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海洋面積約佔整個地球面積的70%,陸地面積只有大概30%,準確來說,地球實際上是一個「水球」!而世界海洋最深處,是太平洋上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達到11034米。深海中常年不見陽光,但是仍然有生物生存,這些生物往往長得有些「奇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地球
陽光對深海魚類的外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長觸手」、「歪嘴巴」、「骨骼外長」等等是深海魚類比較鮮明的特徵,這是因為深海沒有自然光線,為了生存它們進化出了特別強大的嗅覺、聽覺。於此相對的,它們的視覺退化的非常嚴重,所以很多深海魚類其實都是「瞎子」。深海魚類的大部分「長相」都是為了強化自己的除了視覺外的其它感覺器官,所以長的就「奇怪」了。
深海魚類
食物的匱乏
深海的食物相當匱乏,能夠利用的資源少之又少,雖然深海魚類數量很少,但奈何食物更加的少,所以很多深海魚類都有大大的嘴巴,就是方便捕食獵物,確保自己能夠存活!正因為食物匱乏,彼此廝殺的更加殘酷,為了生存它們必須擁有保護自己的手段,所以它們進化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來保護自己和捕食獵物!
深海魚類
深海並沒有想像的黑暗
深海沒有自然光可以照射進來,也就意味著黑暗,同時也意味著冰冷!所以有部分深海魚類可以通過自己的特殊構造來「發光」,這些光芒不僅可以驅散深海的黑暗和寒冷,還可以用來「誘惑」那些不會發光的深海魚類,從而完成對它們的捕食!
發光的魚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