神曲》。進大學後,閱讀了英譯本,對這部作品發生了興趣,後來學了義大利語,逐漸領會到原作的韻味,興趣隨之日益濃厚。多年以來,就有翻譯這部世界名著的志願,由於種種主觀和客觀原因,一直未能實現,遲至一九八三年秋,其他工作告一段落,在朋友們的熱情鼓勵和支持下,才著手試譯《地獄篇》。剛動筆時,感到困難重重,力不從心,產生了失敗主義情緒,後來,在翻譯實踐過程中逐漸克服了這種思想障礙。

翻譯《神曲》的先決問題是:譯成詩還是譯成散文?譯者對此曾考慮很久,也問過朋友們,大家意見很不一致,最後,自己決定譯成散文,因為,就主觀條件來說,譯者不是詩人,而《神曲》卻是極高的詩,如果不自量譯成詩體,恐怕「畫虎不成」,使讀者得到錯誤的印象,以為但丁的詩也不過爾爾。義大利有句俗話:「traduttore-traditore(翻譯者—背叛者)」,譯者不願這句俗話在自己身上得以證實。就客觀條件來說,《神曲》全詩都是用「三韻句」寫成的。漢語和義大利語屬於不同的語系,詩律也根本不同,中國舊體詩沒有與「三韻句」相當的格律。錢稻孫先生用騷體譯《地獄篇》前三曲,但押韻格式不依照《離騷》,而力圖「傚其韻之法」,開端譯得很好:「方吾生之半路,恍餘處乎幽林,失正軌而迷誤。道其況兮不可禁,林荒蠻以慘烈,言念及之復怖心!戚其苦兮死何擇,惟獲益之足諮,願縷其所歷。」但是第二曲和第三曲的譯文,並沒有再嚴格依照這種格式押韻。不僅如此,《神曲》每行一般都是十一音節,錢譯則每行少者六個字,多者十三四個字,遠不如原詩韻律嚴整勻稱。錢先生通曉義大利文,對《神曲》和中國舊詩都很有研究,他的翻譯實踐說明,把《神曲》譯成舊體詩是不易成功的。譯者無此文學素養,譯成舊體詩非自己能力所及,當然不敢一試。

那麼,可否把《神曲》譯成新體詩呢?譯者面對的事實是:《神曲》是格律嚴整的詩,而中國新詩的格律沒有定型,譯時苦於無所遵循。如果按照「三韻句」的格式押韻,原詩的韻律(抑揚格、音步等問題)應如何處理?如果不按照「三韻句」的格式押韻,那麼,應當依照什麼格式呢?譯者對此感到困惑。因此,決定就自己力所能及,暫把《神曲》譯成散文,等將來新體詩的格律問題解決後,我國出現既有詩才而又通曉義大利文的翻譯家時,再把這一世界文學名著譯成詩體。

在考慮用詩體還是用散文體時,譯者曾借鑑於一些英文和德文譯本。英語和德語雖然與義大利語同屬印歐語系,但義大利語元音較多,適於用「三韻句」寫詩,英語和德語就不大適合這種格律。用「三韻句」寫成的英文詩最成功的作品,是雪萊的《西風頌》(1819),全詩五節,共七十行,算是較長的抒情詩,但和《神曲》的篇幅相比,差得很遠。英、德翻譯家也有用這種格律譯《神曲》者,他們步武前賢,刻意求工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然而,對照原文細讀,就會發現,他們為使譯文合乎格律,往往削足適履或者添枝加葉,前一種作法有損於原詩的內容,後一種作法違背原詩凝練的風格。譯成抑揚格無韻詩(blank verse)的譯本,如美國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的譯本(1865),由於不受韻腳束縛,這種缺點出現很少。而完全擺脫格律束縛的散文譯本,如美國但丁學家諾爾頓(Norton)的譯本(1891)和辛格爾頓(Singleton)的譯本(1970),則尤為忠實可靠。這些事實堅定了譯者採用散文體的信念。

不言而喻,把詩譯成散文等於用白水代替存放多年的美酒,味道相差甚遠。譯者的目的僅在於使讀者通過譯文了解《神曲》的故事情節和思想內涵,如欲欣賞詩的神韻及其韻律之美,就須要學習義大利語,閱讀原作,因為,正如但丁所說的話:「人都知道,凡是按照音樂規律來調配成和諧體的作品都不能從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而不致完全破壞它的優美與和諧。這就是為什麼荷馬不能像希臘人流傳下來的其他著作那樣從希臘文譯成拉丁文的原故。這就是為什麼《詩篇》中的詩句沒有音樂性的和諧之美的原故;因為這些詩句是從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又從希臘文譯成拉丁文,在第一次翻譯中,那種優美就消失了。」(《筵席》第一篇第七章)

——選自《神曲》譯本序,田德望先生於1987年2月撰寫

為在有生之年如願譯完《神曲·天國篇》全書,我接受了朋友們的勸告,先譯正文再作注釋。待譯完正文開始作注時,果因年邁體弱,視力衰退,工作難以為繼。此時,一位義大利友人推薦吳淑英女士做我的助手。吳女士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了三十多年,是一位資深的義大利語言學者,曾留學於羅馬大學,選修過義大利文學課程。她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高尚的敬業精神,在《天國篇》的審讀、校訂和注釋中與我密切合作,並獨立完成本篇第七至二十九章的注釋以及本篇全部插圖的說明文字。對她的奉獻精神和友好情誼,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神曲》(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和《天國篇》)的翻譯和出書過程長達十餘年,現在才終於全部完成。在此,譯者對企盼早日見到《神曲》全貌的讀者表示歉疚;對給予這項工作以大力支持和幫助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大學外語系以及各界同行和朋友深表謝忱並致崇高敬意。

——《神曲》譯後記,田德望先生於2000年8月撰寫

相關焦點

  • 那位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的老教授是誰
    「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他是誰呢?他就是著名翻譯家田德望教授。他是中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文學作品的翻譯家,又是我國第一位從義大利原文翻譯《神曲》的翻譯家,田譯《神曲》始於80年代中期,那時他已70多歲,經過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田譯《神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除在我國文化界得到高度評價外,還得到義大利政府的高度評價。2000年10月,田德望病逝於北京。
  • 「神曲」英文怎麼說
    如此一來,「神曲」《忐忑》將告別CBA賽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神曲」的英文說法。請看相關報導:The continuous ups and downs of notes and vocals make Tante untranslatable into any language.
  • 前女友的50種死法歌詞翻譯起底 神曲作者Train樂隊介紹
    失戀了聽神曲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排憂渠道,近日,《前女友的50種死法》和《前男友的100種死法》大行其道。很多人都想問這兩首歌有什麼關聯嗎?《前女友的50種死法》歌詞是什麼?這個歌名字面意思大概是「告別過去的50種方式」,被中國網友巧妙得翻譯為《前女友的50種死法》。   這首歌流傳到國內大受歡迎,yy頻道知名的滿漢全席音樂團隊將其改編,推出了中文版本叫《前男友的100種死法》。所以《前女友的50種死法》是《前男友的100種死法》的原版歌曲。
  • 動漫中這些爆笑的空耳神曲你聽過幾個?高能翻譯一秒學會日語歌
    動漫中這些爆笑的空耳神曲你聽過幾個?高能翻譯一秒學會日語歌喜歡在b站追番的小夥伴肯定對「空耳」了解不少,「空耳」一次來源於日語,起初的意思是指幻聽,聽錯的意思,通俗來說就是音譯,直接把聽到的日語原音對照中文翻譯出來,很多動漫的片頭都逃不過。《乾物妹,小埋!》
  • 「翻譯大師」許淵衝:86歲患癌,被斷定只有7年壽命,如今已99歲
    雖然他的讀書經歷讓人敬佩,但真正讓人佩服的還是這位大師的翻譯功底。據記載,這位大師從事翻譯工作長達60餘年,他的作品涵蓋中英法等各種語種。更讓人驚嘆的是,這位大師居然敢於挑戰中國古詩英譯,並且一生都集中於此。
  • 這位義大利老先生的去世令人淚目
    前不久,老先生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毒奪去了他的生命,享年76歲。作為一名麵包師,他烤了30多年麵包,幫助過許許多多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疫情期間,他更是將這種善舉和溫暖做到了極致。但都被老先生硬氣拒絕:「我知道,你們都不好意思把麵包來放到店門口,覺得是在施捨。這工作,總要有人做呀。」對於老先生來說,自己的這家麵包店或許已不再只是賺錢的工具。他的善舉感動了很多當地的居民。
  • 現在明星都在唱 這神麯酒勁大
    自從《忐忑》、《江南style》、《小蘋果》後,我們有多久沒有被新的神曲所滋潤了?校園文藝晚會在等待新神曲,酒吧KTV在等待新神曲,廣場舞大媽們也在等待新神曲。就在最近,一首肩負著拯救神曲界重任的《一人我飲酒醉》橫空出世,相信我,這首歌能讓你知道什麼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 Stay foolish.」最好的漢語翻譯是什麼?
    01前言最好的翻譯,我覺得還是要參考嚴復提出的:尤其是英漢翻譯,更難把握,既要考慮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又要考慮怎樣用恰當的漢語把英語的內涵得體的表達出來。只有從Steve Jobs(喬伯斯)的人生成長軌跡來做出判斷,才可能會得出最好的翻譯。
  • 「騎馬舞」過時了 神曲《狐狸叫》莫名走紅
    在《狐狸叫》的前奏鋪墊下,醬爆義正辭嚴地講述自己那段經典臺詞:「我覺得剛剛這位先生唱的歌,熱情奔放、創意無限……我覺得我醬爆就要爆了。」之後,醬爆同手同腳的舞蹈動作配合網友從他臺詞中剪輯出來的類似「狐狸叫」的音節重複,讓人笑到淚奔。
  • 業界談《小王子》多版本翻譯出版
    今年4月,由博集天卷推出的《小王子》,其譯文是出自臺灣著名作家張小嫻之手,這也是她翻譯的首部作品。而2013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就推出《小王子》精裝修訂版,該版本由法國文學翻譯家郭宏安翻譯。實際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早在2006年就出版了這部作品。在重新修訂再版時,郭宏安撰寫了兩萬字的導讀介紹文字,深入分析了作者的人生,並增加了一些相關圖片資料,包括作者的手稿和老照片。
  • 我的番茄是乾淨的獲導師認可 盤點年度洗腦神曲
    節目播出後,有大批網友留言高度讚嘆了這首新年神曲,甚至有網友表示這首歌或將取代《小蘋果》成為新一年的神曲。農民兄弟的《我的番茄是乾淨的》以大膽的唱腔道出了城市的奢靡,與農村的樸實相比多出了幾分自然,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兩位農民歌手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音樂夢想,直到為人父為人夫仍不放棄,他們堅持的態度讓導師們為之動容。
  • 我的世界遠古版本奇葩翻譯合集 箱子曾被翻譯為「胸部」?
    在網易代理MC之前,國內所充斥的可下載版本幾乎都是盜版,盜版廠商沒有那麼多精力進行漢化,所以很多名詞都會進行機翻。各式各樣的版本意味著翻譯名詞的不同,很多沒有認真進行校正的物品或生物名稱往往非常奇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曾經的奇怪的翻譯吧。
  • 谷歌翻譯登入中國,iOS10.3版本更新,微信增加新功能!
    上周谷歌和蘋果這兩個超級大IP都有一些有意思的更新,對了微信也增加了一些有意思的新功能今天就幫大家捋一捋~谷歌翻譯登入中國谷歌旗下的翻譯軟體——谷歌翻譯應該算是最好的翻譯軟體之一了。但是奈何我大天朝一直不能正常使用。
  • 這首國風神曲翻譯成英文是什麼樣的?
    今日芒種 一起來聽一首國風神曲~ 芒種 (來聽騰格爾老師版的~) 中文原唱:音闕詩聽/趙方婧 英文翻譯:黃元軍(湖南師範大學) My hurry falling
  • 百度翻譯版本更新 新增日韓語音實時翻譯功能
    原標題:百度翻譯版本更新 新增日韓語音實時翻譯功能   春節臨近,越來越多的人將「出境旅遊」納入到自己的春節旅行首選中。出國旅遊聽起來浪漫愜意,但身處異國他鄉、語言不通,想要少走冤枉路,還能吃得地道、玩得盡興,手機裡安裝一個翻譯軟體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旅行標配。
  • 《太極張三丰》配樂的這位老兄,簡直是洗腦神曲界的三瘋
    於是,在袁和平的力邀下,時年55歲的胡偉立加盟作曲,一代配樂宗師、洗腦神曲們的原創作者閃亮登場!單看這相貌,道骨仙風,有木有?活脫脫一個音樂界的三瘋真人。今年已是82歲高齡的胡偉立,音樂科班出身,1986年加入香港TVB,專職為影視劇配樂,1997年退休。他與2004年病故的黃霑,並稱為香港武俠電影音樂的「絕代雙驕」。
  • 「騎馬舞」過時了 又一首神曲《狐狸叫》讓人「笑尿了」
    【視頻惡搞】重口味:醬爆舞蹈神剪輯周星馳電影《功夫》中的醬爆形象,在一波又一波的神曲惡搞中,堪稱「百搭」視頻素材———早前的《最炫民族風》可以, 《忐忑》、《江南Style》可以,如今的《狐狸叫》也可以。在《狐狸叫》的前奏鋪墊下,醬爆義正辭嚴地講述自己那段經典臺詞:「我覺得剛剛這位先生唱的歌, 熱情奔放、創意無限……我覺得我醬爆就要爆了。」
  • 這位崇明翻譯家,牛!
    1988年大學畢業,沈錫良在上海一家企業工作,從事科技德語翻譯。業餘時間,他閱讀了大量德語文學原著,嘗試翻譯一些短篇小說。「真的動起筆來,才知譯事艱難。」兩年後,一篇在他自己看來很稚嫩的譯作在《當代外國文學》雜誌上發表,但這也讓沈錫良覺得「離文學翻譯的夢想更近了」。第一個委託翻譯合同
  • 《絕地求生》最新版本界面菜單中文翻譯
    導 讀 《絕地求生:大逃殺》從2017年火到2018年,騰訊國服快上了,國際服也在元旦前更新了一個大版本
  • 泉州神曲爆紅!全世界圈粉!太好聽了!
    被眾多人稱為「神曲」↓↓↓近日閩南語歌曲《來去泉州》刷爆了泉州人的朋友圈截至昨日該音頻視頻總點擊量已超過50萬次「剞刳(敲擊木頭的擬聲詞)木成舟,沯泵(東西入水的擬聲詞)水中遊。門(船槳搖動的聲音)雙篙槳,彳亍(速度的意思)到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