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童年的冬天

2020-12-19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童年濟南的冬天,似乎特別冷。屋簷下的冰凌子下垂著,能有一尺多長,似出鞘的尖刀,幾乎一冬不化。即使冒著煙的煙囪末端,也垂下融進鐵鏽的冰,似琥珀在發光。

楊鵓 繪

街上自來水供應站的水管,儘管纏上了厚厚的草繩,也常有凍壞的可能。需眾人抱來柴草,烤上許多時間,才能慢慢恢復供水。扁擔挑水,晃動的水滴,從水桶滴落在地上,會迅速形成一個個冰疙瘩,回家的路有多長,冰疙瘩都能清晰地告訴你。

花二分錢就能喝一碗熱粥,這是上學路上最大的享受。但這種享受也因機會不多,而記憶更加深刻。上學路上,隨時能遇到可滑行的冰道。這樣連走帶滑,很快也就跨進校門。那時候同學們頭上帶的是能護耳朵的棉帽,手上帶的是拇指與四指分離的棉手套,為怕丟失,兩隻手套多用長繩相連掛在脖子上。帶的口罩,摘下來總是溼溼的,瞬間就會凍得變硬。鼻孔燻黑的黑點,顯眼奪目,是呼吸一路煙塵的明證。教室裡雖然也有火爐,但往往這個同學去鉤鉤,那個同學去捅捅,常因好心而使火爐奄奄一息,指望它取暖,根本也指望不上。

同學的手,大都生有凍瘡,紅腫著,潰爛著,痛的感覺往往被奇癢所取代。其實那種癢,更鑽心。下課的瞬間,有繩可跳就跳繩,無繩可跳,就跺腳。那齊刷刷的跺腳聲,至今還縈繞在耳際。

假如這時你來到護城河邊 ,冷風儘管撲臉,但心裡卻會頓生暖意。不信你看,河面上騰起滾滾熱氣,在寒風中飄散著。水底靈動的墨綠色的水草,似水袖在綠波中 瀟灑揮舞。看到這,你心中能不頓生絲絲暖意嗎。假如你順著護城河進入了大明湖,流動的河水立馬潛伏到冰封的大明湖底。另一番景象,另一番熱鬧則出現在厚冰覆蓋的大明湖湖面上。馬車,地排車可以暢行無阻地直達彼岸。孩子們,在木板上嵌上一根鐵條,就做成了簡易的滑冰鞋。一隻腳踏木板,一隻腳蹬冰發動,一飛就是好遠。只見滑冰者彎著腰身,兩臂有節奏地擺動著,繼續為滑速助力。原本蹬地的腳這時也會高高抬起,似雄鷹展翅,箭一般就竄出好遠。可惜當時體育事業還沒有提上議程,否則在這裡會有不少苗子會發掘出來,穿上真正的冰鞋,說不定也能奏響國歌的。

郭堯 攝

假如你有幸,在冰天雪地的湖中能看到開冰踩藕的場面,更是福分不淺。只見穿著類似筒子服特製皮衣的我們慣稱「船戶子」的踩藕人,搖搖晃晃地從掘開的冰層裡下水了。他們似木偶般在冰冷的水面上,機械地做著一上一下的蹬踩動作,遠看似皮影戲的舞蹈在冰面上演出。再看一下踩藕人周圍的藕田,筆直的荷幹,照例聳立著。風乾了的荷葉,似黑綠的殘片下垂著,變換出無數組造型各異的鐵畫,裝點著銀裝素裹的明湖。假如再看到水鳥站立在木樁上的場景,哪怕只一聲啼叫,好一幅湖上歲寒圖,就跳進畫面,真是美極了。

兒時記憶中的濟南的冬天,也有一種大眾化的美食,至今甜蜜著心田。那時候有一種地瓜,估計就應該是當今被重新發掘出來的叫做「蜜薯」的一種吧。有人挑著擔子,擔子的一頭,是一口大鍋,鍋底下有微火,始終使鍋永遠呈似開不開的狀態。鍋底地瓜的濃汁,被成的濃厚黏黏的蜜液,在繼續揮發著誘人的香甜,瀰漫在整條街上。已軟膩到拿不成個的地瓜,貼著鍋邊,如同油炸過一般,紅得誘人。這種地瓜需用碗盛,再澆上一勺濃湯,真的妙不可言。花錢不多,實在是隆冬季節的享受了。地瓜放到這時,格外甜,我常想起,那時候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烤地瓜的情景,絕不亞於今天的吃火鍋。假如這時,大雪紛飛,則更是別有風味吧。

濟南童年的冬天,美在回味,美在心田。

作者:魏筌

來源:濟南古城歷史街區

相關焦點

  • 老濟南消夏情趣:冬天割取大明湖冰塊夏天出售
    老濟南消夏情趣:冬天割取大明湖冰塊夏天出售 老濟南的「西洋刨冰機」  張世鎔  老濟南的冷食和時令飲料,也給人們帶來諸多口福和涼意。當時最流行的冷食,是滿街叫賣的「敗火的冰棍」。
  • 濟南曲水亭街,真正的泉城老味道
    在建國初期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父親竟然有著一段值得回味的童年,聽著父親關於美食的故事和他的民以食為天的口頭禪長大,從小就對豬腸情有獨鍾。在窗欞上糊窗戶紙的記憶至今猶新,古老的大門樓已經在風雨中矗立了一個世紀,每個周末回家,都要從門洞裡穿越一次,仿佛又一次踏進童年,每次都會在腦海中划過一些歲月的痕跡。
  • 老濟南的醬園
    (原標題:老濟南的醬園)      舊年月,生產力水平低
  • 寒冷的冬天,遇見這5款,80後童年老味道,心裡暖暖的
    越長大越懷念小時候的那些「老味道」。80後童年的寒冬,來自深巷中那一聲冰糖葫蘆的叫賣聲,還有胡同口賣爆米花的大爺,那一袋一袋香味四溢的爆米花。 都曾是我們兒時冬天暖暖的味道。大概「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這句話說的就是這些來自街頭巷尾,大眾又接地氣的熟悉味道吧。寒冷的冬天,遇見這5款,80後童年老味道,心裡暖暖的。
  • 老濟南特產商店金秋特產選購會今日啟動
    老濟南特產店主營產品都是具有濃鬱老濟南特色的產品,像老濟南月餅、老濟南鍋餅、老濟南石磨香油、老濟南煎餅、燒餅等等。而今日的老濟南口味的月餅節開幕,老濟南五仁、廣式五仁、蘇式五仁、酥皮五仁等十幾個品種,等你選購,現場也有重達一斤的大月餅,老濟南月餅包裝,完完全全的老濟南味。老濟南月餅節開幕 實惠多多  宗記老五仁月餅採用傳統製作工藝,選用上乘核桃仁、南瓜仁、西瓜籽仁、葵花籽仁,並配以青紅絲、桂花醬。老五仁,老味道,這種只有咱濟南人最愛的口味,入口醇香,讓您回味童年。
  • 「重讀語文課本」之: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 在老濟南的傳統年夜飯裡,有「三大件」不能少,你還記得有什麼嗎
    在老濟南的傳統年夜飯裡,有「三大件」不能少,你還記得有什麼嗎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春節最為隆重。舊時濟南人所指的「過年」,並非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短短的幾天時間,而是從臘月廿三「小年」起跨越到來年的正月初五,近半個月。
  • 老濟南的味道——「五香甜沫」
    甜沫兒是濟南傳統的大眾粥類食品,是一種以小米麵為主熬煮的鹹粥,濟南人又俗稱之為「五香甜沫」。在濟南的眾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價廉物美的「招牌」名優小吃。(資料圖)相傳明末清初,戰亂連年,民不聊生,濟南有一家田姓粥鋪,常施粥接濟窮困之人。
  • 懷念童年的冬天
    原創:獨孤客冬天,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是酷寒,是凌厲與無情。但我卻很喜歡冬天,因為冬天似乎總是可以我來到一些意外之喜。冬天,在我們的眼中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的奇景,更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神奇世界。冬天,總是會給詩人帶來很多靈感,同時也會給畫家帶來很多新奇的創意。小時候的冬天,我總是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團雪球,打雪仗,堆雪人。
  • 老濟南兔子王不斷被恢復,非博會濟南非遺講老濟南故事
    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一群參觀者圍著非遺傳承人、老濟南周氏兔子王的製作者周秉生製作的精美兔子王問東問西,看得痴迷……而周秉生講起泉城兔子王的文化傳承也滔滔不絕。濟南泥塑兔子王是名副其實的好看、漂亮、有文化底蘊。這些「兔子王」白面紅唇、兔面人身,長長的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有的身著紅袍、背插紅旗,有的手持藥杵穩坐虎騎之上,造型別致。
  • 那些傳承百年的老濟南美食
    ,肯定少不了這些百年老字號,如匯泉樓飯莊、燕喜堂飯莊、聚豐德飯店、草包包子鋪、德馨齋、便宜坊……&nbsp&nbsp&nbsp&nbsp燕喜堂&nbsp&nbsp&nbsp&nbsp濟南人一向重飲食,濟南菜成為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的重要分支。
  • 濟南這18個秘密,老濟南看了都懵圈,你都知道嗎?
    ······這些秘密就算你是老濟南也未必全知道!02濟南人都是「老師兒」逢人喊「老師兒」是濟南人的老傳統了,正宗叫法是「老shei兒」,只要你有啥不懂>老濟南「四門不對」老濟南有句諺語,叫做「四門不對」,即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並不是兩兩相對的。
  • 什麼地方適合拍攝「濟南的冬天」
    濟南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拍出好片子:雪後的美景,傳統的景點,新興的建築等等。記者今天給朋友們介紹一些適合拍出有意思的片子的地方。一是南部山區,迎接第一場雪的地方。據說每年降臨濟南的雪最先到達的地方往往是南部山區,看雪心切的朋友們可以留心天氣預報,如果濟南全範圍降了雪,那麼這裡的雪估計是最大的。
  • 濟南小吃,小巷中的童年~
    要說濟南,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趵突泉呀~夏雨荷呀~濟南真正精髓的地兒,還是小巷中的小吃~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老西關黃老太牛肉燒餅心目中濟南最好吃的牛肉燒餅,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吃了她家的燒餅,頗有種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趕腳~
  • 北京和濟南的冬天,你更喜歡哪個?
    北京的冬季已經過半,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寫一寫關於北京冬天的想法。我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畢業後曾經糾結於回家還是去北京,在經過深刻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選擇做一名北漂。北漂的生活確實如大家所說,匆忙,擁擠,也很多彩。但是對於冬天,當你擠在出租屋裡,看著窗外的這個城市,會有別於其他季節不一樣的情感。
  • 2018「飛躍童年杯」全國幼兒體育展示大會(濟南賽區)舉行
    5月12日上午,2018「飛躍童年杯」全國幼兒體育展示大會(濟南賽區)於濟南奧林匹克中心體育館中心場地隆重舉行。
  • 【憶海拾貝】老濟南怎樣吃地瓜
    (原標題:【憶海拾貝】老濟南怎樣吃地瓜) 張稚廬「番薯
  • 來碟老濟南肉皮凍鹹菜
    來碟老濟南肉皮凍鹹菜每年冬天,許多老濟南人都有買食材做鹹菜的習慣。大冷的三九寒天,來一碟爽口小菜是不是很過癮呢!1月12日早上,壹粉「小禾021」向齊魯晚報官方新聞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家庭自製版老濟南肉皮凍鹹菜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Q彈爽滑,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製作步驟如下:
  • 老濟南,一個有故事的城市
    濟南歷史文化深沉而厚重,有著近5000年建城史,每一條老街巷、每一座老建築,都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積澱而成,骨子裡總是透著穩重和正統、厚道和中庸。你說它粗糙,它似乎還帶著些嫵媚和秀氣;你說它細膩,它仿佛又有著一顆粗獷的豪俠之心。它有時,似睡美人般沉靜安詳,只靜靜地看著你;它有時,又似有著無窮盡的心思與故事,不知說與誰人聽。
  • 走進老濟南四合院
    地道濟南味,工匠敘傳奇。小巷藏名廚,手藝震四方。九轉潤大腸,叫響半邊城。齊聚四合院,品味故鄉情。美食鑄風骨,名萃韞經典。注1:泉水文化地道濟南味,「老濟南四合院」是至庸餐飲在2010年11月創辦的,目前至庸餐飲旗下有老濟南四合院、燕喜堂飯莊等14家門店,是一家集正宗魯菜、泉水宴、老濟南民俗風味菜為一體的連鎖餐飲機構。幾個四合院,每個院子裡都有一個泉眼,成了它們的共同特點,湧泉胡同二號院的名字,就是因院中有口名叫「湧泉」的泉而得名。起鳳橋五號院的名字由來也有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