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肉蓯蓉、草蓯蓉和蓯蓉的辨識區別

2020-12-20 宜花得木

國家珍稀瀕危物種|肉蓯蓉、草蓯蓉和蓯蓉的辨識區別

文:花木君

在眾多傳統中藥材當中,滋陰補陽的藥材歷來受到關注度最高,其中,蓯蓉絕對是知名度較高的一種,素來有「沙漠人參」之稱號,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進貢中原朝廷的珍品,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

蓯蓉最早的歷史記載見於東漢時期正式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在「上品·草部·肉鬆蓉」條中記載:「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生山谷。」。漢末《名醫別錄》中記載肉從蓉「生河西及代郡雁門,五月五日採,陰乾」

南朝醫學家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中詳細記載了功效和產地和製作方法,如「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門。五月五日採,陰乾。代郡雁門屬并州,多馬處便有,言是野馬精落地所生。生時似肉,以作羊肉羹,補虛乏極佳,亦可生啖。芮芮河南間至多。今第一出隴西,形扁廣,柔潤,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國者,形短而少花。巴東、建平間亦有,而不如也。」

明代《本草綱目》則說明「肉蓯蓉」名字來歷:「此物補而不峻,故有蓯蓉之號。其溫和能潤,補而不燥,滑而不瀉,常補不峻。」,因而「蓯蓉」應該是因為蓯蓉甘而性溫,鹹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的特點,補性溫和,才有蓯蓉(從容)之稱。

蓯蓉是一種統稱原本指列當科(Orobanchaceae)、肉蓯蓉屬(Cistanche)植物肉蓯蓉的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後來由於需求量大,因而用同科草蓯蓉屬(Boschniakia)草蓯蓉的肉質莖也被只作為藥材,也稱為「蓯蓉」。

肉蓯蓉屬約有20種,分布於歐、亞洲溫暖的乾燥地區,我國有5種,分別為肉蓯蓉(C. deserticola)、蘭州肉蓯蓉(C. lanzhouensis)、鹽生肉蓯蓉(C. salsa)、沙蓯蓉(C. sinensis)、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以及新疆等地。

(草蓯蓉)

草蓯蓉屬(Boschniakia)共2種,分別為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草蓯蓉(Boschniakia rossica),我國2種均有,分布於西南、西北及東北等地區。

蓯蓉一般指肉蓯蓉屬植物肉質莖,然而草蓯蓉作為肉蓯蓉的代用品,如今也比較常見,而且有些商家經常故意把二者混淆,其實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二者區別。

肉蓯蓉(學名:Cistanchedeserticola Ma),別名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寄生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莖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生於莖下部的較密,上部的較稀疏並變狹,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兩面無毛。

花序穗狀,長15-50釐米,直徑4-7釐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較長,與花冠等長或稍長,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連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邊緣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花萼鍾狀,頂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花冠筒狀鐘形,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幹後常變棕褐色;蒴果卵球形,項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或近卵形,外面網狀,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8月。

草蓯蓉(學名:Boschniakia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Fedtsch.),寄生草本,植株高15-35釐米,全體近無毛;根狀莖橫走,圓柱狀,通常有2-3條直立的莖,莖不分枝,粗壯,基部增粗;葉密集生於莖近基部,向上漸變稀疏,三角形或寬卵狀三角形。

花序穗狀,圓柱形,長7-22釐米,直徑1.5-2.5釐米;苞片1枚,寬卵形或近圓形;花萼杯狀,裂片狹三角形或披針形,花冠寬鍾狀,暗紫色或暗紫紅色,筒膨大成囊狀;上唇直立,近盔狀,邊緣被短柔毛,下唇極短,3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蒴果近球形,頂端常具宿存的花柱基部,斜喙狀;種子橢圓球形,種皮具網狀紋飾。花期5-7月,果期7-9月。

肉蓯蓉和草蓯蓉從形態特徵來看很容易辨識,不過經常有商家故意混淆,以草蓯蓉替代肉蓯蓉,這點需要注意。下面我們簡單進行辨識:

1、種屬不同:二者都屬於列當科,肉蓯蓉屬於肉蓯蓉屬;草蓯蓉屬於草蓯蓉屬。

2、分布地不同:肉蓯蓉主要分布於內蒙古(阿左旗)、甘肅(昌馬)及新疆;草蓯蓉分布於陝西(陝北)、黑龍江(呼瑪縣)、吉林(長白山)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左旗和額爾古納右旗大興安嶺)。

3、植株高低不同:肉蓯蓉高大,40釐米到1.6米;而草蓯蓉矮小,一般在15-35釐米。

4、花朵不同:肉蓯蓉花序穗狀,高大,花冠筒狀鐘形,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幹後常變棕褐色;草蓯蓉花冠寬鍾狀,暗紫色或暗紫紅色,筒膨大成囊狀。

5、寄生植物不同:肉蓯蓉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草蓯蓉專性寄生在樺木科、赤楊屬的東北赤楊、水冬瓜赤楊中齡林或成熟林的土壤表層赤楊根端,赤楊幼齡林及過熟林極少有草蓯蓉生長。

由於肉蓯蓉是珍貴的中藥材,用藥量極大,一千多年來不斷被人們亂採亂挖,並且由於是寄生草本,比較難以栽培,因而野生數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每年4月份開始,是肉蓯蓉和草蓯蓉的生長旺季,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採的高峰期,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違法者甚至不惜阻撓執法,甚至與執法者發生正面衝突,因而這兩種植物面臨滅絕。

(管花肉蓯蓉)

除了以上兩種,還有一種是管花肉蓯蓉(C.tubulosa)也面臨滅絕,管花肉蓯蓉和肉蓯蓉非常相似,產新疆南部(民豐),其花冠筒狀漏鬥形,頂端5裂,裂片在花蕾時帶紫色,幹後變棕褐色,近等大,近圓形,和同屬其他植物的區別在於藥室基部鈍圓,不具小尖頭。

這三種蓯蓉,由於人為濫採濫挖,造成自然種群急劇減少,因而都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都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並且肉蓯蓉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名單中,評級為瀕危(EN)

現在進入四月份,又是肉蓯蓉和草蓯蓉等植物的生長旺季,希望相關部門能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打擊力度,避免這些珍稀野生植物的生態更加惡化。也希望大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愛護和珍惜瀕危珍稀野生植物,不要讓這些物種在我們這一代滅絕。

2020-4-9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肉蓯蓉、草蓯蓉和蓯蓉的辨識區別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肉蓯蓉、草蓯蓉和蓯蓉的辨識區別 文:花木君 肉蓯蓉和草蓯蓉從形態特徵來看很容易辨識,不過經常有商家故意混淆,以草蓯蓉替代肉蓯蓉,這點需要注意。
  • 肉蓯蓉和草蓯蓉功效一樣嗎?如何分辨?泡酒怎麼泡效果最好?
    蓯蓉是關注度最高呼聲最高的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稱,但隨著需求量增多,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同科草蓯蓉,肉蓯蓉和草蓯蓉在價格上面相差數十倍,肉蓯蓉和草蓯蓉如何分辨呢?它們兩個的功效一樣嗎?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刺五加和五加皮的辨識區別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刺五加和五加皮的辨識區別作者:花木君五加屬種類繁多,植物學上有把該屬分為6個組,分別為五加組、刺五加組、頭序五加組、昊茱萸五加組、短軸組和花椒五加組等。若是詳細對比自然需要長篇大論,我們就擷取其中的刺五加和五加進行辨識區分。刺五加(拉丁學名:Acanthopanaxsenticosus (Rupr.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一掌參和手掌參的辨識區別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一掌參和手掌參的辨識區別手掌參知道的人較多,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參,名稱和手掌參相近,並且相對於手掌參,更加珍稀,是我國特有的植物物種,那就是一掌參。一掌參(學名:Peristylusforceps Finet),為蘭科、闊蕊蘭屬多年生植物。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石碌含笑和峨眉含笑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石碌含笑和峨眉含笑前面筆者曾撰文《含笑花的鑑賞以及同屬品種區別辨識》進行簡單介紹和辨識,其中有兩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分別為石碌含笑和峨眉含笑,今天我們就其形態以及保護現狀和諸位分享一下。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在蘭科植物中,一般分為地生蘭和附生蘭以及少數腐生蘭,而我國特有的氣候地理環境,其相應的蘭科植物區系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有屬和特有種現象尤其突出,其中尤其是地生蘭,多生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許多品種為特有物種,有超過三千年的栽培鑑賞歷史,因而被稱為「國蘭」。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色妖嬈的大王杜鵑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色妖嬈的大王杜鵑我國的杜鵑花,有許多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前面我們陸續介紹了藍果杜鵑、大樹杜鵑、雲錦杜鵑等,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一種珍稀瀕危的杜鵑品種——大王杜鵑。大王杜鵑(學名:Rhododendronrex Levl.),屬於杜鵑花科、杜鵑屬、常綠杜鵑亞屬常綠小喬木。
  • 草蓯蓉
    草蓯蓉(《吉林中草藥》)【來源】為列當科植物草蓯蓉的全草。【植物形態】草蓯蓉寄生草本,全體無毛。莖單一,直立。肥厚,高15~25釐米,直徑1.5~2釐米,褐紫色。鱗片葉多數,三角狀或卵狀,先端銳尖。【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草蓯蓉醛和草蓯蓉內酯。又含C9,C10和C11萜內酯。根莖含甘露醇、生物鹼。【功用主治】補腎壯陽,潤腸,止血。治腎虛陽痿,腰膝冷痛,老年習慣性便秘,膀胱炎。①《長白山藥用植物調查》:"滋陰補陽,止血。治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腎臟出血。"②《吉林中草藥》:"補腎壯陽,潤腸通便。
  • 蓯蓉價格多少錢一斤?蓯蓉泡酒配方分享
    阿拉善塔木素肉蓯蓉批發網阿拉善塔木素肉蓯蓉批發網,主要是為我們牧民搭建一個脫貧攻堅緻富的一條出路,把我們阿拉善牧區肉蓯蓉土特產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我們主要分享肉蓯蓉養生知識,肉蓯蓉辨別的知識、以及分享阿拉善肉蓯蓉的產地價格實時調動。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文:花木君 比如番荔枝科有120餘屬2100餘種,其中我國就分布有24屬100餘種,其中有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那就是——蕉木。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花木君關於蕨類植物,我們前面介紹了很多種類,其中有高大如樹的桫欏和鐵樹,有幼小的翠雲草石松,有葉片優美的鐵線蕨,有形態奇特的鹿角蕨等等,今天我們給花友介紹一種以我國國家命名的珍稀蕨類植物,那就是——中國蕨。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文:花木君在1999年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後,受相關法規保護,大多數物種都在分布地建立了保護區,因而得到較好的保護,並且有的植物被研發出更多的價值,從而得以形成規模化培育栽種,為當地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 肉蓯蓉區別究竟有哪些?為什麼選擇肉蓯蓉-漠北至尊
    我們都知道肉蓯蓉的種類很多,但是肉蓯蓉也是分等級的,這肉蓯蓉中最好的莫過於油蓯蓉了,這種數量比肉蓯蓉的數量更少,而且相比於價格,油蓯蓉的價格比肉蓯蓉的價格更貴一些。最近有很多的粉絲們問我,怎麼去吃油蓯蓉其實這種油蓯蓉的吃法有很多,而且在油蓯蓉加熱之後會變得很軟,這也是油蓯蓉獨有的特點,而且一般的肉蓯蓉根本沒有著等功效。肉蓯蓉這等體型較大的食材,它一般常見於長柱型,而且有這不錯的功效作用目前在我國少部分地區有分布。
  • 蓯蓉的功效與作用,蓯蓉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肉蓯蓉是我們熟悉的一種中藥材,因為肉蓯蓉的滋補功效是很強的,特別對男性朋友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所以說肉蓯蓉成為了大家會經常服用的一種中藥材,那麼既然肉蓯蓉是非常不錯的,具體我們服用肉蓯蓉能夠有哪些好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蓯蓉的功效與作用,蓯蓉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食蟲植物|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貉藻
    食蟲植物|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貉藻捕蟲堇然而相比世界上其他地域,我國的食蟲植物種類相對較少,被列為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的更是鳳毛麟角。在我國稀少的食蟲植物裡面,其中有一種,是國家Ⅰ級保護瀕危植物,這就是——貉藻。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蘭花中的「熊貓」——火焰蘭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蘭花中的「熊貓」——火焰蘭文:花木君蘭花是我國最著名的傳統花卉,有「國蘭」美譽。二、火焰蘭和雲南火焰蘭的鑑賞辨識1、火焰蘭植株高大,葉片整齊,排列有序,花朵繁茂,花色絢麗熱烈,猶如一片火焰,花期跨越春天和夏天,一般可開25—30天,是蘭花中花姿極為優美的種類,具有很高的的觀賞價值。
  • 雲南口岸首次截獲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不老草」草蓯蓉
    央廣網西雙版納9月30日消息(記者 李騰飛)9月28日,昆明海關隸屬勐臘海關關員在磨憨口岸對入境車輛實施登臨查驗時,現場截獲多種夾帶植物產品,經送實驗室鑑定確認其為草蓯蓉、東革阿里等,其中草蓯蓉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該植物為雲南口岸首次截獲。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布袋蘭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布袋蘭蘭科是一個大科,全科約有700屬20000種,其中我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而且,很多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蘭花品種,堪稱「蘭花王國」。布袋蘭屬全屬約1-2種,我國僅分布1種,主要分布在吉林(長白山)、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甘肅南部(白龍江流域)、陝西太白山和四川西北部(松潘、金川)等地,生於生於高山灌叢下或山地林下,另外日本、俄羅斯以及北歐和北美也有分布。
  • 這野草像苞米,又叫「草蓯蓉」,老農賣百元一斤,你有沒有見過?
    農村佔地極廣,遼闊的地域中存在了平原、山地、丘陵等各種地形,不同的地貌也使得物種之間衍生了差異性,一些奇特的物種更是能超出你的想像,稍一了解便能感受到自己的認知是多麼淺薄。比如農村中的一些奇特植物往往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即便見多識廣的農村人有時候也難免低估其價值,導致虧損。
  • 國家Ⅱ級瀕危植物|北方特有的慈姑屬物種——浮葉慈姑
    國家Ⅱ級瀕危植物|北方特有的慈姑屬物種——浮葉慈姑文:花木君在北宋《圖經本草》(1060年)首次將慈姑與荸薺(鳧茈)明確予以區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也對慈姑與荸薺(烏芋)進行了辨識區別。然而,其後人們仍然不時將「烏芋」作為「慈姑」的別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