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

2021-01-11 澎湃新聞

本文圖均為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微信公眾號 圖12月28日下午,上海舉行2020年蘇州河貫通新聞通氣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通氣會上獲悉,繼2017年底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之後,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即將實現基本貫通。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辦常務副主任朱劍豪通報了蘇州河濱水貫通和品質提升相關情況。

不打折扣,不降標準,實現蘇州河兩岸基本貫通開放

2018年1月,時任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市政府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三年來,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暑,市「江一河」工作領導小組總體牽頭、統籌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區政府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尤其是近一年來,有關部門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各個區段、各項任務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外白渡橋一外環線)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裡,63處斷點分布在沿線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截至目前,除個別區段和點位外(三小區兩斷點),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

其中,長壽路橋斷點正按北橫通道的總體節點有序推進;烏鎮路橋斷點正在抓緊施工,按計劃推進。自工程啟動以來,經相關區政府的積極努力,在相關小區業委會、居民代表和全體居民的支持下,以「共建」「共享」為前提,積極溝通與協商,尋求多方共贏的貫通開放方案。目前,普陀大華清水灣已順利進駐實施,將進一步提升該段濱河空間品質。

水岸聯動,全要整治,全面提升濱河兩岸空間品質

蘇州河兩岸環境品質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全力推動貫通工程基礎上,2020年以來市、區政府協同開展沿河建築、綠化景觀、跨河橋梁、防汛牆、碼頭設施、道路立杆和架空線等綜合整治工作,確保在42公裡全線貫通開放之時水域、陸域全面提升。

市住建委、市綠化市容局、市「一江一河」辦在2020年初聯合發布《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方案》,將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整體納入美麗街區建設,在蘇州河沿線20.2平方公裡公共空間內打造「生活秀帶」。充分發揮市「一江一河」辦、市精細化辦、市市政市容聯辦等平臺作用,組織相關行業主管、各區政府開展情況排查、評估、論證等工作,強化統籌,明確目標,制訂計劃,落實主體,分解任務,協調矛盾,督促推進。

市綠化市容局重點聚焦「四化」建設、濱水外立面整治、景觀照明品質提升、道路和水域保潔、責任區管理制度落實、公共設施規範設置等18項任務,梳理了第一立面問題樓宇78處,需要提升治理路段110段,形成了市級治理建議清單,實施了425項整治提升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90%以上工作量。市住建委、市房管局針對蘇州河兩岸整體空間尺度小,沿河建築風貌影響濱水空間的整體景觀的情況,會同各相關區政府對蘇州河沿河第一立面建築外觀進行了逐棟梳理和評估,開展城市設計,明確了54處待修繕整治的建築點位,根據不同的建築保護等級採用分類施策辦法,實施建築立面更新改造、外立麵粉刷清潔、空調等附屬設施規整美化等措施,最大限度恢復建築原有風貌。

市交通委、市道運局針對部分橋梁與城市景觀不協調、與濱水公共空間銜接不順暢等問題,對蘇州河沿線既有的33座橋梁開展全面分析評估,提出了「一橋一策」的景觀改造方案,重點包括夜景燈光、色彩塗裝、線纜整治、欄杆更新、無障礙設施等方面,目前南北高架以東核心區段橋梁基本完成更新改造,明年計劃完成外環以內所有橋梁更新維護。市交警總隊全力配合優化蘇州河南北兩岸道路交通組織,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濱水步行空間,結合周邊地區交通出行的客觀條件和需求,近期北岸靜安共和新路以東、虹口北蘇州路沿線、南岸的黃浦九子公園等區段已經對機動車實行限行,今後還將根據沿線城市更新進展適時擴大限行範圍,進一步提升濱河慢行遊憩環境。

市水務局針對受到蘇州河防汛培標高過高的限制,中心城區很多區段臨河不見河,親水性不夠,濱水景觀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和有效利用的情況,自我加壓,以確保城市防汛安全為底線,指導沿線各區因地制宜開展防汛牆綜合改造,如普陀區的河濱香景園、長寧的海煙物流、黃浦的九子公園段等實現了二級防汛功能,臨水空間更加開闊和親水,虹口區北蘇州路、靜安區光復路等區域優化濱河録帶,提升濱水貫通步道標高,並與景觀綠帶融為一體。

市規劃資源局、各區政府針對蘇州河沿線大部分橋下空間未能合理、有效利用,成為「灰色地帶」和「消極空間」的情況,陸續開展方案徵集等工作,對橋下空間啟動實施微更新,如長寧區凱旋路橋、古北路橋、靜安區河南北路橋等結合本次貫通工程同步實施了橋下空間改造,同時還將推動內環、中環、外環、南北高架等快速路高架橋下空間重塑,植入運動健身、兒童樂園等更加貼近市民生活、環境更加友好的主體功能場景,讓每塊空間都充分活化、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蘇河兩岸「一區一亮點」

蘇州河沿線「河窄、灣緊、樓密、路近」,未來將根據濱河地區空間規劃、資源稟賦等條件,在推進貫通的同時,因地制宜打造更多類型豐富、彰顯活カ、更具「煙火氣」的功能節點,逐步形成一河兩岸「長藤結瓜」的空間格局。

黃浦段目標是結合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把南蘇州河沿線打造成為一條2.9公裡的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的海派博覽風情帶。西段(成都路橋一烏鎮路橋)及東段(外白渡橋一河南路橋)目前已基本建成開放,九子公園、第一加油站、蘇河驛等景觀節點已經成為新的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人,中段(烏鎮路橋一河南路橋)改造提升工程也在結合北京路街道整體城市更新加快謀劃實施。

濱河驛站:內設旅遊休閒、文化展示、最美水站等功能

改造後的「河濱之源」觀景平臺虹口段從外白渡橋至河南路橋近1公裡,是蘇州河最具代表性的濱水岸線,以「最美上海灘河畔會客廳」為目標,打造具有歷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處於一江一河匯聚口的上海大廈觀景平臺已經建成開放,郵政博物館、河濱大樓等沿線眾多歷史建築也將陸續進行微更新,未來將成為上海「一江一河」最佳攝影景點之一。

上海總商會舊址靜安段以「上海新地標,夢回蘇河灣」為目標,通過綜合改造提升,全線重點打造水岸陽臺、河畔明珠、歷史畫廊等多處濱水公共空間。南岸的「蝴蝶灣」在相對侷促的用地條件下嵌入籃球場等體育設施,新的運動場地豐富了空間功能,北岸的總商會舊址、四行倉庫、福新麵粉廠等重要節點也以嶄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創享塔園區普陀段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約21公裡的改造任務,圍繞長壽路、曹家渡、長風、長徵等四個主題區段,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普陀區把貫通與居民小區品質提升、臨河地塊功能轉型相結合,重塑了河濱香景園、蘇堤春曉、半島花園、創享塔、M50園區等生活親水岸線和活力空間示範區。

蘇州河黃浦段「最美花園」黃浦段目標是結合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把南蘇州河沿線打造成為一條2.9公裡的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的海派博覽風情帶。西段(成都路橋—烏鎮路橋)及東段(外白渡橋—河南路橋)目前已基本建成開放,九子公園、第一加油站、蘇河驛等景觀節點已經成為新的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人,中段(烏鎮路橋—河南路橋)改造提升工程也在結合北京路街道整體城市更新加快謀劃實施,更多亮點將值得大家期待。虹口段從外白渡橋至河南路橋近1公裡,是蘇州河最具代表性的濱水岸線,以「最美上海灘河畔會客廳」為目標,打造具有歷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處於一江一河匯聚口的上海大廈觀景平臺已經建成開放,郵政博物館、河濱大樓等沿線眾多歷史建築也將陸續進行微更新,未來將成為上海「一江一河」最佳攝影景點之一。

靜安段以「上海新地標,夢回蘇河灣」為目標,通過綜合改造提升,全線重點打造水岸陽臺、河畔明珠、歷史畫廊等多處濱水公共空間。南岸的「蝴蝶灣」在相對侷促的用地條件下嵌入籃球場等體育設施,新的運動場地豐富了空間功能,北岸的總商會舊址、四行倉庫、福新麵粉廠等重要節點也以嶄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普陀區長風5A公共綠地普陀段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約21公裡的改造任務,圍繞長壽路、曹家渡、長風、長徵等四個主題區段,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普陀區把貫通與居民小區品質提升、臨河地塊功能轉型相結合,重塑了河濱香景園、蘇堤春曉、半島花園、創享塔、M50園區等生活親水岸線和活力空間示範區。

長寧蘇州河健身步道(華政段)長寧段全線約11公裡具有長寧人文景觀特色的濱河健身步道,串聯起臨空公園、風鈴綠地、虹橋河濱等6個公園綠地。今年重點推進的海煙物流段已貫通開放,臨空公園與外環林帶的整體開放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新的大型休憩綠地。嘉定段外環線以東岸線長約700米,未來將結合「南四塊」城市更新打造後工業人文及休閒生態的複合型水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水陸空全景大直播_與城市共生...
    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水陸空全景大直播 澎湃新聞 2020-12-2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臨近歲末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
  • 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 蘇州河如何演繹上海新故事新傳奇?
    劉海粟油畫作品《蘇州河》藝術中的蘇州河如此「吃香」,現實裡的蘇州河岸線貫通更受矚目。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中心城區段流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6個區,已經實現近36公裡岸線的貫通開放。
  • 走綠道看老上海風貌 蘇州河綠道中心城段年底基本貫通
    記者獲悉,全市現已建成綠道1093公裡,標誌著「十三五」綠道規劃與市政府實事項目均已提前完成。此外,蘇州河綠道中心城段42公裡也將於年底基本貫通。橋洞「灰空間」暗藏玄機上午,記者來到蘇州河綠道普陀段。「疫情後,大家都渴望環抱自然,我們希望用細微精緻的設計,喚醒人與河的互動。在設計理念上,對荒廢的水景進行再造,但不搞大拆大建,居民都說與蘇州河的親近感加強了。」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毛項傑說。蘇州河在普陀區有21公裡的岸線,根據實際條件,打通了19個斷點。
  • 蘇州河的新起點:岸線貫通是第一步,還要做透這篇大文章
    2020年歲末,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將迎來基本貫通開放。12月27日起,澎湃新聞推出系列報導,展現蘇州河兩岸,風情長卷舒展。還河於民,還岸線於民,讓人民在現代城市中詩意棲居,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興。兩條母親河見證了上海的欣欣向榮,一條是黃浦江,另一條就是蘇州河。
  • 蘇州河兩岸已貫通39公裡,部分區最佳攝影點,快收藏
    上海「一江一河」又有了新進展 (註:黃浦江和蘇州河) 長達42公裡的蘇州河岸線 如今已貫通了39公裡 連「最佳攝影點」都找好了 一起去各區看看吧!
  • 普陀這條21公裡岸線改造後「網紅景點」一籮筐,等你來打卡→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走通蘇州河畔(一):打造宜居的後花園
    十年來,黃浦江、蘇州河 這孕育上海城市文化的"一江一河"發生著巨變。目前,黃浦江岸線已經基本實現貫通開放,濱江公共空間正不斷被賦予新景觀、新功能、新內涵。而根據規劃,到今年底,蘇州河在中心城區的42公裡岸線,也要基本實現貫通,打造又一片活力水岸。從今天起,《新聞透視》欄目將推出5集系列報導《走通蘇州河畔》。首先讓我們去看一下,蘇河兩岸正在發生的變化。
  • 2020夏令熱線·記者調查|蘇州河岸:打開「後花園」 「斷點」連成線
    普陀區因地制宜,一小區一策略,逐一打通蘇州河岸線21公裡19個斷點,並陸續對外開放。2020年是蘇州河岸線貫通之年。上海市住建委一江一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貫通近36公裡,年底將實現全線不「斷」。
  • 上海已完成綠道建設1093公裡,賞景健身遛娃可以約起來了
    在寸土寸金、建築鱗次櫛比的上海市中心,如何將綠色生態之美裝進冷酷的鋼筋水泥,又如何將典雅的小資情調嵌入忙碌的都市生活?為此,上海在「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間規劃上做文章。「一江」即黃浦江,「一河」即蘇州河,水岸綠道建設、蘇州河貫通工程的開展,正在為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區域注入新的城市活力。
  • 蘇州河南岸這條700米步道煥然一新,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在2020年基本實現貫通開放。目前,普陀區已有不少岸線完成貫通和景觀美化提升工程,陸續對外開放。在這些升級後的優美岸線上,增添了眾多休閒設施,在提升蘇州河岸宜居環境的同時,增強河岸小區居民們的幸福感。地處蘇州河南岸的半島花園小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為蘇州河岸線貫通,上海印鈔廠圍牆內退5米,異地重建庫房工房
    普陀區從兩年前啟動沿線貫通及景觀提升工程,迄今打通了21公裡岸線上19個斷點,上海印鈔廠、華東政法大學、上汽集團、菸草儲運、中國鹽業、上海貿易學校、江南場、建工園林等8家單位,半島花園、蘇堤春曉等14座小區,以及M50、創享塔等數個園區紛紛從河岸一線退讓,騰出了南、北岸兩條蜿蜒曲折的沿河「項鍊」,得以讓全民共享水綠之美。
  • 蘇州河黃浦段改造丨從「高牆擋水」到「親水開放」
    今年底,蘇州河在中心城區的42公裡岸線,要基本實現貫通,打造又一片活力水岸。作為42公裡中的重要一段,蘇州河黃浦段從外白渡橋到南北高架綿延3公裡,打造的「蘇河之門」「蘇河之眸」「蘇河之驛」分區沿河景觀,已初見端倪。
  •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這個23年前的故事給你...
    一個多小時之後,滬航客107號客輪從蘇州河北岸緩緩駛向南岸碼頭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渡。自此,蘇州河市區段渡船歷史徹底結束。強家角渡——蘇州河上的最後一個渡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在二十三年後,蘇河兩岸「好戲連臺」,「蘇河之眼」昌平路橋通車,蘇州河42公裡岸線今年底將全貫通……強家角渡作為一個初建於清末,跨度百年的渡口,強家角渡見證了蘇州河和上海的變遷。
  • 跨越蘇州河·靜安:都市之心 鳥語花香 宜業又宜居
    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一改呆板形象 蘇州河(真北路-薀藻浜)堤防達標工程預計年底基本完成
    圖說:蘇州河(真北路—蘊藻浜)堤防達標改造工程1標已完成過半 來源/上海建工集團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 通訊員 章華平)上海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於去年底全面開工。如今,由上海建工旗下水電建設公司承建的蘇州河(真北路-蘊藻浜)堤防達標改造工程1標已完成過半,預計在今年底基本完成。上海蘇州河(真北路-薀藻浜)堤防達標工程是「蘇四期」工程的骨幹子項,位於蘇州河中遊,東起真北路,西至北周涇,涉及長寧、普陀、閔行和嘉定4區,涉及岸線長度約26.2公裡,堤防改造長度約15.8公裡。
  • 從「冷冷清清」到「網紅打卡地」,蘇州河畔有驚喜!
    新華社上海12月9日電(記者有之炘 程思琪 袁全)奔流不息的蘇州河,見證上海的歷史進程,也代表了這座城市發展的品質。色彩斑斕的植物、綠植環繞的馬路、簡約大氣的觀景臺,剛剛完工的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對外揭開「面紗」,吸引眾人來這裡晨跑、遛狗、打卡。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用架空棧道連通,上海靜安區蘇州河沿線唯一斷點實現結構貫通
    12月26日,隨著最後一塊鋼梁吊裝就位,靜安區蘇州河沿線的唯一斷點——長壽路橋以北至遠景路段經過數月的連續施工,實現結構貫通。施工現場 本文圖片均由靜安區提供斷點段從南至北全長約700米,其中,長壽路橋至蘇河一號長約300米,採用架空棧道方式連通,蘇河一號至遠景路長約400米,以步道形式貫通。該處斷點沿岸涉及鐵路、泵站、商業辦公、酒店、綠化等單位和小區,沿河土地權屬為這些單位和小區所有,被圍牆劃分為10餘個相互獨立地塊, 並已用作停車、綠地等功能。因此該段岸線直接打通的難度和影響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