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可以看見滷菜店的身影。尋著誘人的香味望過去,出現在視野的是金黃色的鴨掌、雞腳、豬耳朵......在嗅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下,早已不自覺的咽下口水,掏出錢包。一頓美味結束之後,不由得想這麼好吃的熟食,自己開家店應該很不錯,那麼開滷菜店賺錢嗎?
滷菜在八大菜系中均有一席之位,這代表著在中國大地上各個地方的食客都吃滷菜,都愛滷菜,可見滷菜的消費市場何其廣闊!相比較其他開店,滷菜省事省錢。一鍋滷料就能滷盡天下食材,大大減少開店人的工作負擔。如果投資人資金充足,可以租一間大點的店鋪,做後廚和門面,可是這樣的店鋪也僅需30平方米左右。
如果投資人囊中羞澀,店鋪的大小可以降至菜市場上的一個攤位,每月租金只有幾十元到幾百元。除了店鋪大小之外,滷菜店工具的採買也比較省錢,僅需準備一個操作臺,幾個不鏽鋼大鍋,加熱的爐子等常用廚具,而這些成本加起來一兩千就能搞定。經過以上的梳理,開一家滷菜店的成本不大,市場還廣闊,是個可以考慮的項目。那麼接下來再看看滷菜的利潤。
滷菜中的葷菜利潤小於素菜。葷菜的利潤區間一般在30%-40%左右,就拿最常見的鴨掌、鴨脖、雞腳舉例。進貨價16元每斤的鴨掌(一斤約為16個),經過滷煮之後,平均每個的售價能達到2元以上。進貨價約為2.2元每根的鴨脖,零售價在6元左右。一斤雞腳的進貨價在13元上下,滷煮之後賣價為28元每斤。
而滷菜中的素菜,毛利潤能達到60%以上。成本為6元每斤的竹筍,一般售價在14元。成本8元每斤的毛豆,賣價為16元左右。成本只有1.5元每斤的土豆片,售價高達13元。
不論是從滷菜的開店成本,還是從滷菜的利潤,又或者是滷菜的消費市場來看,開滷菜都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人反映開滷菜店賠本?這其中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滷菜的利潤高,但是銷量也很關鍵,只有味道好,買的人多才能賺錢。其次,開店的地方滷菜攤有沒有達到飽和?同類店鋪多了之後,競爭大,還容易出現惡性競爭。另外,控制成本也是賺錢的關鍵。當然這並不是說要短斤少兩,以次充好,而是盡力避免因為技術等原因造成製作過程中對食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