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つけ」「バカ言え」「ふざけろ」,不知道大家平時在看動漫以及日本影視劇時有沒有見過類似的表達呢?這類表達看起來是命令形,但是卻理解為「少騙人了」、「別說傻話了」、「別開玩笑了」。明明是命令形卻翻譯成禁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現代日語中「噓つけ」=「噓つくな」,「バカ言え」=「バカ言うな」,「ふざけろ」=「ふざけるな」,以上幾種表達看上去雖然是命令,但卻理解為禁止的含義,這已經是日本人的共識。
據日本的語言學家研究,「噓つけ」的用法早在18世紀便已經出現,「バカ言え」出現在19世紀,「ふざけろ」則是在上世紀末才出現的用法。關於以上用法,小學館的『日本國語大辭典』和『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辭典』中有以下解釋:
「うそを吐け」うそをつくならつけ、こちらにはわかっているぞという気持ちで、相手の言ったことが本當でないのをとがめて言う表現。うそを言うな。うそを言え。『日本國語大辭典』
「噓をつけ」噓だということは分かっている、噓がつきたければ勝手についていろ、自分は信用しないの意で、相手の言ったことが本當でないのをとがめていう表現。噓をいえ。『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辭典』
「要說謊就說吧,不過我早就看穿了」,「噓をつけ」的表達中暗含以上的語感,責備對方所說並非實話。同樣「バカ言え」可以理解為「你要說傻話就說吧,反正我已經看穿了」,「ふざけろ」則可以理解為「要開玩笑就開吧,不過我不會覺得是玩笑」。
日語中一般的命令形都是在動作發生前使用,而「噓をつけ」這種作為禁止的表達,則是在動作發生之後使用。動作發生之後,命令形便不再具有命令形原本的功能,因此針對已經發生的動作所使用的的命令形,實際上發揮的是其他功能,在這裡就是禁止,並含有一定的非難、責備之意。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該用法是命令形的放任用法。例如在父母訓斥孩子的場景中,父母可能會說「勝手にしろ!」(隨你便吧,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吧),當然此時父母的心裡的想法肯定是「勝手にしてはいけない」「勝手にするな」(不可以那麼任性)。而比起「勝手にするな」,「勝手にしろ!」的表達往往伴隨著「しかし、その後の面倒はみないからな」(我不管了,後果你自己承擔)的語感,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更能體現說話人內心的不滿和憤怒,含有責備的語感。
日語中的此類表達除了上面提到的,常用的還有「ほざけ」「冗談言え」「馬鹿も休み休み言え」等等,當然隨著語言的不斷發展,以後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同類表達。其實中文裡也有類似的說法,如「你再說一遍」,看似是命令,實則暗含「你再說一遍試試,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等含義,這時候如果對方不識趣真的又說了一遍,可能就要拳腳相向了。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中留言,小編會在能力範圍內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