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史上最快黃種人——大迫傑,為何如此重視力量訓練?

2020-11-30 搜狐網

原標題:馬拉松史上最快黃種人——大迫傑,為何如此重視力量訓練?

10月份的芝加哥馬拉松,日本選手大迫傑以2小時05分50秒的成績打破了亞洲紀錄,成為了馬拉松史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也是唯一一位跑進206的黃種人。

2015年的時候,大迫傑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加入俄勒岡計劃,開始了秘密訓練。儘管俄勒岡的訓練計劃非常隱秘,但從大迫傑的社交平臺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除了高海拔等訓練方式之外,力量訓練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在大迫傑的ins上,力量訓練佔據了很大的篇幅,甚至跟跑步的內容一樣多。

大迫傑自己也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多次提到,俄勒岡計劃與其他訓練營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強了肌肉力量的訓練。

為什麼俄勒岡計劃如此重視力量訓練?下面的內容可能就是答案。

在很多人眼裡,跑步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他們認為穿上速幹服裝和跑鞋,出門去跑就是跑步。

其實,當你深入了解這項運動,你會發現跑步真的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當你想提高成績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

包括一些老司機在內的跑者,覺得沒事多跑跑,就能提高成績。但是當你跟他們說要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他們總是嗤之以鼻。

他們的潛意識裡存在這樣的觀點:核心力量訓練會增加體重,不利於跑步,或者力量訓練與跑步的關係不大。但事實上,力量訓練和跑步結合,對體重產生的影響非常小,而強壯的肌肉對跑步(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都是有利的。

在跑步運動相當發達的很多西方國家,力量訓練是跑步愛好者的必修課。除了能對提高跑步成績有幫助之外,也是保持和提高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重要手段。

來看兩個研究:

1,2009年,佐藤和穆哈兩位研究員進行了一項為期6周的實驗,他們召集了28位業餘跑者,這些跑者5公裡的成績剛剛跑進30分鐘,水平非常普通。將他們分為兩組,每組在跑步方面的訓練內容是一樣的,每周跑四次,但是其中一組會增加一次簡單的力量訓練。6周後,有力量訓練的那一組5公裡的平均成績提高了47秒,而沒有力量訓練的那一組5公裡平均成績僅提高17秒。

2,2008年,挪威研究員Øyvind Støren做了一項研究。他找到17位(9男8女)5公裡水平在18分40秒左右的跑者,先通過實驗設備檢測他們的腿部力量,然後進行跑步機測試,一直跑到力竭。最後發現,那些腿部力量較好的跑者,在攝氧量不變的情況下,跑步經濟性提高了5%,也是說跑起來更省力。而且在跑步機測試當中,那些腿部力量較好的跑者,要比力量差的跑者表現提高21%,而且速度更快。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跑步成績,那麼就應該進行力量訓練。

為什麼不能只是跑步,還需要力量訓練?

跑步是提升你有氧能力最有效的運動之一,但是並不能很好地提升你的平衡性,總體力量,運動能力和柔韌性。

所以,如果你過於關注跑量累計,而不進行其他運動,那麼往往會因為長時間單一的訓練而導致很多問題,比如傷病。

從運動方式上來看,跑步是一項重複不變的運動,就是左腳向前,然後右腳向前,一直跑啊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跑步無聊,因為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下面來詳解一下為什麼不能只是跑步,而需要進行力量訓練或者交叉訓練。

請看上圖,這張圖展示了人體運動進行的三個面,分別是矢狀面(Sagittal plane)、冠狀面(又叫額狀面,Coronal Plane)和橫平面(Transverse plane)。

矢狀面可以理解為前後向,額狀面可以理解為橫向的,橫平面可以理解為旋轉的。

(跑步:矢狀面為主運動)

(籃球場上擺脫防守:額狀面的運動)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比肩略寬,雙腳腳尖稍微衝外,挺胸收腹,後背挺直;下蹲,使大腿與地面平行或更低。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在深蹲到最低點時不能放鬆肌肉,否則會對膝蓋產生傷害;還原。重複動作。

難度加大一點:深蹲跳

難度再加大一點:單腿深蹲

單腿站立,腳尖朝前,注意腳尖不要向外側打開,下蹲至大腿和小腿完全重疊,另一條腿向前申出抬平,不要觸地。雙臂前抬幫助保持身體平衡。

9,單腿硬拉

這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複雜的動作,因為許多事情必須同時發生(核心和髖關節穩定,上背肌力、平衡等)。

可以從這9個動作中選擇其中5個,作為一組,循環做四組即可,先從最基礎的做起,慢慢適應後,可以增加組數或增加難度。

相信堅持一段時間,你的身體力量將會大大增強,再去跑步的話就會感覺輕鬆不累。

賽事組委會合作:

makongduoren002(微信號)

打卡、灌水、看新聞,歡迎點擊做客「跑步眾議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日本女子馬拉松再出佳績 一山麻緒大迫傑搭上奧運末班車
    3月8日,本日有兩場關注度頗高的馬拉鬆開跑——男子的琵琶湖和女子的名古屋。說關注度高,因為這兩場比賽是日本選手獲得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的最後機會:男子方面,鑑於大迫傑上周在東京馬拉松創造了2:05:29的新日本紀錄,本場比賽,需要繼續刷新日本紀錄才可以進軍奧運會;女子方面,選手的則需要優於松田瑞生1月在大阪跑出的2:21:47日本近十年第二好成績。當地時間9:15,第75屆琵琶湖馬拉松鳴槍開跑。
  • 日本奧運選拔賽萬米3人破黃種人紀錄,18人破28分大關
    日本當地時間12月5日,大阪洋馬體育場舉行了2021年東京奧運會田徑選拔賽,在男子10000米比賽中,日本選手爆發出了驚人的實力,名將相澤晃以27分18秒75的成績奪冠,破日本國家紀錄,黃種人紀錄,本次比賽的第二名伊藤達彥27分25秒73、第三名田村和希27分28秒92同樣超越了日本前萬米紀錄
  • 黑人運動員的爆發力為何比白種人、黃種人要強很多?
    眾所周知,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人種,而在大家的印象中,貌似黑人總是那麼的健壯,尤其是黑人運動員,他們的身體素質,爆發力總是優勝於大多數的黃種人和白種人。因此,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黑種人會有更出色的身體機能呢?
  • 黃種人睪酮素最高最容易長肌肉
    每個人都有認知局限,有些彎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人生所有的彎路都是我們的必經之路。就像在健身的過程中,我們的認知也在隨著健身知識的更新而更新的,難免會有不少的錯誤的認知。眾所周知,我們都知道黑人的肌肉纖維多,運動能力強,有種族天賦。如果說,在白人,黑人,黃種人中,黃種人的基因才是最容易長肌肉的,你相信嗎?
  • 專訪| 箱根驛傳頭號粉絲眼中的日本馬拉松
    某天,西本跑步時遇到了其中一位選手:「那個時候只是覺得這個人跑得好快啊,我也要追上他。」結果西本發現根本追不上,自己也跑得肌肉拉傷了,「這才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人的跑步速度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 古代士兵都有哪些訓練項目,為何重視耐力訓練而不是力量訓練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描寫了一幅聲勢浩大的軍營生活之景。 古代的軍旅生活給詩人帶來的是無限的靈感,對於身經百戰的士兵來說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活,那麼在軍營中,古代士兵都有哪些訓練項目呢?
  • 中國馬拉松近10年年度最好成績出爐,董國建不愧為一哥
    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縱觀最近10年中國馬拉松年度最佳成績,你會發現,董國建無愧是近10年來中國男子馬拉松領軍人物。而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在沉睡16年之久之後終於在今年被打破,純女子世界紀錄也在2017年被打破。如果你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柏林馬拉松不愧是世界上最快的馬拉松賽道。
  • 資訊|奧運席位最後的競爭 大迫傑的新日本紀錄能否高枕無憂?
    3月1日的東京馬拉松,以大迫傑(Suguru Osako)跑出2:05:29,打破自己保持的日本紀錄的方式告一段落,原本就因為在去年MGC獲得第三名而在奧運馬拉松資格中佔據先機的大迫傑距離鎖定東京奧運會資格可能只剩不到兩天時間了——本周末,3月8日,日本爭奪奧運會馬拉松席位的最後兩場比賽:男子的琵琶湖每日半馬和女子的名古屋女子國際馬拉松結束之後
  • 日本馬拉松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川內優輝的故事丨來源:田徑大本營   2017年福岡馬拉松,大迫傑斬獲男子第三,成績為2小時7分19秒,也是2017年亞洲最佳。憑藉2:07:19的成績,大迫傑排在了日本男子馬拉松的史上第五名。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跑步者在訓練過程中可以交替應用這些方法,以便對肌肉施加必要的刺激。
  • 史上最負能量馬拉松,選手一路被「嗆」:我奶奶都比你快
    參加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不過,在中國臺灣日前舉辦的萬丹紅豆馬拉松,卻反其道而行,用激將法激勵參賽者,沿途放滿嘲諷標語讓人看了捧腹大笑,許多網友都直呼:可惡真的被激到了,稱比賽是「史上最負能量馬拉松」。我阿嬤都比你快!」、「保持微笑,你是付錢來跑的」、「現在放棄,終點就到了」、「往回跑聽說更近」等諷刺型的加油標語,甚至還有「租車去年50今年49」的誘惑。
  • 日本馬拉松奧運名單出爐,成績太好,獎金都不夠發了
    最後的10公裡她一路領跑越跑越快,以2小時20分29秒衝進了名古屋體育場內的終點。這個成績超出了松田1分18秒,等於在最後的12.195公裡,比松田快了近2分鐘。衝過終點後的痛哭場面無不令人動容。一山麻緒此役跑出了PB、賽會紀錄、奧運入場券、冠軍。
  • 黃種人的爆發力和彈跳力比黑人低嗎?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儘量遠的距離。顧名思義,這種力就像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 最好的馬拉松運動員是如何煉成的?西媒:都是在泥路上訓練出來的
    基普喬格(NN跑步隊提供)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西媒稱,世界上最好的長跑運動員都是在穿越肯亞的泥路上訓練出來的,尤其是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東非大裂谷中心區域。這裡打造出了史上速度最快的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過不管來自什麼民族,印度人的膚色都普遍要偏深,甚至有的看起來和黑人一樣烏黑髮亮。
  • 什麼才是聰明的馬拉松訓練方法
    什麼才是聰明的馬拉松訓練方法? 我們跑步的目的不同,自然追尋的馬拉松訓練方法不同。如果僅是為了身體健康,並不建議跑馬拉松,馬拉松畢竟是極限運動,是一種超負荷項目,有悖健身初衷,不過人都好奇,也許健身跑的人也很想體驗一次馬拉松。
  • 她如何打破最堅挺馬拉松世界紀錄
    到2012年,已經有16名男性跑得比這快,但同年女性的最好成績不過是2:18:37(也是凱塔尼)——比紀錄慢三分多鐘。拉德克裡夫的紀錄為何如此堅挺?第一場比賽她的前半用時,和第二場比賽她的後半用時,都是史上全馬比賽中最快的(拉德克裡夫破紀錄時,前、後半分別為68:02和67:23)。如果你把兩者相加,得出的數字是2:13:52,足以讓世界紀錄瞠乎其後; 但如果你把另兩個較慢的前後半程相加,得到的只是一個非常平庸的2:35:57。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日本馬拉松崛起的秘密,藏在校園賽事與體育教育裡
    全球馬拉松都在停滯中,我們不妨把眼光投向別處,看看鄰國日本在馬拉松方面文化與成績,是什麼樣的跑步教育,能讓他們擁有前赴後繼的馬拉松後輩人才。當今日本馬拉松領域裡,90後人才佔據半壁江山,例如大迫傑、小椋裕介、設樂悠太等,都是當今佼佼者,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是與全社會的跑步文化與教育相關。
  • 黃種人被叫成"蒙古人",為何蒙古人會有如此名聲和地位?
    在歐洲白人的觀念和習慣裡,他們經常會把黃種人叫做蒙古人。對此,歐洲人自然覺得沒有什麼,但是黃種人的感受就大不一樣了。我又不屬於蒙古族,憑什麼把我叫成蒙古人?其實不僅是中國人,整個亞洲的黃種人都被歐洲人這樣叫,比如韓國,日本還有東南亞地區。這其實也不足為怪,和歷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