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人設何其脆弱,一根煙就能點翻

2020-12-17 虎嗅APP

王源自己大概也沒料到,他的一支煙,點燃了一條長長的導火索。


一直以來以滿滿少年感示人的王源,昨天被拍到與友人聚餐時抽菸,旋即引發一場軒然大波。在社交平臺上,以億計的網友圍繞著王源該不該在餐廳抽菸進行議論,有粉絲直言「無法接受」,更有人搬出了近年來讓所有藝人心驚膽戰的一個詞:人設崩塌


根據最新的消息,因為北京市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所以涉事餐廳被責令整改,王源本人也在微博致歉,但相關的討論還在繼續發酵。


這支小小的煙無疑在王源的大眾形象上燒開一個小洞,透過這個洞,粉絲和眾多吃瓜群眾得以看到一個藝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也許恰恰是娛樂公司苦心營造的形象的反面。


是否吸菸,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是一個成年人的自我選擇。王源在室內抽菸固然不對,但也實在不至於給這個年輕人施加如此大的壓力。倒是希望苦心包裝藝人的娛樂資本,可以藉此機會反思人設模式。而沉迷人設的粉絲也應該好好想一想,藝人呈現給我們的僅僅是他們人生的一面,而且他們從來沒有義務將所有的側面公之於眾。


如果要選近期被提及最多的網際網路熱詞,那麼「人設」一定能高票入圍——在人設背後,常常還跟著「崩塌」兩個字。


一再上演的人設崩塌戲碼,最大程度地滿足著吃瓜群眾的圍觀心裡。每天打開手機,看著一貫端莊的溫柔女星舉止出格,自詡學霸的男星學歷造假,好男人出軌道歉痛哭流涕,還有比這更有趣的事嗎?


相當一部分吃瓜群眾心底裡可能還隱隱盼著名人的人設崩塌。而那些忙著立人設的明星,想必也如履薄冰:一個不小心,過去積累的好名聲可能就灰飛煙滅了。


圍繞著人設的建立和毀滅,粉絲、看客、明星吵個不休,幾乎佔據了過去一年娛樂圈的半壁江山。而且這股人設風潮還大有衝出娛樂圈,走向體育、商業、文學等領域的趨勢。


終於有一天,當不立人設也被認定為某種人設的時候,我們終於對這個詞感到厭倦。人之為人,七情六慾,千姿百態,區區一個人設,終究框定不了自己,也欺騙不了別人




01 大劉從未改變


「他現在一年掙的錢你連零頭都比不上。」


5月初,疑似《三體》作者劉慈欣早年的貼吧id和言論被網友挖出,他假裝路人怒懟曾經黑大劉的人。如果他真是劉慈欣,說這個話倒是理直氣壯,不久前,劉慈欣以1800萬版稅收入,榮登中國作家榜榜首。




在放飛自我的小號裡,他自捧 「科幻小說第一大師;揶揄同行的作品、吐槽工作的電廠;用「和你老婆睡覺」諷刺騙錢的網友。有人罵他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說他苦心營造的高大上形象全面崩塌。


但是,平心而論,劉慈欣經營過自己的人設嗎?


他從未以翩翩公子形象自居。不論是理性內斂的高冷作家,還是悶騷傲嬌的憤青直男,是大劉自己的精心包裝,還是讀者們加諸在他身上的想像? 


小號被扒事件像一個粉絲過濾器,經此一篩,一小撮假粉脫粉,留下的都是真愛。在他們眼中,男神顯露真性情,有小缺點和小情緒,倒顯得比從前更加真實更加可愛了。




當區別於大眾認知的社交B面暴露在陽光下,不敗壞公眾好感,人設更加豐滿的名人都算少數的幸運兒,更多的是完美形象的轟然倒塌。


以一己之力揭開學術研究造假黑幕的翟博士,在風波過後事業停擺,低調做人,但每逢有人論文發不了、出國申請被拒、研究不過審,都要都要把他拎出來鞭笞一番以洩私憤。


同樣以學霸形象示人的範瑋琪,近日才澄清自己讀的原來不是哈佛大學,而是哈佛延伸教育學院。這些年來,不主動提及,但也不反駁就讀哈佛這件事,她自認坦蕩蕩,大眾可不這麼覺得。不說穿,難道不是一種微妙的誤導?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中提出,社會即舞臺,我們每個人都是舞臺上的演員,依照著固定的臺本,扮演著相應的角色,以各種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


在明星和名人生態圈,設立人設是一種集體藝術行為,不同的個人特質皆可商品化,成熟的人設流水線配上設置好的性格模板,缺啥造啥,隨時滿足金主、製作方、經紀公司、飯圈的需要。


02 人設是個殼,什麼都能裝


蔣方舟在《圓桌派》上曾經說到,「人設概念更多的是一個需求端市場,你喜歡的就是人設」。精心設計的人設可以討好粉絲,拉進與普通人的距離。比如,迪麗熱巴的公司給熱巴起名「胖迪」,大大減少了因為她的美豔外錶帶來的攻擊感。




流量當道的時代,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沒有特點。名人們給自己貼個標籤,創造些記憶點,倒也無可厚非。然而,不知道是缺乏想像力還是懶得再創造,市面上的人設嚴重同質化,撞人設就像整容撞臉一樣稀鬆平常。


百分之八十的女星都叫自己女漢子,性格必須是大大咧咧,從小都不穿裙子還被當男孩子養,套個西裝就是總攻霸道女總裁。


越瘦的人越喜歡標榜自己的吃貨人設。食物只曬不吃是基本操作,一邊標榜自己怎麼吃都不胖,一邊節食運動,催吐比誰都狠。


結了婚的男人都叫好男人,有愛情長跑終成眷屬的標配故事。不吸菸不喝酒不社交就喜歡幹家務,如果被拍到出軌全怪酒精。


只要不掛科統稱學霸,解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就是天才,讀了書一定要微博分享讀後感,擅長發明、名人名言以及諾貝爾獎項。




同質人設看多了,審美就疲勞。一鼓作氣的永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再而衰、三而竭。再說了,造出來的人設也有賞味期限,觀眾什麼時候看膩,明星就什麼時候過氣。


沒過氣的也不要放鬆警惕,人設玩得太假,照樣也會崩盤。


2019年過了不到一半,吳秀波、翟天臨、張丹峰、許志安、趙立新……人設一個接一個倒塌,顯然他們並沒有「藏好自己、做好清理」。曾經的儒雅大叔、愛情童話、天才學霸、老藝術家,就這樣在眾人口水中慢慢沉了底。




話說文體兩開花,體育界從不缺人設崩塌的醜聞。高爾夫傳奇老虎伍茲,被曝光與超過100位女性發生關係;韓國速滑名將李承勳,背地裡多次毆打年輕隊員;美國女飛人瓊斯,因為服用禁藥以及偽造支票被判入獄;NBA傳奇中鋒霍華德,私生活醜聞早已掩蓋了「魔獸」光芒。




轉戰商屆,大佬崩盤的故事也不少。「商界棋王」劉立榮豪賭上億拖垮金立,「追夢者」賈躍亭遠避美國遙無歸期,夢想匠人羅永浩丟了錘子也丟了面子。 


以「XXX人設崩塌」為標題的熱搜,夾帶高流量和強關注,是各大媒體營銷號的集體狂歡。每次醜聞爆出,各方就開始分頭忙碌,媒體忙著煽風點火,經紀公司忙著危機公關,吃瓜群眾忙著選擇站隊,各司其職。


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說過,「我們觀眾不再瞎。曾經瞎過,但是現在已經快要好了,越來越不瞎了」。這是一個連毛孔都無處遁形的年代,好事壞事都在社交媒體上光速傳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還想用虛假人設糊弄粉絲,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03 放飛自我,反轉人設


人設坍塌不是絕對貶義,如果塌得好,不僅不脫粉,還能漲粉。


知乎上有個提問,叫「王慶祥老爺子在網際網路上究竟經歷了什麼?」 今年70歲的演員王慶祥,一直是一個一本正經的人民老藝術家形象。




因為在戲中曾經給霍建華、王凱當爹,許多迷妹跑到王慶祥的微博下喊他「公公」。2016年,從一條「早上起來發現這麼多兒媳婦?」的微博開始,王老爺子的全面放飛自我,老幹部形象崩塌,正式變身一名高齡網癮寶寶。


是的,他自稱「本寶寶」,他的粉絲是「兒媳婦」,微博發自拍、賣萌、充滿網絡流行語和表情包。一把年紀,與年輕人全面接軌,自學P圖、打手遊、刷彈幕,憑著傲嬌「少男心」狂吸64萬粉絲,持續發散魅力。






文藝的清華哥哥李健,上了節目就變身冷笑話段子手;央視主持人撒貝寧,一不小心跑偏成「精分逗比」;相聲老師于謙,穿上皮衣秒變搖滾中年;翩翩小哥費玉清,半路靠「妖汙王」稱號成為網紅。他們顛覆了既有人設,以各種方式成功反轉,用新形象成功收割了一票迷弟迷妹的心。


好的人設,可以錦上添花。不刻意、不違和地露出潛藏的真性情,人民群眾一向喜聞樂見。但是個別公司為了迎合粉絲,刻意塑造與本尊完全不符的形象,成熟裝幼稚,內向裝活潑,無知裝淵博……硬拗人設的樣子,真是越努力,越尷尬。




04 人設,源於真實卻高於真實


在人設這個詞流行之前,對於明星形象的塑造過程,叫做包裝。


鞏漢林與趙麗蓉曾合作過經典小品《如此包裝》,鞏漢林飾演的藝術總監為了把評戲演員趙老太太包裝成國際大牌明星,從說話腔調、服裝、唱歌、舞蹈各個方面,對老太太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甚至把她的名字改成了「瑪麗姬絲」,被趙老太太順口叫成了「麻辣雞絲」。


到了今天,人設的定義除了穿著和表演形式這些顯而易見的特質,又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範疇,性格、談吐、表情管理、愛好甚至擇偶標準,通通皆可人設化。



人設是一個定位,有了精準的定位就容易吸引粉絲,有了垂直的流量就能帶來商業效益。


關於人設,著名經紀人楊天真這樣解釋:「我們的工作只是藝人本身就有個性,就有這個能力,我選擇了這樣一面把它放給大眾而已,它不是我創造出來的,好和壞都是他們本身。」 


楊天真的原意是,經紀公司並不負責「造」人設,人設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名人的人設與他們的真實個性是存在距離的,因為它只是片面特質的適度誇大。挖掘人物特質,暴光給外界的,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前段時間,歌手蘇小明、楊坤在私人飯局的偷拍錄像,一前一後被人傳到網上。兩人都有些醉意,在各自飯局上爆粗口、情緒高昂地發表言論並用手指指點點。視頻曝光後,很多網友指責蘇小明和楊坤過於失態,開口閉口髒字、不顧及公眾形象,藝術家人設崩塌。


可這些槓精們忘了,在私人飯局上,明星沒有義務去維持公眾眼中的完美形象。在那一刻,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也有表達個人觀點、宣洩個人情緒的權利。


基於社交禮儀和不同場合需要,我們自然而然會展現不同的面貌。別說名人,就算是普通人,人前人後,言行舉止有不同,也是人之常情。偷拍本就侵犯了他人隱私,再通過社交平臺傳播出去,挖墳、告密、肆意消費他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05 人設如何不會塌


人設同質化的時代,不同名人、不同公司之間為了賽出成績,賽出風採,衍生出更多進階玩法。比如:


低配人設:設置較低的初始條件,如出身平民、性格耿直、智力低下、能力普通,然後只要稍微做一點好事,就會大大超出預期,在觀眾心中瘋狂加分。


反差人設:先入為主給人一種既有印象,再尋找機會顛覆原本的形象,以反差梗吸粉。比如「臺下小可愛,臺上荷爾蒙」的小鮮肉,或者一本正經賣萌的中年大叔。


多層人設:同時擁有多個標籤,展現不同形象和可能,拓寬戲路和歌路。再說了,多層人設,萬一一個崩了,還有另一個,保險。




人設這玩意兒,有時不是明星和公司自己立的,而是粉絲和觀眾自己加戲,給自家偶像捧出來的。這樣的人設比較討喜,一來它們跟偶像的真實性格更近一些,不輕易倒塌;二來,就算日後人設真的倒了也大可以瀟瀟灑灑,反正不是這形象不是自己硬拗,而是粉絲給的。


周杰倫從未主動經營過可愛的人設,但是寵溺他的粉絲都親切地稱他小公舉;陳道明除了拍戲之外遠離人群,但是江湖上沒人否認他德藝雙馨的標籤;竇唯才不管人設不人設,怎麼舒服怎麼來,發福禿頂穿著隨便地出現在地鐵、商場、蒼蠅麵館,倒成了樂迷心中至俗至真的「竇仙兒」。




不好意思,說了這麼多,還是沒給出一個人設防崩塌指南。


知乎網友笨熊阿離說:「你販賣的是作品,我把你當人,看的是作品;你販賣的是人設,我把你當商品。」


除非演技驚人能裝一輩子,否則費勁地維持人設,膽戰心驚地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還不如一心一意好好打磨作品。要真那麼執著造人設,作品,就是最好的人設

相關焦點

  • 人設崩塌的年代,虛擬偶像才是「天菜」
    和這首不按條理出牌的神曲一起出圈的,是背後的原唱之一洛天依,她有著中文網際網路第一虛擬偶像的稱號。顧名思義,虛擬偶像就是藉助數位技術呈現出來的形象,圍繞他們,關於真人偶像的人設、作品、故事和社會互動,都可以產生。
  • 什麼人設易「翻車」,什麼人設更「吃香」?|2020偶像生存報告
    人們一邊追捧「人設」,偏愛那些身披「吃貨」「富公子」「美強慘」的偶像,一邊恐懼「人設」——當單薄的假面私下,失去「人設」的明星,似乎就無法維持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 娛樂產業發展至2020,已經是人設統治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離心機,將那些不夠注目的年輕人殘忍地甩出體制。聚光燈打在身上,明星被迫表演。無論給的設定是否真實,這場危險遊戲已經開始。
  • 18線偶像立人設被爆戀情,又是讓吃瓜群眾認識糊咖的一天
    我點進去看看,不認識。王嵐是誰?我點進去看看,不認識,沒意思。前夫魏哲鳴是誰?我點進去看看,認識,前一段芒果tv播《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男主角。不是沒朋友嗎?偶像說的哪句是真的?說實話朱星傑你也不紅,談個戀愛除了粉絲也沒什麼人關心,但不要自己立這種清醒人設打臉好嗎!有網友爆料2017年朱星傑和王嵐就在一起了。真的不要立Flag,吃瓜觀眾無端端被迫又認識了好幾個很糊的偶像明星。講真,最近這段時間接連塌房子的那些偶像愛豆基本上都應該是他們出道後最有熱度的一次了,要不然除了粉絲誰認識呢?
  • 人設、流量、飯圈撕逼,你對寵物偶像還知之甚少
    微博、論壇、朋友圈,到處都有人為樓樓點起蠟燭,流量幾乎超過一大票主流明星。不知從哪天開始,條件所限不能在馬路上遛狗、朋友圈炫貓的朋友們,開始了雲養寵物的生涯。他們整天吸貓、吸狗,醉生夢死。而貓片、狗片,也就成了解壓神器。
  • 小夥趁河豚鼓氣時,插了一根煙進去,結果把它害慘了!
    小夥趁河豚鼓氣時,插了一根煙進去,結果把它害慘了!一提到河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害怕,因為河豚有毒。不過,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河豚的肉質鮮美,對它喜愛無比。不過,真正的河豚是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的,由於河豚有著很強的自我保護性,比如說遇到了危險它的肚子會慢慢的鼓起來,以此來表示警惕,有人曾經把易拉罐放在河豚的面前啊,河豚一口就能把伊拉罐給咬了一個洞,足以看出河豚牙齒的鋒利。如果是人的身體碰到了它的牙齒,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 生生把自己錘到人設崩塌,吳尊也是絕了
    出道以來連隱婚生子都被無條件原諒祝福的吳尊第一次遭遇了大規模的人設危機,還隱隱有口碑崩塌的跡象。我圍觀了整個過程,感覺這場血案其實完全可以避免,或者粗暴點講,是吳尊自己「作」出來的。但吳尊自己估計也覺得挺委屈迷茫,我這幾年秀恩愛一直效果很好,怎麼這次一個常規就突然出事了呢。
  • 王源道歉不是第一次,翻護欄吸菸,偶像人設下的他到底怎麼了?
    這樣一個賣「乖孩子」人設的王源,私下竟然不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規則,這無疑跌碎了網友們的眼鏡。而就在當天下午,王源剛剛登上了中學政治課本,能夠登上政治課本的偶像,說明編寫課本的教委和老師都認為他足夠成為年輕人的楷模。
  • 老粉不愛,新粉不理,為什麼古早偶像「就業難」
    然而,如果事情僅僅是偶像出道前的隱婚,也情有可原,但很快,粉絲們發現了偶像的一個又一個「謊言」。比如在2013年,吳尊首次承認隱婚,但稱結婚時間為2009年;又比如2011年吳尊單飛,官方稱希望轉向演藝事業,但在採訪中吳尊又表示是因想陪伴家人。真真假假沒人能下定論,但當年立下的「單身溫柔富二代」的人設算是塌了一半。
  • 矢澤妮可也來這家店當偶像
    這次要介紹的10月新番動漫是《調教咖啡廳》,它即將在10月7日和大家見面,這部芳文社新作帶來了不少新的期待,繼上次動漫《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的大熱之後,這次芳文社又來開咖啡廳啦!與之前不一樣的是,這次的咖啡廳的店員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有傲嬌有妹系有御姐有偶像,而女主角則扮演的是抖S(虐待狂)的人設,她被店長交代要狠狠辱罵客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女主名叫櫻之宮莓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光聽名字就能讓人食慾大增的角色。
  • 朱星傑拉踩他人立人設 卻認愛魏哲鳴前妻 網友:塌房還不忘立人設
    2020年魏哲鳴的演藝事業小有起色,在《下一站是幸福》中雖然只是個七八番的配角,但他依舊被觀眾們記住了,後來與徐若晗所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劇《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播出後小有水花,不少觀眾喜歡上了這個演員,而因為小有水花過往的事情也被翻出,原來他也是英年早婚的一員,不過後來離婚了。
  • 流量鮮肉李易峰,人設崩塌後,破繭成蝶
    李易峰主動撕掉小鮮肉流量偶像的標籤回顧李易峰的成名之路,他一直是以偶像小鮮肉的形象存在的。雖然流量鮮肉其實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但是這個概念卻充滿危機,娛樂圈如長江後浪翻前浪,不斷湧出新人的時候,小鮮肉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會變成尷尬的老臘肉。
  • 古早男團扎堆翻紅,偶像造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陳情令》中的王一博古早男團成員在近兩年紛紛翻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趕上了「偶像元年」2018年以來,偶像市場的高速成長期,但也是因為他們在「前元年」時代已經紮實地修煉了身為偶像應當具備的「業務能力」,能夠在「前元年」時代就被選擇成為偶像,本身就說明他們具備相對優秀的自身條件。
  • 靠「入會費」就能年入千萬?讓偶像公司賺翻的FANCLUB是什麼?
    有付費能力的粉絲一般都會選擇加入,希望藉此獲得更多見到偶像的機會,憑藉「VIP」身份收穫追星的快樂和便捷。這塊屬於粉絲經濟的挖掘在日韓已經十分成熟,其帶來的收入甚至可以超過來自影視演出、商業代言等B端收入。然而目前在國內偶像產業中,粉絲俱樂部仍屬於新新事物。
  • 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來了 半天人氣值超朱一龍、王一博
    當下的虛擬偶像正在各個領域內大放異彩,虛擬偶像之熱似乎成了一種趨勢。6月8日,淘寶宣布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正式入駐。用戶在APP裡搜索"初音未來",就能進入她的專屬頁面。粉絲可以跟初音未來互動,還能聽到她的中文打招呼。初音未來是世界影響力最大的虛擬偶像之一,她因美好的形象、動聽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收割了全球數億粉絲。沒錯!
  • 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是什麼樣的?
    每個偶像的正版聲庫售價在 680-780 元人民幣之間。粉絲購買聲庫後,自行作詞編曲,就能通過聲庫合成音樂作品。今年初音未來與洛天依也是首次同臺演出,你可以理解為,兩個來自不同經紀人公司、不同母語的歌手藝人,在一個舞臺上同臺合唱。
  • 樂元素偶像男團遊戲《偶像夢幻祭》進入日本暢銷榜前50,暑期推出國服
    樂元素在日本推出的《偶像夢幻祭》(日服:Ensemble Stars,或者是あんさんぶるスターズ!)市場表現很是不錯,官方宣稱遊戲會在暑假結束前進行國服測試。在日服的事前登錄階段,登記玩家就突破了10萬人;它還曾經衝上日本暢銷榜前20,現在常年在暢銷榜前50徘徊。
  • 娛樂圈內小鮮肉直男人設還可以存在多久?
    在娛樂圈偶像有一個固定的人設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只要把人設立起來就可以收穫對應的大眾群體。像吃貨人設,女漢子人設,學霸人設,直男人設,我們都可以瞬間聯想到對應的明星。可人設崩塌的也不在少數,像最近的某女星所立的精緻美女人設慘遭翻車。
  • 由AWM和FOG這兩部電競甜寵姐妹花,了解作者漫漫何其多
    漫漫何其多的一直是個非常優秀的創作者,作為出圈大作《AWM》在總積分排行榜排第五名,而剛更新完沒多久的姐妹花《FOG》,也在總積分排行榜有第十三名的好成績。對了,排在前面的第十二名也是漫漫何其多的作品《當年萬裡覓封侯》。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漫漫何其多的作品是深受喜愛的。
  • 現象級偶像企劃十周年!但是她們為啥又「整容」了?
    這一影響,在偶像系列相關企劃中表現地尤其明顯。至少,《Love Live》(以下簡稱《LL》)這一企劃迎來爆發,就是在更換人設之後開始的。 隨著平山離職、手機遊戲運營平穩化、動畫企劃持續走低等諸多不利情況的發生,最新企劃——虹咲學園動畫企劃(新團體企劃,與兩位前輩組合不一樣,這個企劃裡面是9名獨立進行偶像活動的學園偶像
  • 虛擬偶像前世今生:從初音到絆愛再到MOMO醬
    觀眾人數更是創下VTuber 頻道4個月內數量翻八倍的記錄。VTuber這麼受歡迎的一大原因,正是其人設的動態性,在虛虛實實的對外呈現中,體會親切感。VTuber最先以官方造型及對外宣傳文本故事為基礎給觀眾留下初級印象,而隨著「中之人」的介入,在視頻或直播期間會將自身性格釋放出來,與表面虛擬形象交融,從而在觀眾心中與初級形象融合,以此為基礎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