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看過此文一目了然!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中醫是我國幾千年的獨特醫學瑰寶,西醫是近百年興起的醫學科目,雖然兩者有不同的理論基礎,但也都不妨礙其能治病救人。

有些人說西醫好,有些人說中醫強。國醫大師健康覺得,不同的病,中西醫各有所長:

✦有一些病應該更加注重調理,就不應該跑去看西醫;

✦有一些症狀更加適合西醫,則應該選擇西醫。

我們整理了一份表格,根據不同的症狀,推薦不同選擇方向。選擇合適的就醫方法,因病而異,因人而異,萬不可絕對化,僅供大家參考。

心腦血管疾病:先西後中

如:高血壓病、心臟病、中風、腦梗死等。西醫在急性發作時有迅速控制症狀的作用。但不能根治疾病,中醫藥主要在改善患者體質方面發揮巨大調理作用。

便秘:首選中醫

西藥對便秘的治療較為短效,只能作為應急措施。不要過多服用瀉藥,避免藥物依賴。

感冒:中西醫皆可

絕大多數情況下,感冒不吃藥七天能好,吃藥一周能好,輸液一星期也能好。關鍵在於治療感冒時是否在同時提升免疫力。一般情況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發性高熱不退、咳嗽、頭痛等症狀比較重的,可以找西醫,明確病因,有利於指導用藥。

頸椎病:首選中醫

中醫理療是治療該病種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藥調養,更有優勢。

腰椎間盤突出:首選中醫

更多情況下中藥配合理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在疾病晚期手術治療方面有優勢。

面癱:首選中醫

西醫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中醫針灸配合理療效果在臨床上療效更確切,一般來說治療越及時,效果越好。

口腔疾病:首選西醫

西醫牙科相關醫療器械完善,在手術矯形、治療等方面優勢明顯。

一些非器質性病變比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則可選擇中醫治療。

脾胃病:首選中醫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過敏性疾病:首選中醫

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於免疫功能紊亂。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藥後容易反覆。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皮膚病

青春痘:首選中醫

西藥副作用相當大,不宜久用;中醫從全身調理,作用緩和但持久。

白癜風:中西各有特色

白癜風為難治性疾病,治療需要持續。西藥主要在局部用藥、雷射治療方面有特色;中醫依靠辨證論治,進行全身調養。

帶狀皰疹:首選中醫

帶狀皰疹屬於病毒感染引起,西醫針對病毒也沒有特效藥物。中西醫療效較好,需要注意防治併發症及後遺症。

腳氣:中西醫皆可

一般外用藥治療的效果都不錯,但西醫有針對性的抗真菌藥物,對於頑固病例,中西藥配合起來,治療效果更佳。

特發性脫髮、斑禿:首選中醫

這類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醫不易治療。中醫從氣血不足、臟腑虛損、痰溼瘀熱等角度出發辨證治療,有一定療效。

婦科病

感染類疾病:中西醫皆可

如盆腔炎、陰道炎等。對於急性發作期、採用西藥抗感染治療見效快。中藥和中醫理療則對一些慢性反覆發作性炎症療效更好。

不孕不育:根據病因

首先應該仔細查找病因,再確定找中醫還是西醫。屬於輸卵管阻塞等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西醫治療較好,但大多數功能性病變引起者,中醫藥調理有獨到之處。

原發性痛經:中醫

西醫對原發性痛經治療效果不佳,多屬對症治療。中醫辨證施治效果較好。

月經失調:中醫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更年期症候群:中西醫結合

西醫治療在一些人群身上較為明顯,中醫長期調理更加安全。

失眠:看中醫

失眠大多屬於功能性紊亂,中醫可從氣血、陰陽等角度辨證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鎮靜安眠類的西藥容易導致依賴,只能短時間服用。

偏頭痛:看中醫

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後,採取中醫調理。

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亞健康:首選中醫

西醫生化檢查等指標正常或輕微異常者,都可通過中醫進行調理。

複雜慢性病:中醫

如慢性腎炎、風溼病、中風後遺症、腫瘤等,西醫可能會採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非器質性疾病:中醫

有些人平時容易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不足、頭暈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煩躁等症狀,雖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經西醫化驗、拍片檢查卻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

這些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可以針對這些症狀選藥,做到提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看中醫的六個注意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很多人去看中醫前,經常因為忽視了一些細節,而影響了中醫師對病人氣色、舌脈的觀察,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看中醫,一定要做到 6 個「不」。

不化妝

「望診」對診斷非常重要,一定要讓中醫師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藥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變得白膩;楊梅、烏梅等,容易使舌苔變黑;咖啡、橘子以及維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變黃;就診前剛喝熱飲,可使舌質變紅。

不使用或食用氣味濃烈的東西

不要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或護膚品;不要吃氣味濃烈的食物,如蔥、蒜等,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

不做劇烈運動

脈診是中醫診病的重要手段,就診前應儘量保持心情平靜,避免情緒急躁和劇烈運動等因素,對診斷造成影響。

不頻繁更換醫生

很多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時間,而頻繁更換醫生只會造成治療的重複。

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療 1~2 個月後仍無明顯效果,可以考慮另選大夫,但一定要將以往的病歷或處方保存好,以便讓醫生了解您的治療情況。

不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

有些人認為,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著,以備將來症狀再次出現時使用,或者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將別人的處方拿來自己用。這是不正確的。

看西醫的四個注意

西醫的診斷和治療,除了需要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還需要各類的檢查報告作為診斷依據。為了儘快看好病、避免多餘的檢查、減少冤枉錢,看西醫的時候,下面這幾點也要注意。

記清發病過程

發病的時間、原因、過程等對疾病的判斷非常重要,所以就診西醫的時候儘量簡明地介紹病情很有必要。

預約檢查問清注意事項

西醫的各種檢查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是否需要禁食、禁水;衣著要求,有些檢查不可佩戴金屬等製品;時間要求,雌激素檢測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參考值等等。不按要求,有些會耽誤時間,而有些則會直接影響結果,妨礙診斷的準確性。

查體做好個人衛生

西醫的很多檢查需要直接和身體接觸,如泌尿生殖科、肛腸科、皮膚科的檢查。做好這這類檢查前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更有利於檢查進行。

複診帶好用藥單及病例

通過檢查報告的對比,醫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病情的進展。西醫的藥名有些很難記,如果醫生詢問又不記得,可能會妨礙診治。

總 結

急性病、意外傷害、器質性病變一般看西醫。

慢性、退行性疾病及亞健康狀態應採用中醫調理+營養補充。

選擇合適的就醫方法,因病而異,因人而異,萬不可絕對化,僅供大家參考。

本文摘自:陽光一生

原標題:《【健康】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看過此文一目了然!》

相關焦點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這裡都總結好了
    關於中醫和西醫之間的爭議一直都有,但大部分人對於醫學還是秉持著嚴謹推崇的態度,網上有人對中西醫之間的區別做了一個總結。1、中醫給人找健康,西醫給人找疾病。2、中醫以調理為主,西醫以對抗為主。3、中醫讓人稀裡糊塗的活;西醫讓人明明白白的死。
  • 生病了,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
    但是很多患者,還是不知道自己生病了,該看西醫還是看中醫好?中醫更注重整體調養,特別是對於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有很好的調理效果,比如體質虛弱,出現頭暈、乏力、睏倦、嗜睡、氣短懶言等等,中醫採用補氣的綜合調理,能使身體機能恢復,而西醫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
  • 中醫「病了」,該好好治治了
    、不相信中醫,自己看不起自己,把中醫當成西醫的附屬品。 解放周末:在多數人看來,中醫只擅長日常進補或者慢性病的調養,有大病還是得去找西醫看。 顏德馨:中醫如果自我放棄,認為自己的本領看不好病,把自己看作西醫的輔助療法,久而久之,病人也就會對中醫喪失信心。所以我提倡中醫什麼病都要看,不能輕易放棄每一個病人。
  • 看,多病的我100天康復奇蹟
    100多病的我 天康復奇蹟老楊幸福的一家子很多老同事問我是怎麼治好病的,我說是中醫治好的。又問,中醫是用什麼方子治好病的呢?我回答是「雪蓮歸芪口服液」。再問,這個方子真有這麼神?我會說你打400-0022-338這個免費電話諮詢。因為,我的康復就是從撥打這個電話起步的......
  • 孩子咳嗽,看中醫還是西醫更好?網友的發言出奇一致
    新手媽媽安安就遇到這樣的困擾,於是在網上發帖救助,詢問大家是選中醫看好還是西醫更快。結果立馬引起不少人跟帖回復。@鯨兒豆豆:以前小孩看西醫,不管感冒後咳嗽還是單單幹咳,西醫真的不太見效。後來看中醫,效果好多了。@吃貨:我這麼大的人咳嗽一百多天都不帶好,西醫就給開店西藥。去了一個老中醫家讓人家給看看抓了幾服藥喝好了。@美賦營養師:你別說,很多咳嗽中醫的效果還真不錯!
  • 河北省首屆名中醫衡水劉興遠:看好病不分中西醫
    現在的中科院院士,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國醫大師陳可冀再次提出,還是要搞中西醫結合,他呼籲國家要重新舉辦西學中班,讓更多的西醫學習中醫。   記:中西醫結合您認為應該怎樣結合?   劉:在診斷過程中,用中醫的方法辯證,然後用西醫的一些方法辨病,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這是中西醫結合的核心。比如,在內科診療時,病人需要做什麼檢查就做什麼檢查,病明確以後,治療還是以中醫為主。
  • 蠶豆病是什麼 蠶豆病應當如何治療
    蠶豆病是什麼?對它了解的人可能並不多,它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得了蠶豆病會導致很大的風險。那麼蠶豆病的症狀有哪些呢?蠶豆病的治療方法有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蠶豆病是什麼蠶豆病俗稱「蠶豆黃」,是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症的簡單稱為。
  • 發物究竟是什麼?中醫與西醫同臺論證,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有些人喝中藥後,不敢吃海鮮、辣椒,因為這些是發物……有些人會在疾病就診時或者手術後問醫生:「有沒有什麼需要忌口的發物?」那麼……發物到底是什麼?真的不能吃麼?中醫、西醫對發物的認識是怎麼樣的?哪些食物又是發物呢?這次,Emma邀請到了王國瑋和王成鋼兩位《鳳凰大健康》的醫生主持人來共同聊一聊這個話題。
  • 兩次月經之間的褐色分泌物是什麼?中醫西醫都怎麼說
    可能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兩次月經之間會有粉色分泌物夾在白帶裡,或者有的人是褐色分泌物,還有人是紅色的和月經顏色相似,其實這些情況都屬於出血,但是一般出血量少,有不少女性會忽略,不以為是什麼疾病。甚至有的人還以為是月經提前了,一個月來了兩次,也不以為然。
  • 中醫正骨傳人與西醫骨科醫院的一場切磋,孰勝孰敗,一目了然
    然而,過去還是窮人多,很多人看不比起病。那就到每月的初一、十五免費舍藥給他們。我第一次親子正骨,是因為師父有病。恰巧有人來瞧病,是下頜骨脫位。在北京其他地方看了都沒弄上。於是來到我們這裡,就不走了,懇求讓看看。當時,我師父病的下不來床。於是,師父就躺在床上,告訴我怎麼給人家治,幸運的是,我根據師父的指導,給人家治好了。我瞬間有了信心,之後一個月我連續瞧了五六個,都是這個病。有的甚至是生完孩子出不了門,把我邀請到家裡,我又一次次給人家治好了。
  • 什麼是蠅蛆病 蠅蛆病應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蠅蛆病?蠅蛆病是一種由蒼蠅在人口中產卵所引發的罕見熱帶疾病。蠅蛆病是指蠅類的幼蟲蛆寄生在人體或動物體上引起的疾病。那麼,蠅蛆病的症狀是什麼?蠅蛆病的治療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蠅蛆病由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Diptera)寄生蠅類的幼蟲侵襲家畜所引起的疾病的總稱。危害較大的主要是胃蠅蛆病、皮蠅蛆病和鼻蠅蛆病。牧區發生普遍。寄生蠅類成蠅的蟲體分為頭、胸、腹 3部。
  • 西安看男科的病去什麼醫院
    西安蓮湖生殖醫院 前列腺增生、生殖感染、性功能障礙 西安看男科的病去什麼醫院?
  • 中醫西醫誰更好呢?
    大家都知道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沉痛的打擊,經過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最終戰勝了病毒,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卻再次激起了大家對中醫和西醫的激烈討論。(特別是中成藥某黃連)中醫和西醫比較由來已久,那麼中醫和西醫孰強孰弱呢?下面給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 男性有病 別不好意思看男科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張志超教授說,有病還是要到醫院,食療的作用並不明顯。比如多食韭菜的確對腎臟等泌尿系統器官的健康有所裨益,但對於提升男性硬度,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缺乏這方面真正的論據,就算韭菜含一些有效成分,恐怕也要一次吃上十幾斤才算達到有效劑量!西苑醫院男科主任郭軍說,很多男性的性知識有誤區,以為達不到某個時間就是ED。
  • 治未病到底治的是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治未病」是什麼意思,「未病」不是「胃病」,更不是某一種病的名稱。最早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
  • 快看!中國醫院100強出爐!在青海生什麼病去哪個醫院,掛什麼科都在...
    近日,由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中國醫院競爭力大會》上,發布了《2019中國醫院競爭力·頂級醫院100強》、《2019中醫醫院100強排行榜》、《2019界腫瘤醫院50強》等。現將名單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 中醫的「上火」與西醫的「發炎」是一回事嗎?醫生怎麼說?
    舌頭起泡了、失眠、牙齦腫、小便黃的時候,多數人想找中醫調理,而不是西醫;那種不舒服的感受是那樣清楚,卻又說不上來哪裡有病,中醫說這就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麼回事?上火就是發炎嗎?為什麼多吃蔬果、多休息就能降火?吃消炎藥能不能緩解?從中醫觀點來為您解答。
  • 給人起名看八字,給病起名看什麼?
    給人起名,除了自己覺得好聽,還有些其它的講究,比如八字五行什麼的。我對這些不太懂,不過覺得很有好處:當你自我介紹之後沒有話講,至少可以用「五行缺X」的談資來打破沉默。比如我有個叫「泉瀧」的朋友,每次都要給人講他媽媽如何得知他五行缺水的故事。而我另外一個叫「晶暉」的朋友,總是儘量避免談及「五行缺啥」的話題。
  • 中醫、西醫的利弊與發展
    正是在在這種背景下,西醫逐漸推廣開來,西醫採用的治療理念正是「科學」的,西醫大量藉助高科技儀器,力求對每一次治療給出一個清晰明確的科學解釋,當我們生病後,西醫可以給出明確的病因,比如感染了什麼細菌,然後給出對應的可以殺滅這種細菌的藥物進行治療,整個治療過程都是清晰的,可重複的,是科學的。正是基於這種情況,很多人認為西醫是可靠地,值得信賴的。
  • 看什麼病掛什麼科,這份掛號指南,一分鐘學會,看病少走彎路
    人吃五穀雜糧,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些小病小災的,隨著大家養生與健康意識的增強,如果身體不適了,很多人也是知道及時去看的,但在去看這件事上,相信很多人都犯愁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這種情況到底該掛哪個科呢?排隊人又多,後面人再催促自己就更著急了,掛錯科的話,不僅耽誤時間也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