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07:2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陳久忍 楊 鵬
大溪鎮泵與電機產業園 朱海偉 攝
布點建設10個工業小微園、2個飛地園區,總佔地面積約2400畝;安置農民建房3231間(套),總用地面積約575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指標2000畝,佔溫嶺市三年計劃的42.4%……這是近3年溫嶺市大溪鎮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上交出的一份靚麗成績單。
2018年以來,大溪鎮啟動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三年計劃,創新探索土地復墾指標「飛地」集聚建設模式,推進建設用地指標化零為整,全鎮域統籌使用,破解農民建房、成長型企業發展空間等難題,並帶動美麗城鎮創建、美麗村莊建設、「消薄」等工作,實現鎮、企、村三方共贏。
大溪鎮主要負責人介紹,以「飛地」模式為抓手,不僅拓展了發展空間,還基本解決了違章建築安全隱患、村莊居住生產混亂、鎮村利益分配不平衡、拆後利用規劃障礙等四大拆後利用共性難題,實現平安指數、人居環境、經濟效益、產業空間的有效提升。
自我挖潛
開拓發展空間
大溪鎮為浙江省「百億級」工業強鎮,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05家、億元以上企業22家、上市企業2家,被譽為「中國水泵之鄉」。
與各地一樣,隨著土地政策的日益收緊,近年來,大溪鎮土地要素制約問題,越來越突出。農民建房、企業發展都需要空間,而以往每年下撥的土地指標僅為幾十畝,難題怎麼破?
大溪鎮將目光轉向了存量土地資源。作為溫嶺全市面積最大的鎮(街道),大溪鎮鎮域面積130平方公裡,2013年以來累計拆除近違法建築900多萬平方米,產生了大量的空置建設用地。
然而,這些拆后土地,除了部分集中連片的,可以直接用於建設小微園以及宅基地安置外,還有眾多邊角零碎的小塊土地。這些土地性質混雜,面積少則1畝、多則30畝,因無法得到有效利用而被大量閒置,造成土地資源的二次浪費。
為此,大溪鎮抓住作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的政策窗口期,創新探索土地復墾指標「飛地」集聚建設模式,把規劃區外所有村存量建設用地打包成54個土地整理和耕地墾造項目,推動建設用地指標化零為整,並在異地用於工業地產開發,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滿足解決復墾項目所在村零星分布工業點規劃訴求以及小微企業用地需求。
據統計,2013年以來,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大溪鎮共騰出建設用地4000多畝,有效破解了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其中近3年來通過「飛地」模式,盤活建設用地2000多畝,佔溫嶺市三年計劃的42.4%;審批農民建房3231間(套)。
在「飛地」模式下,大溪鎮還以百日攻堅行動、鞋業整治提升、「廠中廠」集中整治等為載體,強勢推進治危拆違工作,整治出大量拆後建設用地。
化零為整
提升產業能級
在大溪鎮環城北路、方巖路兩側,一排排新廠房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裡是佔地1200畝的泵與電機產業園一期所在地,目前已落戶14家泵與電機企業,包括新界泵業、東音泵業等2家上市企業和錢濤泵業、正立電機、青霄科技等8家規上企業。
「泵與電機產業園共涉及前瓦嶼、後瓦嶼、下新建等7村土地,主要通過全域土地整治『飛地』模式,盤活零星拆後復墾土地指標並進行集中建設而來。」大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泵與電機行業是大溪鎮的支柱產業,該產業園規劃面積3000畝,為該鎮泵與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發展空間,從而為溫嶺打造泵與電機千億產業集群助力。
在「飛地」模式下,大溪鎮由政府主導建設方向,全面掌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主動權,集聚各村零星的村留地化零為整集中開發,通過做強小微園區,實現產業空間大升級,產生了1+1>2的效果,並消除了村辦小微園模式下存在的開發成本高、周期長、成效低等問題。
據統計,2018年以來,大溪鎮通過「飛地」模式,解決了除市級以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外的項目用地建設指標,布局規劃了10個小微園區、2個飛地園區,共佔地2400畝,預計新增標準化廠房400萬平方米。
東岸村沙岸工業園佔地總面積近200畝,共有標準化廠房21幢,已引進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19家,工業年產值預計可達到2.5億元。佔地154畝的擔嶼-油嶼飛地園區,通過「飛地」模式,新增標準化廠房面積25萬平方米,可容納小微企業62家,交付投產後,預計產值6億元,實現稅收增收2400萬元。
抱團發展
增強造血功能
「我們購買的沙岸工業園5000多平方米廠房,不到3個月,就全部租出去了。年租金達到107萬元,現在我們村集體年收入已經超過400萬元。」大溪鎮雲溪村黨支部書記趙守良說。
在推行「飛地」模式時,大溪鎮通過精密測算,制定出較強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模式,並儘可能向村級利益傾斜,實現村級資產大增值。同時,通過村集體抱團「飛地」開發工業園區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模式,變輸血為造血,在消除經濟薄弱村和發展村集體經濟上走出了一條獨有的道路。
大溪鎮規定,通過土地出讓建設工業地產的復墾指標,按復墾土地飛出村收益20%、飛入村收益7%,其餘收益為市鎮兩級政府分配,極大地調動了飛出地和飛入村的積極性。據介紹,之前村辦廠房出租年收益不到2萬元/畝,而通過復墾項目指標購買「飛地」工業地產,年租金收益可以達到5萬元/畝。
目前,大溪鎮已制定出臺復墾指標「飛地」使用實施方案,20個村438.5畝復墾指標明確購買「飛地」工業地產或給予資金補助。
園區建設,還給飛入村帶來了額外的收益。沙岸工業園所在的東岸村,已經開起了十幾家餐飲店、小賣部。「園區建起來後,我們出租房租金,已經從兩三百元漲到了五六百元。」東岸村黨總支書記蔡治軍說,等沙岸工業園21幢廠房完全投用後,預計可以集聚5000多人口,到時村裡將更熱鬧,發展更紅火。
(圖片由大溪鎮提供)
16058285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