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好,就在昨天,我發生了一個意外,正在回家路上,一盒花盆才天而降,就在離我不到5米遠的地方,瞬間破碎。
回到家之後還一陣後怕,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高空墜物」這個問題。
案例:
李女士推著不滿周歲的女兒回家,經過遂寧油坊中街105號門面人行道時,突然一個鐵球從天而降,剛好落在女兒車裡。
當晚,不幸離世。
這是發生2016年的一起事故,早起訴至法院之後,時隔4年,今年才得到宣判賠償。
但是,僅僅這一起事故的發生並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在今年上半年,事故又發生了。
母親和奶奶帶著六個月大的孩子散步,經過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時,一瓶750-800ml的紫色沐浴露從高空墜落,砸中孩子頭部。
孩子當即昏迷,送至醫院才有驚無險。
2018年3月,外婆帶著3個月大的凡凡在小區曬太陽,一顆蘋果哦從高空墜落,送入醫院後,被為重傷二級,十級傷殘,終身需「大部分護理依賴」。
高空墜物,到底有多危險?
央視財經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一枚重30克的雞蛋從4樓拋下,會把人頭頂砸出個腫包;
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
而從30樓拋下,衝擊力足以致人死亡。
除了與雞蛋從4樓、18樓、25樓拋下來對人體的危害,還分析了空易拉罐、巴掌大的西瓜皮、4釐米長的鐵釘、20克重的麻將從高空拋下來的對人體的危害。
甚至有個新聞是,一個軟綿綿的豆腐從高空拋下來都會導致汽車的擋風玻璃被砸碎。
高空墜物,家長要重視
真正傷害孩子的兇手,除了那個鐵球、洗髮水、蘋果之外,還有背後把東西扔出來的那隻手。
那麼除了故意扔出來的物品,還有一些意外。
最常見的幾種高空墜落是傷人的物品基本上都以下幾樣:
建築物外牆及廣告牌、燈箱、陽臺放置的花盆、木板等閒置物。
當孩子是行人時:
家長在平時給孩子做安全教育的時候,千萬不能只局限於,過馬路,提防陌生人,對於「天外來物」家長也要讓孩子打起精神。
而且家長一定要強勢一點,要讓孩子有足夠的重視。
當建築物明確有「小心高空墜物」「牆體鬆動,請遠離」等字眼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距離。
在大風天氣外出的時候,要遠離陽臺上擺放花草的樓房。
當孩子是住戶時:
高空拋物的,雖然大人也有,但是還是以小孩子為主。
究其原因,還是家長忽視了對孩子這一方面的教育,沒有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在平時,在告訴孩子如何預防危險的同時,也一定要向孩子科普高空拋物的危害,不要讓孩子在無意當中成為了「兇手」。
而且家長自己也要注意,在保證自己不高空拋物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在陽臺上安放花花草草、晾曬衣物。
安全無小事
雖然說孩子遇到高空墜物的機率沒有那麼大,但是對孩子的傷害程度卻絕對不小。從文中開頭的前三個真實事件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家長們不要抱有僥倖心態。
那麼在結尾,還是要給家長們推薦一套安全教育繪本——《幸運的米拉·戶外篇》。
作者保冬妮是中國原創繪本領軍作家,中國第一本原創繪本刊《超級寶寶》創始人。
也是中國唯一一位將繪本理論研究、兒童教育學、兒童心理學、文學創作熔於一爐的專家兼作家,每年舉辦各類培訓、講座數十場。
所以她的繪本可以充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真正做到孩子將平安意識熟記於心。
《幸運的米拉·戶外篇》一共10冊:
大風防墜落 (颳風時遠離不安全建築物)
不跟陌生人走 (學會對陌生人說不)
家裡秘密不能說 (如何面對陌生人的詢問)
電梯出事要冷靜 (電梯發生意外怎麼辦)
迷路有妙招 (利用植物和星星辨別方向)
漏電躲遠點兒 (避開電線和雨天如何安全避雨)
坐車講安全 (坐車系安全帶,不探出窗外)
放風箏要小心 (放風箏要遠離高壓線)
不要隨處遊泳 (遊泳安全常識)
約會,別輕信 (處險境保持體力和信心等待救援)
每冊書的後面還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安全專家王大偉為每個故事提煉了相應的安全知識點。
同時保冬妮也非常貼心的在每冊書後面將安全提醒編成了童謠,方便孩子記憶。
適合3-8歲小朋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