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千年藥鄉」訂單收購道地藥材 季節性就業助農增收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十一月中旬,位於隴南市宕昌縣的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藥材封閉式陽光晾曬房。 魏建軍 攝

圖為人工晾曬藥材。 魏建軍 攝

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美譽,盛產當歸、大黃、黨參、紅芪、黃芪、柴胡、板藍根等道地藥材。 魏建軍 攝

圖為中藥飲片切割生產線。 魏建軍 攝

圖為切割後的黃芪片。 魏建軍 攝

圖為工作人員分揀包裝中藥飲片。 魏建軍 攝

十一月中旬,在甘肅隴南市宕昌縣一家大型中藥材企業,加工、包裝、銷售等井然有序。2020年,該公司與宕昌中藥材主要產區的五個鄉鎮38個合作社籤訂中藥材訂單收購合同共31000畝,其中種植大黃5260畝、黃芪10600畝、當歸6682畝、黨參8458畝。預計年銷售額3.6億元,將提供200個穩定工作崗位及季節性就業崗位約2400人次,持續穩定助農增收。魏建軍 攝

相關焦點

  • 隴南:千年藥鄉「香」更濃
    一片歡騰,10月13日,2018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隴南分會就要開幕……此時此刻,「千年藥鄉」「隴上藥倉」的隴南,仿佛空氣中都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藥草香味。細細品香,從中尋覓到的是隴南圍繞建成全國優質藥源基地的目標,以助農持續增收為主線,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園、品牌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脈絡。盛會即將開幕,步伐正是鏗鏘!隴南,惠及農民增收、服務醫改、保護生態的「大健康」格局已然清晰。
  • 「千年藥鄉」甘肅宕昌:藥農喜豐收 塬上飄藥香
    12月初,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的中藥材到了收穫的季節,塬上藥材飄香。圖為藥農抱著綑紮好的中藥材。 冉創昌 攝宕昌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境內有野生及半栽培和栽培中藥材幾百種,素有「千年藥鄉」的美譽。圖為藥農在田間地頭挑揀綑紮中藥材。
  • 甘肅"千年藥鄉"宕昌深山烹藥膳 打造食療養生勝地
    【解說】6月14日,位於甘肅宕昌國家4A級風景區官鵝溝的首家藥膳館正式開館營業,聽水聲、觀奇山、品藥膳成為當地旅遊一大新亮點。  【解說】宕昌縣縣長李建功表示,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之美譽,有發展藥膳的上品食材。境內中藥材資源達690多種,其中形成銷售量的有140多種。
  • 從「藥材」到「藥財」——隴南宕昌縣中藥材產業「蛻變」之路
    紛至沓來的中藥材訂單,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力底氣……小藥材發揮大作用,宕昌黃芪變成「香餑餑」中醫藥自古就是抗疫良方,中藥抗疫中「甘肅方劑」大放異彩,也讓隴南宕昌中藥材火了起來,尤其是黃芪,在甘肅省衛健委公布的「甘肅方劑」4個有效藥方中,無論是用藥排位、
  • 甘肅通渭:光伏「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由於土地乾旱,以前他的兩畝地一年收入在300-400元之間。目前,他在這裡務工一年可收入2萬多元,並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中國日報記者 武曉慧 攝)中國日報通渭9月5日電(記者 武曉慧)甘肅通渭位於甘肅中部,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溝壑縱橫,降水量偏少,2011年被國家列入六盤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目前為甘肅省仍未脫貧的八個貧困縣之一。
  • 宕昌:「千年藥鄉」黃芪抗疫顯良方
    中醫藥自古就是抗疫良方,黃芪是甘肅道地中藥材,又名黃耆,是中藥中最基本的用於提高肺與呼吸系統免疫能力的藥材, 具有扶正固本之效,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黃芪列為「補藥之長」「補氣諸藥之最」,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而這一常用大宗中藥材,以隴南宕昌為最佳。
  • 「千年藥鄉」甘肅宕昌80後創業 中藥古法研製「藥膳皮蛋」
    甘肅隴南市宕昌縣理川鎮上街村女性李琴芳創業賣手工皮蛋,帶動村裡留守婦女就業增收。圖為扶貧車間裡的婦女正在晾曬皮蛋。 隨著需求量增大,2018年她與其他4位村民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谷御蛋坊特色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吸納40名貧困留守婦女就業,按計件制掙收入,而且還「盤活」了共20萬元扶貧到戶資金,每年給予「股民」分紅和二次分紅。
  • 甘肅隴西:「旱碼頭」盡飄中藥香
    10月的甘肅隴西藥香葳蕤,一畦一窪滿是中藥材豐收的盛景;寬闊平展的藥都大道兩邊,一車車新鮮中藥材和切片飲片整裝待發……素有隴中「旱碼頭」之稱的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近年來立足交通區位優勢和「千年藥鄉」及「天然藥倉」產業基礎優勢,把標準化種植、專業化市場運作作為提升產業效益的重要環節
  • 英吉沙杏成熟採摘季迎來援疆省市助農訂單
    「我們目前在採摘收購的杏子就是這筆訂單中的,這幾天,我們在英吉沙縣龍甫鄉、烏恰鎮、薩罕鎮、託普魯克鄉等地收購杏子,一天大概可以收20噸。」當日,此次助農活動的承辦方——「好品山東」負責新疆農副產品品控與採購的負責人徐豔介紹,從6月25日至今,已有近百噸英吉沙杏被運往山東省各個地區。
  • 「訂單高粱」產銷旺 助農增收有保障 ——六蘇木鎮億農種養殖專業...
    近年來,六蘇木鎮和勝莊村搶抓精準扶貧產業扶持的機遇,著力補齊短板,突出發展產業,採取「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扶持貧困戶種植高粱、豌豆等農作物,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切實幫助農戶增收致富,讓貧困戶吃上「定心丸」。
  • 甘肅定西:小土豆的72般變化
    新華社蘭州1月14日電(記者王朋)在全國三大馬鈴薯產區之一的甘肅省定西市,小土豆出現「72般變化」,變身為系列優質種薯、精澱粉、粉條、麵條、餅乾、薯條等主食化休閒化產品,成為助農增收的「金豆豆」。「這是用土豆加工的餅乾和薯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底收購中藥材 銷路不愁促增收
    記者 孔德萍 攝      「濛濛細雨中,天寶藥業的同志如約前來收購中藥材,他們信守承諾,讓我們積壓的藥材得以保底回收,既保障了利益,又降低了風險,進一步增強了我們藥農種植中藥材的信心。」    為有力助推全縣如期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2018年,全縣大力推進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預計到2020年,新建15個優勢資源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全縣規範化種植基地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中藥材面積穩定在30萬畝;把中藥材產業培育成40%的貧困村、50%的產業薄弱村的主導產業,帶動1.2萬戶農戶發展藥材規範種植,3500戶以上貧困戶通過發展中藥材產業實現增收,貧困戶人均增收達1600元以上
  • 「訂單高粱」產銷旺 助農增收有保障——六蘇木鎮億農種養殖專業...
    近年來,六蘇木鎮和勝莊村搶抓精準扶貧產業扶持的機遇,著力補齊短板,突出發展產業,採取「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扶持貧困戶種植高粱、豌豆等農作物,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切實幫助農戶增收致富,讓貧困戶吃上「定心丸」。
  • 甘肅文縣:幹部助農摘花椒,電商銷售促增收
    今年文縣花椒喜獲豐收,但椒農卻因天氣、採摘工人緊缺等因素影響而焦急萬分。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花椒採摘「黃金期」一刻也不能耽誤。為此,縣委政府倡議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到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採摘花椒,最大限度降低椒農損失,全力保障椒農收益,促進群眾穩步增收。
  • 慶城 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慶城 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每日甘肅網11月27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雲)「這19100元是我賣白瓜子掙的錢,今年總算沒白忙活。」日前,慶城縣太白梁鄉無量山村村民袁廣林說道。
  • 新疆和田:紅棗產業帶動就業 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近年來,策勒縣立足當地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紅棗生產加工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重點發展。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建立示範基地,以點帶面,連片開發,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促進農民依託紅棗產業穩定增收致富。
  • 通渭隴山:藥材種植注入「致富活水」
    藥材種植帶動當地群眾家門口務工就業。新甘肅客戶端通渭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子恆 東知布)冬日暖陽下,通渭縣隴山鎮古灣村豐收的黃芪成堆碼放在晾曬場上,務工的群眾忙碌分揀分級,一片忙碌景象。傳統辦法晾曬確保藥效良好。
  • ​大足區企業赴豐都縣收購花椒助農增收
    重慶市大足區是豐都縣的對口幫扶兄弟單位,在獲知湛普鎮椒農的困難後,大足區農業農村委緊急動員區內的重慶百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信生態公司)伸出援手,到湛普鎮雪中送炭,以高出市場價的保底價收購花椒,幫助椒農增加收入。從7月2日起至13日,百信生態公司已經在湛普鎮收購鮮花椒突破600噸,收購還在持續進行之中,預計總收購數量將突破1000噸。
  • 種下四季紅,助農增收日子紅
    近日,潮砥鎮陳袁村田間地頭30餘名群眾在正在忙著割草、翻土、播撒中藥材四季紅種子,一派繁忙景象。四季紅,花期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全身是寶。它的莖、葉、芽、花、果皆可入藥,有較高的經濟藥用價值,每年可收兩季。
  • 京東助農增收實踐:重慶巴南「土雞進城」
    根據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與京東籤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協議,為幫助巴南區農戶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增加收入,京東聯合巴南特產館舉辦了此次「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助農增收公益活動」,此前一個月,巴南館的運營方重慶農禾電子商務公司、京東鄉村推廣員便走村串戶發掘土特產,對很多優質品質的農村散養土雞、土鴨和清脆李等綠色果蔬進行相關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