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鮁」魚,鮐鮁魚和鮁魚有啥區別?千萬別買錯,買錯差別大

2020-11-29 騰訊網

這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發生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有些水果那是看起來十分的相似,就像雙胞胎一樣,比如菠蘿和鳳梨、大櫻桃和車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香蕉和芭蕉等,而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魚類的雙胞胎鮐鮁魚和鮁魚。

說到鮁魚,大家並不陌生,又叫馬鮫魚,素有「山上鷓鴣獐,海裡馬鮫魚」的美譽,可見鮁魚真的好吃,新鮮的鮁魚刺身是最美味的,而鮁魚餃子也是最鮮美的,是我們膠東的一大特色,鮁魚不但好吃而且特別的營養,富含提高人腦智力的DHA元素和大量蛋白質、胺基酸以及鈣、鐵、鈉等微量元素,還具有提神和補鈣的食療功效。

說完鮁魚,我們說鮐鮁魚,也叫鮐魚,是各種鯖魚的總稱,與鮁魚合稱為鮐鮁魚,在我們這裡鮐鮁魚一般就特指鮐魚,鮐魚和鮁魚屬於同宗同源,長得又十分的相似,就算是吃海鮮的老司機有時也會被迷惑,那麼一樣是「鮁」魚,鮐鮁魚和鮁魚有啥區別?千萬別買錯,買錯差別大。

第一、體型不同

鮁魚的體型較長,魚體較矮,而鮐魚的體型看起來比較像紡錘形,即形體較短,魚體較高成橢圓形。

第二、顏色不同

細心的你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鮁魚魚體銀亮,背部黑藍色,有一些黑色圓形斑點,而鮐魚則是魚體白裡透黃,背部有不規則的深藍色斑紋。

第三、背鰭和尾鰭不同

鮁魚兩個背鰭緊靠,尾部上下有8至9個小脂鰭;而鮐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尾部上下有5個小脂鰭。

第四、價格不同

新鮮的鮁魚一般賣到15元每斤,而新鮮的鮐魚價格才是5元每斤。

第五、烹飪方法不同

新鮮的鮁魚可以用來清蒸鮁魚、紅燒鮁魚、醬燜鮁魚、燻鮁魚和做鮁魚水餃;因為鮐魚的刺比較多,油脂也比較多,所以鮐魚一般用作醃製和燒烤。

知道了鮐魚和鮁魚的區別,我們再介紹一下鮐魚是否有毒?

鮐魚本身並沒有毒,但是體內含有大量的組氨酸,所以在吃鮐魚的時候一定要處理乾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如果你是過敏體質,建議不要食用鮐魚。

鮐魚和鮁魚像兄弟一樣存在,究竟有何區別?其實很簡單,主要從體型、顏色、背鰭、尾鰭、價格和烹飪方法上進行區別,知道以後別再瞎買了,買錯不但浪費錢,而且還有可能危害健康,鮐魚和鮁魚你能分清楚嗎?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相關焦點

  • 鮁魚、鮐鮁傻傻分不清?差別大,千萬別買錯了,教你一招輕鬆區分
    鮁魚青島人的話,鮁魚經常吃,肯定非常熟悉了,買鮁魚的時候也是一挑一個準。但是我們外地人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是鮁魚、鮐鮁傻傻分不清楚。鮁魚和鮐鮁的體形非常相似,所以經常被離海邊比較遠的朋友們誤會是同一種魚。很多人明明一直吃的是鮐鮁,還以為那就是鮁魚。鮁魚和鮐鮁雖然名字上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種魚差別特別大。尤其是價格上來說,普通的新鮮的鮁魚通常都要15塊錢1斤,但是鮐鮁的話只需要5塊錢1斤。如果你分不清楚兩種魚,被商家坑了就不好了。
  • 鮁魚和鮐鮁魚的主要區分方法,別再分不清了
    好多朋友總是分不清鮁魚和鮐鮁的區別,他們的市場價格相差很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他們,看看怎麼區分他們。下次再買別傻傻分不清。鮁魚鮁魚也叫馬鮫魚,燕鮁,鯖科,馬鮫屬。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遊泳迅速,性情兇猛。
  • 楊梅火熱上市,紅色和紫色究竟有啥區別?千萬別買錯,買錯差別大
    為此我特意請教了大學同學的爸爸,他可是一個種了幾十年楊梅的老果農,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樣是楊梅,紅色和紫色有啥區別?老果農:差別大了,買錯難下咽。一、品種不同紅色的品種又叫紅楊梅,它的果實是鮮紅色的,看起來是非常的誘人,個頭稍微小一點,口感酸甜;而紫色的楊梅又叫黑楊梅,顏色一般為紫色或者黑紫色,紫色楊梅一般個頭偏大,果肉較厚,肉柱較純,柔軟多汁,味甜、核小,是楊梅中優質品種。
  • 青島美食,鮁魚與鮐鮁魚之爭,到底該如何區分?
    即墨朱記燒烤海鮮美食城前段時間去即墨,在即墨的南泉偶然碰到朱記燒烤海鮮點了店裡幾個招牌菜,燒烤和鍋貼還有就是這個秘制鮁魚。但是這個鮁魚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很多網友留言在爭論這到底是鮁魚還是鮐鮁魚,很多網友說的更狠說這個魚在他們那是做肥料用的。
  • 青島美食,鮁魚與鮐鮁魚,到底該如何區分呢?
    鮁魚學名馬鮫魚,在青島等膠東地區最受追捧,每年五一前後春鮁魚上市,味道鮮美,鮁魚水餃更是難得的美味,鮁魚價格一路飆升,一條大鮁魚20多斤1000多元很常見,而且按傳統要先送給老丈人嘗鮮,諺語說得好:鮁魚跳丈人笑!假如誰家只有女兒,那麼大家會善意的取消調侃他:一看你就長了張鮁魚臉!
  • 鮐鮁魚富含蛋白質,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
    好吃的魚來嘍~想吃魚的看這裡啊,我給你們推薦鮐鮁魚的做法,還是在說做法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它吧~鮐鮁魚:鮐鮁魚, Scomber japonicus,其他中文名:青佔魚,鯖,青花魚,白腹鯖,日本鯖,俗名花輝、青輝、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經濟型食用魚。
  • 醜橘和粑粑柑有啥區別?果農:差別大了,買錯白白浪費錢,分清楚
    醜橘和粑粑柑有啥區別?果農:差別大了,買錯白白浪費錢,分清楚說到水果我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水果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而且不同的水果吃起來的口感和營養也都是各不相同的,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水果種類也是越來越豐富了,除了一些本土的水果之外,還有很多從國外進口過來的水果受到了大家的喜歡。
  • 4塊錢一斤的鮐鮁魚這麼做,比鮁魚還好吃,不過吃的時候必須注意
    九月份開海以後,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海魚逐漸多了起來,這裡面最常見的就是鮁魚和鮐鮁魚。鮐鮁魚在我們這裡又叫「酸鮁子」,因為它的肉燉熟以後有一股酸香味,因此而得名。鮐鮁魚和鮁魚的外表很容易區分,一般看這幾個方面:1.鮐鮁魚的花紋呈青綠色,鮁魚的花紋呈藍色。
  • 海邊釣此魚,一來就是一群,大連人叫它「鮐鮁魚」
    因為這種魚的背部長有藍黑色斑點,又名藍點鮁,大連人叫它「鮐鮁魚」。到了夏至以後,鮁魚常在渤海沿岸近海水域遊弋,尤其是入伏以後的30~40天,成群結隊地到近岸獵食。這時用海竿垂釣會有好的收穫。釣甩鮁魚,也有別具一格的情趣,它喜群居並以小魚蝦為食,覓食兇猛好似餓極了的虎和狼,一旦發現獵物就群起而攻之,垂釣過程中,要二人合作,乘舢板「追捕」。一人搖櫓,一人站立船頭觀察魚情,當發現鮁群時,二人通力抱櫓快搖,加速追擊,當追到甩鉤能達到鮁魚群位置時,改為一人掌櫓,一人甩鉤收線釣魚。
  • 吃個明白丨刀鮁、黃金鮁和鮁魚是一回事嗎?
    ,俗稱馬友、午魚,並不被包含在日常語境的「鮁魚」之中。這種魚和馬鮫屬類似,南方有些漁民亦稱其為「馬鮫」,但此「馬鮫」只是贗品,肉質較粗糙,和真正的馬鮫魚不可同日而語。沙氏刺鮁只在南方海域出現,青島未見。
  • 「威海運都」☆海識|鮐魚和鮁魚
    鮐鮁魚和鮁魚您能分清楚嗎?鮐魚(Pneumatophorus japonicus),鱸形目鯖科鮐屬,別稱青花魚、鯖魚、花巴、鮐鮁魚等。體粗壯,呈紡錘形,尾柄結實;尾鰭基部每側有縱隆起嵴兩個。頭大,前端尖細,呈圓錐形。
  • 刀鮁、黃金鮁和鮁魚,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種魚和馬鮫屬類似,南方有些漁民亦稱其為「馬鮫」,但此「馬鮫」只是贗品,肉質較粗糙,和真正的馬鮫魚不可同日而語。沙氏刺鮁只在南方海域出現,青島未見。  這又是一種正名中有「鮁」字卻不屬於「鮁魚」的魚,並非主要經濟魚類,各海域捕獲數量不多,青島近海更是少見。據說肉質細嫩鮮美,遇到即是有緣,不妨買來五臟廟內超度。
  • 如何海釣鮮美的鮐鮁魚
    每年春夏,處於生殖期間的鮐鮁魚,多棲息於海洋中上層,而到了夏秋索餌期間,魚群常在幾十米水深至水面表層活動;至於深秋初冬時節,由於水溫下降,所以鮐鮁魚群陸續南下越北方海域。因此,每年7~10月,鮐鮁魚成群結隊地遊到黃海和渤海沿岸淺水區捕食,於是此時便是大連垂釣鮐鮁魚的旺李。這時候出釣,魚獲大多非常豐厚。
  • 鮐魚,鮁魚,鮐鮁魚,傻傻分不清楚
    鮐魚鱸形目,鯖科,鮐屬。又名青花魚。海洋洄遊性上層魚類, 遊泳力強,速度大。魚肉結實,含脂肪較多,可供鮮食、醃製、燻制或制罐頭食品;肝油內含較高的維生素,可制魚肝油。鮁魚鱸形目,鮁科,馬鮫魚屬,學名「藍點馬鮫」。喜棲息於沿岸及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匯處水域。性兇猛,遊泳力強,喜集群。肉堅實味鮮美,營養豐富。除鮮食外,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幹品。肝含維生素A較高,是製造魚肝油的原料。
  • 鮐鮁魚這樣做,安全好吃滋滋冒油,和日料店裡的烤鮐鮁魚一個味
    說起鮐鮁魚很多朋友可能會和鮁魚相互混淆,他倆雖是親戚,但是味道卻大不相同,所以烹飪的方法也不同。鮐鮁魚又叫青花魚、青魚,體粗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釐米、體重150~400克。背鰭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鰭棘9~10根,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小鰭;尾鰭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鰭淺黑色,臀鰭淺粉紅色,其他各鰭為淡黃色。常吃這種魚呢我們會從身體的花紋去判斷。 此種魚血液和內臟中含有組胺容易中毒,所以買魚最好買這種工廠處理好的鮐魚片,處理得乾淨吃起來安全。
  • 都知鮁魚餃子好吃,卻不知鮁魚和鮐魚有明顯區別,最適合拖釣
    近些年,隨著鮁魚捕撈量越來越少,需求量越來越大,本地鮁魚的概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只要進入黃海、渤海海域的鮁魚都可以稱為本地鮁魚。如何區分鮁魚和鮐魚鮁魚也叫馬鮫魚,算是沿海地區的人比較熟悉的魚種,人們對鮁魚的感官多數停留在鮁魚餃子、紅燒鮁魚等美味佳餚上。殊不知,鮁魚是海洋魚種中較為易釣的魚類。
  • 茄汁燒鮁魚,又香又嫩又好吃,太下飯了
    茄汁燒鮁魚常見的鮁魚有兩種,一種是「鮐鮁魚」,另一種鮁魚是「燕鮁」,但是這種鮁魚有點特殊,形狀和燕鮁、鮐鮁都不一樣。比燕鮁的個頭小,比鮐鮁的鱗多。但味道和鮐鮁差不多。原料:鮁魚、油、鹽、料酒、醋、番茄沙司、蔥、白糖、姜、蒜。做法步驟:第1步、主料: 鮁魚 第2步、 把鮁魚收拾乾淨。 第3步、 熱油,放入蔥姜蒜炒香。
  • 漁家經典菜:鮐鮁魚燉蘿蔔
    主料:鮐鮁魚3條配料:青蘿蔔1個切薄滾刀塊、五花肉5片調料:料酒100克、白醋25克、豆瓣醬20克(農家大醬最好,用時用啤酒給調稀)老抽3克、雞精5克、鹽5克製作:1鮐鮁魚收拾不乾淨會影響整道菜,一定把太把魚的腮,肚子內血塊收拾乾淨2鍋內燒開水,放入鮐鮁魚入90克料酒、20白醋,一分鐘撈出,過涼3鍋內入半勺油煸五花肉煸幹入大蔥段,薑片,花椒7粒、幹辣椒段、翻炒入豆瓣醬炒出醬香味,入鮐鮁魚與醬汁翻勻烹入料酒,白醋,老抽,然後加水末過魚,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入蘿蔔塊入鹽大火燒開,小火燜燒
  • 大鐵鍋燉出來的就是入味,鮁魚香嫩,黑木耳肥厚,好吃下飯
    大家好,今天老爸從市場買回來幾條新鮮的鮁魚,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做一道鮁魚木耳吧。鮁魚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不太熟悉,鮁魚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俗稱還有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鮁[bà]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牙齒鋒利,遊泳迅速、性情兇狠。
  • 喜歡吃鮁魚的快來看一下在巴拿馬才能做出好吃的魚
    鮁魚是南方的叫法,一樣平常分為兩種,即「鮐鮁」和「燕鮁」。鮐鮁長不了太大,也便是三十公分閣下,俗稱叫鯖魚或許青花魚,而「燕鮁」也便是南邊稱的馬鮫魚,能長到1米的都有。自從看了這用大馬鮫魚做的魚暖鍋我就饞的不得了,總惦記取找到這魚暖鍋的做法,可大多數的魚頭暖鍋都是淡水魚做法,用花鰱胖頭天然湯濃味美,而用這海魚來做的還真是未幾。既然取經不容易,我便自給自足,經過了幾回試驗,做出的鮁魚鍋滋味還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