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紅豆沙,一口紅豆沙,儘是相思

2020-12-23 美食天下

相思紅豆沙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一直以來,非常喜歡紅豆。喜歡紅豆雙皮奶,喝酸奶也喜歡加一勺蜜紅豆。馬上要中秋了,家中沒有烤箱,便想做一些冰皮月餅來應景。外面的紅豆沙吃起來實在不放心,便想著自己在家做一些健康的紅豆沙,留著以後也可以做豆沙包,糯米圓子。在參考眾多做法的情況下,也做出了適合自己的口味的紅豆沙。一口紅豆沙,儘是相思。

原料:紅豆、紅糖、黃油。

做法步驟:

第1步、將紅豆洗乾淨,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

第2步、將浸泡好的紅豆放入電壓力煲中,加入泡豆的水。將豆鋪平,用食指插入接觸豆的平面,使水沒過手指一指節。

第3步、蓋上鍋蓋,按豆/蹄筋按鍵

第4步、準備200g紅糖

第5步、將紅糖放入料理機中,進行研磨

第6步、研磨後的紅糖

第7步、將煮熟的紅豆盛出

第8步、用濾勺將紅豆撈出,放入篩網中

第9步、用鏟子將紅豆壓爛,紅豆沙就會從篩網中濾出

第10步、過篩網後的紅豆沙

第11步、取3塊籠布,用水浸溼,疊放在一起,將豆沙放入籠布內

第12步、用力擠壓籠布,將豆沙中的水擠出

第13步、將擠掉水的紅豆沙放入容器中備用

第14步、平底不粘鍋中加入10g黃油,小火融化

第15步、將紅豆沙放入平底鍋中,用木鏟不停攪拌,使黃油和豆沙充分融合

第16步、加入1/3的紅糖,繼續翻炒,直至紅糖和豆沙充分融合

第17步、再加入10g黃油,繼續翻炒。剩餘紅糖分兩次加入

第18步、紅糖全部加入後,豆沙顏色會變深,此時,仍有較多水分,繼續攪拌翻炒

第19步、炒至攪拌有阻力,豆沙成團不粘鍋即可關火

第20步、將豆沙盛出放涼,香甜細膩的紅豆沙就做成了

小貼士:

1、紅豆事先浸泡,可以減少煮的時間2、紅糖含雜質較多,容易結塊,我事先用料理機將其打碎,以便於紅糖的融化,減少雜質結塊對豆沙口感的影響3、要求口感細膩的話,紅豆就要過篩。如果不要求,就可以省去這一步4、用3塊籠布是為了減少豆沙的流失,我用3塊籠布,擠掉的水中幾乎沒有豆沙5、炒豆沙時,也可以用玉米油、豬油等,但是我更喜歡黃油,做出來的豆沙有一種奶香味6、出鍋前水分不要炒太幹,因為豆沙還有餘熱,盛出後水分還會繼續蒸發,會影響豆沙的口感7、炒至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且要不停攪拌,否則會糊鍋8、豆沙一次吃不完可以凍起來,用的時候拿出來9、剩下的湯和紅豆皮都不要扔掉,加入一些蜂蜜,或者煮粥的時候加一些很不錯,和酸奶同吃也很好

來自 美食天下 董小廚2012 的作品。

相關焦點

  • 麵粉這樣做相思紅豆沙麵包,保準你家人搶著吃麵食
    愛情的紅豆王維憑著一首《相思》,讓紅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相思豆,以至於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用紅豆以寄相思,並且也出現了許多用紅豆代指相思的詩句。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的詩句有很多,但最經典的肯定還是王維的這首《相思》,這首詩用語雖然樸素無華,但以採擷紅豆來寄託自己的相思情緒的這種方式卻婉曲動人,語意高妙。末句一個「最」字更是突出了相思之情,增加了雙關語「相思」既指紅豆又指思念的含蘊。
  • 手拈紅豆,相思下肚,甜糯就像笑起來的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相思》王維紅豆生長在溫暖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才會發芽生長。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傳遞相思唯有靠「玲瓏骰子安紅豆」。每一份相思都藏在鮮紅渾圓的紅豆中,在初春這個季節悄悄氤氳。詩詞裡的紅豆是藝術,有毒,不能下肚,日常生活裡的食用紅豆卻很甜,是多數人喜歡的尋常美味。
  • 王維的一曲《紅豆》訴盡相思,天價紅豆再現:紅豆有價,相思無價
    此乃一枚故事豆,紅豆僅僅是一個載體。追根溯源,這枚天價紅豆除了承載著這幾位文化歷史名人的情愫外,也將紅豆所蘊含的特殊意義再次地呈現在大眾眼前,那句「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經典名句更是將紅豆所傳遞的相思之情顯得越發婉曲動人。
  • 相思包,裡面用的是紅豆沙餡,外面酥脆,香的不得了
    相思包突然想起來小時候在學校門口吃的紅豆餅那一口濃濃的紅豆香甜軟糯真是讓人懷念糖果粑粑腦洞大開回想著童年的味道再加上自己的改良好吃的相思包就誕生啦原料:紅豆、糖、水、高筋麵粉、鹽、糖、乾酵母、奶粉、雞蛋
  • 元宵節,玫瑰紅豆最相思
    做菜秘籍  A:煮紅豆的第一道水倒掉,是為了去掉豆腥味。玫瑰花固然是情人節的標配;而詩人一句「此物最相思」,就把紅豆定位成了相思豆。今日,小編取「玫瑰花」與紅豆入饌,做成了玫瑰花蛋餃和陳皮紅豆沙。學上這一手,為Ta送上這份甜蜜吧!
  • 秋風徐徐,相思紅豆。紅豆這樣做,真讓人垂涎欲滴
    紅豆其實可以用來做成好看又好吃的甜品哦,紅豆糕推薦一下。再做紅豆糕之前,先要把紅豆泡三到四個小時哦,然後將紅豆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小火慢慢熬,一支熬到紅豆變稠,這時候加入冰糖,攪拌一下,當冰糖充分融化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 千萬美食,唯有紅豆最相思
    ;清代王士禎在《悼亡詩》中寫道:「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在《紅樓夢》中也有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而這種「相思」也並不僅限於男女之情,唐朝曾有詩人也用它來表達朋友、親人之間的惦念之情。
  • 魅力廚房紅豆湯:紅豆寄相思,家的味道在這裡
    都說紅豆寄相思,早在五代時期詞人牛希濟就在《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中寫到「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詩人為表達對愛情的熱切追求,借新月、紅豆等意象寫下了這首抒情詞。看似尋常白話,但卻有撼動人心的力量。無獨有偶,當代的年輕人在外工作,不也「每逢佳節倍思親」?
  • 抹茶紅豆戀相思的做法
    在你心裡的深處 是不是有一個讓你無法忘懷的人 令你日思夜想 無論是異地戀的戀人 還是已經各奔東西的前任 或者是一生的摯友 還是你的至親的親人 我們的心裡 都有一個難以忘卻的他或者她吧 紅豆此物最相思 看了上面這段文字 你腦海中浮現了誰?
  • 那一顆紅豆,繾綣著千年的相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首次以「紅豆」喻「相思」之後,「紅豆」這個詞但凡出現在古典文學中,很容易讓人一下就聯想到「相思」。以紅豆入詩,始於王維。然而在王維寫這首詩歌以前,民間已經流傳著「相思樹」或「相思木」的傳說。
  • 吃一口抹茶紅豆戀相思,嘗出了初戀的味道
    在你心裡的深處 是不是有一個讓你無法忘懷的人 令你日思夜想 無論是異地戀的戀人 還是已經各奔東西的前任 或者是一生的摯友 還是你的至親的親人 我們的心裡 都有一個難以忘卻的他或者她吧 紅豆此物最相思 看了上面這段文字 你腦海中浮現了誰?
  • 一碗紅豆湯,兩行相思淚。不為紅豆,為相思!
    只見偌大的一口湯鍋,裡面滿滿的紅湯甜汁,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趕緊拿起旁邊的湯勺,從鍋底深撈一碗濃稠的紅豆,加一匙白糖,慢慢攪拌,玫瑰色的湯汁夾雜著軟爛的紅豆,在湯碗中輕舞慢蕩,讓人垂涎欲滴!輕剜一勺,緩緩送入口中,只覺滿口的香甜綿柔、軟濃醇厚!簡直比烈酒還要來的醉人!綿細的湯水爬過舌苔,越過咽喉,順著嗓子流進腸胃,讓人四體通泰、回味無窮!
  • 詩詞典故:紅豆相思——相思竟然如此美麗
    「紅豆相思」這個典故出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人一般用它來作為愛情的象徵,喻義男女之間的思念。「紅豆相思」讓相思變得美麗,成為美好相思的代名詞。
  • 為什麼說紅豆最相思?
    -----王維《相思》繁榮的唐朝,王維只用一首五言絕句,就將紅豆的名字,深深地,鐫刻在了人們的心底,鐫刻在了漫長而又悠遠的歷史中。在那富貴的牡丹,飄逸的菊花,空靈的芝蘭中,惟有紅豆的名字最讓人柔情百轉,肝腸寸斷。
  • 一枚紅豆寄相思
    初識紅豆,是在王維的《相思》中。他說,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每一句都樸實到令人心驚。春天到了,紅豆發芽,長出豆莢,要經過一整個夏秋的醞釀,才能成熟,自爆裂的豆莢裡脫落,變成人們寄託情思的手串。
  • 趣談:紅豆何以相思
    王維《江上贈李龜年》,是眾多兒童唐詩讀本的必選篇目,亦已成為「相思」意識的最佳表述之一:「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記得當年初讀此詩,有一個問題常常縈繞心間:為何「紅豆」最相思?
  • 「此物最相思」的紅豆居然有毒,確定是相思成疾了
    查閱發現,被稱為相思代名詞的紅豆是中文學名「相思子」的俗稱,為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而且其葉、跟、種子都有毒,以種子最毒。因其果實顏色鮮麗,意境頗深,是古今文人墨客筆下表達相思的佳代。唐代詩人王維就曾有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
    古人常用紅豆寄託相思之情,為何紅豆被稱為「相思豆」?愛情是令人嚮往的存在。自古到今都有不少的故事,不斷的來證明愛情的美好。也給我們留下了相信愛情的種子。在歷朝歷代也有部分物件代表著部分的愛意。它們的呈現是通過有愛的存在而產生的。
  • 那些有關紅豆的詩詞,一字一句,有關相思
    紅豆是中國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象徵著相思。從「紅豆生南國」到「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紅豆代表的美好情感,一直在延續。為什麼說紅豆最能代表相思?我去找了其中典故: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南方人常用來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傷心過度,在樹下哭死,化作紅豆,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相思子」。
  • 相思紅豆究竟是什麼?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提起紅豆,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相思》詩。的確,在大家的心目中,紅豔又可愛的紅豆早已成為情侶乃至親友間相互思念的一種信物象徵。因此,紅豆又被稱為「相思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