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一帶一路」項目總投資1.88萬億美元,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絡等核心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形成。多國推出發展戰略,為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國際合作開拓新的平臺和機制,綠色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將會成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潮流。
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共發生超過800宗交易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併購交易,整體交易規模約4300億美元。中國少數龍頭企業跟隨「一帶一路」倡議戰略布局全球市場,未來預計將加大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投資與布局。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金融行業堅定地推進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中國和參與國之間的跨境電商業務。截至2020年1月,中國已與22個參與國家和地區籤署了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並建立了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2019年,中國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19.7萬億元,同比增長23%。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促進下,電信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中,IDC領域提供了大量的投資機會。數據顯示,全球IDC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821億元,增至2020年的預計9144億元,近5年增速均在20%以上。
「四大支柱行業發展將會為全球化帶來強大驅動力。」 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表示,倡議驅動下的全球貿易很大程度上以跨境電子商務為載體,跨境電商的成功則取決於四大支柱行業在「一帶一路」參與國的綜合發展,其投資規模的增幅、效率及品質的改良、跨境多邊互聯互通的程度是全球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
整體來看,中國已是「一帶一路」其中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進口額佔世界進口總額10%以上。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累計進出口總值增長1.5%,高於中國全球整體進出口增速的0.7%,為6.75萬億元。
全球化進程之下,由於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和較多的應用場景,給予年輕創業者無限的發展空間,極大的優化全球經濟結構的中小企業群的發展並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未來10至20年,中國很多省份將湧現出『隱形冠軍』」,黃耀分析,特別是在一些小眾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融資與併購部主管合伙人陳志堅認為,中長期看RCEP將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幅提升中國優勢產業和優秀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更多有實力的中資企業「走出去」。
(編輯:文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