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菱鮃工廠化與室外網箱接力養殖技術

2020-12-28 吉山花瑤

淺析大菱鮃工廠化與室外網箱接力養殖技術

王雨霏

大菱鮃屬於鰈形目,鮃科,菱屬,為底棲冷水性魚類。該魚對溫度、鹽度、重金屬等海水指標要求較嚴,其最適生長水溫為14℃~18℃,適宜鹽度為25~30。大菱鮃在本地區養殖已近二十年,目前葫蘆島市大菱鮃養殖面積已超過200萬平方米水體,採取的是「溫室大棚+地下井鹽水」的開放式陸基工廠化養殖方式。土地資源和地下井鹽水資源的短缺制約了該產業的發展。為尋求更多、更適合本地區大菱鮃養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們在本地區做了大菱鮃室內工廠化設施與室外網箱養殖接力試驗。試驗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現將試驗結果小結如下:[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一、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時間

2018年3月~2019年5月。

(二)試驗地點與條件

本次試驗地點為興城市七星養殖場。該養殖場為綜合性養殖場,既有工廠化大菱鮃養殖車間,又有適於網箱養殖的海水池塘。試驗池塘長500m,寬80m,為南北走向,平均水深3m。該池塘交通便利,四周無汙染,納潮及時,潮水充足,水質達到國家一類養殖標準。試驗期間的水溫在11℃~20℃、pH值7.5~8.0,鹽度25~28。

(三)網箱的製作與設置

1.網箱的製作

網箱大小為長5.0m,寬5.0m,高2.5m,框架採用直徑為20mm鍍鋅管焊接而成,網箱材料為雙向延伸的聚乙烯結節網,網目2a=1.0cm~3.0cm。

2.網箱的安裝

浮子採用的是4個直徑40cm,長60cm的圓柱型泡沫,將其均勻固定在安裝好的網箱四周框架上,使網箱上部高出水面50cm。沉子為水泥方砣,大小能使網箱穩定為標準,用尼龍繩拉緊固定在箱底四周。網箱的設置需要注意:一是為了防止魚種入箱後因摩擦箱壁受損傷,新網箱應在魚種入箱前15d左右下水,網箱經過浸泡,不但去味,還可使箱體附著一些藻類;二是網箱底部應與池底保持1.0m以上距離。由於大菱鮃為底棲魚類,光照不宜太強,以500lx~1500lx為好,所以網箱還要加蓋遮陽網。

3.網箱的設置

網箱的設置,要根據養殖池塘水面大小、所設網箱的多少等因素而定。本試驗網箱按組設置,組內箱距4.0m,組間距100m以上,網箱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垂直。

(四)苗種的選擇

選擇的標準是規格一致,體質健壯,活力強健,體形正常,無畸形,沒有傷病和寄生蟲的優質苗種。由於是接力養殖,而且養殖時間短,所以本次試驗選擇的是大規格苗種,平均為400g/尾,共10000尾。

(五)運輸

由於本次接力養殖試驗是在一個養殖場內進行,兩處相距較近,不需要專用運輸車。我們採用的是水桶帶水運輸,無損傷,成活率100%。

(六)投放

投放時間為4月15日。4月份本地區室外池塘水溫還較低,有時還會有寒流出現。由於大菱鮃苗種對水溫變化較敏感,所以在大菱鮃苗種投放時要選擇晴朗天氣進行,在苗種投放進箱時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2℃,鹽度5以內為宜。投放操作要小心謹慎,避免魚體再度受傷。養殖密度約為300尾/箱,共33個網箱。

(七)餌料投餵

目前本地區大菱鮃養殖投餌模式是幼苗期投全價顆粒飼料,待魚能攝食小雜魚時投餵小雜魚直至出池銷售。為了避免魚類由於更換餌料產生應激影響魚類生長,試驗期內我們仍然投餵的是小雜魚。投餵方法是:前期日投餵4次,上、下午各2次,後期日投餵3次,早、中、晚各1次,具體投餌量與次數還應視天氣、水質、魚的攝食狀況及時調整。

(八)日常管理

1.定期巡視

巡視的內容為:一是對魚的巡視。巡視魚的活動、攝食狀況,有無病害發生;二是對網箱的巡視。將網箱四周提起,檢查網箱是否破損,發現後及時修補;三是對池塘的巡視。檢查池塘的堤壩和閘門是否漏水及池塘中的水位變化情況。注意不要在投食時提箱檢查以免影響魚的攝食;另外,還要根據水位變化及時調節網箱的吃水深度;再者,魚種入箱後,每天要堅持巡視。

2.清洗網箱

由於該池塘水面雜物較多,再加上池塘的水幾乎不流動,試驗過程中網箱堵塞較嚴重,影響了水體交換和大菱鮃的生長,我們根據巡塘的實際情況對網箱進行及時清洗、衝刷。

3.養殖記錄

記錄的內容為:苗種的數量,養殖期間的水溫、水質、投餌情況、病害防治情況,大菱鮃定期監測情況及出箱銷售等情況。要求至少每15d進行一次生長情況檢測,以便及時觀察魚類生長情況和對投餌率的調整。測量結果見表1。

表1 試驗期間體重、體長、水溫的測量統計表

(九)病害防治

古人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大菱鮃網箱養殖試驗過程中,雖然時間短,但是對魚病仍然採用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具體做法如下:選擇健康,無病害的苗種;在放養及生長情況檢測等操作過程中堅持做到輕拿、輕放、細心,避免魚體受傷,引發魚病;由於是投餵的是小雜魚,小雜魚首先要選取新鮮的,並且每次要清洗、消毒後再投餵;在養殖過程中還要視情況在網箱內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潑灑消毒。整個試驗過程中沒有病害發生。

二、試驗結果

本次試驗2018年4月15日投放苗種,5月25日池塘溫度在18℃左右時開始出售或返回大棚待售。經過40d的室外網箱養殖,大菱鮃由平均體重從400g/尾增加到660g/尾,淨增重260g/尾,達到了商品魚的規格。共獲得大菱鮃商品魚6270kg,養殖成活率為95%,於5月25日陸續出售。放養及收穫的情況見表2。

表2 放養及收穫情況

三、討論

大菱鮃為底棲冷水性魚類,最適生長水溫為14℃~18℃。4月中旬至5月末,本地區室外海水溫度恰好為14℃~18℃,適於大菱鮃室外養殖,試驗證明該養殖模式是成功的。但在養殖場所的選擇上要注意的是養殖海水面不要太小,深度不要太淺,原因是4月份我們北方地區氣溫不穩定,有時會有寒流降溫天氣出現,面積太小,水位過淺,水溫變化過大,會影響大菱鮃的生長。本地區現有50萬公頃的適於海水養殖的海域,雖然本次試驗是在池塘內進行的,如果海域條件適於大菱鮃網箱養殖,本養殖模式完全可以推廣到海域進行大菱鮃網箱養殖。

池塘也好,海域也好,對網箱設置的面積不是越多越好,設置少,浪費水體,設置過多不但對養殖環境造成影響,而且還不利於魚類的生長。試驗表明池塘設置網箱面積要小於池塘水面的20%。

根據大菱鮃生長規律和消費者對大菱鮃的消費習慣,本次試驗選擇大菱鮃平均體重為400g/尾,經過40d的室外網箱養殖,可增加到660g/尾,平均淨增重260g/尾,達到了商品魚的規格。此外大規格的苗種在養殖過程中抗病力較強,成活率也較高,試驗證明,大菱鮃的室內外接力養殖在本地區要選擇大規格的苗種,最好平均體重在400g/尾以上。

大菱鮃工廠化設施養殖是葫蘆島市海水養殖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模式。由於過去本地區大菱鮃養殖無序發展,導致葫蘆島市井鹽水的開採量已超過自然補給量,局部地區井鹽水資源呈現出逐漸衰退的趨勢,部分養殖地區開始出現缺水現象,再加上一輪輪的環保和海洋督查的高壓態勢,本地區大菱鮃的養殖和大菱鮃養殖戶的積極性下降。之前,本地區嘗試過大菱鮃「北魚南養」模式,也取得了成功。但由於大菱鮃「北魚南養」的主養區為福建,相距2000多公裡,苗種遠距離運輸,不但養殖成本增加,而且對苗種的成活率也產生一定影響。此次大菱鮃本地區的室內工廠化設施與室外網箱接力養殖的成功,在大菱鮃「北魚南養」模式成功的基礎上,為本地區大菱鮃養殖又增加了一個新的模式,對該產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大菱鮃產業發展報告 - 綜合資訊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
    1992年雷霽霖院士首次從英國將這一優良品種引入我國,並帶領課題組通過馴養、親魚培育、生殖調控、產卵育苗等一系列試驗,於1999年突破生產性育苗關鍵技術。從1999年下半年起,山東省萊州市的養殖從業人員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利用深井海水調溫進行大菱鮃工廠化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養殖效果。雷霽霖院士借鑑種植業溫室大棚的模式,創立了大菱鮃「溫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廠化養殖新模式。
  • 大菱鮃產業質量安全現狀解讀 鮃鰈類產業發展研討會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關長濤研究員:鮃鰈類產業主要包括大菱鮃、牙鮃和舌鰨等,其中大菱鮃的產量佔鮃鰈類總產量的80%以上。我們都知道,大菱鮃是雷霽霖院士1992年從英國引進國內進行養殖的,當時的價格非常高。大菱鮃從一起步就是搞工廠化設施養殖,現在已從流水養殖逐漸轉到循環水養殖上來。可以說,從引進之初大菱鮃養殖的起點就比較高,是作為一種高檔魚來進行養殖的,因此市場價格不菲。
  • 2018年大菱鮃行情分析:新的一輪周期已經到來
    從2011年開始,大菱鮃行業整體形勢逐步向上發展,魚價的穩步增長,導致養殖規模和產量逐漸擴大,2010年大菱鮃養殖量約為1億尾,養殖產量約為4.5萬噸,截止到2013年底,大菱鮃養殖量擴大到1.7億尾,產量約為7.5萬噸。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大菱鮃價格開始逐步走低,到2015年年底最低價格10元/斤。
  • 中國大菱鮃(多寶魚)市場變動及轉型
    >  近期大菱鮃市場價格的持續高位運行不僅受到消費需求拓展的拉動,同時也決定於大菱鮃養殖生產周期的波動;儘管消費市場在擴大,但由於養殖規模迅速擴大,長期看仍存在價格下行壓力。這種價格的這種變動一方面與整個產業從苗種到養成、再到流通和消費各環節的技術水平、產業結構等供給因素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消費需求的變動有關。從2011年1月下旬以來,隨著消費市場的轉型,大菱鮃價格在震蕩中逐步走高。到了2011年下半年,隨著產品價格的逐步恢復,養殖者的養殖熱情也進一步高漲。2012年第一季度該產品的工廠化養殖面積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9.5%。
  • 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
    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星鰻( Astroconger myriaster )隸屬鰻鱺目、康吉鰻科、星鰻屬。星鰻形似河鰻,體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體側、頭部具有白點。在鰻魚人工育苗技術尚未攻克的前提下,鰻魚暫養為養殖者提供了商機。我們利用工廠化養殖大棚進行星鰻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一、準備工作1.
  • 鮃鰈類產業發展及市場動態報告
    從區域布局看,山東跟蹤調查區域鮃鰈類工廠化養殖面積為332.9萬平方米,佔工廠化養殖面積總的比重為54.1%;遼寧養殖面積為208.6萬平方米,佔工廠化養殖面積總的比重為33.9%;河北養殖面積為67.2萬平方米,佔工廠化養殖總面積的比重為10.9%;天津、江蘇、福建的工廠化養殖面積分別為3.9、2.5與0.9萬平方米,佔總養殖面積的比重均在1.0%以下。
  • 中國多寶魚(大菱鮃)養殖成本的改進方向
    ;建立完整的可追溯體系,使「良幣驅逐劣幣」<<<完整的可追溯體系的重要性,對大菱鮃養殖企業和所有水產養殖企業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即使有5%的中小養殖戶在養殖中不當使用藥物而造成其成魚藥物殘留超標,經過這麼幾次混裝,消費者就根本無法分辨出哪些是安全的大菱鮃,哪些是藥殘超標的大菱鮃,總不能要求每個消費者吃魚前都自帶檢測儀器先測試一下吧。而哪些違規使用藥物的養殖戶因為養殖成本低,在沒有懲罰機制的前提下,總是更容易以更低價格把魚賣出去,並獲得更高利潤。
  • 【名優新品】大菱鮃「多寶1號」 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
    為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採用群體選育的方法,以快速生長和高成活率為選育目標,對來源於英國、法國、丹麥和挪威4個不同群體的大菱鮃進行遺傳改良,培育出了大菱鮃新品種「多寶1號」(品種登記號:GS-02-001-2014)。優良品質:生長快,成活率高據了解,大菱鮃新品種「多寶1號」體型較為整齊、統一。
  • 探訪膠南海水工廠化養殖 企業與科研結合雙贏
    不過記者近日獲悉,島城也有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進行「產學研」運作的成功典範,位於膠南的本市首個「科研院所+基地」模式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實驗室就是一個例子。11月18日,記者赴膠南進行了實地探訪。    據悉,黃海水產研究所與青島市生態工程化水產養殖示範基地合作建立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實驗室,是島城首個「科研院所+基地」模式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實驗室,該實驗室近日在膠南大場鎮建成並投入使用。黃海水產研究所每年派出20餘名科研人員到實驗室工作。
  • 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發展與思考
    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以大菱鮃工廠化養殖為代表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在北方地區得到了大力推廣,對名貴水產品的生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海水工廠化養殖從「設施大棚+地下海水」起步,系統水平逐步提高。但發展至今,我國目前大多數的海水工廠化養魚系統設施設備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只有一般的提水動力設備、充氣泵、沉澱池、重力式無閥過濾池、調溫池、養魚車間和開放式流水管閥等。
  • 大菱鮃纖毛蟲一旦發病怕是控制不住,新的防控思路降低發病率!
    大菱鮃自引進我國以來發展迅速,已經在山東、河北、遼寧等環渤海地區形成大規模的養殖。伴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密度的增加和品種的退化,大菱鮃的病害日趨增多,制約養殖的發展。近幾年來纖毛蟲病成為危害大菱鮃的主要寄生蟲病,被廣泛認為是工廠化養殖魚類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 山東威海榮成市大菱鮃養殖走出低谷 價格漲到每公斤82元
    近一段時間,由於市場需求量加大,大菱鮃的價格持續走高,從去年同期的每公斤46元上漲到目前的每公斤82元。經過幾年前的「多寶魚事件」之後,榮成大菱鮃養殖已經徹底走出低谷,行情持續看好,目前銷售價格也達到了6年來最高點。&nbsp&nbsp&nbsp&nbsp大菱鮃是榮成目前養殖量最大的經濟魚類,佔全部養殖魚類的一半以上,榮成沿海鎮街都有養殖戶養殖。
  • 記者觀察:疫情過後萊州大菱鮃該遊向何方
    膠東在線3月7日訊(通訊員 普永東 劉雨)一場疫情,水產品嚴重滯銷,尤其萊州市作為大菱鮃養殖主產區,幾乎所有大菱鮃養殖戶的生計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如今儘管各地開啟復工潮,但是以酒店消費為主的大菱鮃仍未找到出路。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適應北方網箱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下即可安全越冬,通過網箱和工廠化養殖陸海接力的形式,能完全滿足石斑魚的生長。石斑魚是蜚聲世界的名貴海鮮,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展石斑類養殖,為南方沿海養殖業的主要品種,其傳統養殖方式為海上網箱和池塘養殖2種模式。
  • 天津市生態水產養殖面積達62萬畝 全年將上市37.5萬噸
    日前天津市正式啟動「海上網箱養殖試驗項目」,在漢沽近海投放了500個抗風浪網箱,養殖1.3萬公斤半滑舌鰨、牙鮃、海參三種海珍品水產,預計10月底即可打撈上市。  據介紹,海水網箱養殖是實現海水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的主要途徑之一,可提高海產品養殖綜合生產能力。
  •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新聞—科學網
    或將推動國產海水養殖動物疫苗從單聯走向多聯時代
  • 《大菱鮃養殖技術規範》等11項煙臺市地方標準通過審查
    9月20日至29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交通運輸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和市文明辦先後召開地方標準審查會議10場次,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大菱鮃養殖技術規範》等11項煙臺市地方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查。
  • 榮成漁業「休漁」不「休眠」網箱魚成「香餑餑」
    公司總經理劉學仁說:「網箱養魚就是好,一年四季效益高。休漁期一到,市場上鮮魚緊缺,我們的網箱魚就成了『香餑餑』,每天一大早,濟南、青島、威海等地的客商就來買魚,外省的魚販子也匯來了訂金。」在伏季休漁期漁船靠港、漁民上岸期間,榮成漁業並未進入「休眠期」,淺海灘涂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拉動了該市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 河北秦皇島市昌黎縣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引領行業發展新趨勢
    據了解,秦皇島江鵬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昌黎縣較早實行海水工廠化循環養殖的水產養殖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養殖大菱鮃、牙鮃、河豚等珍品魚類,雖然近些年來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以及水產品市場準入門檻的逐漸提高,傳統的養殖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現在的養殖要求,如養殖用水更換頻繁,對環境汙染較大,而且易發生病害;用藥物防治病害和清理養殖池,容易造成成品魚藥物殘留超標
  • 青島成功規模養殖珍珠龍膽石斑魚 身價大降明年進市場
    青島成功規模養殖珍珠龍膽石斑魚 身價大降明年進市場2014-07-18 23:10:00  水產養殖網  陳超介紹,珍珠龍膽的成活率較高,目前的技術能達到85%以上,而南方地區主要採用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等原始方式,其中網箱養殖魚苗的成活率僅有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