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消夏情趣:冬天割取大明湖冰塊夏天出售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老濟南消夏情趣:冬天割取大明湖冰塊夏天出售

老濟南的「西洋刨冰機」

  張世鎔

  老濟南的冷食和時令飲料,也給人們帶來諸多口福和涼意。當時最流行的冷食,是滿街叫賣的「敗火的冰棍」。

  據記載,濟南以機械製法生產冰棍,始自上世紀20年代後期。當時的冰棍只有圓柱形一種,味道單調,幾年之後才有了扁長型冰棍。後來,逐漸出現水果冰棍、小豆冰棍、牛奶冰棍、巧克力冰棍;雙色冰棍、三色冰棍等等。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期,又隨著外來的影響改稱冰棍為冰糕,冰糕的花樣越來越多。

  濟南最早的冰激凌,僅見於個別的西餐館裡。當時是用手搖冰激凌機製作的,製作方法把牛奶、糖、水等原料置鐵筒內攪拌均勻,加蓋放在盛有鹽和冰塊的木桶中,搖動帶把的簡單機械旋轉鐵筒,使筒內的原料不斷降溫,即凝結成美味可口的冰激凌。之後,濟南仿製成功手搖冰激凌機,不少冷食店以及家庭購置都能自制冰激凌了。進入上世紀40年代,市場上不但冰激凌多種多樣,還能買到圓錐形紙殼和可食用江米殼包裝的可攜式冰激凌。此外,老濟南的夏令冷食流行過刨冰。它現吃現刨,把盛刨冰的盤子放在手搖刨冰機下。機器旋轉把冰刨成碎渣,澆上紅紅綠綠的果汁,真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冷食。

  老濟南大眾化的消夏飲料,有冰鎮酸梅湯、汽水等。較早的時候雖有啤酒、可口可樂之類,飲用者不算多。酸梅湯是濟南人的傳統飲料,一到夏天,大人小孩都愛用山楂片和白糖或糖精沏水喝,講究點的多加上一樣原料酸梅,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酸梅湯。濟南人最早飲用的汽水來自外地,像青島的嶗山汽水。1939年,濟南舊城芙蓉街中段路東,由天津資本家創辦了一家濟東汽水廠,屬於手工業生產方式,但操作嚴格,產品味正氣足,很受顧客歡迎。後來,商埠經三路小緯二路北首路東,又開了一家尹氏汽水廠,它的二氧化碳充氣、自動灌瓶等裝置,在當時都算是新式的了。

  老濟南的冷食名店,除了大觀園、新市場、勸業場的幾家外,有商埠經二路緯三路的第一樓、緯四路的「369」等老字號。那時候,更多的濟南人是在街上、在公園、在影劇院、在家裡享用冷食和飲料。至於「冰鎮」冷飲的方式方法,人們則因地制宜,家裡有井的,用剛打來的很涼井水泡上成瓶的飲料;泉畔的人家或店鋪,則習慣就近利用那噴湧的泉水「冰鎮」冷飲,俗稱「拔涼」。自來水普及後,也有用自來水為冷食和飲料「拔涼」的。在濟南有人造冰以前,還時興過購買成塊的天然冰,同冷食一起放在老式冰箱裡。那時濟南天然冰的來源,趁嚴冬天寒地凍的時候,由賣冰的專業戶割取大明湖的冰塊,運至地窖儲藏,待夏日到來出售。當時,這種冰窖還衍生了一種賣「凍凍」的行業。有的小販利用冰窖的下腳料碎冰,充作兒童的便宜冷食,沿街叫賣:「誰要凍凍,拔涼解渴的凍凍」。

相關焦點

  • 沒有空調的老濟南夏日竟然也能過得這麼有滋有味
    《老濟南的消夏》作者:武存中我們知道,濟南素有「火爐」之稱,一到盛夏,便讓人感受到熱浪的威力。舊時濟南沒有空調,找不到如今各大商場、超市這樣可以納涼的地方。但濟南人有自己的納涼方法,那就是喝酸梅湯、吃冰鎮西瓜,到南門或者南山去乘涼。
  • 這就是山東|讓人難以忘懷的濟南味道!冰清玉潔的大明湖白蓮藕
    這就是山東|讓人難以忘懷的濟南味道!冰清玉潔的大明湖白蓮藕文|月上西樓記得過去入冬後,濟南大明湖的藕塘被冰塊嚴嚴實實的封上,幾十畝白蓮藕全部被「藏」在半尺厚冰塊下面,想把這些藕採上來換成真金白銀可不是件輕快的事。
  • 老舍的濟南光陰裡,有炮火中永遠失落了的《大明湖》
    第三展室設在東廂房,主題為「老舍筆下的濟南」,在「古城印象」板塊裡,《趵突泉的欣賞》《濟南的冬天》《濟南的秋天》等文章承載了老舍對濟南的印象。而在「善意調侃」板塊中,老舍用幽默的話語對濟南民風民俗進行了描寫,文字間透露出對這座城市的喜愛。「情系泉城」板塊則毫不吝嗇地透露出老舍對濟南的不舍和懷念之情。老舍客居濟南的時間為四年,其中,有三年時光是在南新街58號度過。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歷下區第三十六屆消夏晚會大明湖街道...
    魯網9月23日訊(記者 韓黟瞳)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弘揚時代主旋律,活躍居民文化生活,9月20日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歷下區第三十六屆消夏晚會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專場在濟南世茂廣場舉辦,山東省政協、省第一幹休所、聯合日報社、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濟南大數據局、濟南市皇亭體育競技學校
  • 濟南古城牆的前世今生:「捨生取義」救了大明湖一命
    原標題:濟南古城牆的前世今生:「捨生取義」救了大明湖一命3月15日,濟南拆違拆臨有了意外收穫。隨著違章建築的拆除,濟南一段老城牆的遺址得以重見天日。這處昔日拆除城牆時的「漏網之魚」如今成了香餑餑,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保護,並有望打造成濟南的一處新旅遊景點。
  • 濟南大明湖全國首創泉水「海底世界」有望今夏迎客
    濟南大明湖景區「海底世界」效果圖。  齊魯網濟南3月19日訊(記者 孔冠軍 通訊員 劉力慧)在「泉水」景觀中增添「海洋」景觀,濟南大明湖景區全國首創、獨一無二的「海底世界」將於今年夏天與遊客見面。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有望今年夏天正式開門迎客。  作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天下第一泉水湖」,在泉水領域建造海底世界屬於全國首創和獨創。
  • 什麼地方適合拍攝「濟南的冬天」
    濟南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拍出好片子:雪後的美景,傳統的景點,新興的建築等等。記者今天給朋友們介紹一些適合拍出有意思的片子的地方。一是南部山區,迎接第一場雪的地方。據說每年降臨濟南的雪最先到達的地方往往是南部山區,看雪心切的朋友們可以留心天氣預報,如果濟南全範圍降了雪,那麼這裡的雪估計是最大的。
  • [濟南故事] 奶湯蒲菜: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的濟南名吃
    老濟南人都知道大明湖有三樣特產——白蓮藕、茭白和蒲菜,它們被稱為「明湖三寶」。&nbsp&nbsp&nbsp&nbsp大明湖的白蓮藕素享盛名。它肥大肉厚,質嫩而脆,味道甘甜,食後無渣。尤其是「花下藕」,可以作為時鮮水果生食。所謂花下藕,指在荷花開花時,從湖裡採取的藕。俗話說:「薹下韭,花下藕」,是最新鮮的。
  • 老濟南童年的冬天
    童年濟南的冬天,似乎特別冷。屋簷下的冰凌子下垂著,能有一尺多長,似出鞘的尖刀,幾乎一冬不化。即使冒著煙的煙囪末端,也垂下融進鐵鏽的冰,似琥珀在發光。假如你順著護城河進入了大明湖,流動的河水立馬潛伏到冰封的大明湖底。另一番景象,另一番熱鬧則出現在厚冰覆蓋的大明湖湖面上。馬車,地排車可以暢行無阻地直達彼岸。孩子們,在木板上嵌上一根鐵條,就做成了簡易的滑冰鞋。一隻腳踏木板,一隻腳蹬冰發動,一飛就是好遠。只見滑冰者彎著腰身,兩臂有節奏地擺動著,繼續為滑速助力。原本蹬地的腳這時也會高高抬起,似雄鷹展翅,箭一般就竄出好遠。
  • 他們眼中濟南的夏天
    比起春天的生機勃發和秋日的遼闊沉靜,夏天總是慵懶閒適一些。從流傳至今的有關濟南夏日的詩文中可以看出,湖畔乘涼賞荷是文人們最喜歡的消遣方式。倘若還有一灘鷗鷺飛起,幾隻仙鶴漫步,這個夏日就更是另有一番風情。當然,若是遇上一陣來去匆匆的疾雨,詩人們也難免心生一番撫今追昔的感慨。
  • 觀賞大明湖的清秀美麗,品嘗芙蓉街各具特色的美食,享受謐時光
    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濟南大明湖,芙蓉街等景區及美食。大明湖濟南這個城市很好玩,是一個只有夏、秋、冬三季的地方,這裡獨獨少了春,冬天剛過來到這裡,便趕上了夏天的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詩句便縈繞在耳畔,不過這裡可不是西湖
  • 漲知識,古人在夏天也能肆無忌憚的吃冰塊
    炎炎夏日,沒有什麼是一桶冰塊帶來的享受代替不了的,但你可曾想過沒有如此發達科技的中國古人是如何享受夏日的冰塊的,接下來一起去觀摩一下古人們的夏日時光。詩曰: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詩經豳風七月》)說的便是古人對冰塊的製作,千年沿用之說起冰塊,就不得不說說大明湖畔,只不過主角不是夏雨荷。大明湖畔是國內製冰業發展比較早的地方其實雖說是製冰,其實是「存冰」的方法。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凍結的時候,大明湖附近的幾個村子的村民就開始準備存冰。首先得準備存冰地點,就是挖地窖。
  • 大明湖曾是濟南最大的魚倉 最多產的1977年,捕獲了30萬斤魚
    很多老濟南表示 ,在上個世紀中期 ,大明湖曾是濟南最大的魚倉 ,供應著整個城區大部分的淡水魚。記者調查採訪了大明湖的部分老職工,了解當年水產隊捕撈的一些景象。  老濟南吃魚就靠大明湖 當時大明湖還成立了72人的水產隊    74歲的趙應民是大明湖退休職工,曾經在大明湖魚苗廠工作了19年,後來任水產隊隊長。「我們家往上數四十輩,都是大明湖的人,應該說世代靠湖為生。」
  • 深秋下的濟南大明湖,頗有「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之感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 瑞士 ,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 濟南。從 天津乘高鐵僅需一個小時便可抵達 濟南 ,趁著周末,踏上了濟南 的尋秋之旅。抵達 濟南 第二天,千 佛山 -泉城廣場-趵 突泉 -五龍潭-大明湖-洪樓教堂-芙蓉街-護城河-黑虎泉-解放閣第三天, 黃河 銀杏林-百裡 黃河風景區濟南 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山東濟南大明湖蛙聲起 你說怪不怪
    &nbsp&nbsp&nbsp&nbsp&nbsp明湖蛙啞,這是濟南街頭巷尾曾經流傳著的大明湖「四大怪」之一,也是陳先生說,今年夏天夜逛大明湖,猛然發現,西南門到玉涵橋湖畔的青蛙恢復了鳴叫。  5月17日晚8點,雨點時緩時急,記者來到了大明湖西南門。沿著湖岸向東,岸邊三三兩兩的市民正在雨中垂釣。「現在叫了,原來不叫。」提起大明湖的青蛙,垂釣者54歲的於猛一邊看著湖面,一邊和記者閒聊。從祖輩傳說到父輩口述,他們生活的大明湖畔,就沒有聽到過蛙聲。
  • 大明湖周邊的濟南名吃:油旋甜沫
    最近,為賞荷去了大明湖幾次,無意中發現在大明湖東南角的東青龍街這條小巷子裡隱藏著一家久違的濟南早點名吃:油旋甜沫,特意去品嘗了一下。油旋,是濟南傳統早點,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烤出鍋的油餅被中間一戳,隆起一小包,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
  • 奶湯蒲菜: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的濟南名吃
    老濟南人都知道大明湖有三樣特產——白蓮藕、茭白和蒲菜,它們被稱為「明湖三寶」。  大明湖的白蓮藕素享盛名。它肥大肉厚,質嫩而脆,味道甘甜,食後無渣。尤其是「花下藕」,可以作為時鮮水果生食。所謂花下藕,指在荷花開花時,從湖裡採取的藕。俗話說:「薹下韭,花下藕」,是最新鮮的。茭白又稱茭筍、茭瓜,是大明湖的一種水生蔬菜,一般生長在淺水田或水渠旁。
  • 來濟南遊玩,這家餐廳不能錯過,位置絕佳看遍整個大明湖
    想必很多人來濟南旅遊都是為了看大明湖吧,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一種願望,那就是邊吃美食邊將大明湖盡收眼底,在這樣的地方吃飯,邊吃飯邊看旁邊的美景,感覺就是一種享受,根本吃的不是美食而是吃的享受,這家餐廳的名字叫做鵲華居酒樓。
  • 除了貯藏、「進口」,古代還有什麼取得冰塊的方法嗎?
    可是,那船上裝得卻是一些體積不大、不賺錢的冰塊。那時,廣東正處於夏天,天氣炎熱,有氣象專家分析當時足足有40℃!《浮山縣誌》更是記載:「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所以,這時候的廣東人對於冰塊需求量激增,人人都希望有冰塊來降溫消暑,清涼一夏。
  • 情報站|白雲朵朵垂柳搖金,初冬的濟南大明湖色彩斑斕別樣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張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明湖美景惹人醉,初冬的濟南大明湖風景是怎樣的?11月20日,壹粉「陽光霞客」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今日拍攝於濟南大明湖的美照,初冬時節的大明湖色彩斑斕,風韻猶在。初冬的大明湖,堤柳垂下黃綠相間的柳條,古色古香的建築與色彩繽紛的樹木相得益彰,又多了一份靜謐寧靜,展現出了別樣美,依然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