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雲港潮河村:曾是省級經濟薄弱村,如今成「世外桃源」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曹靖 記者 王曉宇)距離瀋海高速連雲港灌雲東出口僅3公裡,有一個美麗鄉村——潮河村。四月,油菜花、桃花、李花開得正盛,走在村裡,仿佛就是一座「世外桃源」。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之前,這裡還是省級經濟薄弱村,藉助脫貧攻堅政策的扶持以及潮河灣景區的打造,幾年時間,潮河村實現「脫胎換骨」,年年負債的村集體現在年收入穩定在18萬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
-
江蘇省政協就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赴連雲港調研
中國網據江蘇省政協網站消息 近日,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王榮平率部分委員赴連雲港,就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為7月份召開的發展·民生專題協商座談會作準備。王榮平指出,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脫貧攻堅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處理好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堅決打贏與全面打好、物質幫扶與精神扶貧、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四個關係」,認真梳理「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通過開展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大排查」、「回頭看」、「回頭幫」等方式,全面查漏補缺、
-
創新扶貧,保民生暖民心—— 訪灌南縣委書記任瑜
行洪通道新沂河的阻隔和基礎薄弱等原因造成這裡有大片的貧困人口,通過創新扶貧模式、創新扶貧載體,傳統窮縣摘去了貧困的帽子,去年底,灌南實現省重點幫扶縣脫貧「摘帽」,全縣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都已達到6000元以上,低收入人口和經濟薄弱村累計脫貧率均為100%。 創新扶貧模式,密織民生保障底線 記者:脫貧攻堅的基本任務和核心指標是「兩不愁三保障」。
-
臨夏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紀實
臨夏市新貌(資料圖片) 臨夏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喜人成績。2015年,全市脫貧20個貧困村,減貧4363戶18268人,超額完成減貧13388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9%;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4621元,同比增加1518元,增長48.9%,提前一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任務。突出「三個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配套,著力改善農村環境 突出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保障。
-
實施「135」行動計劃 推進科技精準幫扶譜寫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年4月24日,全體幫扶隊員一踏上泗陽大地,就迅速進駐幫扶的鄉鎮和省定經濟薄弱村,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緊密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和推動「六個高質量發展」系列學習活動要求,深入田間地頭,走訪低收入農戶,摸情況、察民意、找問題,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精準幫扶的著力點,形成高質量幫扶調研報告和精準幫扶項目清單,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助力經濟薄弱村脫貧攻堅。 堅持目標導向。
-
高平市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扶貧
在扶貧攻堅冬季行動中,高平市以「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為總要求,結合貧困村實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幫扶措施,為12個貧困村、50個低收入村、3200戶貧困戶量身定製扶貧「套餐」,確保扶貧攻堅「精準到村、精準到戶」,力爭兩年率先實現全面脫貧。
-
湖北隨縣:發展特色產業助力精準脫貧
近日,從湖北隨縣獲悉,近年來該縣通過發展扶貧特色產業,一大批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發展光伏產業。全縣投資2.992億元建設光伏電站339座,總裝機42.8兆瓦,規模全省第一,覆蓋全縣242個村,惠及8220戶貧困戶。全縣52個貧困村、100個經濟薄弱村、90個非貧困村集體光伏發電村年均收入超過6萬元,最高超過20萬元。
-
溧陽慶豐村——經濟薄弱村成了「網紅村」
慶豐村位於南渡鎮西側,村域面積6.1平方公裡,轄20個自然村、3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58戶、戶籍人口3358人。慶豐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2個萬畝圩、4個千畝圩,特別適宜水稻、油菜等作物生長,籌建於2009年的「萬畝豐產方」核心區域就在村內。
-
東海雙店鎮竹北村集聚「三力」精準扶貧
中國江蘇網6月5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宋彥偉)近年來,江蘇省經濟薄弱村——東海縣雙店鎮竹北村變了,變美變富變強,變得讓人刮目相看。脫貧攻堅,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發展適宜的主打產業是關鍵。近年來,竹北村黨支部利用境內交通便捷優勢和傳統集貿優勢,發揮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鋒帶頭作用,探索「商貿大戶+貧困戶」、「黨員幹部+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的脫貧增收路子,因勢利導,鼓勵村民積極投身個體私營經濟大潮,帶動建檔立卡戶從事力所能及的小商小販,激活一方特色經濟發展。
-
三個關鍵詞解碼浙江精準扶貧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方問禹 在全國率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從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到持續減緩相對貧困,農民收入連續35年領跑全國省區,今年內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況…… 近日在國家扶貧日浙江主場活動上,浙江省發布精準扶貧報告和十大案例,有三個關鍵詞勾勒出精準扶貧的浙江經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2018年新一屆工作隊成立後,工作隊立足區情、做足加法,充分調動村黨組織、貧困群眾兩個積極性,深入發掘行業、社會兩個資源,用精準扶貧標準化這把「尺子」牢牢框住脫貧攻堅寶貴成果,用擔當作為、務實創新踩出了一條特色精準幫扶之路。 黨建+幫扶,引出脫貧攻堅「一往直前」的精氣神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為了給村兩委「補鈣壯骨」,工作隊臨時黨委開出「支部共建」藥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2018年新一屆工作隊成立後,工作隊立足區情、做足加法,充分調動村黨組織、貧困群眾兩個積極性,深入發掘行業、社會兩個資源,用精準扶貧標準化這把「尺子」牢牢框住脫貧攻堅寶貴成果,用擔當作為、務實創新踩出了一條特色精準幫扶之路。 黨建+幫扶,引出脫貧攻堅「一往直前」的精氣神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
山鄉大地沐春風 ——白銀市會寧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走筆
原標題:山鄉大地沐春風——會寧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走筆 記者 李保榮 通訊員 張文廣 董建強 會寧縣紮實推進「1236」扶貧攻堅、「雙聯」和「1+17」精準扶貧行動,落實到村到戶幫扶政策措施,2016年穩定脫貧5251戶、2.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
-
「6+」幫扶創新宿豫精準脫貧之路 -中國宿遷市人民政府官方門戶網站
所有掛鈎村居和低收入農戶鞏固了脫貧成果,聯繫的53個村居中目前已經有33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12月10日上午,提起宿豫扶貧成果,宿遷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隊長張青如數家珍。
-
羅苑銘率隊到龍田視察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
12月4日,市政協副主席羅苑銘率部分政協委員到龍田鎮視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情況,市農業農村局、龍田鎮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活動。 視察組一行先後到龍田碧園村、羊嶺村察看金鴿養殖基地和肉鴿產業園,走訪慰問了貧困戶,聽取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等相關情況介紹,詳細了解我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工作。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計籌集各類幫扶資金5.71億元,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4.9億元,共實施村戶幫扶項目84466個,預計今年年底脫貧率可達98%以上。
-
輸血更造血 精準拔窮根 永康9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
輸血更造血 精準拔窮根 永康9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 2018年01月16日 06:46:01來源:浙江在線2017年以來,該市將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務,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71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已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9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年經營性收入達5萬元以上的村有455個,佔比64.08%,全面完成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目標任務。 永康710個行政村,2016年年收入不足10萬元的有97個,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13.7%。
-
精準打好扶貧「組合拳」 力促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
嶺南師範學院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要因地制宜探索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子」的重要指示,嶺南師範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和廣東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工作部署,全力推進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覃巴鎮沙田村扶貧工作,精準打好扶貧「組合拳」,力促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
-
溧陽慶豐村:昔日經濟薄弱村的華麗蛻變
「自今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村積極和幫扶單位商量對策,在不影響農戶和合作社效益的情況下,提高土地的收益和大米的質量,2018年的集體經營性收入只有2.6萬元,今年光稻田認養這項收益就達到26.8萬元」。洪驥告訴記者。
-
福建:堅持精準方略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11月20日,全省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省委書記于偉國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努力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省長唐登傑主持會議。
-
嶽陽經開區:精準扶貧出實招 精準脫貧見實效
茭白採摘現場 紅網嶽陽9月2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露 通訊員 張冰明)9月26日,在國家級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康王鄉白湖村,由嶽陽經開區扶貧辦2015年投資20萬元新建的茭白基地上扶貧工作啟動以來,嶽陽經開區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該區工委書記王小中,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文春方調研並部署、推進,多次帶隊深入聯點村調研指導,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其他區工委、管委會領導及時落實精準扶貧工作責任制,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鄉鎮、管理處均成立了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研究部署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