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多做運動、注意清淡飲食外,還應考慮食物攝入與營養攝入的比例,儘量保持血糖穩定不波動,自從1972年推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隨後被大眾接受並開始流行以來,特別是在歐洲,超過300萬糖尿病患者(約7%的男性和10%的女性)嘗試過這種飲食來保持血糖的穩定,實際效果已經很明顯。然而,有些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造成身體不適或營養失調,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控制血糖有利嗎?來聽聽專家如何建議。
一、糖尿病不吃糖
患有糖尿病,一般認為不要吃太多米飯米粥之類的,因為這些食物富含澱粉,這類食物進入腸道後會分解成葡萄糖,升高血糖水平,這對糖友的健康真的不好,讓餐後血糖迅速升高,所以醫生特別強調糖尿病人要注意糖分的攝入量,久而久之,糖尿病人接受了不吃糖的建議,並被人們普遍接受。
事實上,糖尿病會導致人體失去調節和控制血糖的能力,如果血糖過低或過高,病情就會惡化。醫生之所以強調嚴格控制糖分攝入量,是因為人體內升血糖非常多,而降糖物質只有胰島素一種,但恰好是糖友胰島素分泌紊亂,所以糖尿病不要吃糖沒有受到太多的質疑。
二、改變飲食順序
正常飲食金字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其次是水果和蔬菜、魚、肉、油鹽和調味品則少量,由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打破了這一模式,其他營養素的比例相對增加,隨之導致人體代謝循環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這可能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
我們知道,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使身體飢餓,導致人體迅速燃燒脂肪,這時會起到減輕體重和減輕糖尿病的病情,但問題是快速燃燒脂肪會產生大量的酮體,對身體有害。酮體是脂肪分解的中間產物,是大腦、骨骼肌和心肌的燃料替代品。但是,酮類是酸性的物質,如果積累過多,會導致酸中毒,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糖尿病少糖對健康不利
「糖」本身是人體三大營養素之一,是人體基本的能源原料,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就意味著身體沒有足夠的糖來為大腦和身體提供所需的熱量和動力,人一旦缺少能量會出現抑鬱、疲勞和精力不足。此外,糖中的一些物質可以參與人體的循環和代謝過程,如果糖分不足,還會增加脂肪的積累,反而加重代謝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的糖攝入量應低於總熱量的5%至10%,健康成人每日糖分攝入量不應超過25克,糖尿病患者應根據病情、體質和飲食習慣,適當降低糖的攝入量,但絕不能不吃糖。
四、糖友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指南
像健康人一樣,專家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飲食才健康,沒有必要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只要他們吃得適量。
以下是一推薦的穀物、水果和乳製品:
穀物選擇:燕麥,糙米,藜麥,蕎麥。因為這些穀物都是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含量高,血糖指數低,當主食食用可以明顯降低餐後血糖。
水果選擇:番石榴、獼猴桃、蘋果、梨、橘子,因為這些水果纖維含量高,糖含量低。
乳製品選擇:脫脂牛奶、酸奶,這些低糖乳製品營養豐富,均衡,包括蛋白質和礦物質,保證糖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