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體溫只有35℃?背後的真相你了解過嗎?這3個原因不容忽視

2020-12-17 熊貓醫學

人體溫度是恆定的,基本上保持在36℃至37.3℃之間,高於這個溫度範圍即為「發熱」,根據高溫的閾值不同,又可以分為「低熱」「中熱」和「高熱」。現實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體溫升高,比如炎症反應、感冒,但是對於低溫,也就是體溫低於36℃,你有了解過背後的原因嗎?通常來講,當一個人的體溫低於36℃,維持在35℃至36℃之間,這屬於體溫偏低。有的時候,人們在測體溫時,發現自己只有35℃,但卻並沒有任何不適,難道人體的溫度只有35℃嗎?背後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你知道為什麼嗎?這3個原因不容忽視。

1.環境溫差太大

我們體內的溫度是恆定不變的,但是體外的溫度是變化的,尤其是溫差比較大的地方,經常有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也有高溫幾十度的狀態,這樣的溫差會被皮膚帶來一定影響,因為皮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溫度降低了,皮膚毛孔會收縮發揮保溫的作用;溫度升高了,皮膚毛孔會散開發揮散熱的作用。大家平時監測體溫的時候,通常選擇的部位是腋下,這4個部位的皮膚暴露於外界,所以難免會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從而出現較大的溫差波動。

2.體溫計放置錯誤

大家平時使用的體溫計通常是水銀式體溫計,這種體溫計在遇到溫度變化的過程中,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水銀髮生膨脹,由此顯示出具體的溫度。但是當溫度計的擺放位置發生錯誤,導致測量的溫度發生了偏差,也會給人誤導。比如當測量體溫的時候,水銀埠沒有完全覆蓋於腋下,這會導致實際體溫與監測體溫發生偏差,最有可能出現測量的溫度要低於實際體溫,也就是人們發現的體溫只有35℃。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大家每次測量體溫的時候,一是要注意測量的方法,二是要採取多次測量的方式,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夠確保體溫測量準確無誤。

3.攝入的能量不足

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會有這樣的體驗,突然很餓卻沒有食物及時補充能量,這個時候就會表現出渾身冒冷汗、手抖、心慌,這屬於典型的低血糖反應。人體能量處於不足狀態時,代謝會暫時加速,伴隨著身體代謝的紊亂體溫也會發生降低。在充分補充營養和能量之後,這種「低溫」狀態又會得以恢復,由此提示身體的能量不足,需要引起關注。

所以體溫降低並非正常表現,除了誤差、測量方法不對之外,還應該關注自身所攝入的能量,綜合這些因素來分析就可以找準病因,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時候監測體溫只有35℃?3個原因可以導致,早了解早受益
    人體溫度是恆定的,基本上保持在36℃至37.3℃之間,高於這個溫度範圍即為「發熱」,根據高溫的閾值不同,又可以分為「低熱」「中熱」和「高熱」。現實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體溫升高,比如炎症反應、感冒,但是對於低溫,也就是體溫低於36℃,你有了解過背後的原因嗎?
  • 體溫35℃,是正常的嗎?
    體溫35℃,是正常的嗎?應該都體會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每天測溫不是熟透了就是徹底涼涼在門口測成這樣還能勉強安慰自己但自己測也是這樣效果就很恐怖了早上體溫打卡後整個人都慌了再這樣下去可咋辦
  • 你了解人體體溫嗎?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在線問診」後臺監測到,超過800條的市民提問:「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長江日報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1月31日,漢陽區龍陽街辦事處,保安給工作人員測體溫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體溫多少為正常?
  • 體溫一高就緊張,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體溫測量已經成為我們每日必做的功課,雖然現在絕大部分地區都恢復了正常,但我們進入商場、醫院、飛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場所,還是需要測量體溫。那發熱與新冠病毒之間究竟有何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於體溫和發熱,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
  •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耳溫槍主要是方便,一兩秒就可以測好體溫,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少哭鬧,大人小孩都能用。跟水銀體溫計相比,耳溫槍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不肯配合的小寶寶使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拉一下寶寶的耳朵測量,就能迅速知道寶寶的體溫。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特殊期間,大家的防護措施做的都比較好,為了減少被感染,不管是在家還是去上班,每天都需要測量體溫,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以免給自己、身邊人帶來麻煩。測量體溫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可能有人隨口就會說出36度5,或者是37度,這真的是正常體溫嗎?下面就來仔細了解一下。
  • 體溫高過多少才是發燒?3種測溫計的標準都不同,你會看嗎?
    「佳佳,我問你,你知道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嗎?」「你這不是廢話嗎?每個人都知道是37度啊!」「嘿嘿,這你就想當然了吧?那我就要告訴你,人的正常體溫,不一定都是37度。」「這是個什麼說法?」「聽我慢慢給你科普~」一、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很多人會誤以為人體表面正常體溫應該在37°作用,但實際上人體正常溫度應該是在35°-37°之間浮動。臨床實踐對此也做出了具體的研究,實驗表明人體不同的部位其體溫也存在著差異性。
  • 耳朵發熱是有人在想你嗎?也有可能是這3個原因
    經常聽說,打個噴嚏是因為有人在背後罵你了,耳朵發熱是因為有人在想你了,甚至有些迷信的人會把這些症狀看作是不好的徵兆,其實,這都是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話,我們不要想太多了。事實上,打噴嚏、耳朵發燒都是人體的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遇到。
  • 體溫35度是低燒嗎 發低燒這樣治療
    低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低燒,低燒是發燒的一種,通常指的是發燒溫度在三十八度以下,那麼請問體溫35度是低燒嗎?發低燒怎麼辦?持續低燒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體溫35度是低燒嗎人體正常的腋溫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而目前患者的腋溫只有三十五度是不正常的,提示是屬於體溫多低的,需要及早的行治療。對於目前的情況首先是需要做好保暖,其次是需要多喝溫開水以利於體溫的升高,而且要定期監測體溫的變化情況。
  • 體溫35度是低燒怎麼來判斷
    低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為什麼會發低燒呢,發低燒怎麼辦,持續低燒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了解。體溫35度是低燒嗎人體正常的腋溫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而目前患者的腋溫只有三十五度是不正常的,提示是屬於體溫多低的,需要及早的行治療。
  • 最近天天測體溫才發現: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了嗎?
    體溫計不同當年測量數據不準?在1992年之前,學界對37℃的標準體溫幾乎沒有過嚴厲的質疑。1992年,美國馬裡蘭州大學做了一項疫苗測試。研究人員測量了148名研究對象的體溫,發現平均體溫為36.8℃。2017年,一項英國的研究採取了3.5萬名研究對象25萬次體溫記錄,同樣發現平均體溫在36.6℃左右。
  •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原標題: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最近,你每天進出小區,是不是都要測量體溫;進入公司或廠區大門,是不是也要「中上一槍」?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奇怪了,一直都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達不到37℃呢?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你會正確測體溫嗎?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你會正確測體溫嗎?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很多人會說是37℃左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個正常的體溫,但也並不是絕對的。一是人體在不同部位測出來的體溫是不一樣的;二是在使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時,得出的結果可能也有差異。
  • 體溫超過多少算發燒?發燒背後的原因有哪些?醫生分析給您聽
    發燒這兩個字在2020年簡直就是噩夢,我們在今年都遭受了新冠病情的影響,在這場持久戰中人們聽到咳嗽、發燒這樣的字眼都非常的害怕,由於新冠病毒會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所以大家對於發燒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很多人對於體溫一直都不明白髮燒的界限是什麼,只是單純地認為超過38度才可以稱之為發燒,低於35度才可以稱之為低燒,其他的範圍內的溫度都屬於正常範圍。其實發燒並不是這樣定義的,泛指人體的體溫由於疾病或者環境出現了升高。
  • 較真丨人體正常體溫37度已成歷史是真的嗎?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3一個人的體溫是一個挺複雜的數值,並非一直不變。雖然每一個人的正常體溫可能都會不同,但如果體溫超過你自己的平日正常體溫範圍,那就是發熱,必要時就需要就醫。 那這個基礎體溫是如何得出來的呢?最近有文章說人體的正常體溫有下降的趨勢,真的如此嗎? 我們目前使用的人體平均標準體溫數值,是德國醫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在1851年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大規模的人體正常體溫測試後得出來的。
  • 測體溫才35℃?!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體溫正常值範圍是多少
    導語:一般鑑定感冒發燒的首要方式就是測量體溫,但是很多人對於體溫的正常範圍並不太了解,有些人以為只要超過37度就算是發燒了。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實測體溫只有34℃!是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小觀幫你諮詢了專家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 部分原因是使用者並未正確使用 一些客觀因素也會干擾測溫結果 為此,小觀向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提了4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 體溫35℃,我是不是涼了?
    體溫35℃,我是不是涼了?應該都體會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每天測溫不是熟透了就是徹底涼涼在門口測成這樣還能勉強安慰自己但自己測也是這樣效果就很恐怖了像我今天早上體溫打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