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說了「何もない」其實是一個病句,是中國人自創的中式日語。
看到有讀者問我,「所以,為什么妹子聽到你的回覆就神色不好了呢?」
這點我有點不好意思,前文竟然把這點給忘記了,本文補一下。
我問了九州妹子,如果對方問:「どうしたの?」,而我想表達:「沒什麼,I'm OK」這樣的回應的話,應該怎麼說。
她回答:很簡單
跟朋友的回答是:「なんでもない」、「大丈夫」。普通關係的話:「なんでもないです」、「大丈夫です」不過,九州妹子說,我當時不論是說:「何でもない」「大丈夫です」或者是本州妹子能理解的錯誤造句「何もない」,都不會讓她心情好一些。
因為,有可能,本州妹子在等著我說;「いいえ、別に」(此處應有吃驚的emoji)
別に
這個詞,有時候可以代替「大丈夫」使用,代表「沒什麼」的意思。但是:
這個詞帶著很強的否定意味。在談論一些不感興趣的話題時,若使用該詞,很容易傳達出不高興的情緒。所以「別に」不是一個表達平和淡定、雀躍心情的用詞。
可是為什么九州妹子會說,本州妹子其實更希望我說「別に」呢?
作為口頭禪的時候,這句話只能用在朋友之間,並且是小孩子和年輕人拿來表達不高興的用詞。
日語有很多詞,都有隱藏的含義。
「別に」表面上說的是「沒什麼」,但帶著一種不高興的隱藏含義放在戀人身上,就是「我不開心/我很傷心,我在強撐」,撒嬌式的彆扭情緒。因此,在用「別に」回答本州妹子「我沒事」的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其實我還是很在意之前我們兩個吵架的事情」的隱藏含義,這是女孩子的思維模式,所以當時我沒懂。
「別に」和「大丈夫」「何でもない」各自所表達的隱藏含義
這個詞的隱藏含義,已經在上面解釋過了,所以這一段只說「大丈夫」和「何でもない」
①「大丈夫」
大家看到上面的詞義解釋了,「大丈夫」本身就表示可靠,放心的「沒問題」,所以它的隱藏含義是,自己可以承受本次話題內容的反面結果,但對正面的結果其實更有信心。
比如:
彼に任せておけば大丈夫だ(交給他就完全沒問題了 (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②「何でも無い」
這是一句慣用語,形容事情微小,不值得一提,「大丈夫」都還有些正負兩面的擔心程度,這裡就完全不在意。
比如:
どうしたの?なんでもないよ(怎麼了?沒事(不用放在心上)
「別に」屬於肯定否定同形副詞
後面一般伴隨著否定或者取消的表達,表示「沒有什麼特別的」
別に用はありません。(也沒有什麼事)別に興味がありません。(沒什麼興趣)別に大したことではありません。(不是多大點事。)「別に」可以與其他三個連用,表示【特別、並、根本】的一個強調
①和「何も......ない」連用
何を持ってるの?別に何も持ってないよ(你拿著什麼?並沒有拿什麼東西。)②和「大丈夫」連用,
ごめんなさい。別に大丈夫だよ(對不起,並沒什麼問題。)③和「何でもない」連用
彼女のことが好き?別に好きでもなんでもない(你喜歡她?特別強調根本談不上喜歡)
總結
日語很多詞語除了敬體和簡體之分以外,還有隱藏的含義,這符合日語曖昧的語言習慣,日本人在交談中,通過用詞就能判斷其隱藏的含義。
而辭書裡面只會標註字面含義,所以我們在學習之後,很多時候不知道其單詞中的隱藏含義,就不太能明白日本人曖昧的交流方法,所以總覺得日本人話沒有說完。
但實際上日本人用了這些帶有含義的詞彙以後,他們自己覺得其實說的挺圓滿的。
因此,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時候,一定要多花一點點時間,了解一下單詞背後的語義,才能真正了解日語交流的真髓。
最後,祝大家日語進步,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