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都有哪些訓練項目,為何重視耐力訓練而不是力量訓練

2020-12-20 騰訊網

宋代詩人辛棄疾曾有一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被人熟知,詞中寫道: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描寫了一幅聲勢浩大的軍營生活之景。

古代的軍旅生活給詩人帶來的是無限的靈感,對於身經百戰的士兵來說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活,那麼在軍營中,古代士兵都有哪些訓練項目呢?

為什麼與國外相比,古代士兵多重視的是耐力訓練而不是力量訓練呢?

為了保證作戰士兵的戰鬥力和體力,對士兵的訓練是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而在古代士兵的日常訓練中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進行

武器操練、體力訓練和隊列陣法

。這三大主要訓練部分為提高軍隊戰鬥力和士兵的身體素質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三部分:

一、武器操練

古代士兵的武器操練是一種必須的技能,只有掌握好對武器的使用,才有可能在作戰中擊敗敵人。古代的武器操練可以以宋代為一個分水嶺,宋代以前主要以操練弓弩刀劍等冷兵器為主。到了宋代大規模的使用火藥於戰爭中後,宋及以後的朝代中,冷兵器和火器協同操練就成了主要特色。

1.冷兵器

古代士兵的武器訓練的主要冷兵器有弓箭刀、劍等。

弓箭的使用應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對於弓箭的來源,《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裡是這樣解釋的:「弓生於彈」彈即彈弓,所以弓箭是由彈弓所產生的。

在火器發明之前,弓箭都是冷兵器中的遠距離殺傷武器之最。而練弓箭一方面可以提高遠距離射擊敵人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則可以提高士兵的臂力。

刀是古代的冷兵器之一,是一種單面長刃的短兵器,也是古代步兵的主要作戰兵器之一。

在刀的各種類之中,環首刀是最具有殺傷力的近身冷兵器,主要被使用在我國的兩漢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長刀是騎兵作戰的主要工具,後來到了宋明時期,短刀則成為了主要作戰工具。

士兵訓練刀的使用,很容易提高自身作戰能力以及身手的敏捷程度。

劍也是古代士兵常練的一種冷兵器,劍也有長劍與短劍之分。在春秋戰國與兩漢時,劍是主要的作戰工具之一,到了東漢時,劍的實際意義從作戰轉到了裝飾。

《隋書·禮儀志》中有記載:

「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

從中我們看出劍逐漸成了一種與品級掛鈎的裝飾,所以劍也逐漸退出了作戰舞臺。

2.火器操練

唐代時因煉丹而偶然獲得的火藥,被廣泛應用於戰爭後,催發了火器的產生和應用。

宋代時就已經有了大炮和突火槍的出現,經過宋元的不斷發展,明朝時出現了以火器為主要作戰工具的神機營。神機營裡士兵的主要訓練項目就是使用火器作戰,神機營裡的步兵全部配有火器,還兼有炮兵和騎兵,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明代是火器大發展的階段。

清朝建立後繼承明代,也設有神機營,甚至還出現了專門操練火器的八旗火器營。

火器的使用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古代軍隊的作戰能力,另一方面也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二、體力訓練

古代士兵日常的體力訓,為的就是提高士兵作戰時的耐力,減少疲勞感。

士兵的體力訓練主要是負重訓練和摔跤訓練。

因為士兵作戰時要身穿甲冑佩戴武器,這時的負重訓練就顯得格外重要。

而宋代則是我國古代士兵負重最大的朝代,根據《宋史》《宋會要輯稿》等記載,宋朝的甲冑步兵的平均負重就要達到32公斤,所以日常的負重訓練並不可少。

而摔跤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不過元代以後,摔跤禁止在民間舉行,而變成了軍中的一種比試項目,到了清代,軍中摔跤的風氣發展尤甚,在八旗軍隊中,則經常

「分左右翼,令其角勝負,負者罰牛羊」

在古代的武舉考試中,射箭、馬槍、負重、摔跤等都是主要的考試內容

,從中可以看出當時這幾種訓練項目在世人判斷一個人的戰鬥力中有多麼大的作用。

三、隊列陣法

在冷兵器起主導作用的作戰時代,則需要通過陣法來突出作戰力量,而不同的陣法有不同的作用。但總的來說,

在戰爭中要實現協同作戰與統一指揮,陣法就是實現這個的主力軍。

古代作戰的基本陣法隊形主要有方陣、圓陣、數陣、雁形陣和疏陣等

,在古代士兵的訓練中,排演訓練隊形陣法則顯得格外重要,只有在日常訓練中加強對隊列陣法的訓練,在真正的作戰中才能團結協作,接收統一的指揮。

而至於為什麼相比於國外的士兵訓練來說,我們更重視耐力訓練呢?

其實下面三個原因可以解釋清楚。

1.缺乏對力量訓練科學訓練方式

對於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的區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訓練結果的不同,一個重視力量的提升,一個則重視耐力的提高。

而想進行肌肉的力量訓練,科學的訓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每個人的肌肉承受力不同,所以因對其做出專門的訓練方式,而且還要配套補充相應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這對於艱苦的古代軍營生活是很難做到的。

況且在古代時很少有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這個說法,

而軍隊的訓練方法都是繼承前代,又結合當代的武器發展或者作戰需求來實踐的,況且古人的認識程度不夠,缺乏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才會缺少對力量訓練的要求。

2.古代作戰對耐力的需求大

在古代的戰場中,作戰時間是一個不能保證的因素,少則幾個時辰,多則幾年,雖然實際上兩軍交戰時間可能不長,重點是在於前期的訓練與準備,這種時候士兵是很辛苦的,又加上在封建社會早期的冷兵器時代,作戰兵器的戰鬥力普遍不高,這時候長時間作戰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耐力訓練的好處就是增強士兵的體質,提高士兵對抗疲勞的能力,防止過度疲勞。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戰場中,對士兵的耐力需求更大。

3.受兵制不同的影響

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因為時勢的不同,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兵制。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一直都有閒時為兵,忙時為農的農兵結合兵制,例如武則天時期的團結兵制、宋代的農兵制和募兵制等。

這樣的兵制有兩個不利因素。

首先訓練有間歇性,僅僅在一段時間(當兵的時候)得到訓練,訓練有時效性,不利於訓練成果的鞏固。其次是募兵制招募的大都是流民與老弱殘兵,士兵素質不能保證。

而力量訓練都是要在一定的耐力訓練上進行的,這時候連耐力訓練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時效性,更別說力量訓練了。

所以說由於受古代兵制和士兵素質等因素影響,又加上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學訓練方法,為了應對作戰需求,耐力訓練要比力量訓練更有效果。

文:瑞秋

參考資料:

【1】《吳越春秋》 東漢 趙曄

【2】《宋史》 元代 脫脫

【3】《宋會要輯稿》 清嘉慶年間編纂而成

【4】《隋書》 唐代編纂而成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有哪些好處?
    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只要涉及到健身領域,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都要進行力量訓練。那你知道力量訓練到底是什麼呢?力量訓練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力量訓練的概念 力量訓練可以為身體帶來顯著的功能性好處,除了調節身體健康外,還能增加骨骼、肌肉和韌帶強度,改善關節功能,大幅度減少損傷的可能性,增加骨密度,增加代謝,以及改善心臟等功能。 而力量訓練通常都是以肌肉訓練為主,通過增加重量,再配合各種鍛鍊的類型與健身器械來針對特定的肌肉群。
  • 健身絕對力量的訓練,影響你力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進行力量練習
    力量(power)是男性原始荷爾蒙中最為渴求的東西,對於男性來說心裡會不自覺的去追求更大的力量,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嘛「在絕對力量面前,一切都是徒勞的!」 有關絕對力量的訓練是很多健身者渴求的,畢竟當舉起超越自己極限力量東西,心中那無比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是身體的抗疲勞能力以及在承受負荷之後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
  • 力量訓練動作有哪些?力量訓練注意事項有哪些?帶你了解力量訓練
    導語:在健身領域當中,如果想要打造完美的身材,如果想要提升身體當中的肌肉率的話,那麼力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一味的只去做有氧運動,只能夠提高我們的心肺力量,能夠降低身體當中的脂肪含量,但是卻沒有辦法增加身體當中的肌肉
  • 健身後,該怎麼安排飲食,力量訓練與有氧訓練有什麼不同
    肌肉的密度比脂肪的密度高得多,也就是說,如果肌肉增加而脂肪減少,即使體重保持不變,看起來肯定也會瘦得多,這也是力量訓練和肌肉鍛鍊與減肥塑形密切相關的原因。因此,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如果運動後不吃任何東西,你不僅會失去下一次運動的動力(糖原不會恢復),而且你基本上這次的運動也白練了,而且沒有塑形效果(肌肉合成減少了)!
  • 解密「力量訓練」什麼是健美式訓練?什麼是運動表現訓練?
    肌肥大過程包括(肌原纖維內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合成數增加,及肌纖維內肌原纖維數目增加,而這肌纖維增生(hyperplasia) 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高強度重量訓練的刺激。在我訓練經驗中,一般大眾初次會想接觸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大部份都是想改善體態、線條、增加基礎代謝率、增加身體力量這幾個問題。
  • 【訓練】兒童體能訓練之爆發力訓練
    幼少兒體能要根據青少年身體的生長發育規律來制定相關的訓練計劃,分為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柔韌訓練、靈敏訓練等。今天我們重點來說下典型速度力量訓練-爆發力訓練。  爆發力是由最大力量與最大速度相結合組成的,它是由參與活動的所有肌肉群的協同用力來決定的,它是速度力量項目運動水平的決定因素。爆發力的提高也同樣有賴於最大力量水平的發展,兩者互相影響,相互制約。
  • 馬拉松史上最快黃種人——大迫傑,為何如此重視力量訓練?
    原標題:馬拉松史上最快黃種人——大迫傑,為何如此重視力量訓練? 10月份的芝加哥馬拉松,日本選手大迫傑以2小時05分50秒的成績打破了亞洲紀錄,成為了馬拉松史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也是唯一一位跑進206的黃種人。
  • 中短跑缺乏耐力怎麼辦?速度力量訓練助你一臂之力,長跑愛好者一樣...
    一般平常跑步訓練,5公裡啊,10公裡啊,這些愛好者很多都是衝著馬拉松的規格去跑的。 但是有另外一群人,他們尋求極速的刺激,那種追尋速度的感覺讓他們感到興奮,於是就有了800米,1000米跑的愛好者,每一次時間的縮短都讓他們擁有無比的成就感。
  • 關於力量訓練的幾個常見誤區|力量訓練比有氧訓練更減脂嗎?
    >4.力量訓練比有氧訓練更有效嗎?(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你會明顯感覺難度增加了)叄力量訓練比有氧訓練更有效嗎? 沒有誰比誰重要之分,而是根據自己設立的目標所決定的,增肌訓練:力量訓練為主,有氧訓練為輔。減脂訓練:無論是減少脂肪還是增加肌肉,力量訓練都應該是核心項目,為了增強新陳代謝,提高胰島素敏感度,而有氧訓練是為了提升心肺功能,增加乳酸代謝(肌肉減少疼痛)。
  • 針對提高跑步速度,腿部肌肉力量和身體耐力的三種坡度跑訓練方法
    坡度跑訓練即可以插入到日常基礎訓練計劃中,也可以在比賽前幾天作為突擊強化的手段。它對於身體耐力的培養,配速提高和最大攝氧量(VO2 Max)的提升效果極為顯著。可以看出,坡度跑具有改善跑步多方面特質的效果,能夠幫助跑者訓練更為出色。適應了坡度跑訓練之後,跑步會感覺更有力量,速度和耐力都有明顯提升,運動傷害風險也隨之減小。為了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坡度跑也可以有很多花樣,訓練結果也各不相同。呼嚕爸爸這裡介紹主要的三種方式,以及具體的訓練建議供跑友們參考。
  • 為什麼要進行肩部訓練,能帶來哪些訓練好處,有哪些訓練動作呢?
    導語:說到肩部訓練,可能很多健身小白在剛開始踏入健身領域的時候容易忽略肩部訓練,認為在整個健身流程當中比較重要的是腿部肌肉,腹部肌肉以及胸部肌肉這些能夠明顯地增加我們的肌肉力量以及增加健身線條。但是要知道,既然我們決定接觸健身,那麼就需要做到健身的平衡性,所謂的平衡性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應該鍛鍊到位。只有這樣,我們整體的肌肉線條才能更加清晰完美,而且不會因為薄弱區域影響到其他部位的練習。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關於肩部訓練的一些基礎常識,長時間進行肩部訓練能帶來哪些訓練好處呢?又有哪些使用的肩部訓練動作值得我們了解以及掌握呢?
  • 雪上項目沒有雪怎麼練?越野滑雪隊體能專項訓練兩不誤
    腳下滑雪,手上以雪仗助力,越野滑雪兼具了對上肢與下肢力量和耐力的要求,運動員也在以往的訓練中注重上下肢力量的均衡,這也讓隊員們在準備體能測試的過程中比較順利。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全能組於去年12月底就回國參賽,此後全能組全隊一直在河北承德訓練基地訓練,這也給全能組系統性地準備體能測試創造了條件。越野滑雪在國外參賽的組別於上賽季提前結束後回國,回國的長途跋涉和長期隔離也讓運動員們體能狀態受到不小影響。
  • 陸上力量訓練,能夠幫助我們遊得更快嗎?
    在遊泳這項運動中,「開展陸上力量訓練能否幫助泳者遊得更快」一直是大家樂於討論的話題之一。這一問題的答案始終懸而未決,而且泳者們之間的個體差異極大,很多變量都會對訓練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其中包括年齡、遊程、具體項目、損傷情況、技術、訓練計劃的時間跨度,以及運動員的經驗多少。
  • 停止力量訓練半年後應以什麼樣的訓練方法恢復鍛鍊呢?
    體育運動有其基本的原則:1、做熱身運動,徒手做拉伸運動;2、有計劃地逐步進行訓練過程;2、堅持不懈,堅持不懈,體育鍛鍊要經常的原則;4、專門性原則,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有針對性的鍛鍊項目或必要的肌肉力量練習等等。
  • 在力量訓練中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而在各項運動中,又屬力量訓練能夠較快地達成健身目標。雖然有很多健身愛好者偏愛於力量訓練,但在力量訓練中,若操作不到位,也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那麼在力量訓練中,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呢?健身愛好者們,又應該如何避免呢?誤區一:無人指導的情況下,進行過重的力量訓練。部分健身愛好者因去健身房訓練的價格較高,所以選擇自行訓練。
  • 長期堅持力量訓練的人,跟有氧運動的人,二者有什麼區別?
    健身訓練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力量訓練,也稱為抗阻力訓練,比如槓鈴訓練、啞鈴訓練、固定器械訓練、自重無氧訓練都是力量訓練項目,可以鍛鍊肌肉,提升肌肉維度的訓練。 另一種是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有氧操、遊泳、羽毛球、爬山等訓練都是有氧運動,主要消耗身體脂肪,鍛鍊身體耐力的訓練。
  • 體育100米跑技術與訓練方法
    (二)加強身體訓練,提高專項素質體育生100米跑成績的提升,除了要加強力量訓練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訓練。因為100米跑對學生素質要求是極為全面的,如速度、靈敏及耐力等,每一項素質對學生100米跑成績提升均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加強學生身體訓練不可忽視。首先,加強速度訓練。
  • 一個月沒訓練,肌肉力量感下降,你想要的肌肉恢復訓練合集
    當然,如果你只是休息一個月的話,肌肉流失應該不會太嚴重,只是力量感會下降,如果你想要做肌肉恢復訓練的話,那就先了解一下為什麼你長期不訓練,以後會有肌肉流失的感覺?如果是長期停止訓練的話,肌肉流失量是不大的。那這時候你就要問了,既然肌肉沒有流失,那為什麼會有肌肉萎縮感呢?其實這種肌肉萎縮感並不是你的肌肉流失了,而只是你主觀的感受。其實是「肌質網」萎縮了,肌質網是為肌肉提供能量的一個機構,再加上你休息期間體脂升高了,就會給你一種肌肉萎縮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