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魚類真的是造物主的「失誤」?

2020-12-27 籠子裡的平田君

地球上海洋面積約佔整個地球面積的70%,陸地面積只有大概30%,準確來說,地球實際上是一個「水球」!而世界海洋最深處,是太平洋上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達到11034米。深海中常年不見陽光,但是仍然有生物生存,這些生物往往長得有些「奇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地球

陽光對深海魚類的外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長觸手」、「歪嘴巴」、「骨骼外長」等等是深海魚類比較鮮明的特徵,這是因為深海沒有自然光線,為了生存它們進化出了特別強大的嗅覺、聽覺。於此相對的,它們的視覺退化的非常嚴重,所以很多深海魚類其實都是「瞎子」。深海魚類的大部分「長相」都是為了強化自己的除了視覺外的其它感覺器官,所以長的就「奇怪」了。

深海魚類

食物的匱乏

深海的食物相當匱乏,能夠利用的資源少之又少,雖然深海魚類數量很少,但奈何食物更加的少,所以很多深海魚類都有大大的嘴巴,就是方便捕食獵物,確保自己能夠存活!正因為食物匱乏,彼此廝殺的更加殘酷,為了生存它們必須擁有保護自己的手段,所以它們進化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來保護自己和捕食獵物!

深海魚類

深海並沒有想像的黑暗

深海沒有自然光可以照射進來,也就意味著黑暗,同時也意味著冰冷!所以有部分深海魚類可以通過自己的特殊構造來「發光」,這些光芒不僅可以驅散深海的黑暗和寒冷,還可以用來「誘惑」那些不會發光的深海魚類,從而完成對它們的捕食!

發光的魚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深海魚類不是「色盲」
    這種魚生活在海面2000米以下的深海。(圖片來源於《科學》雜誌)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在黑漆漆的深海裡,有些魚類具有高靈敏度的彩色視覺。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部分深海魚類能在陰暗環境中擁有彩色視覺,讓魚類能感知深海裡的殘餘光線以及生物體發出的光。脊椎動物靠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產生視覺。
  • 為什麼深海魚類活動自如,人類卻無法承受深海壓力?
    但嚴格的說,如果一個人真的熱血沸騰就只有死翹翹了。這種情況就是發生在突然減壓的情況下,如果覆蓋在人體上的一個大氣壓突然沒有了,人就真的「熱血沸騰」了。這個時候,我們身體裡的液體和氣體就會膨脹起來,從身體各個孔洞溢出,甚至從皮膚迸發出來,這種情況下,豈有活命之理?
  • 深海壓強那麼大,為什麼魚類還能生存?
    深海壓強那麼大,為什麼魚類還能生存?相信看到這個問題,不少讀者已經嗤之以鼻了:這不是很簡單麼,和人類生存在大氣壓之下一樣。大氣壓強那麼大,人體內部和外部都具有相同的氣壓,所以在「平衡」之下,就感覺不到壓力了!生存在深海壓強之下的魚類,也是相同的原理吧?!
  • 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
    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
  • 晉升「魚類零食第一股」,勁仔深海小魚蓄勢待發
    頂著「魚類零食第一股」的光環,也讓其主營的「勁仔深海小魚」成為休閒零食行業的耀眼明星,吸引了業內外眼光。 作為又一個被眾吃貨們保送上市的零食品牌,「勁仔」到底憑什麼從競爭激烈的休閒零食市場中脫穎而出。在勁仔深海小魚迎來高光時刻,正式上市之際,我們嘗試來復盤一下:勁仔深海小魚究竟做對了什麼?
  • 寬咽鰻——外形詭異的深海魚類
    作者丨炭烤豬頭 寬咽鰻(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又名吞噬鰻、巨口鰻,這種外形詭異的深海魚類屬於囊鰓鰻目(Saccopharyngiformes),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鰻魚」(鰻鱺目魚類),在英文中它被稱之為「鵜鶘鰻」(Pelican eel)。
  • 別再說深海魚類安全了!汞汙染已波及至深海海域
    由於自然界中具有生物循環性,因此大部分的汞最終會進入到海洋裡,當然魚類和貝類也是汞受害者之一,如果從食物鏈角度來看,位置越高,生物體內的汞濃度就越高。近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汞汙染也會在深海海溝處留下痕跡。
  • 深海發現新物種!需要孕育在口中的魚類
    最新的消息,研究人員在2月27日的《科學報告》上報告,示了第一種已知深海魚類與此相同的產卵方式。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奧克阿諾斯號」(Okeanos)探測船遙控潛水器發現的魚類時,一條閃著紅光的魚在波多黎各附近500米深的海面上閃過。 辛格確認這種魚是一種parazen (parazen pacificus),一種鮮為人知的物種,發現於深西大西洋和西太平洋。
  • 深海魚類為了躲避天敵,體色演化的比黑色還黑
    在黑漆漆的海底深處,魚類為了避免被捕食所演化出的對策就是讓敵人視而不見。在遼闊且一片漆黑的海裡,魚類所採取的偽裝技巧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它們是如何融入一片空無?凸齒魚與類似的生物為了避免被看見,體色演化成比黑色還要黑。
  • 魚類能頂住深海壓力,可不是因為心態好
    原標題:魚類能頂住深海壓力,可不是因為心態好萬物有科學隨著深潛器技術不斷發展,人們逐漸發現,茫茫深海之中並非一片死寂,無數生物在這一片漆黑之處繁衍生息。其中,生活在海面下大約8000米處的馬裡亞納獅子魚,是目前人們發現的「最深的深海魚」。
  • 深海魚油功效被誇大:只是魚類脂肪新噱頭
    核心提示: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裡特認為,魚油並不神奇,最早的魚油還是魚類製品加工過程中的『剩餘物質』,因為魚脂肪在生產過程中不好處理就被剩下了,而商家為了增加附加值,就想把魚油做成一種高檔食品,藉助「深海魚油」尋找賣點。
  • 深海魚類的超黑謎團終於解開,這個發現對人類有非常大的用處
    因為這些深海魚類長著超黑的皮膚,能夠吸收幾乎所有撞擊它的光線,使他們幾乎不可見。研究人員7月16日發表在《當前生物學》雜誌上的報導說,這種絕妙的偽裝是深海魚類皮膚表面下方一層密集堆積的色素結構造成的。用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海洋生物學家凱倫·奧斯本(Karen Osborn)的話說,「這些試圖躲藏起來的深海魚類,像在足球場上玩捉迷藏一樣。」 Osborn和她的同事們在加利福尼亞州附近的蒙特利灣和墨西哥灣2000米的深海中捕獲了18種超黑魚。然後,研究小組測量了魚身上反射了多少光。
  •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田園野菜居然比深海魚類還營養?
    竟然比深海魚類還營養?ω—3脂肪酸常見於深海魚類,而馬齒莧的ω—3脂肪酸含量豐富,不亞於深海魚類。如果人體缺少ω—3脂肪酸,很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世衛組織建議ω—3脂肪酸每日攝入量不能低於1.0g。適量進食馬齒莧,能夠滿足人體每日所需ω—3脂肪酸,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鉀鹽,鉀離子能夠將血管壁擴張,改善血管壁彈性。
  • 稀有魚類中的稀有品種,粉紅色的深海炮彈魚你見過嗎?
    在我們的海缸裡面,除了海金魚之外,就沒有比較粉嫩的顏色了,而最近在一種稀有品種海水魚中發現了一種粉紅色的魚,讓我們大飽眼福,它就是深海炮彈魚。 深海炮彈魚也叫萊茵金槍魚,是炮彈魚屬中比較稀有的物種。所以在海缸中從未見過它們的身影。
  • 降脂界的黑科技—深海魚油,真的這麼神奇嗎?
    提到深海魚油,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一款取材於大洋深處魚類的保健品,其在原料的選擇上,就具有其他保健品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其中不乏很多冠心病患者。但是,深海魚油真的和市面上宣傳那樣,能降血脂,清理血管垃圾嗎?
  • 挪威帥小夥意外捕獲深海神秘遠古魚類,真身竟然超越了恐龍時代!
    挪威的安多亞海漁業資源豐富,很多稀有的魚類在這裡均有出現,比如藍色比目魚等。最近一名19歲的挪威小夥在這一海域發現了一條「未曾見過」的神秘怪異魚類,其當時就是在捕捉藍色比目魚,卻沒想到有了這一意外收穫……
  • 隱藏在海底最深處的世界,連魚類都無法生存,只有深海巨獸!
    大海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很神秘莫測的,人們對大海的無邊無際海納川感到嚮往,也對大海的深不可測波濤洶湧感到敬畏,而不少人也會有深海恐懼症,其實到現今為此 人類只探索了5%的海底領域,到目前為止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水深為100米,因為海底強大的氣壓,會讓人在超過人體極限時被強壓擠扁。
  • 深海迷航全魚蛋圖鑑/全拾取地點/全魚類詳解
    《深海迷航》中有很多種魚類,各種魚分別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深海迷航玩家「射手夜天」分享的全魚蛋圖鑑+拾取地點+全魚類詳解,一起來看看。我的巨型養殖場共放了50+條小魚,種類有大眼,鬼眼,飛鏢,圈圈,吸盤,刺骨,巖漿小眼,小眼,巖漿飛鏢,雷納,洞洞等,4條兔子魚,3條水母鰩進入正題,第一個話題,論如何拾取放生的魚根據遊戲,放生的大型魚類無法拾取,但有一個良性bug可以使你隨意拾取放生的魚,我不是第一個遇到這bug的人,但應該是第一個提出這bug並弄清楚怎麼使用這個
  • 最深魚類花落馬裡亞納獅子魚 8000米深海的「霸主」
    (圖片來源:美國媒體)中國日報網11月30日電(高琳琳)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本周在澳大利亞《動物分類雜誌》上刊文稱,他們發現了生活在海洋深度最深的新型魚類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馬裡亞納獅子魚。此前,日本研究團隊曾在8178米深的海中記錄過這種魚遊泳的圖像。據報導,這種魚生活在關島附近馬裡亞納海溝深度8000米的海裡。
  • 魚類分享|來自南海深海的黃雞魚
    #出海海釣#大愚深海魚今日分享:在浩瀚的南海,有著各種各樣的魚類,而黃雞魚是南海油田裡最常見的魚類。【大愚深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