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發展海洋牧場綜合體 產品融合培育旅遊「打卡地」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鼓勵發展海洋牧場綜合體產品融合培育旅遊「打卡地」

  昨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近日出臺的《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青島市將鼓勵海洋牧場企業積極聯合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拓展海洋牧場功能,打造集漁業生產、海洋體育、商務活動、科普教育、休閒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海洋牧場休閒海釣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的海洋牧場休閒旅遊品牌,將海洋牧場休閒旅遊產品納入旅遊推廣線路。力爭「十四五」規劃期間,全市海洋牧場面積突破15萬畝,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15處以上,培育2至3個海洋牧場休閒旅遊精品項目,打造1~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閒漁業品牌賽事,拉動海洋牧場休閒度假消費

  青島市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

  強化科技創新堅持綠色發展

  《實施方案》重點突出了海洋牧場綠色屬性。海洋牧場通過在一定海域範圍內投放人工魚礁,營造一個適合海洋生物生長與繁殖的環境,使海洋生物資源得以恢復。從去年開始,青島組織對已建成的海洋牧場示範區開展效果評估,發現海洋生物種類及生物量均顯著提升,說明海洋牧場建設對修復海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因此,《實施方案》的第一條任務便是「促進海洋牧場綠色發展」,通過對海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科學評估,探索建立多營養層級立體生態系統,打造環境友好型的海洋牧場示範區。

  近幾年,青島結合海洋牧場建設,舉辦了「航銘海釣」杯潮連島「路亞」海釣大賽等活動,通過同步發展休閒海釣,使海洋牧場產出效益提高約30%。依託「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特色,青島市進一步加強海洋牧場與體育賽事融合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海洋牧場休閒海釣基地,力爭打造1~2項國內外有較高影響力的休閒海釣賽事活動。同時,依託海洋牧場秀麗的海上風光,發展海上旅遊線路,結合海洋牧場海上多功能平臺、綜合體驗中心建設,打造海上觀光、濱海旅遊、食宿康養、垂釣潛水、科普研學於一體的海洋牧場旅遊項目,不斷提升海洋牧場知名度和影響力,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

  推動融合發展拓寬增收渠道

  《實施方案》重點做好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海洋牧場的平臺集成作用,推動海洋牧場與生態養殖、旅遊觀光、休閒垂釣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海洋牧場建設與文化、旅遊等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漁事體驗、漁家樂等綜合性休閒漁業,不斷拓寬漁民增收渠道。

  青島市將積極推進新型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與新型漁港經濟示範區建設協調並進,充分發揮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先行先試和示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提升漁港經濟區整體發展水平,推動漁區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利用青島市海洋科研優勢,推動海洋牧場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重點建設多功能海上綜合平臺、「養殖+休閒」抗風浪網箱、養殖工船、生態型魚礁、遊艇等裝備,提升牧場裝備化水平。同時,青島市積極打造海洋牧場產品推介平臺,努力提升其產品的市場影響力,提高海洋牧場產品品牌知名度,讓更多更好生態、安全的海洋牧場產品走入更多的家庭。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鼓勵發展海洋牧場綜合體產品融合培育旅遊「打卡地」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訊(記者於倢)昨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近日出臺的《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 青島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打卡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通過各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青島日前出臺新政,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據了解,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深入研究了海洋牧場發展優勢及濱海旅遊城市優勢,認為兩者具有很好的鍥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 《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10月29日,市政府印發了《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標誌著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在青島市進入新階段。  一、出臺背景和過程  青島市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近日,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海洋牧場面積突破15萬畝,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15處以上,培育2~3處海洋牧場休閒旅遊精品項目,打造1~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閒漁業品牌賽事,拉動海洋牧場休閒度假消費。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著力推進現代漁業融合發展
    海洋牧場形成了良好的海底生態環境青島市海洋牧場發展優勢與濱海旅遊城市優勢具有很好的契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施方案》重點突出海洋牧場綠色屬性,堅持科技創新驅動,著力推動產業融合。因此,《實施方案》的第一條任務便是「促進海洋牧場綠色發展」,通過對海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科學評估,探索建立多營養層級立體生態系統,打造環境友好型的海洋牧場示範區。海洋牧場作為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離不開海洋技術創新支撐。
  • 青島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記者 白曉 報導  本報青島訊 11月26日,青島市政府舉行發布會透露,青島市近日出臺《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動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凱 青島報導  11月26日,市海洋發展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舉行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布會
  • 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和底線全面推進海洋牧場融合發展威海:120萬畝...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它的年養殖產量約40萬噸,產值約10億元;在生態效益上,相當於植樹造林12萬公頃……」愛蓮灣國家級海洋牧場是一處以海洋科技綜合發展為特色的海上田園綜合體,近年來啟動了以良種繁育、生態養殖和資源修復為重點的海洋牧場建設。
  • 海南發展海洋牧場——南方海洋財富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領海,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蘊藏著巨量的礦產資源,也是國家的戰略安全區域,國人最大的海洋寶庫海洋牧場概念,在國內已經興起了很多年,在渤海,東海和南海,都有一定的推廣和發展。海南島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有一個「海洋牧場」,它是在陸地上建立起來的陸基珊瑚及硨磲養殖基地。珊瑚、硨磲、藻類、魚類等在此人工繁殖,形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經食物鏈多次過濾食用,實現汙染物零排放、養殖零用藥。生長的珊瑚、硨磲放流到海裡用於海洋生態修復。這個牧場設有育苗和養殖兩個區域,整個系統由流動的海水連接起來。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 運用「網際網路+」思維 積極發展向海經濟
    直播日照11月5日訊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市委常委會第96次(擴大)會議指出,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近年來,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創新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堅持陸海統籌,積極建設海上平臺,發展海上旅遊業,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強化全產業鏈打造,將海洋牧場產業涉及的水產種業、海水增養殖業、海工裝備、水產品精深加工等55家大型骨幹龍頭企業納入雁陣型集群,推動煙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成為全省現代海洋產業三大集群之一。
  • 到2022年青島爭取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15處以上
    青島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副總經理汪顯剛說,深海網箱的生長環境與大海沒有區別,加上海洋牧場所在的位置海水不停地流動,這些魚需要不斷地在網箱內遊來遊去,幾個月下來,肉質就變得緊實,接近於純野生魚的品質。隨著漁業轉型升級,走向深遠海成為必然,深海抗風浪網箱養魚已成為青島主導養殖模式。青島市以海洋牧場為平臺,利用牧場區抗風浪網箱資源,大力推廣「南魚北養+燈光誘餌」、不投料綠色養殖模式。
  • 煙臺在百萬畝海域「牧漁耕海」 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促進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組織裝備、育苗、養殖、加工、流通、旅遊企業和科研院校近百家單位共同組建海洋牧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舉辦煙臺市海洋牧場發展論壇、煙臺海洋牧場產品博覽會,共同促進現代化海洋牧場的產業化發展。今年,煙臺新增省級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8家,總數達到19家,佔全省1/3。
  • 海鮮正當季,海洋牧場成網紅打卡地
    為讓遊客能夠更多了解海洋,海洋牧場工作人員在平臺周圍放養了不少海產品,讓大家近距離體驗大海生活。小遊客陽陽鼓足勇氣摸了摸「氣鼓鼓」的河豚,滿臉驚奇地向工作人員問起河豚的習性。得知河豚體內有毒不能隨便吃時,小傢伙嚇得躲進媽媽懷裡,讓周圍的大人不由得哈哈一笑。除了認識海洋生物,平臺上,大家還可以隨便垂釣。市民小金帶著朋友特意來釣魚,裝備齊全。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總體情況到2019年底,煙臺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 看海島風景、品黃魚風味 南麂島開建海洋牧歌田園綜合體
    溫州網訊 今後來「海上仙山」南麂島,有的不僅是海洋牧歌,還能體驗海島人家的田園生活。據平陽縣農業農村局信息,2019年到2021年,南麂島將投資5.39億元打造南麂島海洋牧歌田園綜合體。項目已開始動工,並在上周被列入2019年溫州市級田園綜合體試點。
  • 專家獻策三亞市海洋牧場產業發展
    本報訊 6月5日,三亞市海洋牧場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紅樹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海南海洋牧場產業發展方向等內容交流探討,獻策三亞海洋牧場產業發展。該研討會是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的系列活動之一。
  • 清泉海洋牧場成為山東煙臺旅遊新景區
    7月20日,位於煙臺大學東側的清泉海洋牧場,一批旅遊愛好者正在觀光拍照。據悉,近幾年隨著山東省藍色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實施。煙臺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巨資建起了海洋牧場,2017年被納入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為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海洋牧場建設工作,購置煙臺首座海上自升式海洋牧場平臺,順利完成海洋牧場觀測網、展示廳、體驗館、研究院、監控室等配套建設,並投放人工魚礁達3萬空方,率先完成省級海洋牧場的建設指標。
  • 山東:12條新舉措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
    作為漁業大省,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進「海上糧倉」建設,不斷鞏固提升海洋漁業的優勢地位。向大海要「良田」,穩步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山東已成為全國唯一的現代海洋牧場綜合試點省,建成海洋牧場多功能管護平臺48座,數量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在水產種質保存、品種創新、繁育推廣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為水產品穩產保供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