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恐襲案揭冰山一角 歐洲恐怖網究竟有多大?

2020-12-19 大公資訊

  3月2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股票交易所前,一名小孩站在鮮花和蠟燭前,地上用荷法雙語寫著「我是布魯塞爾人」。當日,數千民眾自發聚集在此,為一天前的恐怖襲擊遇難者集體默哀。3月22日,布魯塞爾市郊扎芬特姆機場和市內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34人死亡、180多人受傷。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大公網3月23日訊(駐倫敦記者 李威)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22日發生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距離去年11月的巴黎恐怖襲擊案僅4個月,而距離巴案主嫌薩拉姆被捕僅4天,歐洲似乎越反越恐,恐怖分子也屢打不絕,究竟還有多少人沒有落網,恐怖主義網絡到底有多大?

  自去年初發生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以後,歐洲國家的警方和反恐部門聯手加強打擊恐怖主義,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連接中東、覆蓋歐洲,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領導的恐怖主義網絡逐漸浮出水面,他們組織嚴密、訓練有素、經費充足、擅於隱蔽,讓各國情報機構防不勝防。

  英國廣播公司《全景》欄目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披露了有關細節,製作人彼德.泰勒表示,節目所取得的證據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查閱了歐洲情報機構的相關文件,另一個是法國情報部門從被抓獲的極端分子得到的口供。這個恐怖網設在敘利亞,阿拉伯語名稱是「安全」,成員大約有1500人,去年巴黎恐怖襲擊案主腦、遭警方擊斃的阿巴德烏,是該恐怖網在歐洲的負責人。

  泰勒透露,為粉碎該恐怖網,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英國軍情五處(MI5)和六處(MI6)、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等多國情報機構聯手調查,去年阿巴德烏在希臘雅典時已被鎖定,但不知何種原因被他僥倖逃脫,跑回敘利亞。之後多國成立一個反恐專家小組追捕阿巴德烏,不幸的是幾個月後他參與製造了巴黎恐怖襲擊案。

  據被法國抓獲的該恐怖網成員招供,阿巴德烏在歐洲進行招募工作,並在敘利亞對加入的成員進行培訓,然後派遣他們返回歐洲發動恐怖襲擊,每人將獲發5萬歐元作為經費。他在培訓中會教成員到歐洲怎樣行動,如何選擇容易的目標下手等,並告訴成員為「聖戰」獻身會成為烈士。泰勒透露,阿巴德烏在巴黎恐怖襲擊案前,已經下令派遣60名成員回到歐洲發動恐怖襲擊,如果消息屬實,這些潛伏的恐怖分子都是定時炸彈,對歐洲將是極大的威脅。

  英國反恐專家候塞因表示,阿巴德烏所在的恐怖網,只是歐洲眾多國際恐怖組織網絡的冰山一角,這些網絡之間不少相互勾結,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阿巴德烏之所以能夠在歐洲從事招募,編組恐怖網,主要依賴於法國、比利時及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穆斯林社區,將其發展成為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候塞因稱,這些恐怖網主腦通過清真寺、伊斯蘭學校、社區活動等向青年人傳播激進思想,導致不少人轉為偏激,前往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加入「伊斯蘭國」,有時經常是兄弟姐妹,有時甚至是整個家庭。而當他們返回歐洲後,躲入這些穆斯林社區,也變得很容易藏身。以巴黎恐怖襲擊案主嫌薩拉姆為例,其在布魯塞爾穆林斯社區莫倫比克躲藏了4個月才落網就顯得不足為奇。

相關焦點

  • 比利時恐襲最後嫌疑人落網 比警告稱該國或面臨新恐怖威脅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王輝】比利時聯邦檢方日前表示,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恐怖襲擊最後一名嫌疑人日前落網——31歲的穆罕默德·阿布裡尼供認自己就是恐襲事件中逃脫的白衣戴帽男子。《紐約時報》10日稱,比利時聯邦檢方辦公室發言人9日透露,3月2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自殺式炸彈襲擊發生時,機場監控視頻中有一名戴帽子的白衣男子形跡可疑,這名男子目前已經落網。阿布裡尼供認,當天離開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後,他將白色上衣扔進垃圾桶,深色帽子賣給別人。警方說,阿布裡尼當時將攜帶的包也扔掉,包裡裝有大量炸藥,還有一個遙控裝置。
  • 「歐洲心臟」遭遇恐怖襲擊意味著什麼?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3月22日清晨遭遇連環恐怖襲擊,國際機場以及三個地鐵站內連續發生爆炸,官方已經認定這是一樁造成重大傷亡的系列恐怖襲擊案。傷亡人數目前依然在不斷上升。布魯塞爾位於歐洲地區的中心位置,又是歐盟總部所在地,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政治意義上都名副其實地是「歐洲心臟」。「歐洲心臟」遭遇如此規模的恐怖襲擊,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 比利時恐襲引發安全反思
    來源:人民日報5月30日,比利時聯邦檢察官溫克·羅根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9日發生在東部城市列日的襲擊事件是一次「恐怖襲擊」,目前正在調查襲擊者是否還有同夥。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向受害者及其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強調會與在前線執行艱巨任務的所有人員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恐怖主義威脅。這次襲擊事件之所以被初步定性為恐怖襲擊,主要是基於襲擊者思想極端、疑似與激進組織有關聯,以及其作案手法與之前很多恐怖分子類似等因素。
  • 丹麥恐襲案為何牽動法國人的心?
    還親自去到恐襲發生的兩處地點(一處文化中心和一個猶太教堂)哀悼死難者和表達法國對丹麥人民的聲援。法國社會黨也呼籲黨員上街,舉行聲援集會。 法國的政要和黨派為何對丹麥發生的恐襲案如此關心呢? 首先,這個恐襲案同巴黎一個多月前發生的案件十分相似。都是主要針對漫畫家、猶太人和警察進行襲擊。也就是說他們的襲擊目標十分相似。所幸的是,瑞典漫畫家拉什·維爾克斯在襲擊中倖免於難。
  • 亡者與英雄:華人在海外遇恐襲,如何保平安?
    【恐怖襲擊:籠罩在歐洲上空的噩夢】資料圖:比利時警察戴面罩搜查布魯塞爾恐襲案嫌犯公寓。在過去兩年裡,歐洲大陸被恐怖襲擊的陰霾持續籠罩,安全形勢極其嚴峻。西班牙巴塞隆納貨車撞人恐怖襲擊事件再次為各國的「反恐」事業敲響警鐘,也說明了歐洲仍處於反恐鬥爭的最前線。
  • 【布魯塞爾「3·22」恐襲周年】「恐襲事件一年後,布魯塞爾機場很...
    中青在線布魯塞爾3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歐盟記者 鞠輝)2016年3月22日早上7時58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國際機場發生嚴重恐怖主義爆炸襲擊。事發時的現場情況怎樣?採取了那些應急措施?一年來的切身感受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記者在「3·22」恐襲事件一周年之際獨家採訪了海南航空駐布魯塞爾辦事處總經理楊九洲。
  • 共造成130人死亡,巴黎2015年連環恐襲案明年9月開審
    據法新社12月11日報導,巴黎2015年11月連環恐襲案將於2021年9月8日在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審理
  • 比利時防恐不含糊
    劉軍攝   日前,比利時新魯汶市的埃爾熱博物館出於「安全原因」,被迫取消了與《查理周刊》相關的漫畫展覽,這在比利時展覽史上是第一次;緊接著,比利時蒙斯市舉行「歐洲文化之都」開幕式,警方出動500多名警力警戒,更為「歷史罕見」;每年2月份,比利時的許多城市舉辦各種民間狂歡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今年各地警方除加強戒備外,在節日期間不允許張貼、懸掛、披戴有種族歧視、宣揚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標語
  • 巴黎恐襲主謀父親:本是闊少 坐擁服裝店自毀前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香港《明報》11月18日報導,被法國當局視為巴黎連環恐襲案主謀的阿巴伍德,曾是比利時恐怖分子小組頭目。其父表示一家生活富裕,他與兒子都擁有服裝店,原本「過著美妙的生活」,但阿巴伍德2013年突然變得激進並遠赴敘利亞,從此走上極端主義不歸路。
  • 恐襲之後,波士頓不相信眼淚
    《恐襲波士頓》中國大陸海報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去年末至今年初,有兩部關於2013年4月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事件的電影在美國上映,一部是紀錄片《馬拉松:愛國者日爆炸案》,另一部是劇情片《恐襲波士頓》,國內已經引進後者,正在公映
  • 巴黎恐襲主謀證實被擊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1月20日報導,法國巴黎檢察官證實,法國巴黎恐怖襲擊主要策劃人阿卜杜勒—哈米德已經喪命。  法國特警隊周三黎明前在巴黎北郊聖但尼市的2所公寓展開突擊,與藏匿在公寓內的恐怖嫌犯持續槍戰近7個小時,導致2人死亡、8人被捕。
  • 巴黎恐襲逃犯長兄勸弟歸家:願他進監獄而非墓地
    巴黎恐襲逃犯長兄勸弟歸家:願他進監獄而非墓地 2015-11-23 05:26:1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法國警方18日凌晨對藏身在巴黎北部郊區聖丹尼城地區的一棟公寓裡的嫌疑人發起了反恐行動,有消息表明該嫌疑人參與了巴黎恐怖襲擊案
  • 巴黎恐襲嫌犯曾被攔下後放行 遂逃往比利時(圖)
    比利時內政部長讓邦(Jan Jambon)也向媒體表示,在比利時莫倫比克抓到的幾名嫌犯此前曾在法國康布雷被警方的常規路檢攔下,但最終被放行。比利時首相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比利時將大力打擊莫倫比克的恐怖勢力,此前,該地區一直被認為是聖戰者的天堂。  目前,法國已經發出通緝令抓捕薩拉赫,並警告公眾此人危險,不可以擅自攔截。
  • 維也納恐襲案最新進展:遇難華人系餐館老闆,兇手持槍自拍曝光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維城」報導周一晚8點左右,維也納市中心內城猶太教堂附近遭到恐怖襲擊,瑞典廣場(Schwedenplatz)周圍傳來陣陣槍聲,奧地利媒體隨後確認,至少有六處地點遭到「顯然是有預謀的」恐怖襲擊。
  • 法國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6日宣判
    當地時間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涉嫌參與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的14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在11名出庭被告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被判處有期徒刑30年。檢方此前指控他在系列襲擊案的後勤和資金支持中扮演重要角色,要求對其處以終身監禁。法庭16日宣判後,阿里·裡薩·波拉的律師表示將會提出上訴。
  • 比利時火車站遭恐襲 嫌犯曾高喊阿拉伯語口號
    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20日電(記者潘革平)比利時聯邦檢察院網站20日晚發布消息說,一名30多歲的男子當晚在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引爆攜帶的爆炸裝置,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名男子被隨後趕來的軍人開槍擊中。中央火車站已經停運,附近的大廣場已經清場。
  • 走私菸案是冰山一角,蔡英文的改革承諾已化為菸灰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評論指出,更受矚目的是,此案某些特殊環節或特定人士有遭輕放之嫌,而最早發動調查此案的新店調查站幹員最近被排除在外,未獲安排相關勤務。這是企圖遮掩案情,或者高層因不滿而採取「反撲」?在在讓人好奇。蔡英文辦公室面對這次弊案,缺乏羞愧之意;雖提出長串處分名單,目的似乎只為切割與止血。
  • 法國聖誕集市槍擊最新消息:基本確定恐襲性質!已造成4死11傷
    官方稱,可能與「恐怖襲擊」有關,法國的反恐部門已開始對此事件展開調查。  法國聖誕集市槍擊  法國聖誕集市槍擊基本確定恐襲性質!警方目前表示,他們知道槍手的身份,據悉此人有犯罪記錄,在槍戰後被聖誕集市附近的一名士兵打傷並逃離現場。  槍擊事件發生後,法國內政部呼籲公眾留在室內。安全官員已經封鎖了該地區,有軌電車現已停止運行。  此次槍擊事件發生的時間,適逢歐洲議會正在斯特拉斯堡召開每月例會,數百名議員和歐盟官員剛從布魯塞爾到訪斯特拉斯堡。
  • 誰是聖彼得堡地鐵恐襲幕後黑手
    俄總檢察院已將這一爆炸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俄警方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爆炸嫌疑人很可能與宗教極端組織有關聯。分析人士認為,自從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展開大規模反恐行動後,國際恐怖主義組織正成為俄面臨的新安全威脅。  4月3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人們在搶救傷員。
  • 紐約恐襲案嫌犯遭IS洗腦 行兇高呼「真主偉大」
    海外網11月2日電  據香港東網11月2日消息,血洗紐約單車道的烏茲別克裔司機賽普夫當場中槍被捕,其背景極速曝光。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他,行兇時高呼「真主偉大」及效忠「伊斯蘭國」(IS),其友人及鄰居均表示他居美多年,看似喜愛美國,且為人開朗友善,事前完全不覺得他有異樣。警方暫未確認他是否與恐怖組織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