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越窮越生,越深越窮」,年紀越大認識得越深刻,前兩天看到的一段視頻,可謂是最好的詮釋。
這位寶媽今年只有25歲,但她已經是4個孩子的媽媽了。
志願者們上門時的前一天,她剛生完第四胎,此時正虛弱地躺在簡陋的床上,旁邊是小嬰兒,兩人共蓋一條毯子。
一個看似3歲左右的孩子,正在女人身上滾來滾去,她根本不知道媽媽有多痛,自顧自地玩耍。
沒錯,這個媽媽才剛經歷分娩的疼痛不久,而她的分娩室並不是醫院的產房,而是條件簡陋的家中,這四個孩子都是如此出生的。
由於寶媽還沒有奶水,也根本沒力氣餵這個嬰兒,又無人照管,甚至連自己今天都一口東西沒吃。
志願者詢問才知道,作為家中的頂梁柱,孩子們的父親正在外面放羊,沒時間管妻兒,臨走前也沒有做頓飯。
孩子們餓了就喝水充飢,後來志願者們給寶媽帶來了糧食,還精心熬了魚湯,讓寶媽可以補補身體,孩子們也可以果腹。
看到這樣的畫面,著實讓人五味雜陳。很多網友覺得此情此景令人憐惜,但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這對父母可恨,明明沒條件卻還要生這麼多,對孩子不負責任。
確實,越窮越生的現象令人無奈,可往往親歷者不自知。
01夫妻堅信存錢不如存人,現實打臉:孩子真不是越多越好
想起四川的一個家庭,夫妻倆在15年內連續生了11個孩子。11個孩子是什麼概念?完全可以自己組一個幼兒園大班了。
其實早在生第三個孩子後,妻子就向老公抱怨生活壓力太大了,但老公一直奉行「存錢不如存人」的道理,跟她說以後一個孩子有出息了,剩下孩子的生活就都不成問題。
妻子聽了老公的話,也就一直生育。
但他們的如意算盤卻沒有得逞,因為家庭情況實在太糟糕,學習最好的老二早早就輟學了;
老大受不了這樣的貧瘠離家出走,至今都沒有聯繫;
老四在外打架,受傷後在家中休養,但身體痊癒之後性情大變;
老五在外和別人搶飯,拉上爸爸毆打老人,差點致死,直接把爸爸送進了監牢,被判無期徒刑;
……
好好的一個家,終究成為了一盤散沙。
家裡窮的情況下,孩子越多,每個孩子能分到的資源就越少,想有出息的可能性就越低,這對沒有選擇的他們來說著實不公平。
02是什麼導致了「越窮越生」的心態?
1、夫妻雙方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大多數受到高等教育的家庭,會考慮孩子生下來後享受到的生活質量,但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中,往往把孩子當成勞動力。
因此,他們會認為多個孩子多份勞動力,自己以後也不用那麼累。這樣的孩子出生後,大多會繼承父母的「衣缽」,一輩子碌碌無為。
2、沒有避孕概念
為什麼在偏遠的山區,生育率反而那麼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沒有避孕概念。
生育本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如果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可能就沒有太多時間考慮生育。但對於貧困底層或者一天到晚閒在家裡的人來說,有孩子的可能性更大。
3、封建思想,想靠孩子翻身
不可否認的是,越偏僻窮困的地方,封建思想就越根深蒂固。
他們總是想著,生得越多,可能其中有一個有出息了,自己就可以靠著孩子一輩子不愁吃穿。可謂是一人飛黃騰達,全家雞犬升天,但現實可能就像上文的那個例子一樣。
如今已開放二孩政策,但孩子是為了讓整個家庭更快樂幸福而存在的,而不是父母翻身的籌碼。
因此,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請慎重!家庭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