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茶館》重慶將連演三場

2020-12-17 聚橙網


    2012年,重慶演出市場異常活躍,各家演出公司使出渾身解數搶佔觀眾市場,據記者了解到,重慶大劇院在過去的一年引進了百餘場優秀劇目,其中不乏首次登陸重慶的法國經典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明星版話劇《暗戀桃花源》、愛爾蘭踢踏舞劇《大河之舞》,2013年年初更有被「中國好聲音」炒得炙手可熱的人氣導師「楊坤1/32全國巡迴演唱會」,還有即將在大劇院開屏的楊麗萍收官之作「孔雀」。春節過後,好戲更是接連不斷,重慶市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提前向媒體透露了辭舊迎新重頭戲——北京人藝「看家戲」《茶館》將在大劇院連演三場,據悉,《茶館》再次開張,國內巡演僅四個城市,重慶觀眾很是幸運。


  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馮遠徵雲集「茶館」

  610場!從1958年到2012年,《茶館》已走過了54年的歷程,兩個版本共演出了610餘場。1992年7月16日,老版《茶館》在落幕時,觀眾席是一片哭聲。難捨于是之、黃宗洛等老藝術家的離開,更難捨茶館在舞臺上的消失。於是,7年後,新版《茶館》決定重排,林兆華擔任導演,梁冠華、濮存昕、馮遠徵等主演。大導演,名角,《茶館》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和精彩演繹而成為世界戲劇舞臺上的不朽之作,他們也因為《茶館》而成為中國戲劇史上偉大的戲劇人!


  茶館再「開張」眾星雲集觀眾直呼遍地都是名人

  每次《茶館》的亮相,細心的觀眾都不難發現,臺上一批名角,臺下一批名人,用觀眾的話說「太值了,看一齣劇,臺上臺下,遍地都是名人」。如今,一部話劇能夠吸引到多位大師級演員出演實屬不易,而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馮遠徵的集體亮相,無疑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所有演員不計角色大小,只要能參與到這部話劇中,就仿佛是一種榮耀。這樣的「大片」必須走進劇場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如果您不想錯過,就去大劇院坐坐吧。


  演出時間:2013年3月19日—21日19:30

  演出地點:重慶大劇院(大劇場)

相關焦點

  • 北京人藝三代演員吐心聲 《茶館》60年700場越演越難
    新版《茶館》中,常四爺(右一)向松二爺、王利發(左一)展示自己養的鳥兒。李春光攝   1958年3月29日,老舍名作《茶館》在首都劇場首演。   昨晚,《茶館》在首都劇場上演有正式記錄的第698場;本周六,該劇將正式迎來第700場演出。自1958年首演以來,今年該劇已經在舞臺上樹立了整整六十年,三代演員用700場的厚度來詮釋這部經典。按照慣例,一部戲演了這麼久應該早已駕輕就熟,可是《茶館》的每一個參與者,卻分明感到這部戲「越演越難」。
  • 60年 700場 北京人藝首次開放《茶館》後臺
    籤海報、切蛋糕、拍全家福,700場大茶館熱熱鬧鬧,60年「老裕泰」轟轟烈烈——6月16日,被冠以話劇代名詞、人藝看家戲、演員試金石的《茶館》在演出中度過了60年700場的大日子。這一天,人藝首次向媒體開放後臺,本報新媒體獨家直播了《茶館》700場幕後的備場以及紀念儀式——梁冠華化妝間從來不貼名字的慣例,「達康書記」吳剛自己化妝的畫面,還有上萬件道具如何一個不差地調度歸位,乃至《茶館》的後臺滿是咖啡香氣……都是首次向觀眾公開。不到5點直播團隊走進後臺,馮遠徵已經坐在了化妝間。
  • 北京人藝:一部《茶館》濃縮著一代代戲劇人的堅守傳承
    從1958年3月29日首演至今,《茶館》已經演了六十多年700多場,人藝老院長曹禺曾說,北京人藝的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灌溉的。《茶館》不僅濃縮著以北京人藝一代代戲劇人對藝術的堅守和傳承,也濃縮著人民群眾對經典藝術的執著和渴求。
  •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茶館》,老中青三代同臺獻藝
    朗讀會最大的驚喜,是92歲的第一代《茶館》中「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與第二代《茶館》中「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和青年演員們一同同臺朗讀,在人藝舞臺上實現了幾代《茶館》演員的對話。2017年北京人藝開辦的劇本朗讀活動,兩年來讓觀眾了解到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精品劇本,也展示和提升了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臺詞實力,如今已經積累了不少人氣和口碑。
  • 北京人藝三代老戲骨演了60年的戲,沒看過不懂北京城
    從1958年3月29日首演到今年,北京人藝經典《茶館》已經60歲了,本周六還將迎來第700場演出。這部一票難求的戲到底好在哪裡?也許聽聽北京人藝三代傳承者的心聲你就懂了,下回要再早點去排隊了。一個玩世不恭的演員,連一個玩世不恭的角色都演不好的。
  • 川人李六乙成打破北京人藝《茶館》「壟斷」第一人
    由李六乙執導的四川人藝川語版《茶館》沿用了老舍的劇本以及焦菊隱的舞臺調度,北京人藝《茶館》中第三幕的經典場景「仨老頭話往昔」被前置到了開場,每個人都說著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句話,視覺聽覺之飽滿在開場便已註定。
  • 曾連演130場轟動京城的話劇《鳥人》,啷個就經典了?
    1993年,在北京人藝首演由林兆華導演,林連昆梁冠華、濮存昕等人主演轟動京城,連演130場一票難求,在京城掀起一股「鳥人熱」。《鳥人》這部劇由北京人藝首演,一票難求,買票的觀眾隊伍從首都劇場票房一直排到報房胡同,綿延數百米,連演130場,場場爆滿。2009年,作為「北京人藝經典作品演出季」劇目,由北京人藝復排,並在首都劇場公演,再次轟動。時隔16年之後,場內依然座無虛席。
  • 《茶館》:60年700場越演越難
    新版《茶館》中,常四爺(右一)向松二爺、王利發(左一)展示自己養的鳥兒。李春光攝1958年3月29日,老舍名作《茶館》在首都劇場首演。昨晚,《茶館》在首都劇場上演有正式記錄的第698場;本周六,該劇將正式迎來第700場演出。
  • 北京人藝話劇《茶館》二十年後再登香港舞臺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劇目《茶館》於1月18日至21日在香港葵青劇院演出四場,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今年是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政府和文化藝術界對北京人藝《茶館》赴港演出十分重視。由於《茶館》的知名度及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前期的成功推介,四場演出票早在首演前十天就已銷售一空。
  • 人藝六十五年 老《茶館》開門迎故友
    攝影/史春陽   今天,正逢北京人藝65周年院慶,當晚裕泰大茶館將再度開門納客,「人藝的未來們」也正從「鑽鍋」、「膩縫」的龍套角色逐漸走向舞臺中央。   9 《茶館》在劇院是每一個人都想進的組,這次我雖然是臨時替別人演被賣的小妞、康大力、王小花三個角色,而且可能也只有這麼一輪演出的機會,那我也心滿意足了。   10 《龍鬚溝》開完研討會,顧伯告訴我,大家覺得小妞子演得挺好的,我當時特別開心。離開舞臺這麼多年再回來,開始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聽到這樣的評價,一下就自信了。
  • 共築經典:藍天野、濮存昕老中青三代同"演"《茶館》
    【現場畫面】朗讀場景  【解說】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老北京叫賣聲,8月19日下午,北京人藝的「鎮院之寶」《茶館》以劇本朗讀的形式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亮相。而當天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茶館》中第一代「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與第二代 「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也加入到青年演員中一同朗讀,實現了三代演員的同臺對話。
  • 《茶館》1979年劇照出書 吳鋼、英達回憶「人藝黃金一代」
    1979年2月,北京人藝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恢復演出,時任《中國戲劇》雜誌攝影記者的吳鋼當時用哈蘇和尼康相機,為《茶館》拍攝了一百多幅黑白劇照,記錄下這齣經典話劇和「人藝黃金一代」在舞臺上的身影。40年後,讀庫團隊將這些珍貴的照片結集為新書《一九七九年的〈茶館〉劇照》出版發行。
  • 大碗茶變蓋碗茶 四川人藝「泡」出川版《茶館》
    如今,為了呈現給觀眾一出真正意義上的四川《茶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邀請到北京人藝著名川籍導演李六乙,力求將這部上演數十年的「奇蹟」,打造成全新版本——從普通話轉成川話、融入四川茶館文化,慶祝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
  • 舞臺一甲子 人藝《茶館》再現恆久魅力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高凱)1958年3月29日,老舍名作《茶館》在首都劇場首演,歷經一甲子近七百場演出,2018年6月8日晚,這部經典之作再次登上人藝舞臺。「一部茶館,半部中國話劇發展史」,一個甲子的時間,《茶館》依舊在舞臺上展現出其恆久的魅力。
  • 川版「裕泰茶館」北京開張 四川人藝「精雕」四川話版《茶館》
    為了向經典致敬,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焦菊隱先生致敬,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集合全員精銳力量打造一臺「原汁原味」的四川話版《茶館》,在忠於老舍先生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具有創新創造性的大膽嘗試。11月17日,四川話版《茶館》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見面會上,執導該劇的北京人藝川籍導演李六乙對四川話版《茶館》進行了主創闡述,並對劇目主創、領銜主演、主演進行了推介。
  • 老「裕泰」茶館即將開張 濮存昕等名角亮相
    對中國話劇史上最經典的代表劇目之一,老舍先生創作的話劇《茶館》,青島觀眾給予了熱情的支持與追捧。隨著演出的日益臨近,票房持續火爆。記者通過大劇院票務銷售負責人了解到,目前,三場《茶館》低價位的票基本售罄,僅剩部分高價位的票,大劇院已不接受預定,想看《茶館》,還要抓緊時間購票,先到先得。
  • 四川方言版《茶館》來北京 將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天橋藝術中心...
    和北京人藝版《茶館》有所不同,四川人藝版《茶館》以倒敘方式入手,一上來就讓王掌柜、常四爺、秦二爺三位主演以步履蹣跚的老年狀態出場,他們用四川方言訴說著過往,並念叨著:「莫談國事」「我愛大清國」「我要建工廠」,最後還感嘆道:「是哪個要我們這樣的?哪個!」
  • 60歲的《茶館》迎來700場 馮遠徵等「名角兒」這麼說
    2018年6月15日訊,被譽為北京人藝「鎮院之寶」的老舍經典名劇《茶館》再次在首都劇場公演,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吳剛、龔麗君、馮遠徵、雷佳等眾多人藝名角也再次在舞臺上與觀眾見面。今年,《茶館》不僅迎來了上演60周年紀念,6月16日還將迎來第700場演出。
  • 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重張,濮存昕講《茶館》如何成為「看家戲」
    羅曉光 攝濮存昕|《茶館》如何成為人藝「看家戲」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是北京人藝除了劇場舞臺之外的另一個讓大家了解人藝、了解中國戲劇的窗口。人藝戲劇博物館中大量的珍貴資料,不僅代表著北京人藝背後的歷史積澱與傳承,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話劇的發展歷程。因此平日看戲之前,很多觀眾都會先參觀一下戲劇博物館。
  • 經典話劇《鳥人》下周來福州 曾在京連演130場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  10月13日,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將上演經典話劇《鳥人》。演出消息一個月前推出就引發福州劇迷持續關注,這部純正京腔並充滿京味文化符號的經典之作來榕,是否會與南方文化「水土不服」?過士行對於他自編自導的這一新版給出了怎樣的解讀?  在《鳥人》亮相之前,記者採訪了過士行。