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布袋蘭
文:花木君
蘭花是傳統名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文化傳承,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花卉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就被孔子譽為「王者之香」,同梅、竹、菊被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同菊花、水仙、菖蒲一起被譽為「花草四雅」,同時,蘭花被稱為「國蘭」,可以說,蘭花是最能代表文人氣質的花卉。
蘭花具有端莊之相,飄逸之態,又兼王者之香,仙人之神;傳浩氣於宇宙,播芳馨於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發之山野,長於深谷;孑然獨立,臨寒而開;傲視霜雪,幽香襲人;氣韻十足,質蓋百草。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之傾倒,文房栽植,廳堂欣賞,詩詞歌賦,揮毫潑墨,以寄託和抒發文人雅士的獨特氣質。
過去,蘭花的鑑賞僅僅限於春蘭、蕙蘭、建蘭、墨蘭、春劍、寒蘭、蓮瓣蘭等少數傳統品種。近些年,隨著花卉園藝市場的繁榮,人們對蘭花的鑑賞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不但傳統品種,一些蘭科其他屬的美麗花卉,比如蝴蝶蘭、兜蘭、石斛蘭、萬代蘭、大花蕙蘭等等,也非常受蘭友喜愛。
蘭科是一個大科,全科約有700屬20000種,其中我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而且,很多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蘭花品種,堪稱「蘭花王國」。
關於蘭科花卉的介紹,我們前面陸續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奇特的蘭花,這種蘭花花色靜雅倩麗,花形奇特,最為神奇的是唇瓣有如布袋,因而被稱為布袋蘭,而整體形狀猶如羊頭,因而在國外也被稱為羊頭蘭。
布袋蘭(學名:Calypso bulbosa (L.) Oakes),蘭科(Orchidaceae)、布袋蘭屬(Calypso Salisb.)地生草本。假鱗莖近橢圓形、狹長圓形或近圓筒狀,長1-2釐米,有節,常有細長的根狀莖;葉1枚,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4-4.5釐米,寬1.8-2.8釐米,先端近急尖,基部近截形;
花葶長10-12釐米,明顯長於葉,中下部有2-3枚筒狀鞘;花苞片膜質,披針形,下部圓筒狀並圍抱花梗和子房;花梗和子房纖細;花單朵,直徑3-4釐米;萼片與花瓣相似,向後伸展,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唇瓣扁囊狀(上下壓扁),3裂;側裂片半圓形,近直立;中裂片擴大,向前延伸,呈鏟狀,基部有髯毛3束或更多;囊向前延伸,有紫色粗斑紋,末端呈雙角狀;蕊柱兩側有寬翅,傾覆於囊口。花期4-6月。
布袋蘭屬全屬約1-2種,我國僅分布1種,主要分布在吉林(長白山)、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甘肅南部(白龍江流域)、陝西太白山和四川西北部(松潘、金川)等地,生於生於高山灌叢下或山地林下,另外日本、俄羅斯以及北歐和北美也有分布。
(達爾文蒲包花)
在網上,也有資料把另一種花稱之為布袋蘭,其實那種花是達爾文蒲包花(Calceolaria uniflora),並且和布袋蘭不是同科屬,而是蒲包花科(Calceolariaceae)、蒲包花屬(Calceolaria)多年生宿根植物,分布在墨西哥。二者區別明顯,顯然,達爾文蒲包花因為花形更為奇特,被園藝屆廣泛栽植,因而是市場寵兒,布袋蘭自然無法相比。
不過,布袋蘭也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葉片僅有一枚,本來就非常獨特,而且其花亭挺直,亭亭玉立,花色倩麗,有粉白、淺紫、淡紅色,雖然低調然而不失優雅,而且其唇瓣的的奇特造型讓人著迷,因而具有較高的園藝開發價值。
布袋蘭分布地雖然較廣,亞洲、歐洲、北美洲皆有分布,然而都屬於零散分布,這對蘭科植物分類和植物分布有著較為重要的科研意義,因而科學價值較高。
由於布袋蘭野生數量較為稀少,並且因為生境惡化,自然繁衍較為困難,因而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物種。
希望諸位蘭友,如果在野外遇上布袋蘭,一定不要隨意採掘,可以拍照留念,並且做好地理標誌,若是分布地以外的地方發現,可聯繫當地林業部門,進行妥善保護。
2020-4-18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