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川市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塊約2平方米的鋁塑板從天而降,險些砸中一名3歲女童。不少小區業主表示,近期發生的多起高空墜物事件讓大家十分敏感,對老舊小區的安全問題頗為擔憂。誰來守護市民的「頭頂安全」,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2單元頂樓的鋁塑板已脫落的所剩無幾。
天降鋁塑板險象環生
7月26日,家住銀川市翠柳島B島2號樓的唐先生向記者反映,該小區高空墜物事件頻發,近日的一起險些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7月23日下午,唐先生12歲的兒子一個人獨自在家。18點51分,兒子出門給鳥添水。18點53分,一塊約2平方米大小的鋁塑板從天而降,砸在了他家門口的地上。事發時,唐先生鄰居家3歲女孩恰好在門口玩耍,離掉落的鋁塑板只有幾步之遙,當時就嚇得坐在了地上。「好在兒子出門早了2分鐘,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回家了解情況並調取監控錄像後,唐先生心有餘悸、後怕不已。
唐先生說,他在該小區居住5年。近幾年,不少住宅樓樓頂造型嚴重損毀,一遇春秋兩季大風天氣,小區高層住宅樓樓頂裝飾掉落的情況時有發生。為此,他多次向小區物業部門反映情況,但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當日,記者在翠柳島B島內看到,像唐先生居住的這樣的住宅樓有很多,且多為6層以上的高層。在採訪中,不少小區居民為此憂心忡忡。一些受訪業主表示,當天高空墜物發生後,不少人去現場了解情況,現在他們出門回家非常擔驚受怕,希望物業及有關部門能夠早日消除這一嚴重安全隱患,還居民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
墜落在小區景觀樹上的建築物附件。
物業公司呼籲主管部門介入
隨後,記者聯繫到該小區物業管理方——寧夏佰仕得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楊經理。楊經理告訴記者,高空墜物的情況在翠柳島A島和B島都有發生,B島的情況相對嚴重。
據介紹,翠柳島B島小區居民最早於2006年入住,距今已過去13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開發商為了美觀在樓頂建設的造型隨著風吹日曬雨淋逐漸損毀,如今每遇颳風下雨,就有高空墜物的危險。
楊經理說,B島存在安全隱患的住宅樓和別墅共有25幢,最高的建築有20米。近年來,物業公司對存在的高空隱患非常擔憂。23日高空墜物事件發生後,物業工作人員已經加快對樓頂損毀附著建築物的拆除速度,並聯繫高層住戶對多餘建築物進行拆除,儘量消除安全隱患。對於樓層過高的住宅樓,由於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不具備相關工具及技能,高空作業安全隱患較大,只能「望高興嘆」。為了避免高空墜物造成嚴重後果,今年初,物業公司已向主管部門申報了專項維修資金,希望聘請專業高空作業技術人員實施拆除作業。然而,由於審核流程較為繁瑣,目前仍處於申報階段。
楊經理表示,銀川市的高層建築自2000年開始出現,城市的「天際線」被一次次突破,對於老舊小區來說,安全隱患不斷顯現,應儘快得到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及時處置,儘早消除安全隱患。
從天而降的鋁塑板
守護「頭頂安全」刻不容緩
當日,記者又來到銀川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進行採訪。
該監督站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常情況下,老舊小區的建築物附件墜落機率比新建築物要大得多。一方面,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築物老化導致窗戶、護欄等設施鬆動;另一方面,老舊小區額外搭建設施較多,如防盜網、晾衣架、新建窗戶等,這些都存在安全隱患。此外,相較於新建築物嚴格的管理制度,老舊小區在管理上容易出現缺失,政府相關部門、小區物業管理處對老舊建築物的監管力度仍然不夠。
據介紹,通常情況下,房屋交工驗收後,其主體結構和基礎建築屬於終生負責制,由開發商負責維護。而其餘建築部分,一般情況下遵循誰施工、誰設計、誰監理、誰負責的原則。對於不恰當裝修造成的後果,由業主承擔。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高層建築存在墜物的情況及隱患,無論是物業公司還是廣大業主,都應該及時將情況反映給住建、物業辦等主管部門,或是直接撥打12345進行投訴。對於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居民可通過街道辦進行反映。
該負責人說,要破解老舊小區高層墜物的安全隱患,需要各方攜手合作:政府方面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對老舊小區定期檢查,對違規亂搭建的行為嚴格執法。適時向小區物業管理處、業委會及居民發布警示或告示,引起大家的重視和警惕;小區物業管理處需時刻關注老舊建築物容易墜落的物件,及時聯動業委會檢查、整改;業主應自覺檢查家裡的窗戶、欄杆等容易發生高空墜落的物件,不違規搭建,不破壞建築物。
在採訪中,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高空墜物的防控,目前國內不少城市都出臺了相應的規定和舉措。其中,香港針對高空墜物實施強制驗樓和強制驗窗計劃:所有高於3層、樓齡1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樓,必須每5年檢驗一次。屋宇署每年隨機挑選2000棟和3800棟舊樓分別進行強制驗樓和強制驗窗,檢測結果不合格的大廈必須於短期內維修整改,否則將被重罰。銀川市可向已出臺相關規定的城市學習,在物業管理中增加對老舊物業進行強制「體檢」這一規定,從而有效避免高空墜物的悲劇發生。(寧夏法治報記者 劉炳宇 文/圖)
相關連結
高空墜物傷人的痛,還要承受多少次
6月13日,廣東深圳,一住宅樓20層玻璃窗墜落,砸中樓下路過的一名男童。
6月16日,被高空墜落玻璃窗砸傷的男童因搶救無效離世。
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離去了,這對男童的家人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然而,這種事情,此前在銀川也發生過!
【飛來橫禍丨銀川一女子在新華街被高空墜物砸中頸部 現場太嚇人】
2016年6月13日,市民張女士在銀川新華街逛街,未料到被樓房牆體脫落的異物砸中頸部和後背,導致身體多處部位流血伴疼痛,但事隔10餘天,也未有人對此負責。
6月25日,回想事發遭遇時張女士仍心有餘悸,「太突然了,當時完全嚇蒙了,頭暈目眩,胸悶氣短,頸部也流血,胳膊也疼」。
張女士稱,當日14時許,她陪母親逛街,走到新華街仁義巷向東路口時,她想買點東西,結果就在此時,突然被重物砸到頭後部,頸部,背部和左後臂處。當時感覺頭暈,整個後背和後腦部,以及左手臂都劇痛難忍。同時,也感覺胸悶氣短非常難受。
張女士第一時間趕往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急診,醫生開了腦部和頸部CT,左臂X光片及心電圖等檢查,診斷診斷結果為腦震蕩,顱腦部外傷,腦外傷綜合症,頸部外傷,左上臂外傷及全身多發性軟組織挫傷。
隨便在網上搜索後會發現,全國各地因高空墜物致死、致殘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
一寸長一寸強,高空墜物也是如此,物體墜落的高度越高,其殺傷力越強。
一枚重30克的雞蛋從4樓拋下,會把人頭頂砸出個腫包;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而從30樓拋下,衝擊力足以致人死亡。
高空墜物殺傷力有多大?
一顆雞蛋,足以致死
國內外從專家學者到新聞媒體,用各種實驗案例向公眾闡明高空墜物的危害性,各城市採取呼籲、教育、監督管理等多種措施,多管齊下綜合治理,但高空墜物仍舊屢禁不止。為此,網友們稱高空墜物為「防不勝防的飛來橫禍」。
從一些視頻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高空墜物的物全部來自高層建築,中招的受害者全部是在建築物邊緣被擊中。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高空墜物的威力,看一組對雞蛋做的實驗就會更加直觀了。
根據實驗和理論計算,一枚30克的雞蛋從4樓拋下擊中人,能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能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拋下能砸破行人頭骨;從25樓拋下能使人當場死亡。
僅僅是一枚小小的雞蛋,便有如此大的威力!雖然很多人認為,隨手扔出窗外的東西很輕,實際上,高空墜物的殺傷力大得驚人!
連一個西紅柿從5樓墜下,
都可砸碎0.5釐米厚的玻璃!
▼
高空墜物傷人應該誰負責?
我國對於高空墜物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高空墜物砸傷人的悲劇經常發生
血的教訓應該吸取
但悲劇背後
也透露出此類事件治理和防範的更多問題!
治理高空墜物,難,很難。例如,找到肇事者及責任人,本身就很難。極端情況下,除了能夠證明自己無責任的居民樓住戶除外,其他住戶則都有可能受到法律的「連坐」。
高空墜物,無外乎「故意為之」和「意外掉落」兩種情形。但無論樓上的「肇事者」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也避免不了悲劇性的後果。
第一,要治理高空墜物,首先要織密法律保護網。因為從危害程度上來講,高空拋物的嚴重後果不亞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致人傷害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甚至「故意傷害罪」。
第二,要治理高空拋物,不能等到身殘或致死等嚴重後果發生後,再出重拳加以追究。糾正陋習,就要抓小抓早。哪怕是一張紙、一個菸頭,抓住了也不能簡單批評教育了事,要讓肇事者感到法律的威嚴,也讓更多「後來者」望而卻步。
第三,除了法律手段之外,技術手段也不可或缺。在國外一些城市,有的地方臨街的窗縫連胳膊都伸不出去,極大地減少了高空拋物的可能;有的地方則規定,建築物的一層到二層之間,要加裝防護網,避免物品意外墜落,傷及路人。這些手段都值得我們研究並加以借鑑。
從長遠看,小區的物業、商戶管理方和業主,也應該從自身做起,從源頭上杜絕高空墜物!
諸如小區窗戶墜落、電梯故障等致命問題,小區物業或是商戶管理方,應該對樓房的隱患定期巡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同時也倡議居民定期嚴格檢查自家的窗戶、陽臺擱置物、懸掛物等,防患於未然。當悲劇來臨,就真的晚了。
杜絕高空墜物,從我做起!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銀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