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脊髓損傷是脊柱損傷最嚴重的併發症,往往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
脊髓損傷不僅會給患者本人帶來身體和心理的嚴重傷害,還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脊髓損傷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這也給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針對脊髓損傷的預防、治療和康復便成為當今醫學界的一大課題。
長期以來,脊髓損傷都被認為是一種後果極為嚴重且不可逆的創傷,作為脊柱損傷最嚴重的併發症,往往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例如運動或感覺功能完全喪失。
而10月7日,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為脊髓損傷的可逆性帶來了新的希望:與魚類和兩棲動物相似,脊髓損傷的新生小鼠能夠實現無疤痕傷口癒合和自發性軸突再生,而小膠質細胞是新生小鼠具有這種修復性損傷反應的主要協調者。
研究人員發現,新生小鼠中小膠質細胞的消耗破壞了這種癒合過程並阻礙了軸突的再生長,這意味著,小膠質細胞對於協調損傷反應至關重要。
隨後,通過使用單細胞RNA測序和功能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新生的小膠質細胞被瞬時激活,並且在無瘢痕癒合中至少具有兩個關鍵作用。
首先,它們瞬時分泌纖連蛋白及其結合蛋白,形成連接脊髓切斷端的細胞外基質橋。其次,新生但不是成年小膠質細胞表達幾種細胞外和細胞內肽酶抑制劑,以及參與解決炎症的其他分子。
當研究人員將用肽酶抑制劑處理的新生小膠質細胞或成年小膠質細胞移植到成年小鼠的脊髓損傷中,發現兩種類型的小膠質細胞均顯著改善癒合和軸突再生。
這項研究結果也揭示了脊髓損傷後新生小鼠幾乎完全恢復的細胞和分子基礎,並提出了可用於促進成年哺乳動物神經系統無瘢痕癒合的策略,這對疾病中的潛在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 醫學,脊髓損傷,小膠質細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