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66載 東營七旬老人尋找在青離散妹妹(圖)

2020-12-01 青島新聞網

    早報訊 昨天,青島早報第5版以《66年過去了五妹你在哪兒》為題,報導了東營76歲老人燕欣蘭尋找在青失散的五妹「羅敏」的故事。市南區江蘇路派出所民警和市民迅速行動起來,幫忙尋找線索。昨天,記者也收到了大量市民提供的線索,但因為年代太久遠,這些線索多數是模糊信息。希望了解情況的市民能繼續聯繫早報記者,提供更多線索。

    線索 1

    「羅敏」可能叫「朱敏」

    「你們要找的羅敏應該是叫朱敏,我認識那個人,但早就失去聯繫了。」昨天,記者先接到了市民仲女士電話,她在青島早報上看到這篇文章後,回憶起來,她當時認識的一個人很可能就是燕欣蘭要找的羅敏,但遺憾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見過這個人,也不知道她的下落。

    「當時我在廣西路12號邊上的東方百貨店上班,經常幫著附近的鄰居們收信,所以當時和住在廣西路12號的部分人比較熟悉。」仲女士說,她印象中,其中一戶人家的女兒是收養的,這戶人家姓朱,夫妻二人都是南方人,可能是上海人,他們收養的女兒叫朱敏。 「朱敏的年齡比我略大,那時候她已經結婚了,她的丈夫是個船員。 」仲女士說,她記得,朱敏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稍大一些,後來生了個兒子。後來,隨著廣西路12號拆遷,仲女士也調動了工作,就再也沒有聯繫了。

    根據仲女士提供的線索,記者再次聯繫到市南區江蘇路派出所民警,將檢索的名字由「羅敏」改為「朱敏」。 「經過檢索,青島市有兩名出生在1940年至1960年之間的朱敏,但經過核實,兩人均不是要尋找的人。 」民警丁海燕說,他們再次翻閱廣西路及周邊的戶籍舊檔案,尋找朱姓人家時,還發現一名曾在廣西路12號居住過的 「朱鷹」,但經過核實後否定了這個線索。

    線索2

    「羅敏」的養父可能姓楊

    在昨日接到的眾多讀者打來的熱線電話中,還有一條信息和羅敏的信息吻合度稍高。 「我認識你們要找的這個五妹,也認識她的養父母。 」讀者劉女士打來電話說,當年她的丈夫和羅敏養父是同事。但在劉女士的印象中,羅敏應該不姓「羅」,因為她記得丈夫同事的名字叫楊孝德(音)。「我也就記得個名字,因為我的丈夫已經去世,其他信息都不知道了。 」劉女士說。

    東營76歲老人尋妹妹

    家住東營市安興北區的76歲老人燕欣蘭日前在網上發文,尋找1950年在青島失散的五妹,引起很多人關注。「1950年,我們全家都在青島,母親當年5月生下五妹,但因那時家裡生活困難,並且母親產後身體不好,沒有奶水餵養妹妹,忍痛將五妹送給了一戶人家。 」燕欣蘭回憶說,她那時候年齡也不大,模糊記得收養五妹的那家人姓羅,後來聽大姐說,那家人給五妹取名羅敏。

    燕欣蘭還記得,自己與五妹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50年的中秋節,那時五妹剛滿100天。之後,因燕欣蘭父親工作變動,一家人從青島搬到廣饒縣碼頭鎮石碑村,又在第二年搬到花官鄉的雪家村。離開青島後,燕家就和羅先生家失去了聯繫,一直到1965年,燕欣蘭的大姐專門到青島找五妹,結果發現羅先生家已經搬走了。

    「當時羅先生家應該是住在廣西路12號,羅先生當時的工作應該是海員或者是看海潮的。」燕欣蘭說,「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尋找妹妹的希望渺茫,但還是希望再努力一次,喊上小妹回家,姐妹們一起吃頓團圓飯。 」

    如果有線索 請聯繫我們

    如果你曾經住在廣西路12號附近,或者你認識羅先生一家,又或者你認識名叫「羅敏」、今年66歲左右的女士,請你撥打電話18705325306聯繫青島早報記者,一起幫助燕欣蘭姐妹找回這段失散半個多世紀的親情。同時,青島早報也與東營市的《黃河口晚刊》聯合,分別在兩地尋找,助力他們一家的「尋親夢」。

相關焦點

  • 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結束 老人:希望再年輕點
    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結束8月24日,韓朝離散家屬在朝鮮金剛山參加見面活動。 新華社/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韓方聯合報導團中新網8月27日電(卞磊) 「見到他們後,我一生的悲傷如今都已消失。」時隔逾65年,已90歲高齡的韓國老人李秉舟,在朝鮮見到了已故哥哥的兒女。雖有遺憾,但雪鬢霜鬟的老人仍難掩激動。8月20日至26日,第21次韓朝家屬離散團聚活動在朝鮮金剛山舉行。在6天共計24個小時內,近200個家庭跨越半個多世紀,在有生之年重逢。
  • 失散66年美國老太回滬見阿姐 最小的妹妹仍在尋找中
    張妙珍(右)和失散多年的妹妹開心地擁抱在一起   東方網10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這幾乎是一個童話故事:在時隔整整66年之後,通過上海人民廣播電臺990節目的幫助,已經近80歲高齡的張妙珍阿婆終於輾轉聯繫上了遠在美國洛杉磯的73歲的妹妹阿玲。
  • 遲到60多年的擁抱:韓朝離散家屬相聚金剛山
    韓戰期間,老人把兩個女兒寄養在親戚家,只帶著小女兒南下,未料一別就是幾十載。當地時間8月20日,第21次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首場見面會在朝鮮金剛山舉行。相聚時難,朝韓骨肉將共度11小時20日的見面結束後,朝方還為韓朝家屬舉行了歡迎晚宴。
  • 首輪團聚活動結束,朝韓離散家屬盼再見:希望能活到統一那天
    據《紐約時報》報導,20日下午,92歲的李金石與71歲的兒子李尚哲(Ri Sang-chol)在分離68年後首次重逢,兩位老人相擁而泣,布滿皺紋的臉上滿是淚水。1950年,當她和丈夫帶著一雙兒女從朝鮮向南逃難時,一家人不幸走散。
  • 淚水和歡笑:朝韓離散家屬歷史性團聚
    朝韓各有100人於8月15日乘飛機跨越北緯38度線,抹乾50載思親淚,到分界線的另一方,與離散的親人重聚4天。這是15年來離散在南北朝鮮兩邊的親人第一次正式的團聚。這次家庭團聚是今年6月韓國和朝鮮領導人歷史性高峰會談的成果,家庭團聚活動被視為是朝韓雙方關係解凍的進一步體現。
  • 朝韓離散家屬家庭聚餐:非常美味
    來自韓國的老人李永富說:「我更加自在,氣氛更好,午餐飯菜非常美味。」按第21次朝韓離散家屬團聚活動計劃,第一輪團聚將在22日結束,89名韓方探親人員將與朝方親人舉行告別會面。據韓國媒體報導,應韓方要求,離散家屬將額外獲得一小時寶貴的會面時間。而在21日中午,韓方探親人員與朝方親人在酒店房間首次以家庭為單位聚餐。
  • 七旬翁20載寫《百家性》 18萬字講男女「性」事
    七旬翁20載寫《百家性》 18萬字為人謀「性福」  西安市北關龍首村東北社區劉克一老人今年74歲,在過去二十多年中,他潛心寫書。昨天,他的書終於完稿,書名叫《百家性》,全書18萬字講的全是男女「性」事。  不過好在內容乾淨、用語文明,老人家聲明:絕非黃書。
  • 七旬老人走鋼絲被稱三奇老人 粗茶淡飯飲米醋
    七旬老人走鋼絲被稱三奇老人 粗茶淡飯飲米醋   核心提示   在方城縣券橋鄉券橋街,有一位健康老人名叫孫兆立。
  • 七旬老人上山摘茶籽被困山洞5天5夜,警民攜手成功救援
    成功救援 「快,老人在這裡!」  七旬老人上山摘茶籽被困山洞5天5夜,警民攜手救援 眾人將老人救下山。  長沙晚報通訊員 朱豔平 供圖 長沙晚報10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 通訊員 朱豔平)七旬老人婁爹爹上山採摘茶籽,被困山洞5天5夜。
  • 七旬老人漂泊衡山20載,「衡陽群眾」助其回家
    日前,衡山縣救助站接到群眾反映,稱在轄區內發現一位漂泊在外20年的七旬老人病重在出租房。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即將老人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在得知老人有重回家鄉的想法後,經多方接力,最終將老人送回了闊別20年之久的家鄉。
  • 七旬老人蝸居廢墟上 曾被一碗粥感動痛哭一天(圖)
    在這片廢墟上,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搭了個窩棚,過著「與原始人一樣」的生活。  一個窩棚一個機井房 七旬老人的「一室一廚」  2010年,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被批覆,並於去年9月變成一片瓦礫場。  這片廢墟上,住著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他叫江孝廷,原籍周口太康,以撿破爛為生,在一個窩棚裡棲居。
  • 東營去東營港買海鮮的大爺大媽注意,3條公交線路不再對老人免費
    從今天(2020年12月23日)開始,K5/K6/K7東營港至東營線路不實行老年人免費乘車。這是東營賽特公交發布的一則公告,根據公告說明,這三條採用公交化運營的線路是為了方便群眾,本質上還是客運線路,因此,不施行老年人免費乘坐。
  • 87歲老人呵護妹妹八十載"只要我在一天,就會照顧好妹妹!"
    在資中縣重龍鎮孝子街,說起何碧華老人,幾乎沒有人不稱讚她。今年87歲的何碧華看重親情,也看重鄰裡情。對患有智力障礙的妹妹,她無微不至地照料80年;對子孫,她注重言傳身教,子孫個個孝老愛親;對鄰裡,她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義務打掃樓道20餘年。
  • 瀏陽一七旬老人上山採摘茶籽,被困山洞5天5夜 警民攜手救援
    瀟湘晨報長沙訊 瀏陽一七旬老人上山採摘茶籽,被困山洞5天5夜,最終通過警民攜手救援,平安歸來。10月18日9時49分,瀏陽市公安局普跡派出所接陳某報警:74歲的婁爹爹上山摘茶籽已5天未歸,電話也打不通。
  • 莆田七旬老人為電影配莆仙話 練就贊句高手
    這位精神矍鑠的七旬老人就是民間贊句高手黃添丁東南網1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小芳/文 馬俊傑/圖) 「今天是個好日子,主人一厝大歡喜這位七旬老人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對仗押韻的長短句、四句、快板卻可以信手拈來。自己作詞現場喊贊說起黃添丁,上了一定年紀的莆仙人大概無人不識他。昨日上午,記者在秀嶼區笏石鎮壩津村見到了這位七旬老人。「五尺童,年青青,極活潑,蠻天真,辯善惡,有眼睛……」這是黃添丁前一晚寫下的小學生「三字經」,他用莆仙方言一口氣念完這50句,吐字清晰不加停頓。
  • 七旬老人非法種植罌粟700餘株獲刑
    七旬老人非法種植罌粟700餘株獲刑 2020-12-1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七旬老人頭部重創危殆 港媒:還要死多少人才肯收手?
    來源:海外網圖為被磚頭狀硬物打中頭部的七旬老人海外網11月14日電 13日,一名香港七旬清潔工老人被磚頭狀硬物打中頭部,送院後證實腦幹死亡,生命危在旦夕。就在前天,也有一市民因為清理路障,被暴徒從高處擲下的磚頭擊傷。」評論文章提到,那些不斷渲染「警暴」、高呼要「報仇」的縱暴政客,會譴責黑衣暴力嗎?會同他們切割嗎?不會的,他們要在區議會選舉中收割「暴亂果實」,只能死攬住暴徒不放。文章最後強調:「我們希望警方儘快捉拿謀殺清潔工的暴徒,而對於縱暴政客,除了最嚴厲的譴責,更要『暴債票償』!」
  • 七旬工程師花6萬造「美女」推豆花 生意大好(圖)
    七旬工程師花6萬造「美女」推豆花 生意大好(圖) 2015-08-17 09:02:30老闆口中的「美女」並非現實美女,而是老闆自己造的機器人「美女」,更讓人驚訝的是老闆已年過七旬,曾經還是一位優秀的科研工程師。  人工推豆花太累 他想做機器人替人推  推、拉、舀、添....。。這一招一式,僅然活脫脫的「豆腐西施」。經過這家店外的市民,都會被這對機器人「美女」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戀。
  • 七旬老人蝸居山裡為兒孫守財
    七旬老人蝸居山裡為兒孫守財
  • 一位七旬老人的糾心故事 讓兩省公安一線牽
    一位老人,一個故事,一個心願。在樂陵市花園派出所,她終於圓了三十多年來的夢。七旬老人道心病 三十年來無戶口2019年9月份,樂陵市公安局花園派出所社區民警在下村走訪時了解到:在帽劉村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三十年來沒有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