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2020-12-16 知史不聞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量古代文物慢慢向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根據我國文物考古的規定,一般在哪裡出土的文物,都是放在當地的博物館進行保護及展出。再加上一些民間收藏家的無償捐贈,因此,時至今日,各地博物館都擁有一大批非常珍貴的文物。

在這些珍貴文物中,又有極少一部分,其歷史文化以及考古價值驚人,有些甚至以現代技術都無法複製,被各大博物館當成鎮館之寶來珍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第一:東坡肉石

東坡肉石也叫做東坡肉形石,是臺灣省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也是每一個遊客不惜大排長隊也要參觀的文物之一。它本身是一塊天然玉石,出自內蒙古,經過清代的一位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將其製作為東坡肉的樣子。

東坡肉石看上去與一塊普通的紅燒肉沒有任何區別,不管是紋理還是肥瘦層次,甚至於其上面的毛孔,都能夠以假亂真。難怪有人會調侃,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前記得吃飽肚子再去,要不然你看到東坡肉石肯定會忍不住的。

第二:越王勾踐劍

提起勾踐,很多人的思緒便回到了幾千年前吳越爭霸的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範蠡智計通天,西施沉魚落雁,忍辱負重二十年,榮登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之位。幾千年後,一座楚國墓被發現,考古專家在其中挖出了一把青銅劍。

這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間」的越王勾踐劍,劍高55.7cm,寬4.6cm,劍柄長8.4cm,重875g。而且最讓人不敢置信的是,即便過去了幾千年,越王勾踐劍依舊鋒利無比,考古專家只是不小心碰到劍刃,就被割傷了手指,其製作工藝水平,領先了世界幾千年,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第三:戰國水晶杯

上世紀末出土於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戰國墓的一件文物,剛出土時被考古專家誤以為是盜墓賊遺落在墓中的杯子,送往實驗室檢測之後才發現,這件文物竟是兩千多年前的戰國製造,一度被人認為是「穿越品」。

這件水晶杯向我們展示了幾千年前古人的頂級工藝水平,用一塊完整的天然水晶雕刻出一個富有現代氣息的杯子,價值極高。而且即便是現代技術,也無法完全復刻其神韻,考古界泰鬥蘇秉琦先生第一次見到它後,就認定其為國寶級文物,現為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這些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向我們展示著古人的奇思妙想與鬼斧神工。各位看官,這三件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呢?

相關焦點

  • 五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湖南館是「野豬」,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博物館鎮館之寶:上海館是從垃圾堆撿的,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圖一、這是《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為晉朝王羲之的書畫作品,大家都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大家,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全球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
    近期逛了逛山東博物館,趕緊補上斷更許久的「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文章,本期跟大家要聊的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裸人青銅方奩[lián]!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騙取了妖怪的法寶後經常會說一句:「你的寶貝是雌的,我的是雄的!
  • 探訪青州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
    9月16日,「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走進青州博物館,重點參觀了青州簡史陳列廳和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廳,同時近距離觀瞻了「宜子孫」玉璧、龍興寺佛教造像和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三大「鎮館之寶」。  青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四萬餘件,有八個常設展廳,展出文物2000多件,2008年5月,青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家縣級綜合性國家博物館。
  • 走進青州博物館 三大"鎮館之寶"走出國門
    龍興寺佛教造像,青州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之一。  青州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的狀元卷(來源:山東圖片庫 攝影師:劉篤龍)   中國山東網9月16日,「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走進青州博物館,重點參觀了青州簡史陳列廳和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廳,同時近距離觀瞻了「宜子孫」玉璧、龍興寺佛教造像和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三大「鎮館之寶」。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誌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
  • 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華文化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物數不勝數,字畫,珠寶,青銅器等等,他們要麼還在墳墓裡安息要麼被私人收藏,要麼則是在博物館裡供後人瞻仰。今天就來看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吧。二:中國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裡收藏著中國名氣最大,體積也是最大的兩個青銅鼎: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銅鼎。這兩個都出自商周時期。其龐大的體積和精美的製作工藝,不僅體現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也反映出了那時候中國人在製作青銅的高超技藝。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山東博物館,領略一下「十大鎮館之寶」的風採。先聲明一下,這「十大鎮館之寶」一說,既不是山東博物館自己評的,也不是我信口開河憑空捏造的,而是山東博物館自2010年11月16日開始,向全社會徵集選票,共計回收約15萬份問卷,選出了30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此後又經過觀眾代表評選和專家覆審等層層環節,最終於2011年3月17日公布了票選結果。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本文我們約請姜松老師為全國廣大讀者推薦「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圖文很長,不能一口氣讀完,讀者可慢慢品味。  對於熱愛文明史與藝術史的朋友們,利用世界各大博物館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此列出世界最知名的五十家博物館,和每家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技術博物館不在列表之內),隨後在「姜松評寶」中用一句話告訴您選取這一件國寶的原因。
  • 泉州門裡博物館奇珍:鎮館之寶不止一件
    MSN記者 黃寶灼 俞倩媛 周文準 門裡博物館供圖本報3月17日以《匯珍入閩 「門裡」傳承》為題,刊登了泉州門裡集團的民營博物館報導後,引起了讀者廣泛關注,許多讀者致電本報:門裡博物館到底收藏了哪些珍品?
  • 杭州發現一戰國墓葬,出土一「水晶杯」,現為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去過杭州博物館的朋友想必對該館的「鎮館之寶」記憶猶新,甚至大跌眼鏡,因為其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都是一些珍貴的字畫或者珍奇的文物,唯有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個「玻璃杯」!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圍觀|中國博物館裡的十大「鎮館之寶」
    華 夏 瑰 寶探秘中國博物館界十大「鎮館之寶」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擁有一兩件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藏品。它們不僅牽引了人們最多的目光,既是文博小白直奔的重點,也是所在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驕傲。究竟什麼樣的藏品,才擔得起「鎮館之寶」的名號?在燦若繁星的珍寶中脫穎而出,它們都懷揣哪些流轉千年的故事?這個暑期,就讓我們一起開啟博物館裡的「尋寶之旅」吧!
  •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上虞帖》內容前言:世界各地都會設置博物館,設置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儲藏價值連城的物品,在博物館中,多得是價值連城的物品,無論是古代博物館還是現代博物館,之所以可以擺放在博物館裡,那麼這件物品一定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 聽見博物館 |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意外回歸的王羲之《上虞帖》
    聽見博物館 |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意外回歸的王羲之《上虞帖》 2020-07-11 17:25:00來源:央廣網
  • 垃圾桶裡的一張廢紙,成為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這位專家功不可沒
    鎮館之寶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文化底蘊的象徵,更是其雄厚實力的彰顯。在我國眾多博物館之中,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但要說哪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來歷最為傳奇,當然要數上海博物館了。在改革開放以後,負責研究青銅文物方面的專家馬承源老先生曾擔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他一生當中曾多次去香港購買文物回國,他在香港當地所看中的青銅編鐘,後來經權威專家組鑑定後發現是西周時期文物,取名為「晉侯蘇鍾」,今天還被當作鎮館之寶存放在上海博物館裡。
  • 2000年不鏽鋒利無比,專家:現代科技無法複製
    2000年不鏽鋒利無比,專家:現代科技無法複製寶劍是英雄的標配,在中國歷史發展上,劍的作用是非常的強大的,有著兵器之王的美稱。在我們古代劍的高峰主要有兩個時代,第一個就是春秋戰國的時候,另外一個就是漢朝的時候。這與我們國家的青銅製造技術有關係,我們國家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近發明了青銅製造技術,在商朝和周朝的時候這門技術達到了頂峰。
  • 江西省博物館邀你鑑選十大「鎮館之寶」
    江西省博物館首次公開展出經典文物——「商代鹿耳四足青銅甗」 觀眾駐足觀看大江網訊 記者朱正、實習生潘路瑤攝影報導:1月18日,大江網記者從江西省博物館獲悉,該館從萬件館藏文物中遴選出20件,自1月20日起,按月逐一向公眾展示,最終選出10件經典文物作為
  • 世界黃金冷兵器:中國兩件超牛,一件純金造,一件成外國鎮館之寶
    下面介紹世界上五大黃金冷兵器,中國兩件超牛,一件純金造,一件成外國鎮館這寶,令外國三件黯然無光。歐洲金手甲。手甲是和板甲配套的兵器,這隻手甲以鐵皮製成,其上鍍金,也就成了一隻金手甲,為義大利皇家之物,大約制於1580年,產地是義大利米蘭。波斯鑲寶金匕首。
  • 湖北省博物館要上新啦!誰是「鎮館之寶」?你來定!
    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鎮館之寶」也將隨之擴容。省博聯合湖北日報 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以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博物館、推介荊楚文化的作用。此次評選旨在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博物館人不斷探索的問題。
  • 天津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周鼎」、「宋圖」、「清瓷」
    受此影響,天津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官辦博物館之一——時稱「天津博物院」。自1918年成立至今,「天津博物館」已經度過了一個世紀的光陰。「天津博物館」有三大「鎮館之寶」,「西周太保鼎」、「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和「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這三件國寶級文物,都是來自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