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社會的我們,慢慢被磨去了稜角,變成圓滑而世故的社會人!

2020-12-19 時尚之靈

你有在收看《漢謨拉比小姐》嗎?

如果你是一位上班族,如果你在規模龐大、機構臃腫的公司工作,那麼看完這幾集的《漢謨拉比小姐》,你應該能夠感同身受吧?

在《漢謨拉比小姐》裡講敘了許多不公平的社會現象。

乘搭電梯都要進行繁文縟節的論資排輩;

會議現場就算有錯誤的發言,卻無人指正,只有著此起彼落的鼓掌聲和虛偽的笑容;

會議現場只選擇討論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

同事之間的聚會卻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和言論;

女同事因為被上司在工作上苛刻指責而導致抑鬱流產......

初入社會遇到的種種無奈,往往都會讓步、妥協,最後我們被改變 。

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容易,你能隨便就放棄一份你奮鬥已久的工作嗎?

你並不喜歡參與同事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總是喜歡默默耕耘做自己的事情,以為這樣就能明哲保身,但世事往往沒有終究不能如你所願。

曾經看過一句話:「部下的苦勞是上司的功績,上司的過錯是部下的責任。」

上班族們都會有這樣的共鳴吧?

就好像熬夜幾天認真做好的教學課件,卻被他人拿走去參賽,得了二等獎;就好像學校裡寫的論文被導師拿去出書;就好像職場上寫的策劃被領導直接拿走去邀功;然而我們卻要笑著說恭喜,表現出一副榮幸之至樣子,這就是所謂的社會性!

一腔熱血瞬間就涼了,這才是最真實的社會。

我們未曾想改變什麼,更確切地說是沒有勇氣去實行,沒有環境的允許。

踏入社會的我們被灌輸了太多所謂的情商的概念,慢慢被磨去了稜角,但是心中還是憋屈壓抑不服。

公司常常會為我們安排了昂貴的集訓課程,一再地灌輸我們要懂得感恩,內容全是要理解老闆,不理解也要在執行中理解,慢慢地工資漲了,初心卻沒了。

被這利益為先的社會性而同化,人們變得冷漠自私。

在生活中或者社會中,如果多些像《漢謨拉比小姐》女主男主那樣的人,那該多好!

不祈求可以改變些什麼,只求不要被同化!

其實每個職場人都是從初入社會時那一身稜角、愛憎分明的毛頭小夥變成了圓滑世故明哲保身的社會人。

我們抗爭是因為相信結果美好,但多數時候,結果不美好。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堅持底線,終究你會發現你的堅持讓你擁有了真正的朋友和無價的情義。

相關焦點

  • 立足社會,磨去稜角
    曾經年少無知,憧憬長大步入社會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才發現不知不覺已被社會磨去了稜角...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夢想還有喜歡做的事情,但是迫於現實都選擇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悲麼?沒有物質的支持,任何你喜歡的東西都不可能得到。
  • 尼採經典名句:成熟不過是個性被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圓滑了
    7、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8、許多人浪費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們心願的機會。 9、溼透的衣裳,終究會幹。可以遺忘的,都不再重要。 10、成熟不過是個性被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圓滑了。
  • 周國平: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
    周國平說:「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周國平關於成熟的這段話,透徹犀利,入木三分。難道不是這樣嗎?許多人在青少年時代,胸懷理想,心靈單純,是非分明,善惡有辨,美醜有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他深度介入社會生活,當他在複雜、混亂的社會生活中遭遇挫折、磨難,他對許多問題的是非感模糊起來,對善惡的判別糊塗起來,對美醜的界定含糊起來。
  •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
    去九寨溝旅遊,在老虎嶺,有一個十幾歲左右的孩子看著水裡的魚,無比驚奇的說:「生活在這裡的魚一定很幸福!」他的媽媽聽到了,告訴小孩:「你也很幸福呀!」。看起來媽媽善解人意,理解兒子所要的表達的意思。小孩說「魚很幸福」的時候,他是用自己的直覺,自己的本能,感受、審視和解釋自己心中這個客觀的世界。他是通過思考的形式,驗證、連接眼中的外部世界。
  • 95後的你,有被社會磨平稜角嗎?
    我去年畢業,因為我一畢業就留校做行政老師,所以也不算是真的踏入社會。工作以來,我總覺得我還沒有畢業的感覺,原因是你每天對著的還是我自己熟悉的校園,熟悉的老師,熟悉的學生。唯一不同的可能是自己的同學都離開了,只剩自己一個人。一個人住的宿舍,一個人走在獨自上班的路上,一個人去圖書館。
  • 為什麼很多過來人都在勸你做人不要有稜角?
    生活中也會有不少倚老賣老的長輩或者好為人師的師長動不動就勸你:「年輕人,做事不要那麼衝動,處事要圓滑一些,你這樣遲早是要吃虧的」;「哎,你要學會中庸,說話做事都不要那麼滿」;「千萬別去做那個出頭鳥,你呀,一看就是剛畢業,身上的這些稜稜角角且得磨呢」。
  • 鬼谷子說: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看懂的都是智者
    人總是在不斷的違背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反駁當初的自己,小的時候像我這長大,嚮往著變得圓滑和世故,但是真正的懂得了哪些手段之後,想要回到當初最純真的自己,可是一切已經回不去了。 鬼谷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 如何才能不被生活磨去稜角?
    坦白講,如果你想保持自己身上的稜角,很難,年輕的時候,你還可以任性,你還可以為所欲為,你還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但是一旦你開始自力更生,你發現太難了,我們遲早有一天都會變成鵝卵石,圓滑的面對生活。年輕的時候誰不是心高氣傲呢?誰不曾想過自己未來會是一帆風順的呢?
  • 30歲的我已經被社會磨平了稜角
    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我管你是誰,我要開懟了,就在0.01秒反應時間,我去道歉,因為我在打工,我在一個對自己還不錯的老闆手底下打工,所以不能惹麻煩!然後道歉,被懟,道歉,被懟,顧客憤憤不平而走,其實怨顧客嘛,不怨,怨自己,自己沒有注意態度!人家說的很對,人家是來買東西的,不是來受氣的,人家是消費者!
  • 《局外人》:法國最年輕諾貝爾得主眼中的社會「潛規則」
    而在我看來,我看《局外人》就是看年輕人在初入社會時同社會規則的對抗。我看主人公莫爾索,看的是年輕時候的我們———有稜角,有個性,不善人情世故卻又偏執。年輕,該泯泯於世?還是該仗劍獨行?這是個問題。我是讀到後半部才開始頓悟:社會規則教會我們要養老愛老,一個在母親葬禮上不掉眼淚的人,葬禮後就陪女友看喜劇電影的人,一定是個壞人嗎?從邏輯角度來說,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從社會規則以及人情世故方面來講,莫爾索一定不靠譜。
  • 磨去自己的個性,那是世故,不是成熟 一周日籤排行榜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周國平善良是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柏邦妮選擇那些讓你害怕的事情,因為只有它才會讓你成長。
  • 學會拒絕且有脾氣,不要被生活磨去稜角
    太圓滑的人活得不真實;沒有脾氣的活得很被動。在這個社會,不要太逢迎別人,顯得沒有底線,到頭來,哭的一定是自己。做自己就好,人生很短,儘量讓自己開心!為什麼要做別人喜歡的人而不是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呢?去為了迎合別人,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真的不值得!你越沒有脾氣,別人就好越放肆;你越沒有脾氣,在他人眼裡你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人還是適當的有點脾氣的好,不要被生活磨去稜角。電影《黑名單》有一句臺詞:「為什麼別人敢在你身上做壞事,是因為你讓人覺得在你身上做壞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
  • 殺馬特們最終還是被社會現實磨平了稜角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能想到的就是五顏六色誇張到無法言喻的髮型、暗黑風格的妝容、火星文的QQ籤名以及諸如「葬愛家族」等殺馬特群體稱呼。但是最具視覺衝擊力的,無疑是殺馬特們特立獨行的誇張髮型。殺馬特青年們的家族聚會在殺馬特群體中有個叫羅福興的人,被認為是殺馬特文化的「創始人」。這個1995年出生於廣東梅州五華縣的農村孩子,在上小學5年級時迷上了網路遊戲。
  • 與圓滑相較,我越來越喜歡有稜角的人
    前一陣突然有消息說周杰要復出演皇上了,消息一出還有人做了小視頻問期不期待,留言隊形清一色是期待,嗯,我也挺期待的。周杰在娛樂圈隱退多年,但每年《還珠格格》的音樂一響,他就又回來了,生活裡是處處無他處處他,討論的方向從娛樂到後來變成了惋惜。
  •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被磨平了稜角?
    那時候我沒來由的自信,總覺得未來充滿希望,暗下決心要做一個充滿原則並且不會違背自己原則的人。有一個不會打破的原則和底線是作為一個男人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哪一刻你覺得自己被生活磨平了稜角?我想像中的男人應該有性格有脾氣,但同時鐵骨柔情,知道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事兒不該做。
  • 成長中總會有些稜角會被磨去,只為你可以走得順一些
    01人的一生三萬多天,一路走來的坎坷,有些是生活挖出的坑,有些則是我們自己的稜角刺出的洞漸漸地,一些個性的稜角被磨去了一些。有些梭角是被生活磨去的,因為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正常程序中被人為的刁難,不情願說的小話,人在職場,身不由已的飯局酒局,笑不達眼底的面容。
  • 有骨氣的星座,堅持自我,拒絕討好別人,不會被社會磨平稜角
    文 | 安達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有的人為了融入社會這個大圈子,動不動就迎合別人,向世俗低頭;而有的人則會一直堅持自我,拒絕討好別人,不願被社會磨平自己的稜角。,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話,尤其是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更不會放低姿態去迎合對方。
  • 消失的殺馬特,事實證明被社會磨平稜角只是時間問題
    他笑而不語,紙白君也若有所獲,即便對我們90後這代人而言,精神的空虛,還是無法從內心的充實來滿足,只能依靠對外或奇怪造型或砸金錢式輸出。而今迅速被社會祛除的,是這些流連於各個工廠的殺馬特少年們,他們在經濟與社會面前,再也不能通過賺點辛苦且微薄的工資來維護自己的稜角標榜。
  • 佛教:世人有四種境界,從不懂還要賣弄,到知世故而不世故
    所以我們學佛也好,修行也好,並不一定非要去寺廟,去深山老林,去聽高僧大德的講經說法,許多大菩薩其實就在紅塵中,只是咱們肉眼凡胎看不清而已。這裡多說一句,在我們常見的大菩薩中,除了地藏王菩薩常現比丘也就是出家人法相以外,其餘的如觀音,文殊,普賢,大勢至等都是在家人的裝扮。
  • 生活如刀,磨平了我們的稜角,變成了我們討厭的模樣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還是在高中,那時候只是覺得歌曲的旋律很好聽,雖然覺得歌詞有深意,但卻也品不出個所以然來;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再一次的聽到了這首歌,這熟悉的旋律、寫實的歌詞,心裡百感交集,是呀,生活如刀,改變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