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瘦、同仁堂推出咖啡飲料 大健康也布局咖啡市場了

2020-12-16 新財網

在絕大部分韓劇裡,都有喝咖啡的場景。

女主角拿著看起來廉價的紙質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問男主角:歐巴,要喝co-pi麼?(不是筆者要槓,韓國人的咖啡發音真的是「co-pi」)

圖片來源:韓劇「奶酪陷阱」劇照


而在國劇裡,更多的是「老張,來喝茶。」換作年輕一點的角色,則是「我要和『兩點點』波霸奶茶。」

咖啡在國劇的身影,少之又少。

是中國的咖啡市場不行嗎?

中國諮詢投資網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顯然不是的。

這是為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咖啡太貴了。


1 焦慮的年輕人   昂貴的咖啡

你對咖啡價格的接受空間是多少?


某巴克動輒30起的價格,恐怕北上廣一般的打工人也未必能做到「某巴克自由」。而以前靠著補貼,喝上10元以內的小藍杯時代,已經不復存在。

據歐睿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即飲咖啡的銷量增長19%。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據歐睿預測,2021年中國即飲咖啡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49億人民幣。

巨大的市場份額,吸引巨頭們紛紛入駐,娃哈哈、可口可樂、康師傅均推出了咖啡,而一些大健康行業巨頭,如體重管理巨頭綠瘦推出綠茶咖啡固體飲料,藥業巨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知嘛健康推出咖啡與中藥特色飲品,更是讓咖啡賽道熱鬧起來。

而與咖啡市場對應的年輕客戶群體,又怎麼樣?

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辛巴燕窩」事件,可以看出年輕客戶群體的「焦慮。」來自「螳螂財經」易不二的文章就指出,盯緊那群養生的年輕人,他們的焦慮值300億 。

據「螳螂財經」易不二的文章,引用《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近三成。從消費群體來看,佔比接近40%的90後、00後已經成為絕對的消費主力軍。

今年雙十一更猛。天貓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預售期間,燕窩滋補品同比增長168%。而整個雙十一期間,在人參、海參、燕窩等健康補品類目中,鮮燉燕窩增長率達到300%,遠超其他滋補品。其中,鮮燉燕窩的購買群體絕大多數都是90後年輕人。

如果說燕窩等補品緩解年輕人的養生焦慮,那麼緩解他們的工作、職場焦慮,從社交、提神屬性來看,就是咖啡了。


2苦咖啡可能不適合大部分中國人

提起咖啡,絕大部分國民的印象是苦和澀。

據「十億消費者」公眾號作者格根坦娜的文章提到,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張洪基表示「咖啡就應該當成飲料來做。

文章裡,張洪基認為,當成飲料來做,意味著產品要味道適口、價格不貴。

他拿隔壁茶飲賽道舉例:「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做得最好的一點便是把茶做成了飲料,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了。」新茶飲產品通過加入水果、鮮奶等輔料進行味道調和,讓茶這個在年輕人看來「又苦又澀又麻煩」的過氣飲品變得時髦、好喝。

 

喜茶門店


他認為,和茶飲賽道相比,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邏輯是相反的——強調豆子的產地、強調精品咖啡館的調性,賣咖啡的時候還在不斷地教育消費者:喝某種咖啡是更專業的,某種單品豆是更好的。

在他看來,這顯然不利於咖啡在中國普及。


3 好的咖啡 可以不那麼貴

關於國內咖啡的「前世今生」,虎嗅網錢德虎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在很長時間之內,國人眼中的咖啡都是一種高端消費象徵。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國內沒有咖啡產區,物流不發達。作為一種口味特殊的外來飲品,國人對咖啡的消費為的更多是面子。一些老外來了中國以後發現,速溶咖啡在這裡可以裝在一個精美的禮盒裡賣。

轉眼到了最近十餘年,咖啡的普及伴隨著「第三空間」概念的流行,這類店面通常選址在熱門商圈且房租不菲,無形抬高了客單價。對很多人來說,去咖啡廳拍照是固定項目,知乎上還有:「如何去某咖啡店才能表現得不像第一次去」等一類提問。

無論是禮盒裝的速溶還是空間舒適的咖啡廳,這樣的商業模式都無可厚非。但隨著時間的演進,當國人的咖啡口味逐漸成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正逐漸回歸到咖啡本身時,情況往往是:想要喝一杯咖啡,卻要為商品額外的屬性買單。對個人而言,錢包難受。對咖啡行業來說,也不利於向更多群體普及。

如果說此前的咖啡的「高端消費」是一種培養國人口味的方式,那麼對更加便捷且優質的咖啡的需求,正推動新咖啡產品浮出水面。

文章特別指出,輕資產的模式可以大幅減少前期的投入,節省下來的成本則可以用來提升咖啡的品質、並降低售價。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咖啡額外的附加屬性更低,消費者花得冤枉錢更少。

關於這種輕資產嘗試,不少巨頭早已嗅到商機。

麥當勞依靠豐富的店面鋪開「麥咖啡」,連咖啡進駐加油站打造「易捷」咖啡,綠瘦基於龐大女性、有瘦身需求的白領用戶群體推出「綠茶咖啡固體飲料」,同仁堂的「中藥+咖啡」。輕資產之下,這些咖啡可以賣得不貴,麥咖啡、易捷咖啡、綠瘦咖啡均在十元以內可以買到,但出品也不賴。

易捷咖啡。來源:CFP


引用張洪基的話,對沒有深厚、長久的咖啡文化積澱的中國市場來說,優秀的單品豆與專業的衝煮方法,註定只能鎖定金字塔尖的消費者;咖啡因+小甜水,才是收割市場的最大公約數。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喝咖啡沒那麼貴,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
    1 焦慮的年輕人   昂貴的咖啡你對咖啡價格的接受空間是多少?某巴克動輒30起的價格,恐怕北上廣一般的打工人也未必能做到「某巴克自由」。而以前靠著補貼,喝上10元以內的小藍杯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據歐睿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即飲咖啡的銷量增長19%。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
  • 中國人喝咖啡沒那麼貴 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
    據歐睿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即飲咖啡的銷量增長19%。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據歐睿預測,2021年中國即飲咖啡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49億人民幣。
  • 獵戶星空聯手同仁堂知嘛健康推出秋季養生咖啡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楊虞波羅)「咖啡配枸杞,明天能早起。」在同仁堂知嘛健康雙井店門口貼出了這樣的標語,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出養生咖啡了,更讓人意外的是店裡的「咖啡師傅」還是個機器人。
  • 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你會嘗試嗎? 同仁堂「跨界」能走多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你會嘗試嗎? 同仁堂跨界能走多遠 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 北京東三環有一家網紅咖啡店,每個周末,生意都異常火爆。這家咖啡店的爆炸是中西合璧。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是美式的。這些爆款每天能賣幾千杯。
  • 同仁堂健康開始賣咖啡了32元一杯的枸杞拿鐵香不香?
    老牌藥企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健康)瞄準了年輕消費群體。據悉,同仁堂健康旗下公司北京知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嘛健康)在北京市開設了知嘛健康線下門店,銷售適合年輕消費者的保健食品,並推出咖啡、奶茶等飲品,其中一杯枸杞拿鐵的價格為32元。
  • 咖啡搭診療1年要開300店,同仁堂劍走偏鋒入局健康新零售
    一樓買咖啡,二樓做診療。這家混搭兩種功能的門店,能否讓老字號同仁堂實現健康新零售布局的一個好開局。老字號品牌同仁堂近期在北京開出一家混合著診療功能的咖啡館。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注意到,名為知嘛健康的店內出售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藥材」咖啡,還剛增加麵包、湯粥等食品,該店近期成為不少網紅博主的打卡地。
  • 351歲同仁堂不服老!「來杯咖啡? 加枸杞的」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雙井附近的一家「同仁堂知嘛健康」店內,顧客在品嘗咖啡、飲料。 侯宇 攝  喝「枸杞咖啡」,熬最養生的夜  說起對同仁堂的印象,似乎總是離不開雕梁畫棟的古樸建築、藥香滿溢的老式貨櫃和滿頭銀髮的白鬍子老中醫。
  • 351歲同仁堂不服老!「來杯咖啡?加枸杞的」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雙井附近的一家「同仁堂知嘛健康」店內,顧客在品嘗咖啡、飲料。 侯宇 攝喝「枸杞咖啡」,熬最養生的夜說起對同仁堂的印象,似乎總是離不開雕梁畫棟的古樸建築、藥香滿溢的老式貨櫃和滿頭銀髮的白鬍子老中醫。
  • 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引關注 王守義十三香表示有話要說
    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以中西結合「跨界」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醫藥。「咖啡配枸杞,明天能早起」這家特色的咖啡店一句標語無疑是對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最好的詮釋,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的這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一時間竟成為了網紅的打卡點。
  • 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布局北京市場。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北京市場。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布局。
  • 「老中醫」同仁堂賣咖啡,咖啡裡面泡枸杞有多香?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編輯:王麗娜啤酒加枸杞的「朋克養生」新鮮勁還沒過,中華老字號同仁堂跨界新零售推出的枸杞咖啡再度引起消費者關注。「同仁堂賣咖啡」「國潮咖啡+硬核養生」「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同仁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來一家名為知嘛健康的新零售企業,憑藉著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等咖啡飲品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而這家公司背後的東家竟是中藥行業知名老字號——同仁堂。據了解,知嘛健康為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旗下的新業務品牌。
  • 同仁堂賣咖啡?!這跨界怎麼玩
    一時間,類似「同仁堂居然開了間養生咖啡店」「同仁堂裡喝咖啡」「原來你是這樣的同仁堂」的Vlog、帖子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其實,這些被網友稱為「同仁堂咖啡館」的門店,官方名稱是「知嘛健康」,屬於同仁堂健康的新零售業務。
  • 來同仁堂喝杯中藥咖啡,老字號也可以很時尚
    傳統+科技,瞄準大健康產業作為同仁堂健康向大健康產業升級所打造的新品牌超級IP,知嘛健康致力於通過技術賦能服務,打造大健康無憂生態平臺。據了解,知嘛健康橫跨象、食、養、醫四大解決方案,覆蓋多元化購物休閒場景。區別於傳統,以尖端科技和前沿思維賦能,倡導個性化體驗。
  • 北京同仁堂,賣咖啡了
    知嘛健康壹號店的店長告訴筆者,同仁堂有專門的飲品研發團隊,每天都在研製新的飲品,並進行內部和外部測評。此外,還有針對二十四節氣推出的節氣限定飲品,每個節氣都會推出3-5個新品來替換前一個節氣的限定飲品。 走上二樓,首先看到的是休息區和中藥房,中藥房看起來似乎就有同仁堂原先的味道了。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草藥大概有四五百種。
  • 同仁堂用一杯咖啡打開年輕人的流量入口
    可以說由「知嘛健康」一手打造的「同仁堂咖啡」已經成功地被很多年輕人種草,去門店打卡、拍照、喝咖啡,不僅僅是拔草「網紅咖啡」,更是體驗了一把「新國潮」。於是,同仁堂健康順勢推出了主打年輕消費者,並且向新零售模式轉型升級的全新品牌——「知嘛健康」。「知嘛健康」這個新品牌不會像同仁堂一樣給人以年代感,同時,不將重點聚焦於中醫中藥之上,而是聚焦於健康,更容易讓年輕的用戶對品牌和背後的健康理念形成好感,畢竟對於健康的追求,能夠覆蓋到所有的用戶群體。通過新品牌,同仁堂健康拉近了老字號和年輕消費群體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讓老字號煥發出了新活力。
  • 同仁堂登上微博熱搜!百年老字號推出「中藥咖啡」!
    11月13日消息,同仁堂登上微博熱搜,這家百年老字號推出的中藥咖啡引發關注。 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
  • 咖啡泡枸杞背後的野心:同仁堂想要打造養生新潮流
    談及同仁堂咖啡的走紅,同仁堂知嘛健康品牌管理負責人賀軍帥對《證券日報》記者笑稱:「咖啡店只是同仁堂新零售轉型的一個落地產品,是我們從整體業務轉型,到研究如何與市場接軌、契合年輕人市場的一個切入點。」 在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看來,同仁堂跨界意在開闢新的市場增量。「其實同仁堂做得一直不錯,也有著強有力的品牌優勢。
  • 同仁堂咖啡、張仲景蛋糕、百事廣藥聯手 老牌藥企加入養生消費戰
    來源:新浪財經文 / 鄒沅錚今日,一項名為「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的詞條衝上熱搜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枸杞拿鐵、山楂陳皮美式、益母草玫瑰拿鐵等中西結合的商品走入消費者的視野。不僅僅是北京同仁堂踏入咖啡市場分一杯羹,更有河南張仲景推出糕點和零食,另外,百事也與廣藥集團合作,聯名開發上市新產品。長城證券分析師劉鵬預計,未來各大老牌藥企對年輕消費者市場的爭奪大戰必將愈演愈烈。
  • 農夫山泉推出掛耳咖啡,咖啡布局「梅開三度」
    去年10月,農夫山泉又推出了炭仌新系列RTD咖啡 ,包含低糖拿鐵、無蔗糖拿鐵和無糖黑咖三種口味。去年10.21-10.27,農夫山泉的炭仌在預售飲料銷量中位列榜首 ,佔比41.5%,截至11月1日晚的預定數量達到83820。今年3月,掛耳咖啡上市,成為農夫山泉在咖啡市場的第三次產品布局。
  • 可口可樂攪局中國咖啡市場 推首款咖啡飲料品牌「喬雅」
    繼斥資12.5億美元收購綠山咖啡10%股權,巨頭可口可樂似乎對咖啡領域頗為青睞。可口可樂方面昨日向記者表示,10月將在華推出其首款咖啡飲料品牌「喬雅」(GEORGIA),相關產品將在國內7個銷售區域率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