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汽車產業對外開放年度詞語

2020-12-17 騰訊汽車

又到歲末盤點時,「一帶一路」,唯一一個入選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兩大榜單。可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在新形勢下中國推進對外合作的總體構想對國民生活的重要性,同樣,「一帶一路」已經、正在和將要深度影響著汽車產業發展。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北線: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中線:北京——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奈洛比——雅典——威尼斯

看到這連串還不完整的幹線代表性國家和城市,更多沿線國家隨即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編織成一個個重要的經濟帶或經濟區,在商界人士的腦海裡會有更多掘金的遐想。

在前天即12月24日,外交部長王毅在2014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上表示,「一帶一路」構想提出一年來,已經有沿線5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參與,並願同各自的發展戰略相互對接。這些沿線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足可見其龐大體量,不僅對中國是重要的,對於世界也是極為重要的,汽車產業更要大受其影響。

重要帶動

中國的汽車產業已經如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般,汽車產業發展增速進入換檔期,結構調整進入陣痛期,客觀上也存在產能的結構性過剩問題,而中國已然成為汽車生產大國,而是出口小國,成為製造大國,卻是品牌小國。而這些正需要有「一帶一路」這樣一個平臺和機制,吸引相關國家對中國汽車產業的關注,繼而成為中國汽車產品出口的目標國家,化解正在不斷凸顯的國內產能過剩問題。而「一帶一路」沿線的50多個國家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正符合當前中國汽車產品的主體消費市場定位,有廣闊的市場和較大的潛力可資挖掘,這主要會擴大乘用車的出口。

在過剩產能之外,中國還有過剩的外匯資產,與其趴在美國,不如去國外直接投資,進而帶動對外工程承包項下的設備出口。而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欠缺,中國正可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11月8日,國家主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還將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商用車作為工程設備的主體,正可以大顯身手,前景可期。

重要通道

原本跨度高達上萬公裡、途徑多個國家的中歐鐵路貨運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今天「渝新歐」、「義新歐」、「鄭歐」都成為了現實。

「渝新歐」是指利用南線歐亞大陸橋這條國際鐵路通道,從重慶出發,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向西過北疆鐵路,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長11179公裡。我們出口運給歐洲國家的是重慶產的電子產品,載回來的是進口整車及零部件,首趟渝新歐回程班列就是長安福特專列,進口了溫控器、傳感器、散熱器、連杆總成等關鍵零部件386個品種,將海運原本的60天時間縮短為18天。

25日昨天,「渝新歐」又創下了又一個第一,從德國杜伊斯堡運來的16輛路虎、奔馳抵達重慶整車進口口岸,這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迎來的首批平行進口車,價格將比傳統代理經銷渠道低15%-20%。

鄭歐班列在過去一個多月雖然只完成兩單進口10輛路虎車,近期還將進口第三批20輛車,但畢竟這是可貴的開始。目前,20多個省的經銷商已經就從鄭州口岸進口整車事宜進行洽談,每年僅鄭州所在的河南省就銷售進口歐洲車2萬輛。

「義新歐」更是將中歐鐵路中國一側的起點由西部的重慶東移到幾近沿海的義烏,在將義烏小商品輸出到中亞五國和歐洲的同時也需要將歐洲的商品回運到中國,進口整車及零部件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選擇。鄰近的上海大眾長三角工廠也都可以考慮利用這個渠道。

重要窗口

自貿區作為我國政府「一帶一路」的現實抓手,繼去年上海自貿區獲批以後,半個月前的12日,國務院又決定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無疑,這四個自貿區也都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側的重要支點和橋頭堡,而且也是中國每年100多萬輛進口車的主要口岸所在地,僅天津就進口了全國的半數。

更具意義的是,平行進口的主要平臺過去也潛藏其中,全國每年10萬輛左右的平行進口車中有7萬輛是在天津口岸實現的,而同期上海進口量只有1000輛,所以上海、天津都在較著勁爭著做全國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上海小勝一籌,在10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明確了要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除了上海、天津外,全國的18個整車口岸中廣東、福建還有3個,分別是廣州黃埔、深圳黃崗、福州江陰,黃埔和江陰的進口量分列全國第三、第五,中國汽車進口除了上述幾家,其他口岸的進口數字還比較可憐。面對平行進口的商機暨挑戰,這3個口岸也只有及時跟進勇於前衝,別無選擇。

重要布局

近兩年,成渝隆起了新的中國汽車產業帶,上海大眾、陝汽都在新疆汽車投資建廠,過去我們更多想到的是西部大開發,但卻沒有想到會契合中央「一帶一路」的戰略舉措。反過來,「一帶一路」也在牽動著車企的布局,近期,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又將在新疆聯手投資1億歐元建設試車場。

「一帶一路」,一個中國的年度詞語,正在「帶」動中國汽車產業產生重要變革,正在將中國汽車產業引上更加開放之「路」。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汽車(微博)獨家稿件,版權為騰訊汽車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騰訊汽車)及作者,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在「一帶一路」上奔馳的廣西汽車集團
    巧借「一帶一路」春風,廣西汽車集團在海外把握髮展契機,一方面,擴寬產業發展格局,2017年7月在印度尼西亞建成首個海外零部件製造基地,2019年4月在印度再次建立生產基地;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外部市場,觀光車和客車產品「跑」向越南、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河北製造」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通過導入先進的工藝,圖拉州工廠不僅展現出中國汽車製造水平新高度,更引領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由以往的產品貿易輸入轉向工藝技術的標準輸出,帶動當地形成汽車製造產業群和下遊產業鏈,推動當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一座鋼廠幸福一座城市」,今年4月中宣部發布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管理團隊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 「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在成都成立
    會上,「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正式成立。據了解,「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中白產業園、中老磨憨-磨丁經濟開發區、羅茲產業園、泰國產業園、布列斯特市、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馬產業園等共同參與組建。該聯盟的各個成員將發揮各國園區產業優勢,藉助亞蓉歐通道串聯供應鏈上下遊環節,共同促進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
  • 「「一帶一路」創新工坊」漢歐班列:打開中部對外開放新窗口
    2012年10月開通,2014年3月常態化運營,漢歐班列成了穿梭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它把武漢及周邊地區生產的汽車配件、電子設備、紡織服裝等產品運往歐洲,也從歐洲運回湖北工業生產所需要的棉紗、紙漿等原材料。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舉行2020年度視頻會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舉行2020年度視頻會議 2020-12-19 02:48:312020年度視頻會議  2020年12月18日,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
  • 借力「一帶一路」中國與東協共享新能源汽車蛋糕
    中新社柳州9月17日電 (林馨 朱柳融)「一帶一路為中國和東協共建新能源汽車市場創造良機,中國和東協可共享這個大蛋糕。」正在廣西柳州舉行的中國—東協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方海峰道出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增長點。
  • 成都青白江打造「一帶一路」農業對外開放合作高地
    近年來,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藉助國際鐵路港,青白江一躍成為西部開放的樞紐和前沿,也讓青白江農業找到了發力點和突破口。不沿海不沿邊的青白江,先後獲批中國(四川)白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成為我國長江經濟帶上「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一進一出」之間,青白江農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一方面,隨著老工業基地轉型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探索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焦點。
  • 報告: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發展空間——成都青白江區打造「一帶一路」農業對外開放合作高地
    近年來,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藉助國際鐵路港,青白江區一躍成為西部開放的樞紐和前沿,也讓當地農業找到了發力點和突破口。不沿海不沿邊的青白江,先後獲批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成為我國長江經濟帶上「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一進一出」之間,青白江農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一方面,隨著老工業基地轉型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探索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焦點。
  • 「一帶一路」成年度熱詞 海外華僑華人大有可為
    法國《歐洲時報》刊文稱,「一帶一路」可以稱得上是年度熱詞。眼下,無論全球的、局域的、中外雙邊的經濟活動,還是各種專題的國際峰會、論壇、研討會、博覽會,都離不開「一帶一路」。  在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被認為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支點,也是沿線各國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偉大事業。因此從政府到民間,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遺餘力。各國政府和民間組織也對此積極響應。
  • 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建指數發布
    來源:海外網12月2日,在澳門第十一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以下簡稱「承包商會」)房秋晨會長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穩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
  • 國家信息中心與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在京籤署「一帶一路」數據建設...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與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理事會主席林建嶽出席籤約儀式並見籤。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於施洋與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基金會主席潘蘇通代表雙方籤約。程曉波表示,雙方籤署「一帶一路」數據建設合作備忘錄,以國家信息中心在大數據方面的優勢,助力總商會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
  • 中國(西部)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一帶一路」論壇在南充舉行
    9月17日,中國(西部)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一帶一路」論壇在南充舉行。記者 劉舒藝 攝 9月17日下午,中國(西部)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一帶一路」論壇在南充舉行。
  • 南昌要如何搭「一帶一路」快車 市長這樣說……
    在劉建洋看來,南昌市立足「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定位,充分發揮產業、區位、交通優勢,實施一批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其中,滿載著南昌人民友誼的南昌中歐班列,成了南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之一。
  • 共建「一帶一路」!上市公司前景廣闊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致辭時表示,希望廣大上市公司拓展國際視野,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產能合作,加強科研和產業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創新合作的高地;堅持合規共贏,遵守所在國法律和國際規則,堅持綠色發展、共享發展。
  • 聚焦「一帶一路」丨侯永志:緊扣「一帶一路」機遇 提升區域協調...
    值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重新審視「一帶一路」將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帶來哪些重要機遇,從而更好地提升區域間合作開放水平,繼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顯得至關重要。就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
  • 一帶一路 產業鋪路 嵊州特色產業走進馬來西亞
    應馬拉西亞沙巴中國總商會邀請,「一帶一路,產業鋪路」嵊州特色產業民間國際交流活動於7月22日至26日在馬來西亞沙巴州舉行。嵊州企業代表團由生態農業、特色小吃、製冷配件、領帶色織、花卉苗木、機電廚具等行業企業組成。
  • 王國生率河南代表團走進盧森堡德國俄羅斯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省委書記王國生率領河南省代表團於7月9日至18日應邀對盧森堡、德國、俄羅斯進行友好訪問,推動河南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務實合作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深度溝通,積極宣介"一帶一路"  "去年6月份,貝泰爾首相訪問中國,在與習近平主席會見時,達成了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共識,把河南與盧森堡的合作推到了新的階段。"王國生在與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會見時說,河南把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任務、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正朝著打造航空物流"雙樞紐"一步步邁進。
  • 攜手謀發展 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多園區成立「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已超4600列,拉動進出口貿易額超200億美元,其中超60%的貨源來自四川省,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外貿發展。本次大會上舉行了「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儀式,該「聯盟」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中白產業園、中老磨憨-磨丁經濟開發區、羅茲產業園、泰國產業園、布列斯特市、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馬產業園等共同參與組建。該聯盟的各個成員將發揮各國園區產業優勢,藉助亞蓉歐通道串聯供應鏈上下遊環節,共同促進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
  • 博世集團董事:"一帶一路"為跨國企業提供大量機遇
    (原標題:博世集團董事彼得·蒂羅勒:"一帶一路"為跨國企業提供大量機遇)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彼得·蒂羅勒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從而實現廣泛的共同繁榮,是「明智之舉」,為包括博世在內的跨國企業提供了大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