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股票交易所前,一名小孩站在鮮花和蠟燭前,地上用荷法雙語寫著「我是布魯塞爾人」。當日,數千民眾自發聚集在此,為一天前的恐怖襲擊遇難者集體默哀。3月22日,布魯塞爾市郊扎芬特姆機場和市內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34人死亡、180多人受傷。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大公網3月23日訊(駐倫敦記者 李威)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22日發生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距離去年11月的巴黎恐怖襲擊案僅4個月,而距離巴案主嫌薩拉姆被捕僅4天,歐洲似乎越反越恐,恐怖分子也屢打不絕,究竟還有多少人沒有落網,恐怖主義網絡到底有多大?
自去年初發生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以後,歐洲國家的警方和反恐部門聯手加強打擊恐怖主義,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連接中東、覆蓋歐洲,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領導的恐怖主義網絡逐漸浮出水面,他們組織嚴密、訓練有素、經費充足、擅於隱蔽,讓各國情報機構防不勝防。
英國廣播公司《全景》欄目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披露了有關細節,製作人彼德.泰勒表示,節目所取得的證據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查閱了歐洲情報機構的相關文件,另一個是法國情報部門從被抓獲的極端分子得到的口供。這個恐怖網設在敘利亞,阿拉伯語名稱是「安全」,成員大約有1500人,去年巴黎恐怖襲擊案主腦、遭警方擊斃的阿巴德烏,是該恐怖網在歐洲的負責人。
泰勒透露,為粉碎該恐怖網,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英國軍情五處(MI5)和六處(MI6)、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等多國情報機構聯手調查,去年阿巴德烏在希臘雅典時已被鎖定,但不知何種原因被他僥倖逃脫,跑回敘利亞。之後多國成立一個反恐專家小組追捕阿巴德烏,不幸的是幾個月後他參與製造了巴黎恐怖襲擊案。
據被法國抓獲的該恐怖網成員招供,阿巴德烏在歐洲進行招募工作,並在敘利亞對加入的成員進行培訓,然後派遣他們返回歐洲發動恐怖襲擊,每人將獲發5萬歐元作為經費。他在培訓中會教成員到歐洲怎樣行動,如何選擇容易的目標下手等,並告訴成員為「聖戰」獻身會成為烈士。泰勒透露,阿巴德烏在巴黎恐怖襲擊案前,已經下令派遣60名成員回到歐洲發動恐怖襲擊,如果消息屬實,這些潛伏的恐怖分子都是定時炸彈,對歐洲將是極大的威脅。
英國反恐專家候塞因表示,阿巴德烏所在的恐怖網,只是歐洲眾多國際恐怖組織網絡的冰山一角,這些網絡之間不少相互勾結,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阿巴德烏之所以能夠在歐洲從事招募,編組恐怖網,主要依賴於法國、比利時及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穆斯林社區,將其發展成為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候塞因稱,這些恐怖網主腦通過清真寺、伊斯蘭學校、社區活動等向青年人傳播激進思想,導致不少人轉為偏激,前往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加入「伊斯蘭國」,有時經常是兄弟姐妹,有時甚至是整個家庭。而當他們返回歐洲後,躲入這些穆斯林社區,也變得很容易藏身。以巴黎恐怖襲擊案主嫌薩拉姆為例,其在布魯塞爾穆林斯社區莫倫比克躲藏了4個月才落網就顯得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