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鰭金槍魚已經都被日本人吃成瀕危動物了,可以這樣說,如今在日本料理界最有知名度、最能代表日本料理文化的,就是金槍魚!還有,大家或許不會相信,在古代的日本,金槍魚卻一直不受人待見,甚至一度還被貶為「下魚」。
古代的日本人都是吃淡水魚的,以河鯉魚為尊,後來捕撈業的興起,開始吃海裡的紅鯛魚。至於金槍魚,屬於「紅肉」魚類,魚肉極易腐壞,加上當時的食物保存技術落後,所以金槍魚不僅不能於高貴的鯛魚相比,連普通的魚類都不如。到了19世紀末期,日本終於「肉食解禁」,大家又可以吃各種肉類啦,加上西方料理方式的湧入,日本人開始嘗試將金槍魚作為食材來製作了,不過當時也只吃醬油醃漬過後,再加燉煮的金槍魚肉,至於現在看起來美味的肥肉部分,仍然是被嫌棄的。
金槍魚的「黃金時代」是在二戰以後,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明顯的西化,金槍魚最肥嫩的魚腩部位在此時成為了食客的寵兒,隨著遠洋捕撈和超低溫冷凍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住在內陸的日本人也開始接受這種味道濃厚的魚類了。而20世紀末期,航空運輸業的蓬勃發展,讓金槍魚開始了自己的「環球之旅」。
如今在日本的漁岸市場——「築地市場」,每天都有著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金槍魚拍賣」,從各處捕獲到的金槍魚,都會通過上貨公司來開始拍賣,叫價最高者為優勝!就在2018年的新年,一條超過400公斤的藍鰭金槍魚被拍賣到了3645萬日元,大概是210萬元人民幣。再來聊聊金槍魚刺身,先看圖說話,下圖拼盤中包括了金槍魚的赤身、中脂和大脂三個部位。發現了沒有,這個和我們在國內西餐廳吃的,多次冷凍過的金槍魚顏色大有不同。因為這個金槍魚鮮度極高,是沒有經過深度冷凍的。從左前到中後依次是赤身、中脂和大脂。而按油脂含量的多少來區分價格,越肥美越昂貴,依次是大脂>中脂>赤身。而我們在國內,90%以上吃的都會是金槍魚的「赤身」,檔次最低,口味最差,所以總會有人說金槍魚不好吃,那是你沒吃到過高檔貨!
順便一提,三文魚在國內比金槍魚賣得好,很大程度是價格因素,挪威三文魚每公斤30—50元之間,而進口的普通檔次金槍魚每公斤90—120元為主,從利潤上來說,當然賣三文魚更好。還有,日本人其實是不太愛吃三文魚的,他們認為這種可以大規模人工養殖的魚類,不是太上檔次。其實大家也不知道,自己吃的很有可能是虹鱒魚,它是一種類似三文魚肉質和顏色的魚類,但價格更為便宜,也更適合人工養殖,在國內不少地方都有專門的養殖基地。用虹鱒魚做的刺身,脂肪比較多,口感比起「原裝貨」稍微差點,但沒有對比大家也吃不出個所以然,不過美食家蔡瀾有提醒:虹鱒不建議生吃,會有寄生蟲,健康風險比較大。
日本的大多數迴轉壽司店都有三文魚賣,而相對更高檔一些的日料店則幾乎沒有,它們出售的就只有金槍魚。而金槍魚的等級劃分是:藍鰭金槍魚=南方藍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一般意義下,我們能吃到大目金槍魚已經是可以滿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