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策勒縣立足當地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紅棗生產加工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重點發展。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建立示範基地,以點帶面,連片開發,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促進農民依託紅棗產業穩定增收致富。
在策勒縣沙漠棗業有限公司的車間裡,清洗、烘乾、分撿、包裝,各道工序井然有序。該公司有固定員工100餘人,策勒縣策勒鄉阿日西村村民麥麥提敏·阿布杜莫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夫妻兩人除了種好自己家裡5畝地紅棗外,還在這家公司就業,平均每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家裡的生活條件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策勒縣策勒鄉阿日西村村民 麥麥提敏·阿布杜莫敏說:現在我們有了穩定的工作,夫妻兩人每個月拿上4000元的工資,這樣算一年的收入48000元左右,我們家2020年一年的收入達到51000元。
新疆沙漠棗業有限公司佔地面積2500畝,建設廠區10000平方米,有3條現代化紅棗製品生產線,一個1000平米綜合冷庫,企業被評為自治區特色林果業標準示範綠色基地。目前,公司形成了集種植、加工、收購、包裝、銷售為一體的企業,近150戶棗農的棗園從種到收可以享受到統一管理、統一用肥、統一公司化的服務,公司的成立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新疆沙漠棗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策勒縣指揮果業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策勒縣紅棗協會會長李鵬說:「阿日西村有665戶,2461人,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2173元,2019年人均收入10425元,這些年來阿日西村得到了很大的變化,從交通,住房,生活水平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棗經濟的發展,也為當地的棗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在新疆沙漠棗業企業裡就業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周邊的農民。紅棗加工業的興起,給棗農帶來了「甜蜜」的收益。目前,這個棗業公司每年加工大棗2000噸到3000噸,輻射帶動5000多農戶,棗農生活水平的得到整體提高。
策勒縣縣委駐策勒鄉阿日西村工作隊隊長 龐德順說:我們阿日西村是一個林果業大村。林果業畝數是5707畝,在林果是我們村脫貧的主導產業。成立了智慧果業合作社,這個果業合作社用工大部分是貧困戶,有穩定就業的81人,季節性務工人員比較多,最多的時候達到200多人。我們所有的貧困戶在這個地方學到技術,而且在家門口掙上了錢,貧困戶在這邊有穩定就業,有穩定的收入,同時學會了紅棗種植技術。 (米日古麗 李利富 阿依組麗帕爾)(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