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算是一個咬卵犟,真是吃飽了找不到事,土灶煙囪能排煙就行,你又不是專家,管它是否怕雨水做甚?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刺楸見過兩類土灶,一類是無煙囪的,另一種則是有煙囪的。無煙囪土灶只要能及時將灰燼刨出使得灶膛保持足夠大空間,土灶便能正常使用。當然,無煙囪土灶適合建在農村簷坎、屋頂有老虎窗的瓦房,煙氣便可沿著灶門口上升後通過屋頂空隙外排。無煙囪土灶很少,土灶大部分還是帶煙囪。
煙囪多為磚砌的,口徑一般為二十釐米左右,洞口還算比較大,所以有人會有疑問,朝天的煙囪口就不怕雨水灌進來嗎?
敢於對大家不太關注的事物提出質疑的這種精神,刺楸表示高度讚賞,從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來看,不應該被質疑,但這在農村可作為個人興趣愛好,如果和農民講經說法,被質疑為「咬卵犟」也就在所難免了。刺楸就從探索的角度,試著解答一下煙囪不怕雨水的原因吧。
並非所有煙囪都是口朝上,有些煙囪頂端已被石塊封住,而出煙口則在側面,還有些煙囪口雖朝上,但上面扣了一口破鍋,煙囪口已收緊縮小,掉進煙囪的雨水量有限。當然,即便煙囪口朝上且沒扣破鍋等物,雨水雖會落進煙囪裡,但煙囪口也比較小,能落進來的雨水有限。砌煙囪磚塊尤其是目前常用的紅磚,其吸水性極佳,再加上煙囪內壁附著的厚厚草灰,落進煙囪的雨水極易被吸附,爾後在燒火做飯時被帶溫度的煙氣烘乾。因此,雨量小的話,雨水落進煙囪幾乎沒甚大影響。
如果遇到幾十年不遇的大雨,偶爾也有部分雨水進去,但由於與豎直煙道連接的是回煙道而非灶膛,雨水被煙囪內壁草灰吸附後量已減少,能「幸運」進入回煙道的少量雨水又被裡面的灰燼吸收,所以雨水倒灌現象幾乎沒有,頂多把回煙道灰燼打溼,不足為懼。要是連續好幾天下大雨,煙囪進水的現象就明顯了,灶膛內的灰會變得有點潮溼,使用土灶就會發現煙囪排煙的功能有所減弱,部分煙氣從灶門出來使得灶房比較燻人,嚴重時燻得人甚至睜不開眼。
以上就是刺楸對土灶煙囪不怕雨水的原因分析,要是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讚,並順手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