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讓你明白原來人生可以這樣活

2020-12-22 明德易道

「天不生仲尼,如萬古長夜」。

這裡說的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在中華兩千多年歷史發展中的偉大貢獻。

其實,真實的孔子,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諄諄善誘地引領著我們。

《論語》裡的所有言語,不過是讓我們靈活地去進行深入的思考,然後做出自己相對合情合理的選擇。

而孔子,就是一位偉大的領路人。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寓意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智者和仁者?

孔子最初提倡的「三達德」為:「智、仁、勇」。

後來,孔子又提倡 「仁、義、禮、智」,到了西漢年間,大儒董仲舒又進一步發展成 「仁、義、禮、智、信」,世稱 「五常德」,意思是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五種道德。

無論是「三達德」還是「五常德」,都有「智和仁」兩德,可見,孔子對這兩德的重視。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原來「智和仁」是兩種道德,而智者和仁者都是具備道德的人。

2、明白了智者和仁者的意思,那這段話的寓意就一目了然了。

具備「智」德的人就會像水一樣,活活潑潑、自自在在、瀟瀟灑灑;具備「仁」德的人就會像山一樣偉岸、崇高、穩健。

後面的「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正是對應著具備這兩種道德以後的結果:

成為智者就會比較靈動、比較快樂;成為仁者就會比較寧靜、比較長壽。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包含的哲理

明白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寓意,那其中包含著什麼哲理呢?

1、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成為具備「智」德和「仁」德的人。

2、「智」德和「仁」德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就像「水離不開山、山也離不開水」一樣。

孔子用「山水」引領我們:感悟「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的人生智慧,像水一樣深邃寬廣、像山一樣高瞻遠矚。

3、「水」的深廣、山的高遠。一上一下、一高一深。孔子正是運用這種對比的方法,告訴我們一個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顯仁藏智」。

「仁」德要像山一樣高潔、偉大,才能更好的廣泛傳播於天下; "智」德要像水一樣深藏不露、波瀾不驚,才能更好的繼續成長的力量。

學習聖人智慧,不斷成長自己

一部《論語》,千言萬語。孔子正是用這樣一段段的言話,引領著我們去感悟一個個的人生哲理。

多位西方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建議:「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感悟「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所包含的高深的哲理,我們當勤而踐行之!

相關焦點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顯仁藏智的人生智慧,心境超凡脫俗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的語錄,其中有無數經典的至理名言,「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就是其中的一句。這句話飽含著濃縮的人生智慧,我們認真地參詳領悟這其中深刻的內涵和哲理,心境必定會有一個的巨大提升,到達超凡脫俗的境界。
  • 你知道成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含義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成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說的,但以前一直不解其意,按字面意思,「知者樂水」就是聰明的人喜歡水;「仁者樂山」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但是為什麼這樣,始終也沒搞明白,一直到讀了《論語》和看了南懷瑾老先生的解釋,才恍然大悟,咱們先看《論語》裡的原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按原來的理解,水裡的魚、烏龜、泥鰍應該都算是智者了;山上的老虎、獅子、猴子都應該算是仁者了,這顯然是大錯特錯了。
  • 【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記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說聰明人樂於水,有仁德的人樂於山。對此說法,他的幾位弟子有不同的理解。顏回卻這樣回答:「一個有智慧的人,首先表現為有自知之明,才能有可能了解別人;一個有仁德的人,首先應該自愛,才有可能愛護別人。」孔子聽後,十分高興。脫口說出:「顏回的主張,正是士君子的主張。比別人都高出一籌啊!」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孔子一生的作為就已有了答案,他一生中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古人學習,通過接觸社會,廣泛向社會學習。
  • 讀懂了歐陽修,才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
    讀過他的《醉翁亭記》,卻不明白為何評價兩端,贊其樂觀曠達者有之,評價消極頹然者亦有之。南懷瑾先生曾說:「順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無窮壓力之中時,才會在苦痛之中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走過順境,也扛過逆境的歐陽修,比常人更懂人生的滋味。
  • 感悟人生的句子配圖,讀懂一半就可以受用終生!
    刀柄就在我們手中,因為用心與勤奮,我們鋒芒四射,璀璨了生命,升華了靈魂;因為粗心與懈怠,我們麻木愚鈍,磨卷了刀刃,蹉跎了人生。2. 水的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用一杯水的單純,去面對一輩子的複雜。3. 人生欲少則苦少,言少則禍少。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什麼意思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選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說,仁厚的人喜歡山,智慧的人喜歡水。字面上看,普遍說成是指人喜歡山水的一種極致的心境和意念。但是深問一句,為什麼喜歡山的人就一定是仁厚的,喜歡水的人就一定是智慧的呢?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10句人生語錄,讓你明白現實的殘酷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人生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都說《百年孤獨》是一本正經在胡說,讀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懂的人很少,但是我卻認為,這本書一旦讀懂,你便真正懂了人生,懂了現實。《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
  • 什麼才是人生真味?王維這首詩就是最好的回答,讀懂後心如止水!
    在此世上,有人在為名而奔波,有人被利所奴役,大多都鎮日匆匆如紛紛不定的微小塵埃,但是所追求的東西到頭來也不過是空如夢幻;有人抱怨命運不公,有人嗟嘆生活太累,其實道苦喊累無非是沒有領會到人生的「真味」;那麼,什麼才是人生真味?王維這首詩就是最好的回答,讀懂後心如止水!
  • 儒家的「山水之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主張「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雍也》,原文即:「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仁者樂山」 ——仁者之樂,就像大山一樣,巋然矗立、崇高、安寧。然而,智者何以樂水?
  • 《滕王閣序》16個金句:讀懂了你可以笑對人生了(五星推薦)
    所以如果你讀懂了《滕王閣序》這15個名句,你便讀懂了《滕王閣序》,就可以笑對人生了。1、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只要保持不老的靈魂,年老之軀依然可以發光發熱。有感於此,小古自創詩一首《老當益壯》:呦呦九十獲諾獎,蘭娟七十戰新冠。今人莫嘆非年少,南山蘭娟尚青春。3、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 「上善若水」是什麼善什麼水,你知道嗎?
    人體70%以上都是水 ,維持著生命的新陳代謝。我們每天從大河從井中取水飲用,自來水公司從水庫抽水輸送到千家萬戶,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喝純淨水、礦泉水,沒人敢說離開水能活下去的。有人統計,正常的人離開水最多能活七天。
  • 男人是否愛你,讀懂「十六個字」,就明白了
    想要把握緣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當,愛情遇到磕磕碰碰,忍不住想要放手時,方才會意識到,原來想要放棄,也需要莫大的勇氣。想愛的人,時常會錯過;不愛的人,也會在悄然之間變得難捨。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 早安| 沒必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這是你的人生, 你得為自己而活。
    一個專注0基礎免費學烘焙的平臺《早安語錄》第839沒必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是你的人生,你得為自己而活。下了決心要做的事要保持不動聲色卻滿心澎湃人表達的永遠不是他所說的內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後來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別是悄無聲息的,甚至要很多年後自己才明白,原來那天的相見,竟然已是最後一面。此後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沒有再重逢。
  • 殘荷似一面鏡子,你讀懂了它就讀懂了人生
    殘荷就像一面鏡子,如果你讀懂了她,也許就讀懂了人生。」壹粉說。
  • 讀懂《滕王閣序》10句名言,就可以笑對人生
    除此之外,《滕王閣序》中還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與喟嘆。如果我們讀懂了《滕王閣序》的10個名句,就可笑對人生。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感悟】這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屬於你的,包括你最愛的人,養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財富,你的身體,最後也會回歸塵土。凡事緣起緣滅,強求不得。人生如夢,過好當下,別等失去才懂得珍惜。人生很短,趁現在還來得及,去見你想見的人,做你想做的事,過你想要的生活,愛你想愛的人。
  • Pepper不幹家務活 但能讀懂你的喜怒哀樂
    當你想要親親它的時候,Pepper也會仰起頭與人互動。只要在它的視野裡,Pepper就會跟著看到的人進行移動。如果給它更長的時間,它會慢慢讀懂你的喜怒哀樂。  阿里巴巴對未來機器人產業這盤棋的宏遠布局,就這樣從一個身高1.2米、會發出喜怒哀樂表情的機器人Pepper身上落下了第一顆棋子。
  • 水的啟示:看著無風無波,實則具有水滴石穿之力
    坎為水。水與人都生存與天地之間。假如天地沒了,人和水也就沒有了。坎的卦象是,一陽入二陰。所表現出來的是內剛外柔之象。下雨的時候,雨水從天而降,匯入江河湖泊,或者滲入地底以供我們使用。有了天地的互動,才有我們看到的水。水,我們看著它很柔,你讓它是什麼形狀就是什麼形狀。實際上它柔中包含著陽剛。所以我們才有成語「水滴石穿」這樣的說法。孔子說「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將水的外柔內剛,看成是一種善於隱藏,為了長久地發揮作用。我們誇獎人「大智若愚」,正是如此。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從選擇山水可看出個人性格
    【環球網綜合報導】常言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不同性格的人,喜歡欣賞不一樣的風景。據英國《鏡報》3月9日消息,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為此展開了一系列新的調查,調查結果揭示了人的性格與選擇山水之間的關係。躺在海灘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對每個人而言也許都是一件放鬆身心,愜意無比的事。
  • 悟透人生的句子,透徹經典,句句入心
    一 * 人生需要看透,但不能看破。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二 * 忙而快樂,是一種無法取代的價值。重點是,如何忙而快樂?為你的理想和興趣而忙的時候,你忙而快樂。這樣的忙本身就有價值。 三 * 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與其耿耿於懷鬱鬱寡歡,倒不如坦坦蕩蕩泰然處之。只有經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