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自釀葡萄酒含甲醇超標可致人中毒?

2020-11-30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侯賽 實習生 陳雪瑩

  眼下,正值葡萄大量上市,實惠價格帶動了許多大爺大媽自釀葡萄酒的熱情。不過,最近微博上一條關於「自家釀製的葡萄酒含有甲醇會使人中毒」的傳聞被網友轉發,讓不少喜歡自釀的大爺大媽們心裡犯起了嘀咕。對此,業內專家表示,自釀葡萄酒確實會產生甲醇,但只要釀造方法正確,酒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並不足以危害健康。

  葡萄上市

  掀起自釀酒熱

  當葡萄大量上市時,家住海口海府路的趙大媽總喜歡多買一些,在家釀製葡萄酒,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

  「談不上多複雜,都是跟鄰居學的。」趙大媽說。她近日到水果批發市場買了30斤新上市的葡萄,清洗乾淨後晾乾,按照一層葡萄一層冰糖的辦法裝滿塑料瓶,然後密封,過段日子就可以品到自釀葡萄酒了。

  不過,近日網上盛傳「喝自釀葡萄酒甲醇易超標,容易引發甲醇中毒」,讓趙大媽有些不安。「應該不會吧,都洗那麼乾淨,也不放添加劑,怎麼會甲醇中毒?」

  記者隨機採訪一些市民發現,自釀葡萄酒的群體當中,中老年人居多。平時釀葡萄酒,家裡的瓶瓶罐罐、水桶、大缸幾乎都在使用,玻璃瓶、可樂瓶、礦泉水瓶等也時常「上陣」。和趙大媽一樣,很多市民都覺得自己親手製作的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健康食品,不相信會出現中毒的情況。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會產生甲醇,也不了解甲醇為何物。

  方法正確

  少量甲醇不會危害健康

  自釀葡萄酒會分解出甲醇的說法,得到了海口某高校一位食品專家的證實。專家解釋,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能分解出甲醇,而大多數家庭在自釀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並沒有去除甲醇的工藝。但他表示,若用正確方法釀造,酒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並不足以危害健康,「就怕不按比例、不懂工序隨意釀製,除了會產生過多的甲醇外,還會滋生細菌。」

  他認為,分解出甲醇的含量,與釀酒時間、溫度及原材料等有一定關係。他建議盛裝葡萄酒要使用玻璃器皿或橡木桶,「千萬不要使用塑料瓶、不鏽鋼、鋁器皿等容器來盛裝,以免發生化學反應。」

  如何正確

  自釀葡萄酒?

  針對在家自釀葡萄酒一族,有關營養師建議,一定要確保葡萄清洗乾淨,同時也必須保證釀造器皿的清潔,杜絕使用鐵質、銅質、鋁製器具;要使用酒麴等效果較好的酵母,這樣除了能保證安全,也能提高酒的質量。如果還不放心,可以適當使用一些二氧化硫來中和雜醇類,不過使用量需要參照國家相關的使用標準。

  具體操作可參照如下:1、首先,對原料葡萄要進行挑選,儘量選擇新鮮的葡萄,避免使用黴變、破損的葡萄。2、仔細衝洗葡萄,完全晾乾,再用手搗碎或者擠碎,再撒上酵母拌勻。隨後裝入容器,在室內自然發酵,瓶蓋不要完全密封。容器最好選擇透明的玻璃器皿。3、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再進行多次過濾,葡萄酒就釀造好了。

相關焦點

  • 自製葡萄酒含甲醇可致人中毒?
    不過,最近微博上一條關於「自家釀製的葡萄酒含有甲醇會使人中毒」的傳聞被網友瘋狂轉發,讓不少市民心裡犯起了嘀咕。對此,業內專家表示,自釀葡萄酒確實會產生甲醇,但只要釀造方法正確,酒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並不足以危害健康。
  • 自釀葡萄酒被曝甲醇超標易致中毒 專家:可能致死
    近期一則「喝自釀葡萄酒易甲醇中毒」的消息在網上被頻繁轉發,讓一些嘗試「DIY」葡萄酒的人心有餘悸。  網上消息稱,一位湖南市民喝過自釀葡萄酒後,突然心跳加快、視力模糊。經醫生診治,是由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  自釀葡萄酒真的會產生甲醇嗎?
  • 自釀葡萄酒有毒? 實驗證實甲醇超標50%
    然而,近日網上熱傳的「自釀葡萄酒甲醇易超標或引中毒」給那些躍躍欲試的市民潑了盆冷水:自釀葡萄酒喝了要中毒,是真?還是假?  成都市民郭女士自釀了三四年的葡萄酒,她委託記者對她自釀的葡萄酒進行甲醇檢測。3日,經過連續兩次檢驗,華西都市報委託司法鑑定所檢測的自釀葡萄酒甲醇含量有了結果:第一次檢測結果為601mg/L,第二次為613mg/L,每升均超出國家限量標準200多毫克。
  • 自釀葡萄酒甲醇超標易中毒?不一定!
    數字版首頁 > 第A09:北京新聞·城事 上一篇 自釀葡萄酒甲醇超標易中毒?不一定!
  • 自釀葡萄酒可以放心喝嗎? 實驗證明含少量甲醇但未超標
    將葡萄和白糖按一定比例放到到器皿中發酵,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嘗到味道甘醇的自釀葡萄美酒,不僅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隨著前段時間葡萄的大量上市,不少市民紛紛自釀了葡萄美酒,並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品嘗。近日,市民賀女士稱,她媽媽很喜歡自釀葡萄酒,而且已經做了很多年,可是近日有朋友說自釀葡萄酒會產生甲醇,易致人中毒,想請問是否是真的?
  • 喝自釀葡萄酒會甲醇中毒?專家稱甲醇一般不會超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句古詩詞顯示自古以來葡萄美酒就被人們鍾愛,但近期有關「喝自釀葡萄酒易中毒」的說法正在擴散,一時間讓眾多喜愛飲用自釀葡萄酒的人士不禁擔憂起來。對此,相關專家表示,果酒在釀造過程中都會產生少量甲醇,影響不大,與此相比,更要注意酒中微生物超標帶來的健康危害。  喝自釀葡萄酒會甲醇中毒?
  • 自釀葡萄酒肯定含甲醇?這幾個環節要注意
    又到了葡萄上市的季節,不少DIY達人躍躍欲試想自釀葡萄酒,但又擔心含甲醇、含菌這類問題。可以說,甲醇是葡萄酒釀造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類似的還有雜醇油。它們含量過高對人體具有危害作用。急性甲醇中毒的主要受損器官是中樞神經、視神經及視網膜,可導致失明,甚至致死。
  • 網曝自釀葡萄酒甲醇超標易中毒 專家:甚至致死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近期一則「喝自釀葡萄酒易甲醇中毒」的消息在網上被頻繁轉發,讓一些嘗試「DIY」葡萄酒的人心有餘悸。  網上消息稱,一位湖南市民喝過自釀葡萄酒後,突然心跳加快、視力模糊。經醫生診治,是由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
  • 自釀葡萄酒真的放心嗎? 專家:甲醇含量易超標
    隨著秋季葡萄大量上市,這種低成本、易操作、無添加劑的葡萄酒DIY方法走紅網絡,「達人」們也紛紛在朋友圈裡秀成果。不過,自釀葡萄酒會產生甲醇,易致人中毒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自釀酒到底靠不靠譜兒?這酒還能喝嗎?」帶著讀者的疑問,生活實驗室記者將市民自製的葡萄酒送到北京農學院檢測。
  • 網傳自釀葡萄酒甲醇農殘超標 實驗證實大多安全
    葡萄美酒,不但是杯中佳釀,適當飲用還能有益健康,不少市民選擇自己釀造製作,近來網絡熱傳:自釀的葡萄酒可能甲醇、農藥殘留超標,嚴重時可能致人失明、甚至死亡。  自釀的葡萄酒有毒嗎?「商報實驗室」徵集了7份市民自釀的葡萄酒樣本,和商品葡萄酒一起送往成都合泰農產品司法鑑定所。檢測結果顯示,所有8份樣本甲醇、農藥殘留均未超出國家標準。
  • 喝自釀葡萄酒中毒 土法釀酒會產生甲醇等於「慢性自殺」(圖)
    喝自釀葡萄酒易中毒等於「慢性自殺」  近日,江蘇揚州一女子因喝了自釀的葡萄酒中毒,經醫院洗胃才好轉。醫生表示,土法釀酒容易細菌超標,還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物質,該女子中毒應是甲醇引起,好在發現及時,否則後果難料!  無獨有偶,湖南的張先生因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險些雙目失明,據張先生回憶,前幾日他請幾個好友下午來家中吃飯,並用家中自釀的葡萄酒招待大家。
  • 自釀葡萄酒未必好,一不小心就容易甲醇超標,且釀且珍惜
    自釀葡萄酒只是利用葡萄的天然酵母,不僅可能產生異味,而且發酵不完全,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不夠高,不足以抑制雜菌生長,增加變質風險,保質期也有限。另外,葡萄果實細胞壁上含有大量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黴變也會纏身大量甲醇,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越高。在工業生產中,通過添加外源的果膠酶,能夠限制甲醇的產生。
  • 喝自釀葡萄酒中毒 自釀葡萄酒對殺菌、環境要求較高
    醫生表示,土法釀酒容易細菌超標,還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物質,該女子中毒應是甲醇引起,好在發現及時,否則後果難料!  無獨有偶,湖南的張先生因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險些雙目失明,據張先生回憶,前幾日他請幾個好友下午來家中吃飯,並用家中自釀的葡萄酒招待大家。當天晚上,張先生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並且視力模糊。家人發現他全身發抖,嘴唇發紫,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將他送醫救治。
  • 自釀葡萄酒,喝得上吐下瀉!醫生:會導致甲醇超標,少喝
    最近,葡萄大量上市,康康上網看到每天喝點葡萄酒,有益健康,就自釀了幾瓶葡萄酒,不料,才喝了半瓶,就上吐下瀉。福建協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侯培鋒說,受條件限制,自釀葡萄酒可能含有甲醇、細菌,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 湖南小夥喝自釀葡萄酒中毒,搶救後醫生指出「兇手」,要小心!
    一位湖南籍的男子,邀請幾位好友在自己家飲用自釀的葡萄酒和聚餐,當晚就出現了心跳加快、胸悶、視力模糊、全身發抖和嘴唇發紫等中毒症狀。馬上送到醫院後,該男子被診斷為飲用自釀葡萄酒導致的甲醇中毒。因為飲用自釀葡萄酒導致中毒送院的病例,並不是個例,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還能不能在家自釀葡萄酒?在家自釀葡萄酒,怎麼會中毒呢?之所以喝了自釀的葡萄酒之後中毒,是由於自釀葡萄酒中的甲醇超標。
  • 小心中毒!趕緊倒掉自釀葡萄酒,不要再喝了!
    1月8日晚上,6人連夜轉診到了鄭大一附院急診科。所幸,經過一系列治療,6人開始逐漸有不同程度好轉。NO.2無獨有偶,一位湖南籍男子邀請幾位好友在自己家中聚餐,期間也飲用自釀的葡萄酒,當晚就出現了心跳加快、胸悶、視力模糊、全身發抖和嘴唇發紫等中毒症狀。
  • 自釀的葡萄酒為什麼可能會引起中毒
    最近,某網絡社區論壇上發表了「喝自己釀的葡萄酒容易成為甲醇中毒」的消息,並發表了通過「公安部」和「四重黑色」認證「央視」財政的微博客。還說「喝自釀葡萄酒就像慢性自殺」,很多喜歡自釀葡萄酒的市民感到不安。
  • 網傳自釀葡萄酒中含甲醇對身體有害 專家:確實如此
    目前正值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市民除了吃葡萄外,還喜歡將葡萄釀成葡萄酒來飲用。這段時間以來,網絡上流出「自釀葡萄酒中含甲醇,危害人體健康」等說法,部分市民對此疑惑不解。對此,記者採訪了知名葡萄酒專家梁竟志,請他從專業角度來為市民答疑解惑。
  • 自釀果酒,當心甲醇超標
    時下葡萄大量上市,除了直接吃,還有很多人喜歡用來釀酒,但自釀果酒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釀酒是一個複雜的發酵過程,耗時長,從數周到數月。在此期間,存在很多隱患,比如甲醇超標。葡萄果實細胞壁上含有大量果膠,果膠酯化後會產生甲醇。工業化生產葡萄酒時,一般會通過前處理、改良菌種和添加外源果膠酶等方法來降低甲醇含量。
  • 《食話實說》——自釀葡萄酒風險提示
    性平,味甘酸的葡萄是很多人喜歡的水果,尤其近些年來,品類繁多的葡萄在這個季節大量上市,便有許多人熱衷於家庭自釀葡萄酒。自釀的理由很簡單:「自己釀的,喝得放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據媒體報導,每年因自釀葡萄酒發生的事故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