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一斤的瑪卡 20元1克強賣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30元一斤的瑪卡 20元1克強賣

4名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罪 攝/記者 曹博遠

法制晚報訊(記者 唐寧)團夥四人分工合作,在本市多家集市附近售賣瑪卡,他們30元一斤購進的瑪卡,再以20元1克的價格強賣,如果對方不要,便用言語威脅。今天上午,因涉嫌強迫交易罪,4人在朝陽法院受審。在法庭上,4人均認罪。

起訴書顯示,4名被告人均為黑龍江人。

2016年7月16日上午10時許,37歲的男子劉某和41歲的女子孫某夥同他人,在朝陽郎各莊集市附近路邊,以語言威脅的方式強行向46歲的被害男子趙某出售瑪卡,並收取了300元錢。

8月1日早晨6時許,劉某、孫某又夥同倆老鄉崔某、胡某,在西城區永安路菜市場附近路邊,以同樣的方式,向54歲的男子郭某出售瑪卡,收了600元錢。

8月11日上午,4人又來到友誼醫院附近路邊,強行向53歲的男子李某出售瑪卡,並收取了1.4萬元。

上午10時許,4人受審,他們的親屬參加旁聽。

庭審時,胡某因有病戴著口罩,他急切地說,自己只是個打工的。當法官向其詢問是否有參與強迫交易這件事中時,胡某表示認可。

庭審過程中,4人均認罪。

據4人供述,他們在多個集市附近分角色賣瑪卡,有人負責擺攤,有人負責當託,還有人負責跟買主去取錢,如果不給錢就用言語威脅。

孫某交代,她只是負責在一旁看著,有時候給他們當託,說去取錢,但實際上她並沒有去取錢。

據其中一名被告人說,截至案發,他一共幹了20多天,拿到2000多元的報酬。他說他只負責擺攤,不管賣沒賣出去,每天都能得到100元的勞務費。

劉某表示,他和崔某商量作案,30元一斤進的貨,20元1克賣出,胡某按每天100元勞務費結算後,兩人再對半分錢。

受害人趙某的證言顯示,他在郎各莊集市看到有人擺攤賣瑪卡,就上前詢價,對方說20元錢,他以為是20元一斤,就挑了幾個,對方突然拿出一個牌子告訴他是20元1克,他說不要了,對方卻說不要不行。他說身上沒有錢,銀行卡裡有300元,對方就說要跟著他去取。在取錢的路上,對方說,前幾天有人買瑪卡不交錢讓他們老大給捅了一刀,現在還在醫院住著。

據了解,瑪卡是一種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的食品,主產於美國的安第斯山脈和我國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區域。

相關焦點

  • 遊客西安遭「天價」瑪卡 商家:4000元一斤合理
    原標題:成都遊客西安遭遇「天價」瑪卡 商家:4000元一斤合理,不滿意可退貨 磨成粉一稱重,竟然有500克,每克8元,他被迫交了4000元。張先生說,後來他了解到,「這一斤瑪卡其實價格只有100多元」。一捧瑪卡磨成粉景區商家要4000元   10月4日下午3點過,在成都上班的內江人張先生和朋友到西安大雁塔旅遊。兩人被導遊帶到了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延興門南的一家「西北特產展示廳」購物。   一進門,有各類土特產。
  • 西安遊客遭遇天價瑪卡 商家:4000元一斤很合理
    張先生購買的4000元瑪卡,買回家就沒有動過。  眾多爆料中,內江人張先生在這次國慶期間,到西安大雁塔遊玩,被導遊介紹到一家購物點後,買了一捧瑪卡。磨成粉一稱重,竟然有500克,每克8元,他被迫交了4000元。張先生說,後來他了解到,「這一斤瑪卡其實價格只有100多元」。一捧瑪卡磨成粉景區商家要4000元  10月4日下午3點過,在成都上班的內江人張先生和朋友到西安大雁塔旅遊。
  • 曾經幾千元一斤的瑪卡,農民大規模種植後卻沒人要了!怎麼辦?
    說起瑪卡,被稱為「天然荷爾蒙發動機」的它可是大有名氣!2012年之前,黑色的極品瑪卡每斤能賣到6000元左右,而如今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也只能賣到每斤150元至160元了,而農民跟風種植的鮮瑪卡卻更是倒了大黴,每斤售價僅0.2元至0.3元,即使如此也找不到買家。
  • 冬季海兔子上市 批發4元一斤 曬乾能賣30元一斤 針亮魚14元一斤
    圖中一位攤販展示2條海捕大鱸魚,30塊錢一斤。這是漁民處理好的海兔子魚,魚籽還是留在魚身上。海兔子魚也叫海孩子魚,批發價4元一斤,一般是曬魚乾,5-6斤能曬一斤魚乾,曬好的魚乾一斤能賣到30元。鮮活的八帶鮹,30元一斤,母八帶都帶籽了。暫養在海水中的逛魚,20塊錢一斤。鼓眼魚,3兩左右,40塊錢一斤。銀鯧魚,35元一斤。
  • 國外蛇果一斤賣30元,國內農民的蛇果一斤賣3元,價格懸殊太大了
    楊平義告訴我們,紅富士蘋果這幾年價格波動較大,最高價格可以賣到每斤2元5角,最低賣到1元3角錢。紅星蘋果價格基本穩定,每年的好紅星蘋果基本上都是2元左右,不過也不一定,往往是開始價格高,賣到後來價格就會溜下來。不過這也符合價值規律,因為好蘋果越賣越少,到了後來蘋果的質量就不好了。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 農村養殖的土雞,賣30元一斤有人嫌貴,養殖戶:50元一斤我也不賣
    臨近春節,不少朋友已開始置辦年貨,肉類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今年的豬肉價格相比去年來說,高了一倍還要多,還記得去年春節前,我們當地豬肉的價格為10元/斤左右,而到了今年,目前的價格還在25-26元/斤,不知道過一段時間能不能降到20元/斤,即使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也有點偏高,因此,不少家庭選擇少買一些豬肉,進而多買一些雞肉、
  • 20元一斤的桔子?
    今年5月份新品柑橘武鮮柑賣出高價,一箱9斤裝帶箱子也才10斤的桔子,網購價格高達180元。 花這麼多錢完全可以買30斤沃柑,或者買60斤上好砂糖橘走親串友送人不更加划算嗎?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棗子的成熟季節在春秋,牛奶棗的味道有一點點牛奶的感覺,上個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現在也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本來它應該加做臺灣牛奶棗,典型的熱帶水果,它長的有點像小型蘋果,果肉又像雪梨一樣是雪白的,但吃起來又是棗子的口感,所以它是混合了蘋果、梨子和棗子三種水果的風味,在臺灣也叫做熱帶小蘋果。
  • 雖然農村盛產水果,但也有很多水果在本地要賣20-30元一斤!
    說到價格,圖片上這個「枇杷」,在農村本地出產的,就是15元一斤的。這個圖片的枇杷果型,還不算太大,應該是屬於中果。如果果子再大一點,那麼都可以買到20元1斤。我認農村這邊,就是盛產蔬菜水果的地方。很多人以為是原產地,那麼蔬菜水果價格可能會非常便宜。
  • 這「水果」曾50元一斤,如今1斤2元,種植戶又虧本,誰之過?
    這「進口植物水果」曾賣50元1斤,可以種植嗎?談起車釐子,可能很多人還會和「土豪」聯繫在一起,因為以前的車釐子價格高達5、60元1斤,普通的平民百姓真的不敢天天吃,敞開吃。其實,車釐子不過是外國人和中國商人構建出來的一個名稱而已,它原本就是一種「櫻桃」。
  • 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
    導讀: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野生菌自古以來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基本上吃過野生菌人都會被它們那濃濃的香味所吸引。確實如此,赤松茸也曾是我國一種非常有名的珍貴食用野生菌,雖然價格不如松茸那麼貴,但也曾賣到百元一斤,並且由於其價格便宜,味道有類似松茸,故而常被人們當成松茸來吃,所以在以前也和松茸一樣,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曾賣40元一斤的銀杏果 如今1元一斤
    一位村民晾曬銀杏果,往年曾經價格高達40元一斤的白果,如今才賣1元多錢一斤。究其原因,是因為銀杏果量大,價格就下去了。邳州是有名的銀杏之鄉,銀杏種植歷史悠久,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餘年。2007年銀杏成片園26萬畝,定植銀杏總株數達1000萬株,銀杏果年產量達1100噸,年產優質銀杏幹青葉12000噸,銀杏盆景180萬盆。一位村民在晾曬銀杏果。
  • 大姐擺攤賣滷菜,7到50元一斤,一下午賣30盆!休息一天丟2000元
    滷菜我們都見過也吃過,一般都是店內賣的,擺攤賣的特別少,也不願意吃。因為很多人都怕擺攤衛生不過關,其次是擺攤真的特別髒,尤其是吃的東西。但是卻不能排除有人擺攤賣滷菜特別好。一起來看看今天的美食分享吧!大姐擺攤賣滷菜,7到50元一斤,每天只幹一下午,一下午賣30盆!賣完收攤!
  • 海鮮市場賣800元一條的龍利魚,超市為何能賣20元一斤?
    海鮮市場賣800元一條的龍利魚,超市為何能賣20元一斤?龍利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魚,無論是拿來水煮還是清蒸這種魚肉質都很鮮美,龍利魚的外形是長長扁扁,長得像舌頭,所以這種魚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舌頭魚,這種魚可不便宜,在海鮮市場賣最便宜的都要四百元一斤,一條魚的價格至少都要七八百元,不過這種魚在超市卻是很便宜,一斤才要二十元,為什麼差別會這麼大,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 新年第一鮮,青島早市海貨豐富,大蝦30元一斤,沙丁魚20元不講價
    元一斤,沙丁魚20元一斤不講價。這位大媽說,她在市區工作的孩子和媳婦要回家吃飯,所以她一大早就來市場買新鮮的扇貝等海鮮,回到家準備做一桌美味的家常菜,讓輕易不回家的孩子們飽飽口福,在這個冬季的海鮮早市上,主要還是以冰凍的海鮮為主,價格不太貴的海貨是最受歡迎的,賣得最快的就是10到20斤一元的海鮮,像那些價格貴的活的皮皮蝦和梭子蟹,這些海鮮是在專業的水產大廳裡有,像這樣露天的早市,因為擺攤的條件有限
  • 十年前,這種魚能賣到2000元一斤,如今不到100,卻少有人吃
    比如說「瑪卡」,在最受市場歡迎的時候,就賣到了3400元每斤的高價,現在想想可真的是瘋狂。但是在市場恢復正常之後,瑪卡的價格迅速跌落,而其在市場上也鮮有人問津。除了瑪卡,還有一種大家常見的東西,這種東西在10年前,曾經賣到2000元一斤的高價,但是如今價格大跌,每斤不到100塊,卻沒人吃了。這種東西就是中國大鯢。
  • 仔姜居然這麼貴,一斤20~30元
    今年也不例外,眼下市場上的仔姜零售價最高可達30元一斤,高過豬肉的價格,這讓不少消費者直呼「吃不起」!而賣仔姜的部分攤主也坦言,每天最多進幾斤,而且還要掰成幾部分賣,就怕賣不掉。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我市多家農貿市場、超市和餐飲店等,看看仔姜具體價位狀況,以及對上下遊產業和消費者帶來哪些影響?
  • 去年30元一斤,今年6元一斤,苗價暴跌,蝦農笑著說「發財」了
    如今已是3月份氣溫回升的很快,在一些地方白天最高溫度已經突破到20度,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蝦農放蝦苗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蝦苗也是一年中最貴的,但是今年蝦苗價格卻非常不理想。湖北潛江蝦農老王拉了100多斤的蝦苗才賣了600多塊錢,收購價只有6元一斤,去年收購價則為30多元一斤。
  • 南方牛奶棗號稱「維生素丸」,往年10元一斤,今年1元一斤陷賣難
    反而那些奇怪的水果,在市場中賣出了高價,比如說車釐子就賣到幾十元每斤,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單。在雲南、廣西等南方地區,牛奶棗十分常見,當地的人並不會將它當成美味,畢竟這種水果沒有什麼甘甜的味道,也就是水分比較充足,吃起來很尖脆,很難比得上芒果、柑橘,為此大家對它並不是太喜愛,一斤也不過才賣出了5元,但還是沒有什麼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