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細節控有多誇張?連街上的井蓋都不放過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看著下面這些精緻的小圓片,你覺得像什麼?

如此鮮豔的色彩,各樣別致的造型,第一眼看還以為是那種價格不菲的貼畫,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井蓋,沒錯,就是那種馬路上隨處可見的井蓋

在日本的街頭,時不時就會與這些媲美藝術品的井蓋相遇:

有的由於地區不同,上面的圖案也會自帶當地特色,比如下面這個位於靜岡縣富山市的井蓋,上面的圖案正是當地最有名的富士山,下方的波浪則代表當地另一處景點——駿河灣:

再比如下面這塊超級萌的井蓋,位於三重縣伊賀市;說起伊賀,很多人都會想到伊賀忍者,沒錯,忍者的故鄉正是這裡,所以這裡的井蓋也是以忍者為主題:

還有的井蓋則用最簡單易懂的圖案向路人解釋這塊井蓋的用處,比如下面這塊地下消火栓井蓋,哪怕不看字,也能從這兩位表情嚴肅的消防員身上明白這塊井蓋的用處:

同樣是地下消火栓井蓋,這個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井蓋,又是另一種可愛的形象——消防車裡的水滴被擬人化,也是一看就一目了然:

還有的井蓋則是專為動漫而生,畢竟在以動漫聞名世界的日本,不往井蓋上整點動漫,真的說不過去。

什麼寶可夢啦:

機動戰士高達啦:

這麼說吧,但凡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動漫形象,都被「做成了井蓋」:

作為設計大國,日本的電器、文具以及各種各樣的物件,無一不充滿有趣和創意,但你應該沒想到,就連最常見也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井蓋,竟然也被「設計」了;

而且,日本在井蓋上的設計,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78年,把地點定位到衝繩縣那霸市,漫步在這裡的街道上,你會看見下面這塊井蓋:

沒啥鮮豔的色彩,更沒有什麼華麗的圖案,但是這塊井蓋卻被認為是日本第一塊和設計沾邊的井蓋。

仔細看井蓋上畫滿了張著嘴巴的卡通小魚,這些小魚代表了那霸市引以為傲的豐富海產,圓心中部則將那霸市的市章「ナハ」變成了圓形,據說是象徵那霸市以後會有無限的發展。

從這塊井蓋開始,日本的井蓋們開始走上變身道路,不再只是一塊塊沒靈魂的金屬,相反,每一塊井蓋都變成了有故事的同學。

早期日本設計的井蓋,還不像現在有那麼多色彩,雖然第一眼看都是灰了吧唧,但細看卻充滿了巧思。

下面這塊井蓋位於日本東京,井蓋上的圖案融合了東京都的都花染井吉野櫻和都樹銀杏,同時四周的波紋又抽象的代表了都鳥紅嘴鷗,一塊井蓋就這樣融合了東京都的三大代表元素,在起到井蓋本身作用的同時,還能低調巧妙地向路人展示東京都的城市文化:

再比如下面這塊位於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的高壓電纜井蓋,常看日劇的小夥伴對上野公園一定不陌生,這裡不光是日劇中常出現的地方,更是整個東京乃至日本最棒的賞櫻地,所以這塊位於上野公園的井蓋表面被全部做成櫻花圖案,讓身在上野公園內賞櫻的人們,不管抬頭還是低頭都能看見櫻花:

即使沒有色彩的加持,這些早期的井蓋也足以證明日本人的腦洞之大和設計之絕:

不過設計井蓋真正開始遍布全日本,和一個叫Yasutake Kameda的日本人有很大關係,那時的Yasutake在日本建築局工作,為了提高市民對汙水治理的關注,同時也為了讓井蓋能夠變為城市名片,他提出了「藝術井蓋」的想法。

這一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政府的宣傳,日本各個城市鄉鎮都投身藝術井蓋這項計劃——來自日本各地的設計師和老百姓為家鄉的井蓋可謂操碎了心,都想設計出一塊塊最有當地特色的井蓋。

這項計劃實施後的幾年內,藝術井蓋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5%,且設計井蓋這股熱潮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和之前那些設計井蓋不同的是,現在日本的設計井蓋元素更多,色彩更多,同時用處也更多,當然,做工也更加精細:

很多井蓋都是由專人人工製作:

也正是因為這份細緻,井蓋在日本早已和藝術品劃上了等號,你聽說過「井蓋展覽會」,「井蓋節」嗎?在日本就有:

這些井蓋像一幅幅畫,錯落有致地被擺放被展覽:

日本設計的美感與實用兼得,在井蓋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證。

與其說這些井蓋被加入了當地元素,不如直接說這些井蓋就是日本不同縣市的一張名片。對於遊客來說,這些井蓋能讓你在第一時間領略到當地的人文風情,而對於日本當地人來說,只需要低頭看看就能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甚至這些井蓋還寄託著當地人的一份鄉愁,想像一下你從遠方回到家鄉,低頭一看,井蓋上印著家鄉最有代表性的元素,那種久別重逢的感覺一下子就上頭了!

不知道這是哪?不知道這裡有什麼特色?不知道這裡去哪好玩?沒事,看看這裡的井蓋就好啦!

北海道札幌市的井蓋上印著整個城市最著名的地標建築:札幌市鐘樓;周圍一圈則是鮭魚,如果你在秋季前往札幌,還能看到壯觀的鮭魚產卵一景:

下圖為北海道札幌市札幌鐘樓實景,井蓋上的圖案可以說高度還原!

青森縣青森市的井蓋上則印著當地最有名的一項名俗文化節日——每年8月2日至8月7日舉辦的青森睡魔祭花燈節慶活動,這項活動每年會吸引近200萬名遊客前往青森市:

活動實拍圖:

長野縣飯山市,這裡是日本降雪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同時也是日本滑雪運動的發源地,在這裡隨便找一個小朋友可能都比其他地方的成年人會滑雪,所以這裡的井蓋便以小孩滑雪作為主題而設計:

飯山市優美的雪景:

滋賀縣草津市的井蓋則是將日本知名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繪製的《東海道五十三次》中草津市繪畫部分印在了井蓋上(《東海道五十三次》描繪了日本舊時從江戶到京都所經過的53個宿場,其中就包括那個時代的草津市):

《東海道五十三次》草津部分:

和歌山縣和歌山市的井蓋上印著當地一項最有名的傳統工藝品——kishu temari(一種手工編織的帶有花紋的繡球):

編織球和編織的過程:

還有岡山縣岡山市,也許說地名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要說起日本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桃太郎,應該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岡山市正是桃太郎的家鄉~這裡的井蓋上被印上了可愛的桃太郎:

畫風改良後更加可愛的桃太郎:

同樣以當地動畫形象來裝飾井蓋的地方可不少,《柯南》作者青山剛昌的老家鳥取縣有不少以柯南為主角的井蓋,注意看還有作者的籤名哦!

櫻桃小丸子的故鄉靜岡縣也隨處可見小丸子井蓋:

東京都三鷹市,你會看到這樣一個風格完全不同的機器人井蓋,因為這裡有動漫迷心中的聖地之一——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一角,畫風和上面的井蓋畫風很類似: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井蓋中很多有代表性的井蓋,還被做成了卡牌形式供人們收藏:

正面印有井蓋的樣子和地點以及井蓋的具體位置(左下角有經緯度):

背面則講述了井蓋背後的故事或含義:

絕對非常有收藏意義:

這樣一套卡牌在手,估計你很難在日本走丟,萬一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兒,找到身邊最近的井蓋說不定就能一秒定位;這樣的場景曾經舊出現在日劇裡,主人公通過井蓋卡牌還原了車禍發生的地點和軌跡,也是蠻神奇!

井蓋卡牌自2016年發行第一彈以來,現在已經發行了667個種類的卡牌,包括了日本535個不同的地方(這些卡牌可以在當地車站附近的信息中心,市政府等地領取,以後去日本別忘了收集幾張)

除了被做成卡牌,這些有趣的井蓋還被做成了徽章,書籍等等各種各樣的周邊:

2017年的時候,大英博物館還收藏了新瀉縣長岡市的藝術井蓋,這下日本井蓋也算是作為一種文化輸出走出了國門。

在日本還有專門的井蓋網站和論壇,無數的井蓋粉絲在這裡一起分享大家新見到的各種井蓋們。

如今的井蓋之於日本,早已成為一種代表性的文化,排汙水等功能性是一方面,更多的則是兼具裝飾美觀和宣揚城市文化的性能,如果不是這些井蓋,誰能想到,圓圓一塊鋼板還能搞出這麼多花樣?

其實中國近些年也出現了不少藝術井蓋,比如2018年的時候,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的35個井蓋,被學生繪製上了中國風的圖案:

在常州,你也能偶遇一些可愛明快的井蓋,萌萌的樹懶:

超級卡哇伊的皮卡丘:

和草地巧妙搭配的巨嘴鳥:

美景和動物都出現在了井蓋上:

連排水口都被很有創意地改造了:

除了好看,在一些景點,其實也有少部分井蓋承擔起了宣傳定位的功能:

不過和日本相比,我們的「藝術井蓋」還處於發展萌芽階段,還沒有普遍成為一種全民文化和真正的城市名片;

一個藝術井蓋,不單單是在上面作畫,其實處處藏滿了人文細節和設計藝術性。

和日本相比,我們的民族文化、歷史積澱,遠遠比它們深厚,比它們豐富多彩。

我相信,假以時日,如果我們能好好利用我們的民族歷史、文化,再結合完美的藝術設計,別說小小的井蓋,相信我們在各項設計領域都能實現超越,成為真正的原創設計大國。

(文章來源 藝非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魔道祖師:黑板報只是開始,自古紅藍出cp,道友連井蓋都不放過
    最左邊下面還有小兔子以及魏無羨,甚至還有薛洋和江澄,反正那些常見的人物都畫上去了。看著有一點像是黑板報全家福的感覺。下面這幾個都是井蓋兒的,首先看第一個非常少女的井蓋吧,果然自古紅藍出cp,這一張是魏無羨和藍忘機圖案,也是我們經常看到那些圖案,不過他們還特意把主角的臉畫得胖嘟嘟的,看著有一點Q版,有一點那種日系漫畫的感覺。
  • 日本的井蓋,美得讓人不忍去踩!
    早期日本設計的井蓋,還不像現在有那麼多色彩,雖然第一眼看都是灰了吧唧,但細看卻充滿了巧思。便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政府的宣傳,日本各個城市鄉鎮都投身藝術井蓋這項計劃——來自日本各地的設計師和老百姓為家鄉的井蓋可謂操碎了心,都想設計出一塊塊最有當地特色的井蓋。這項計劃實施後的幾年內,藝術井蓋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5%,且設計井蓋這股熱潮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 異域風情:日本五花八門井蓋圖案成城市名片(組圖)
    雖然是小小的方寸之地,可是日本各地政府都絞盡腦汁為井蓋大做文章。很多地方選擇了本地著名的建築或街道做圖案。作為歷史名城的大阪是欣賞櫻花的好去處。大阪市的井蓋上描繪的就是櫻花怒放的盛況。長野縣有一條富有北國風情的街道,被評為古建築保護群,他們的井蓋上就是小橋流水、古樓林立,連街道的名字「海野宿」都一絲不苟地刻了上去。有的地方將土特產或是手工藝品作為井蓋的設計圖案。
  •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有啥是不敢生吃的?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還有啥是不敢生吃的?每次到了月底公司聚餐,總是覺得心裡慌慌地,因為是真的害怕最終又將聚餐地點定在日料店。每次去日料店,看到某些刺身「上癮者」點的那一大桌子生肉我就犯噁心。
  • 在日本旅遊所見到的井蓋
    在日本,總有新奇好玩的事情吸引你,比如,每個景點都留有蓋印章的地方,類似於國內在明信片上加蓋郵局戳一樣,不同的是,你在日本,只需專門帶一個本子,自己找到印章蓋就行,不需要花錢。第一次去時,沒有經驗也不太懂,沒有留下「到此一遊」的這個痕跡。
  • 揭秘日本人對章魚有多麼喜愛,就連魚卵都不放過?又是如何料理的
    揭秘日本人對章魚有多麼喜愛,就連魚卵都不放過?,好多去過那邊回國來的吃貨們都表示,這裡的人們對於章魚這個海鮮好像特別喜愛的感覺。說實話,這個海鮮作為一個軟骨動物吃起來完全沒有骨頭,不用擔心吃的時候讓魚刺給卡了這個著實還不錯的,接下來咱們就去看看日本當地人都是如何料理的~章魚拌飯
  • 井蓋女王代言寶可夢井蓋,鳥取縣設置穿山鼠井蓋惹人愛
    據日本官方報告,寶可夢授權於鳥取縣聯動了相關的主題井蓋,這次聯動的寶可夢是第一世代的穿山鼠,並可能在未來與寶可夢GO聯動為有需求的玩家進行獨特設計。 而這種塗鴉井蓋也是日本亞文化的一種體現,特別是寶可夢系列,可謂這種聯動的專業戶。
  • 日本人太喜歡吃金槍魚,連魚骨頭都不放過
    說起吃海鮮我想在全世界日本這個國家,對於海鮮的做法是最多種多樣的,由於日本四面環海面積又小,所以水資源是特別的豐富,日本人特別喜歡吃生魚片,尤其是對金槍的喜歡,甚至連金槍魚的骨頭都不放過,這到底是怎麼吃的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以前金槍魚的繁殖還是很快的,但是由於日本開始吃金槍魚,
  • 跟著井蓋去旅行 日本可愛的井蓋文化
    跟著井蓋去旅行 日本可愛的井蓋文化
  • 珍珠都被島國吃貨玩壞了,麻婆珍珠無法想像,連泡麵也不放過?
    最近,日本美食圈颳起了一陣「珍珠風」,據說日本黑道都改行賣珍珠了,人們的日常問候也從「早上好」改成「喝珍珠奶茶了嗎」。 更誇張的是,他們還想把日本年號改為珍珠奶茶,還專門成立了「珍珠奶茶日」,這絕對是真愛啊!
  •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人,生吃馬肉就算了,居然連它都不放過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人,生吃馬肉就算了,居然連它都不放過。說到日本美食,相信很多吃貨首先會想到日本刺身、壽司、拉麵等,其中刺身更是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國菜」。日本人對於刺身的熱愛,有時甚至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品質越高的食物越要生吃,只為追求極致鮮美的感覺。對於不吃刺身的人來說,吃生肉是一件不能理解,甚至有點噁心的事情。日本刺身最常用的材料就是魚。專家認為日本人長壽的一個秘訣就是多吃魚,魚肉脂肪低、熱量低、營養豐富,吃再多也不容易長胖。
  • 日本早餐清淡得有多誇張?連愛養生一族也表示:還以為是減肥餐!
    誰曾想過,原來從我國進口辣條最多的國家竟然是島國日本?有網友說,那些說日本人飲食清淡的給我站出來。但是,你看日本網民平時曬的日常飲食,真的是清淡到連愛養生一族都表示無食慾吧?不信你看看這些早餐!早餐,「一切拌飯」雞蛋拌飯、納豆拌飯,這兩種日本人的日常早餐標配,是老外get不到的真香。有人說,雞蛋生吃不安全吧?這點日本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日本超市上售賣的絕大多數都是可供生吃的無菌蛋。而說到納豆,那種滋味……對小汐而言,真的可以用難以下咽來形容。
  • 肉質鮮嫩的金槍魚,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居然連魚骨頭不放過
    日本,作為一個四面被海洋包圍住的國家,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島國。因為日本四面環海的緣故,日本的水產行業十分興旺跟發達,日本人們也十分喜歡海鮮,對於海鮮的追求可謂是永無止境。而有一種魚,被日本人捧上「天壇」,這種魚全身都被完全利用,甚至就連它的骨頭都不放過,這種魚就是金槍魚。
  • 日本人有多喜歡吃刺身?連「它」也不肯放過,還有啥能阻擋日本人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去日本旅遊,尤其是到了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到時候日本會迎來遊客的巔峰時期。作為日本旅遊業的「扛把子」,中國遊客自然少不了,大家去日本旅遊,除了泡溫泉、看富士山之外,還會做啥?答案當然是品嘗日本料理。
  • 奇蹟暖暖:設計師有多細節控?這些美甲,甚至能單獨售賣
    奇蹟暖暖作為一款換裝小遊戲,衣服的質量一直都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細節把控也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換裝遊戲裡的頂尖。但可能很多人都沒發現,暖暖設計師這一群細節控竟然連指甲都沒有放過!這次遊戲日報茶茶就帶你看下那些做了美甲的套裝吧。
  • 喜碧海鮮 好吃到最後連蒜蓉都不放過
    從挑選蒜頭開始,到儲存蒜的容器,到剁蒜的刀法和時間把握,每一個細節都要講究,難怪食客們感慨:「喜碧,好吃到最後連蒜蓉都不放過!」 在喜碧,有很多菜式用蒜蓉貫穿始終,例如蒜蓉蒸青口,蒜蓉開邊海蝦、蒜蓉粉絲蒸扇貝、蒜蓉粉絲蒸生蠔、蒜蓉蒸聖子皇、蒜蓉蒸絲瓜。
  • 日本人把蝦吃出「高級感」連蝦頭都不放過,網友:島國人真會吃
    日本人把蝦吃出「高級感」連蝦頭都不放過,網友:島國人真會吃日本是個海鮮資源豐富的島國,那邊的海鮮種類很多。而且對於島國人來說,這海鮮的吃法可就非常多樣了。不僅可以做成刺身吃,還可以做成熟食,甚至還有油炸的吃法。
  • 日本香川縣將放置一批呆呆獸井蓋
    日本這個國家動漫產業發達,而且對於自己國家一些優秀的動漫、遊戲作品,採取的態度是十分支持,一些漫畫家的老家或者動漫作品中出現過的城市——比如《蠟筆小新》中主人公一家居住的春日部市、《名偵探柯南》原作者青山剛昌的老家鳥取縣等等,都十分以此為榮,並且在市區內設置了很多和作品相關的景點一類
  • 路面井蓋塌陷 連咬兩輛車
    N本報記者 陳燕燕 林丹 實習生 黃文英 文/圖 【市民反映】昨日,市民王先生撥打968111反映,最近福州臺江區南禪新村正在改造,工人挖開新村外的窨井清理化糞池,之後路中的一個水泥井蓋塌了。17日晚,王先生的轎車陷進坑裡,只得叫人合力抬出來。王先生事後向派出所、街道反映,但這個井蓋一直沒人修補,19日晚又有轎車陷了下去。
  • 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藝術品,日本人把漫畫搬到了井蓋上
    在其他國家,井蓋可能只是一個被踩在腳下遺忘的東西;但在日本,井蓋卻是一種成熟的藝術。無論原來是懷著什麼目的去日本的人,都可能因為一次無意的低頭而被井蓋上的奇怪圖案所吸引——你可能找到熱門的卡通形象、傳統的日式山水、或者是當地的地標建築,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極富創意。這種被稱為井蓋藝術的文化現象,在日本近兩千個城市的街道裡都能找到。日本人為了在這塊小小的方圓之地創造藝術,可謂絞盡了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