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2020-12-16 財經網

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一帶一路」項目總投資1.88萬億美元,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絡等核心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形成。多國推出發展戰略,為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國際合作開拓新的平臺和機制,綠色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將會成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潮流。

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共發生超過800宗交易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併購交易,整體交易規模約4300億美元。中國少數龍頭企業跟隨「一帶一路」倡議戰略布局全球市場,未來預計將加大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投資與布局。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金融行業堅定地推進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中國和參與國之間的跨境電商業務。截至2020年1月,中國已與22個參與國家和地區籤署了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並建立了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2019年,中國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19.7萬億元,同比增長23%。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促進下,電信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中,IDC領域提供了大量的投資機會。數據顯示,全球IDC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821億元,增至2020年的預計9144億元,近5年增速均在20%以上。

「四大支柱行業發展將會為全球化帶來強大驅動力。」 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表示,倡議驅動下的全球貿易很大程度上以跨境電子商務為載體,跨境電商的成功則取決於四大支柱行業在「一帶一路」參與國的綜合發展,其投資規模的增幅、效率及品質的改良、跨境多邊互聯互通的程度是全球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

整體來看,中國已是「一帶一路」其中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進口額佔世界進口總額10%以上。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累計進出口總值增長1.5%,高於中國全球整體進出口增速的0.7%,為6.75萬億元。

全球化進程之下,由於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和較多的應用場景,給予年輕創業者無限的發展空間,極大的優化全球經濟結構的中小企業群的發展並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未來10至20年,中國很多省份將湧現出『隱形冠軍」,黃耀分析,特別是在一些小眾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融資與併購部主管合伙人陳志堅認為,中長期看RCEP將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幅提升中國優勢產業和優秀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更多有實力的中資企業「走出去

(編輯:文靜)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普華永道: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等是驅動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換換)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
  • 「一帶一路」怎麼做?成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份報告這樣說
    四川在線記者高杲 彭瑀珩11月24日,普華永道在成都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研究報告,這也是該報告首次在城市站發布。通過長期追蹤和研究「一帶一路」的發展動態,普華永道觀察到,「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報告同時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普華永道在青分享「一帶一路」
    報告指出,中國已是「一帶一路」其中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進口額佔世界進口總額的10%以上,在全球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為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貿易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 獨家:「一帶一路」與拉美十國調研報告
    而這一切都是在美國阻止「一帶一路」進入拉美地區的情況下發生的。為什麼牙買加不懼怕美國的恐嚇?牙買加是一個農業、工業水平相對落後的小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旅遊業,長期以來依靠農產品和礦石出口換取外匯,進口幾乎所有的消費品,日子過得有點入不敷出。其最大的進口與出口來源地均是美國。此外,牙買加還是拉美地區為數不多的講英語國家。
  • 「河北製造」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今年上半年,河鋼塞鋼鐵、鋼、材產量分別完成84.83萬噸、94.57萬噸、81.8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05%、5.1%、5%,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河鋼塞鋼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依託「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河北製造正在積極「走出去」。
  • 從競爭到競合 城市價值凸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
    自2019年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基於包容共享的發展視角,構建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及「一帶一路」潛力城市指數。2020年,中規院對疫情衝擊下的全球化熱點和趨勢作出新觀察,對全球化壓力測試下的全球城市表現進行了新評估,發布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
  • 「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中國已多次表示,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貢獻,而「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必將從中受益。這是一條「復甦之路」,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中方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卻實現逆勢增長。
  • 「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在成都成立
    會上,「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正式成立。據了解,「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中白產業園、中老磨憨-磨丁經濟開發區、羅茲產業園、泰國產業園、布列斯特市、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馬產業園等共同參與組建。該聯盟的各個成員將發揮各國園區產業優勢,藉助亞蓉歐通道串聯供應鏈上下遊環節,共同促進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
  • 中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中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推動參與國增加對中國的出口機會,助力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極大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參與國的貿易和投資。」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題研討會...
    2020年7月10日,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指導下,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辦,大連海事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和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協辦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廣州兩地線上召開。
  • 2019中國紡織業「一帶一路」大會:聚焦國際布局大勢,共建全球紡織...
    中紡聯副會長、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會長徐迎新在歡迎致辭中對出席本次會議的全球24個國家的代表們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表示,中國紡織服裝業作為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導和示範性產業,在沿線的合作碩果纍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偉大事業的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了自身獨特的橋梁紐帶和建設性作用。
  •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貿易暢通」雲上高級研修班開班
    (圖為研修班現場)"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培養了來自全球26個國家的47名"一帶一路"國際公共管理碩士和中國法法律碩士;先後舉辦了10期高級研修班,培訓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406名高級別政府官員
  • 源中國,匯全球 「一帶一路」領袖峰會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周輖)14日,源中國,匯全球 「一帶一路」領袖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由GE和財新媒體聯合主辦,近千位海內外採購施工總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以下簡稱EPC)行業領袖,包括來自中國EPC企業、政策、金融機構和各地區項目業主代表齊聚一堂,就如何把握「一帶一路」倡議良機,建立「源中國,匯全球」全產業全球性協作機制,加速推進中國海外工程總包業務向「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拓展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 關注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與主要問題
    為全面充分地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環境保護立法的進展,2020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在萬科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開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保立法、政策與中資企業環境風險防範」專題研究,並發布了報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狀況與主要問題》。本文為該報告相關章節內容摘選。
  • 數位化跨太平洋「一帶一路」意義重大
    原標題:數位化跨太平洋「一帶一路」意義重大 全球化進程並未放緩,其形式正在變化。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數字全球化:全球流動的新時代》指出,數據跨境流動比全球貨物貿易更具經濟意義。 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相連,在過去的十年中,跨境帶寬使用增加了45倍。
  • 「一帶一路」汽車產業對外開放年度詞語
    又到歲末盤點時,「一帶一路」,唯一一個入選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兩大榜單。可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在新形勢下中國推進對外合作的總體構想對國民生活的重要性,同樣,「一帶一路」已經、正在和將要深度影響著汽車產業發展。
  • 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盡顯一帶一路「掌上乾坤」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近日透露,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目前,中歐班列運力增長已經趕不上需求增加。(12月7日 經濟日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今年的國際貿易和物流帶來巨大衝擊,但中歐班列卻實現逆勢增長,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 「一帶一路」為國際貿易打造「綠色通道」
    「一帶一路」自提出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其跨度之廣、涉及之寬、縱度之深,無不讓人稱之為「大手筆」。因為「一帶一路」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地區經濟戰略,它的使命,是構建一個充滿活力、更具創新的「大舞臺」。而承擔主要運輸的鐵路,讓「開場戲」演的格外精彩。
  • 一帶一路讓疫情下的中國外貿逆勢進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展望,預計將從4月預測的萎縮3%進一步下調。IMF將於6月24日發布新的預測。IMF之前在4月中發布季度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曾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萎縮3%。世界銀行上周發布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則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臺資法藍瓷CEO陳立恆:把握「一帶一路」與「金磚」機遇 加速貿易暢通
    一帶一路暨金磚五國文創實驗室其中的布置和展品蘊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元素一帶一路暨金磚五國文創實驗室是一個開放空間和平臺加速貿易流程央廣網廈門10月25日消息(記者呂貝娜) 日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